中國經濟網貴金屬頻道5月20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華青劍 ) 近期,金價大起大落,許多投資者遭到重創。作為市場中的用金大戶金飾公司也遭遇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金一文化一季度因黃金租賃導致淨利潤驟降28%引發市場關注。
黃金行業研究學者李威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黃金租賃因融資成本低利率靈活,且不受貸款利率和用途限制等特點成為眾多上市公司的融資利器,但只有在黃金熊市才適用,在黃金牛市使用的風險較大,如果控制不好對衝,就是單邊賭博了。」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金一文化董秘辦,對方回應稱,「相關負責人不在,將稍後給予答覆」,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回復。
金一文化存巨大敞口風險 實為融資賭博
雖然經歷了史上最嚴財務核查,但今年剛上市的這些次新股的業績卻並不理想,從去年年報的業績預告到今年一季報的業績預告,其業績整體下滑的趨勢令投資人感到擔憂。
1月27日,主營貴金屬工藝品研發設計、外包生產和銷售的金一文化登陸中小板,股價短暫走高后震蕩下行,並且成為次新股中業績虧損的典型。
3月31日,金一文化的一則業績修正公告讓市場大跌眼鏡。公司原本預計的2014年一季度業績小幅下滑變成了「虧損1200萬元至1900萬元」,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盈利2435.83萬元。
金一文化將此歸結為黃金租賃業務造成的巨幅公允價值虧損。
黃金租賃一般是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租賃向銀行租用黃金,到期後歸還同等數量、同等品種的黃金,並支付相應的黃金租賃利息,而承租方(企業)擁有黃金在租賃期間的處置權。
黃金租賃的流程一般包括,公司(承租方)在與銀行辦理完黃金租賃手續後,可以委託銀行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賣出全部租賃的現貨黃金,並委託商業銀行以相同的價格買入與租賃期限一致的黃金期貨合約,鎖定到期應償還黃金的數量和金額,其間發生的黃金租賃費、買進和賣出黃金現貨及期貨合約的手續費等費用由銀行承擔,銀行按上述租賃成本向企業收取租賃費用,租賃費用構成本項融資的資金成本。
以金一文化為例,在期初,為了獲得原材料,金一文化按照租賃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價格和黃金租賃量向銀行租賃黃金。在會計處理上,租賃進來的黃金計入「交易性金融負債」科目。到了期末,公司將期間黃金租賃償還時黃金價值與相應的交易性金融負債帳面成本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將未償還部分的黃金租賃量依據期末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價格調整交易性金融負債,同時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發現,2014年第一季度黃金租賃產生的投資收益為1899.62萬元,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7809.87萬元。去年同期,金一文化黃金租賃產生的投資收益776.13萬元,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438.3萬元。
也就是說,僅今年一季度,金一文化因為黃金租賃而造成的虧損就高達5910.25萬元,而若加上黃金租賃產生的財務費用,其實際虧損超過6000萬元。
資料顯示, 金一文化的交易性金融負債已經高達83501.42萬元,較2013年底增加了再度猛增43.08%。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012年公司庫存中黃金類庫存金額依次為36515萬元、55016萬元。公司2013年年報的存貨總量為67947萬元,以黃金存貨佔比大約在68%估算,2013年黃金類存貨金額大約為46000萬元。
2013年金一文化交易性金融負債增加了34.5%,但黃金製品的銷售收入卻下降了6.44%,黃金類存貨價值下降約16.4%,當期存貨減值準備為377.4萬元,佔比很小。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金一文化黃金租賃量大幅增加,但黃金銷售和黃金庫存都在下降,金一文化黃金租賃更像是的短期融資。
黃金行業研究學者李威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金一文化黃金租賃佔比越高,面臨的業績波動越大。」
「金一文貨黃金租賃巨虧的原因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沒有做好對衝控制風險,另外就是融資後再投資造成的虧損。」 李威稱。
李威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金一文化可能通過這種黃金租賃做融資,做投機交易,在上金所單邊做空謀求最大投資收益,但國際金價1至3月出現反彈升穿1300美元,金一文化因此巨虧。」
李威強調稱,「該類操作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黃金價格的劇烈震蕩,因而只能選擇期限較短的方式來操作,而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劇烈震蕩,公司也需要準備充分的資金作為儲備;同時,融來的資金也多用作流動資金。」
「金一文化黃金租賃量不斷增加,而現貨存貨卻進一步減少,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敞口風險。」李威稱。
李威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黃金租賃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於期貨的套期保值的工具。一個好的黃金加工銷售企業,能夠運用一個合理的黃金租賃量來平衡業績波動,而不是把融到的錢拿來進行單邊賭博。」
金一文化疑存人為判斷失誤 業績虧損將再現?
黃金租賃可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是擁有較低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就是這種短融方式帶來的潛在風險。
一家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經理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通常企業需要支付的黃金利息加上手續費、回購費用以及期貨交易費用等,總融資成本要低於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這對企業而言,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目前一些企業做此類業務時一般都採用幾個月的租賃期限,滾動操作的方式,從而有助於規避風險。」該經理稱。
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多銀行已經逐步放開該限制。該業務實際上就是一個金融工具,並非真正的租賃行為。因而,適用客戶對象應該放寬。
「不過,黃金租賃在業內尚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在利率方面每家公司和銀行幾乎都有區別,比如有些銀行給出的利率就比基準利率低,有些算下來則可能高於基準利率。決定租金價格的除了銀行外,也取決於具體的企業,相對來說,優質企業利率可能更加優惠些。」該經理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招商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申請辦理黃金租賃業務的企業需要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必須是銀行的授信客戶;二是需要從事與黃金相關的業務。」
「即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內有符合黃金租賃條件的相關業務。在審核符合條件後,一般在3日之內即可以開通該業務。」該人員稱。
黃金租賃佔比越高,黃金企業面臨的業績波動越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的黃金租賃佔黃金收入比重在6%左右,而金一文化卻高達26%,金一文化的黃金租賃目前已經不是套保,而是投機炒金了。由於缺乏相對應的管理細則,金一文化的黃金租賃規模很容易遇到人為的判斷失誤風險,類似2014年一季度這樣的業績虧損,很可能會再現。」
招商期貨分析師侯書鋒指出,「對於金飾珠寶企業,公司需明確風險在哪裡。對於採購成本而言,需要做買入保值;對於庫存,那就要做賣出保值。套保應針對企業經濟的風險界定,企業套保的核心在於他們套保的頭寸和風險敞口是否匹配,比如賣保需和庫存相匹配。如果庫存下降,則賣保量也要下降,最終實現利潤的穩定。」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金一文化要做好黃金租賃的風險防控,需要結合當前政策、經濟數據以及消息面的變化,如美元匯率、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全球貨幣政策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等,對國際金價的走勢做出及時有效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