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收到的費用清單。
「明明是讓我在家等床位,我也沒去做過任何檢查,居然還要交護理費和床位費,真是太離譜了!」4月5日,家住四方區湖清路的王女士找到記者,說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連醫院病房都沒進過,離院費用清單裡的這些費用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明明沒住院為啥要繳費王女士今年56歲,自2008年10月檢查出患有肺部惡性腫瘤後,需要定期住院接受治療。2010年3月份,王女士準備再次住院治療,於是來到青島一家大型醫院諮詢,院方告訴她目前還沒有床位,但可以先辦理住院手續,然後排隊等床位。3月28日,王女士交了3000元押金辦理了住院手續,回家等醫院的通知。可一連等了幾天都沒有動靜,其間王女士身體有些不適,因為擔心這樣等下去會耽誤了治療,於是家人也開始在其他醫院幫她預約床位。
「4月2日那天,另一家醫院打來電話說有床位了,於是我就想去把押金和證件換回來,好儘快住到另一家醫院去。」可4月2日上午,當王女士到該醫院辦理出院手續時,卻接到了一張204.26元的費用清單。
七個收費項目六個沒做過「我只是在辦住院手續那天讓大夫給我開了幾片止疼藥,怎麼會這麼貴?」王女士拿過清單一看才發現除了止疼藥外,清單上還列出了包括靜脈採血、住院診察費 、頭皮針、病房床位費 、二級護理費和病房取暖費六項,總共七項合計204.26元。這下王女士可看糊塗了,自己根本沒進過醫院的病房,為啥還要交床位費、護理費和取暖費呢?在與綜合科的護士長交涉後,去掉了頭皮針和靜脈採血兩項,可其他費用還是需要王女士支付。「他們這不是亂收費嗎?後來我的家人找到醫保科投訴,經過一番據理力爭,王女士最終只交了17.12元就辦理了離院手續。王女士回家後越想越生氣,總覺得醫院的這種做法不合理。「如果我們去找的話就能免除200多元,那這些不合理的費用是怎麼生成的呢?」
院方稱系統生成費用有誤差帶著王女士的疑問,記者與該醫院取得了聯繫。一位住院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病人辦理了住院手續,病人的信息就會錄入到醫院的系統中,住院費用就會自動生成,像辦理了住院手續但沒有入住的特殊情況,系統自動生成的費用可能會與實際情況產生誤差,但只要患者提出異議,經醫院工作人員核實該費用產生是不合理的,病人持所在科室負責人的籤字就可以到住院醫保部門辦理退費。但提到具體病人的費用生成情況,還是需要向其就診的科室進行諮詢。隨後記者又聯繫了醫院綜合科,王女士的主治醫師鄭主任表示,醫生不便接受記者採訪,但在接到記者電話前,院方已與王女士進行了溝通,雙方的矛盾已得到妥善解決。文/圖 記者 黃默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