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動批」萬容市場6月24日啟動疏解
央視網消息:記者6月16日從北京市西城區了解到,為了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動批」萬容天地服裝市場已張貼出市場疏解預公告,擬定於6月24日正式啟動疏解工作。
萬容市場位於展覽館路1號,建築面積40000餘平方米,現有攤位1886個。該市場於2012年開業,地下4層,地上5層,是一家以服裝批發為主要經營模式的大型市場。據悉,市場地下二層東側2500平方米已於2016年完成疏解,攤位數約150個。萬容市場完成疏解後,將引入金融、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
從6月17日起,市場方在一層專門設立諮詢接待處,負責與商戶對接,解答商戶疑問。待相關準備工作就緒後,市場方將發布正式疏解公告,開始進行解除場地租賃協議、場地(商鋪)清退、補償退款等相關工作。
據了解,截至目前,「動批」市場已完成疏解與產業提升面積約24.3萬平方米,完成了7家市場的整體疏解。年底前,「動批」各市場將全面完成疏解工作。
永外城批發市場6月16日晚閉市
6月16日17時,東城區永外城文化用品批發交易市場完成閉市,共疏解商戶1241戶。這也意味著本市最大的文化用品批發市場自此徹底退出市場業態。同時,永外商圈將持續升級,提升後的永外地區將成為南中軸路崛起的現代商務區。
這座始建於1992年,由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創辦的永外城是全國第一家由國有商業企業開辦的大型批發交易市場。在計劃經濟年代,主要承擔北京市場文化用品的供應。2003年,永外城改制。經營品種也發展到涵蓋文具、辦公用品、體育用品、商務禮品、燈具等。市場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共有6棟樓,基本按經營品類命名,包括文化樓、禮品樓、體育樓、彩虹樓、燈具城以及用於倉儲的西三樓。
2015年,北京市開始大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永外城作為區域性批發市場,納入疏解重點項目。當年,該市場啟動了物流和燈具城的疏解,並於2016年4月底前完成物流和燈具城的疏解。2017年3月,東城區正式對作為倉庫使用的西三樓進行拆除。
商戶疏解後如何引導他們的去向?據東城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區商務委專門編制了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京津冀項目對接手冊,為其提供了15個對接項目,並帶其到石家莊、張家口等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對接。
未來,永外地區將通過環境整治、道路建設、業態規範等進行整體環境打造。「按照計劃,改造後的永外城將變身國際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和中國文化用品研發展示中心,重點引入文化設計創新、藝術及交流等業態,成為國際文化用品設計和藝術創意聚集地。」永外城總經理助理周文安介紹。永外商圈內商業設施也將進一步實現業態互補,完善布局。目前60萬平米的百榮世貿商城已明確了立足生活、服務周邊社區的定位。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列撤市時間表
近日,位於北京市阜外大街的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進入撤市倒計時。繼「動批」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麗澤橋天蘭天尾貨等市場相繼疏散後,天意市場也將緊隨其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計劃清單」中,又一項工作將得以完成。
開業25年 天意市場進入撤市倒計時
誕生於1992年的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有著北京「小義烏」之稱,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兼零售市場。市場包括位於阜成門外大街的總店和位於地安門外大街的分店,分別被稱為「大天意」和「小天意」。
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
隨著非首都功能的疏解,2015年年底,「小天意」正式撤市。而近日,「大天意」向商戶們發放了調查表,調查表顯示,商城擬於9月16日停止營業。
商城計劃按商戶的合同保證金額給予4倍補償,對後補交合同保證金額的商戶給予2倍補償。6月25日起,商城開始不再收取櫃檯費,7月1日到9月15日為免費甩貨期。
記者日前來到市場內發現,「撤店甩貨」的字樣隨處可見,不少商戶已經開始了清倉甩賣。
與此同時,有不少市民已經聽說了撤市的消息,趁最後時間來「淘貨」,對於撤市,他們中不少表示雖有不舍,但也能理解。
昔日裡「動批」周圍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
大型批發市場加快疏解 「動批」繁忙景象不再
隨著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推進,近期,不少大型批發市場也加緊了撤市的步伐。
6月12日,豐臺大紅門地區最大規模鞋城——北方世貿國際鞋城正式關停。該市場的關停將疏解650家商戶、直接從業人員2000多人。
而在天和白馬等少數幾家還在營業的市場內,顧客也不多,不少商家已經提前掛出了「清倉甩貨」的招牌,為停業做著準備。
來自北京市商務委的數據顯示,2015至2016年,北京市共疏解提升市場302個、物流中心51個。2017年計劃完成疏解提升市場120個、疏解物流中心38個,目前已完成疏解提升市場53個、疏解物流中心3個,累計涉及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
重點區域重點市場方面,動物園地區12個市場已完成疏解提升7個,涉及建築面積24.3萬平方米;大紅門地區45個市場已完成疏解提升34個,涉及建築面積約96萬平方米。
6月16日,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內,商戶正忙著甩貨。
據了解,2017年,北京將完成動物園地區、大紅門地區、天意、永外城等批發市場的撤併升級和外遷,基本完成官園、萬通、雅寶路地區等批發市場的調整疏解和升級改造。
市場商戶或遷離北京 或轉戰線上銷售
伴隨著一個個大型市場的疏解,大批商戶們的未來出路又在何方?
一位在天意做了20年生意的老商戶回憶說,近幾年來,生意大不如從前,來自電商的衝擊對自己產生了很大影響。
如今,她的名片上印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只要有顧客來她的攤位購物,她就會把名片遞上,囑咐客人「可以加微信訂貨」,她會給客人發快遞,朋友圈也會更新商品圖片。
與此同時,也有商戶在為遷離北京做準備。
在「動批」的天和白馬市場內,一位經營多年女裝生意的商戶告訴記者,等市場關門後,自己準備搬去燕郊繼續做服裝生意。
其實,近兩年,天津、河北多個區縣的商區都頻頻向「動批」、大紅門這些市場拋出橄欖枝,旨在承接北京商貿批發功能。
「動批」內第一個整體撤市的天皓成市場變身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
此前,河北省商務廳會同北京市商務委就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承接地批發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涉及河北8市的20多個批發市場項目。承德雙灤國際物流園、白溝新城、永清臨港經濟保稅商貿園區、滄州明珠商貿城等都有北京商戶入駐。
位於天津的動批服裝新城也於去年4月底開業,其中60%以上商戶來自北京老市場。
騰退空間用來做什麼?
記者了解到,原有的批發市場疏解後,騰退的空間多轉型為科技創新或生活服務類業態。
以「動批」中最先完成整體疏解改造的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為例,如今已成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
根據此前規劃,在寶藍創新中心的首層為銀行、證券網點,典當、博物館等業態及商務咖啡等綜合配套,二至三層為金融類、高新技術、文化創意的企業辦公,地下則是聯合辦公、眾創孵化空間、文體配套等業態。
此外,「動批」所在的北展地區已被劃入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中關村西城園總面積達10平方公裡。
而按照計劃,即將疏解的天意市場今後也將轉型科技、金融等高端服務業態。
未來的大紅門地區,則將以市民居家生活環境改善、互動體驗、藝術裝飾、家藝培訓等為產業內容,推動線上線下、個性化與大眾化多元需求交流,建立一個立體多維的市民生活產業服務空間,為本地市民提供家庭環境功能設計、室內軟裝設計體驗、家庭產品個性化定製銷售、家庭環境藝術課堂等高端居家生活服務。(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