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濟南的方式值得讚賞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為「房地產帶鹽人」的第130篇文章,今天我們來說說長期低調(寂寂無名)的省會城市濟南迎來的一次大機遇,以及濟南是如何去把握這次機遇的。

濟南需要存在感

要說省會城市的存在感,尤其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濟南,這座山東省的省會城市在過去十來年似乎差強人意。先補充一點:山東在地理意義上屬於華東,而同在華東的省份裡面,山東的地位有些尷尬,一方面GDP全國排在第三,位列廣東、江蘇之後,而且山東是一個典型的均衡性的省份,各地差距沒那麼大,甚至各有特色;但同時在經濟質量方面山東汙染型重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以及在第三產業方面的發展速度不夠快,在經濟結構方面似乎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山東對人才的吸引力與經濟地位似乎不太匹配,在2019年人口淨流出幾十萬,對一個人口過億的大省似乎沒有那麼大影響,但淨流出的年輕人居多,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東需要一個更核心的城市來留住人才,佔領高地的迫切。畢竟只靠趵突泉、大明湖畔的段子刷不出來新意。

以四川、河南、湖北等省份的省會看,是必須集全省之力去做大省會,帶動總體經濟同時留住人才,均衡的山東雖然並非要搞那麼極端,只不過濟南作為交通、政治、教育文化的中心城市,需要一些題材來充實自己城市發展的脈絡。

這不機會來了。

首都北京要把更多的非首都功能轉移出來,這已經是幾年來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轉型的一系列動作之一。何為非首都功能,並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從固安到河北的香河、大廠、三河三個縣的規劃發展來看,北京的醫療服務、二三產業、養老等等諸多方面都或多或少需要擴容到外部承接的地區。那麼我們從濟南的動作裡可以一窺端倪。

濟南的19條措施

在本月18號,濟南市發改委發布《濟南市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試行)》,這次的文件非常具體,無論是對市各部門和各區、縣均有安排。從產業發展集群到人才引進,企業落戶,乃至子女入學等各個方面均為此次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開始做準備。

政策打通永遠是第一位的,規劃方案則是整個指導方針的基礎。類比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大灣區9城市協同發展的這些大規劃(雖然濟南此次承接並非同樣的戰略高度),但大同小異,我們先來看規劃定位:「京滬會客廳」、央企、跨國企業基地。

京滬會客廳是充滿了想像力的說法,濟南作為交通樞紐的地位近年來被旁邊的鄭州擠壓的夠嗆,然而京滬線繁忙的軌道交通,也是南北通衢的濟南的機會。只不過之前只是山東東西向和京滬南北向的一個交集,典型的路過卻錯過。

如今把產業放進來,這就給了濟南一番作為的機會。作為企業基地,意味著很多北京的產業、經營實體將有可能落戶泉城,產業鏈帶動則會充分發揮濟南的交通優勢。因為產業鏈並非全都在北京,那麼搬出來到濟南落戶的企業同樣需要交通聯繫起來跟全國尤其是華東重要城市群的上下遊協同,而南邊的長三角則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區之一。

濟南的西客站每天繁忙的南北交通,如果給企業在商務條件上創造更好地環境,何嘗不是一個就近落腳的好地方。這需要辦公、會展、文化、投融資一體的服務。例如在西客站片區,規劃建設佔地約100平方公裡的「央企城」,吸引北京的院士、專家、科研團隊前來創新創業,讓濟南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和橋頭堡。

我們來看看濟南給出的政策有哪些亮點:

一、專科以上學歷即可落戶開通隨遷子女入學「綠色通道」,而且定價人才最高給予1億元資助,創新人才扶持資金最高可達200萬,創業人才則是最高300萬,團隊扶持達500萬。真金白銀的邀請,這次濟南的誠意十足。對人才的渴求是一個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原動力,也是提升城市實力的軟性基礎。

立業安家,購房補貼自然不必說,高層次人才可享受高達百萬的購房補貼,要知道濟南的房價均價不過在1.4~1.5萬元/㎡,百萬購房補貼用在濟南和用在北京效果自然不同。另有5年的租房不同或者同等年限的人才公寓免租期。總之住的問題不需要擔心。

再來說對購房戶籍限制的鬆綁,措施規定戶籍暫未遷入本市且在濟南無住房的項目職工,可在本市購買住房1套(需提供連續兩年以上在濟南市區個人所得稅及社會保險繳納證明),享受首套房貸款利率。也就是說原本的非戶籍不能購房的限制門檻已經基本不存在。

落戶本身也不是一個問題,符合以下條件的均可在濟南辦理落戶:

1、專科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2、四級以上職業資格的職工;

3、具有全日制中專學歷(含技工、職業院校畢業學歷),參加濟南市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即可落戶;

4、凡經認定的人才均可遷濟落戶。

上述人員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隨遷。

並且隨遷落戶的子女入學安置「綠色通道」,為職工中非本市戶籍子女提供義務教育保障,根據職工實際居住情況就近擇優安排入學。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根據本市公辦、民辦學前教育資源情況進行安排。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其企業職工在北京繳納醫療保險的,為其提供醫療服務保障,可在聯網醫院直接結算。

一個教育、一個醫療,直接免除人才來濟的後顧之憂,不再需要工作居住兩地奔波。這一點我想為濟南點讚,那麼多城市都在盡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濟南早該有大動作了!

二、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意識

「在泉城,全辦成」。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 通過推行「一窗辦」「網上辦」「就近辦」「簡化辦」, 實現「一件事情一鏈辦理」,建立市區聯動的「全程代辦制度」,以「店小 二」式服務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辦事環境,著力打造承接北京非 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審批高速通道,精準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項目。

這一點有點學習杭州的意思,浙江一向以行政治理高效率和服務意識著稱,對企業個居民的各項服務強調只跑一次,說實話,這是一個城市是否包容和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標誌。

三、槐蔭區的機會和挑戰

這其中西客站片區所在的槐蔭區承擔了很大比例的任務,也迎來發展的契機。多年以來,濟南西部發展遲緩於東部,雖有西客站高鐵中心,卻沒有圍繞交通打造有力的商業、產業環境。那麼這回「京滬會客廳」的定位則會給槐蔭區的商務辦公、企業投資創造市場機會。

因此總體看好濟南西部的服務業、商業地產項目的發展前景,當然產業先行而不是房地產先行,這時候空炒作概念樓盤絕不是什麼好辦法。真的要做好承接和服務,開發企業必須擁有資源和運營能力。尤其是各行業龍頭企業的對接,對金融、產業運營方面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這方面國內做的好的運營例子有鄭州航空港區、西安滻灞生態區等等,值得借鑑。一味的追求房地產開發最大化,而產業空心,實際上反而會事倍功半。

以鄭州空港新區為例,也是交通樞紐為核心的生產、製造、商務一體的產業新區,而後引入富士康等知名企業,最終使得鄭州成為接入世界製造業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進而帶動了教育、服務業和進出口。當產業聚攏了人力資源,那麼城市發展的基礎才打紮實,之後的配套建設開發、商業開發才能有支撐。

更多地產專欄文章和行業資訊,各地樓市、城市發展動態分析,歡迎關注:「房地產帶鹽人」

相關焦點

  • ...同心•攜手共進】天津:提升載體促承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六年來,天津市積極主動對接服務,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加強載體建設和政策支持,協同服務能力明顯得到提升。健全機制促承接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強化能動機製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對接服務北京的積極性、主動性,立足比較優勢和功能定位,開展精準錯位承接。
  • 何謂「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專家詳解包括這些領域……
    記者注意到,從官方表述上來看,「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列在雄安新區所有職能的最前面。何謂「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看專家為您詳解……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鍾尹
  •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排隊撤離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排隊撤離 原標題:   「動批」萬容市場6月24日啟動疏解  央視網消息:記者6月16日從北京市西城區了解到
  •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列撤市時間表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位於北京市阜外大街的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進入撤市倒計時。繼「動批」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麗澤橋天蘭天尾貨等市場相繼疏散後,天意市場也將緊隨其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計劃清單」中,又一項工作將得以完成。
  • 評朝陽區十八裡店鄉的三大郊野公園: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成果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兩年中,朝陽區十八裡店鄉經歷了先拆後建的階段,大量的城鄉結合部被拆除,然後開始郊野公園的建設。據稱該地區的三大郊野公園,都將於2019年完工。下面是北京市朝陽區地圖上面的十八裡店鄉。
  • 承接北京疏解商戶 滄州服飾特色時尚小鎮全面開建
    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 作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接地之一,河北滄州26日啟動建設滄州東塑明珠服飾產業特色小鎮園中園項目、明珠國際輕紡城、接待中心,迎接在北京從事經營服裝類、輕紡類、面輔料的商戶到河北發展。據悉,兩大建設項目將於年底完工,具備入住條件。
  • 天壇醫院花鄉的新址6月將使用,也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嗎?
    天壇醫院新址效果圖一個比較奇怪的事情是,天壇醫院搬遷,也算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嗎?按照道理來說,從二環內搬到四環內,一共搬遷了不到9公裡,這應該不算北京實施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部分吧。然而,就前面的新聞,天壇醫院搬遷到南四環花鄉,還真就算非首都功能疏解,如圖所示。
  • 北京年內將關停工業企業300家 疏解非首都功能
    年內將關停工業企業300家以上,清退、改造升級和疏解轉移傳統商品交易市場90個……昨天上午,本市召開「以功能疏解促創新發展」發布會,市京津冀協同辦常務副主任王海臣介紹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進展和下一步任務。今年本市將抓緊研究制訂行政事業單位疏解方案和年度疏解工作計劃。
  • 北京高校出走外遷是為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南寧高校出走是為啥
    要論高校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北京必然佔據重要一席。然而,由於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對經濟、科技、教育、衛生等諸多方面的吸引力太強,導致許多越來越多行業和人群聚集於此,給北京的交通、空氣、綠化等方面造成了嚴重的擠壓效應,北京越來越不堪重負。對此,國家領導人提出要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把非首都核心的行業、資源等轉移到鄰近的天津、河北一帶。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對《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的批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於報請審批〈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 濟南開闢與北京人才交流綠色通道 將與首都高校建立校企聯盟機制
    將與首都高校建立校企聯盟機制濟南開闢與北京人才交流綠色通道「山東與清華大學多年來聯繫緊密,淵源深厚。」「北京科技大學與濟南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學校在科技、生物、醫療等方面與城市發展相互契合,有更深層次的合作空間……」8月27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19所首都高校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人齊聚濟南考察調研,與省市有關部門、駐濟高校、重點企業代表就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座談交流。座談會上,首都高校代表在交流發言中分別介紹了各自的育人理念、辦學特色與學科建設。
  • 濟南開闢首都人才交流綠色通道
    本報8月27日訊(記者 王曉菲 通訊員 王帥)今天下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9所首都高校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人齊聚濟南考察調研,與省市有關部門、駐濟高校、重點企業代表就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 槐蔭:在康養濟南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
    「五個濟南」「三大戰略」「京滬會客廳」……全市兩會上,這些詞成為槐蔭區代表團熱議的話題。市人大代表,槐蔭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在接受愛濟南專訪時表示,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槐蔭區將著力吸引集聚京津冀、長三角開放資源,建好用好「京滬會客廳」,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早在去年9月份,市領導到槐蔭區調研時,首提「把西客站片區打造成京滬會客廳」的構想。
  • 首都特區揭開面紗:未來大北京市政向東央企往南
    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他表示,作為首都,中央不需要北京大力發展經濟;但作為一級地方實體,北京則具有大力發展經濟的內在動力。從國際上看,首都可大致分為「複合功能型」和「單一功能型」,前者以英國倫敦、日本東京為代表,兼具經濟中心等功能,人口大量聚集,容易引發「大城市病」;後者以美國華盛頓特區、澳大利亞坎培拉為代表,人口規模適中,城市面貌較好。
  • 「首都特區」揭開面紗:未來大北京市政向東 央企往南
    未來,這兩個區則有可能進一步合併,成立傳說中的「首都特區」。5月16日,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任澤平發文表示,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通州副中心建設加快、北京市級機關東遷,首都特區呼之欲出。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他表示,作為首都,中央不需要北京大力發展經濟;但作為一級地方實體,北京則具有大力發展經濟的內在動力。
  • 天津:全力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
    城市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臺階;「一基地三區」城市功能和優勢更加凸顯,「津城」「濱城」雙城格局全面形成;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處於國內第一方陣,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法治天津基本建成,平安天津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城市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公共服務體系優質均衡
  • 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撐腰的高校,行為值得讚賞,但是沒啥用!
    近日,不少就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心裡一定感到十分憤懣。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們也並非孤立無援。因為,目前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這兩所高校已公開為這些同學發聲鳴不平,並要求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不得發布包含歧視就業人員的學習方式(非全日制或全日制)的招聘信息。
  • 【區域·城市】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或6月出臺
    「可以考慮天津濱海新區承接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非核心功能部分,可以想辦法、創造條件去承載北京科技創新非核心功能的縮減。」楊開忠說。中關村是北京創新戰略的核心,北京每年的經濟增長,中關村貢獻了兩成。「京津聯手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科技轉化基地以及金融創新試點的定位,讓天津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脈絡日漸清晰。除了學者提出的天津可以承擔北京中關村轉移出去的科技創新非核心功能產業,楊開忠建議還要明確天津金融創新功能的定位。此觀點與2009年國家發改委批准天津濱海新區試點金融創新相吻合。
  • 觀瀾|京雄城際鐵路開通,能否規劃建設「濟南到雄安的高鐵通道」
    2020年12月27日,連接北京和雄安的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這一鐵路開通,將加速京津冀城市群的一體化進程。天津至雄安新區規劃有城際鐵路,未來北京、天津和雄安將形成一個交通便捷的「大都市金三角」。山東和京津冀毗鄰而居,濟南到北京的距離約500公裡,到雄安新區的距離約390公裡,到天津的距離約32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