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腫瘤發病率的上升,女性的生殖系統腫瘤始終佔據著女性死亡率的第一位。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所以必須重視起來。那麼,子宮肌瘤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診斷子宮肌瘤呢?
一、子宮肌瘤有哪些臨床表現?
由於肌瘤的生長部位、生長速度和有無變性不同,肌瘤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但大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1、子宮出血:出血是最常見、最主要的臨床症狀,多見於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間肌瘤。約佔肌瘤患者的一半,其中以周期性的月經出血量增多、經期延長最常見,伴有卵巢疾病或肌壁間肌瘤也可出現月經周期縮短。並且,僅少數可表現為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2、腹部包塊:隨著肌瘤的生長,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間肌瘤容易在腹部捫到腫大的包塊,膀胱充盈時更為明顯,必要時需與腹部腫瘤鑑別。
3、尿頻尿急:當肌瘤壓迫輸尿管、膀胱等周圍器官時,可使患者有明顯的尿頻、尿急。巨大宮頸肌瘤壓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瀦留。子宮後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宮頸後唇肌瘤可壓症狀,需要與尿路感染鑑別。壓迫直腸,引起大便不暢、排便後不適感。
4、下肢水腫:當子宮壓迫血管等影響血液回流,同時可壓迫輸尿管導致腎功能下降,進一步加重水腫。
5、疼痛:一般很少有疼痛,多見於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時可產生急性腹痛伴發熱,當然腫瘤有潰瘍、壞死是引起感染也會產生腹痛。
6、白帶增多:子宮體積增大,腺體增多,分泌增加,進而會使白帶增加,當感染、壞死時可有血性或膿性白帶。
7、流產:有肌瘤是子宮內膜不光滑,不易於受精卵著床,著床後容易脫落而導致流產。
8、貧血:主要是由於失血過多而產生的貧血,一般不嚴重。
二、如何診斷子宮肌瘤呢?
目前對於腫瘤的診斷,病理組織檢查仍然是診斷的金標準。當然,臨床也可通過B超初步診斷,進而通過診刮、宮腔鏡等技術取活檢組織,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