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相互成長,而不是彼此束縛

2021-01-10 晨晨de小時光

本文晨晨媽咪原創,歡迎閱讀、點讚和分享!

在一個社交平臺上,看到一個女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故事。她從名校畢業後就沒有出去工作,不是她不想出去工作,而是她有社交上的障礙,當時的她已經對自己感到絕望,但是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是一個絕望的媽媽,就無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想想自己當初的那個狀態,就為孩子感到害怕。後來孩子慢慢長大,她想到自己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就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才讓她想著去改變和成長自己。其實這位女心理諮詢師之所以會出現心理上的障礙,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的原生家庭,父母對她的一些掌控。在她上高中的時候,她爸爸把生意停掉了,然後和她媽媽一起陪著她讀書。為了不讓父母一直跟著自己,她選大學時故意離家遠些,這樣就不會一直被父母束縛著。

但是她上了大學後,父母在她學校的地方租了一個房子陪著他,對於父母這樣的行為,她感到特別的可怕。隨後她交了一個男朋友,爸爸不同意她,然後把她的手機給她摔了、還打了她。她爸爸不同意她交男朋友,她爸爸認為女兒應該屬於他們,而不是屬於她的男朋友。

隨後,她結婚好多年,她爸爸從來沒有接受過她先生,甚至當著她先生的面摔過好幾次東西,然後指著她先生讓他滾。後來她懷孕時,她爸爸、媽媽特意跑過來照顧她,一天24小時全程陪護她,然後等到她的孩子出生後,她爸爸就用之前教育她的方式去教育她的孩子,並且她爸爸告訴她,這個孩子是他唯一的希望。

面對父母這樣不斷地掌控,她開始尋求向外突破,便在網上開始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在她學習心理諮詢三個月後,她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她自己的父母分開,不住在一起,儘管當時她的父母很極力地反對,她依然堅持當時的那個決定。

再後來的幾年,她和父母不在一起,父母也不再把精力一直轉移在她身上,而是他們也開始真正地去尋找屬於自己該有的世界,去適應自己該有的生活狀態,然後她媽媽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朋友,她爸爸也開始上老年大學。看著父母一點點地改變起來,她很開心。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真的需要成長。就像文中的這個女心理諮詢師所說,父母真的需要成長,如果一直和孩子綁在一起,兩者都無法成長。

確實是這樣,如果父母的世界一直都是孩子,那麼孩子處處就會感到被父母束縛著,這樣的一種狀態只會讓孩子想逃離父母。反而如果父母真的成長起來,他的世界裡不僅有孩子,而且也有他自己,這樣他就會和孩子保持一種很舒服、健康的狀態。

父母想要成長起來,就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時時盯著孩子,讓孩子感到窒息。世界上有一種父母就很智慧,她和孩子是獨立而存在的,就是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彼此都相互成長。

願每個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過程中,不要過分束縛孩子,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讓孩子擁有屬於她自己的世界,同時你也不要忘記了自己也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樣你才會和孩子之間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文丨飯飯媽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最初擁有的親密關係,就是與自己父母之間的關係,所以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理所應當是最好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並非那麼親密,甚至有些子女和父母,還出現了反目成仇的情況。
  • 親子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文|明美媽咪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經常聽到有人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會認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教育本身更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當的狀態呢?那些和孩子相互依賴、相互束縛的關係真的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嗎?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據說孩子一直跟家人講成績很好。可能是前情鋪墊得多,故被清華錄取,家人不疑有詐。有多少親子關係看似親密,實則疏遠至極。有的父母總以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品性、愛好,包括小心思休想瞞過他們。可惜,當孩子做出某件驚人之舉,破除父母自以為的假象後,真實顯得如此荒謬。父母難過痛心,更多的是自責:孩子是什麼時候變的?為什麼自己毫未察覺。失職的父母並不少。
  • 最好的親子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
    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是父母的一次修行。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斷的自我學習中提高的結果。我們要學著做尊重孩子的父母,把平和的態度,平等的語氣,傳遞給孩子,用愛的語言陪伴孩子健康的成長。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
    在家庭裡家長跟孩子可能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關係就會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是媽媽的自我犧牲,陪孩子起跑?還是為孩子領跑,彼此成長?舒適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被理解,被愛護。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期待,不依賴。父母是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
  • 親子關係的正確打開方式,你掌握了嗎?
    好的親子教育無疑是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上,錦上添花。開啟正確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優秀品質,讓孩子在愛中成長,在愛中學會擔當,學會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讓孩子與父母共同成長才是最正確的親子關係。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在於我們相信我們的孩子。和善而堅定,也遵循了人的心理發展需求規律,尊重是每個人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需求。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親子互動關係也是如此,如果家長過分尊重孩子而失去自我,就變成了嬌縱,會助長孩子的自我中心。
  • 親子關係欠佳,孩子更容易出現不良性格,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種
    親子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生活。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讓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性格。而性格和情緒良好的孩子,又可以避免許多問題行為(打人、哭鬧等)的出現。尤其在3歲之前,孩子還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父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基礎性格和行為習慣。
  • 「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打開三扇門
    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美國臨床輔導學博士、著名親子專家林文採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到的: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友好,我們的「教育」也才越有效。可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父母做好這三點,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很多父母比較苦惱,當孩子越長大,親子關係卻越疏遠了,這很大原因是過往的相處當中家長從不去理解和體諒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待孩子,這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很大的傷害,沒有好的親子關係,再好的教育方式也無法發揮作用,父母做好這3點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親子 | 最好的親子關係,莫過於此
    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著小林一起打桌球,她不會……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想起董卿說過的一段話:「我應該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懂事的時候,他對於你有愛也有尊敬。
  • 心理學: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王菲教你如何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指在法律上指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的總和。那麼,什麼又是「好的親子關係」呢?「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通過引導、尊重孩子來教進行教育。
  • 最好的親子關係,莫過於此
    作者:洞見Fern不能和孩子一起在愛中成長的父母,一定不是一個好父母。♬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Jessie朗讀音頻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著小林一起打桌球,她不會……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想起董卿說過的一段話:「我應該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懂事的時候,他對於你有愛也有尊敬。他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我不想放棄我繼續成長的可能,我不想因為他我就變得止步不前了。」
  • 建立優質親子關係最好的辦法是:父母與孩子有各自的邊界
    因為人類的孩子成長有一定的特殊性,媽媽是孩子的唯一賴以生存的載體。離開了媽媽的孩子,不可能生存可能。所以,孩子在嬰兒時期,唯一溝通的方式就是各種程度的哭聲。哭聲此刻就像雷達一樣,只要媽媽聽到,就會有回應。以這樣的方式來確立自己的生存條件。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相融的屬性應該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漸漸消失。產生我和你,兩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
  • 養育孩子,家庭裡最好的關係是「全職的夫妻,兼職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逐漸走向獨立和擁有自主思想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父母過於擔心、過於焦慮,甚至是直接採取包辦式教育,不僅是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無法真正的獨立,更是忽略和無視孩子內心真正所需。,家庭裡最好的關係是「全職的夫妻,兼職的父母」養育孩子,家庭裡最好的關係是「全職的夫妻,兼職的父母」。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15(親情絕不是相互取悅)
    但我還要補充一句,親情靠的絕不是相互取悅。有一個講述夫妻相愛的故事,一對小夫妻彼此非常恩愛,晚上經常結伴出門散步,每當路過一家咖啡廳時,妻子總會買兩杯咖啡,一杯給自己,一杯給丈夫。每當路過一家燒烤店時,丈夫總會為妻子點上幾串烤腸。後來有一天,丈夫突然對妻子說,其實我不喜歡喝咖啡。妻子很驚訝地問道,我們以前談戀愛時,還是你給我推薦的這家咖啡店啊。
  • 為什麼孩子會討厭父母?親子關係太差的家庭,大多是這點沒做好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親子之間關係太差,孩子甚至開始討厭父母,並不是孩子叛逆,而是父母沒有把握好彼此之間的尺度,有時候過於親密反而導致關係不好,把握彼此的邊界。
  • 家長搞好親子關係,孩子的人生更完美,別讓壞脾氣阻礙孩子成長
    孩子身上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家長的失職,父母與孩子地域距離的疏遠,造成心靈上的疏遠,溝通的不順暢,讓彼此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親子關係疏離,所以孩子聽不進去她們父母的話,故意和父母對著幹,這不僅是孩子在表達對父母對自己疏於照顧和關心的強烈不滿,也是在給父母發出求助信號,希望父母能有所改變。
  • 最好的親子關係:掌控情緒,合理表達愛
    《高情商養育》中介紹這是讓孩子學會有擔當,有責任心,而不是遇到問題大打出手,回家哭鼻子找家長幫忙。三、溝通溝通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彼此。親子關係切忌情緒失控,盲目愛。「我是為你好,你怎麼就不明白呢?」「說一千道一萬,就是一個不聽話孩子。」
  • 最好的親子關係:掌控情緒,合理表達愛
    文:ICE蟈蟈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聽話,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這麼讓人操心?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嗎?還是自家孩子比較調皮?其實,每位父母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的。記得土豆姐分享過一句話,父母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的職位。換句話說,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而是陪伴
    等到她7歲的時候要上學了,政策也沒那麼嚴了,她才被父母接回家。可是回到家裡,哪裡都是陌生感,甚至連爸爸媽媽都叫不出口,她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不過她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和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凡事都自己來,很少依賴父母。直到現在,她自己當了媽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不想讓孩子像她那樣。同學的父母當時確實也是不得已,但從小就沒有父母的陪伴,也給同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