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晨晨媽咪原創,歡迎閱讀、點讚和分享!
在一個社交平臺上,看到一個女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故事。她從名校畢業後就沒有出去工作,不是她不想出去工作,而是她有社交上的障礙,當時的她已經對自己感到絕望,但是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是一個絕望的媽媽,就無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想想自己當初的那個狀態,就為孩子感到害怕。後來孩子慢慢長大,她想到自己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就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才讓她想著去改變和成長自己。其實這位女心理諮詢師之所以會出現心理上的障礙,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的原生家庭,父母對她的一些掌控。在她上高中的時候,她爸爸把生意停掉了,然後和她媽媽一起陪著她讀書。為了不讓父母一直跟著自己,她選大學時故意離家遠些,這樣就不會一直被父母束縛著。
但是她上了大學後,父母在她學校的地方租了一個房子陪著他,對於父母這樣的行為,她感到特別的可怕。隨後她交了一個男朋友,爸爸不同意她,然後把她的手機給她摔了、還打了她。她爸爸不同意她交男朋友,她爸爸認為女兒應該屬於他們,而不是屬於她的男朋友。
隨後,她結婚好多年,她爸爸從來沒有接受過她先生,甚至當著她先生的面摔過好幾次東西,然後指著她先生讓他滾。後來她懷孕時,她爸爸、媽媽特意跑過來照顧她,一天24小時全程陪護她,然後等到她的孩子出生後,她爸爸就用之前教育她的方式去教育她的孩子,並且她爸爸告訴她,這個孩子是他唯一的希望。
面對父母這樣不斷地掌控,她開始尋求向外突破,便在網上開始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在她學習心理諮詢三個月後,她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她自己的父母分開,不住在一起,儘管當時她的父母很極力地反對,她依然堅持當時的那個決定。
再後來的幾年,她和父母不在一起,父母也不再把精力一直轉移在她身上,而是他們也開始真正地去尋找屬於自己該有的世界,去適應自己該有的生活狀態,然後她媽媽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朋友,她爸爸也開始上老年大學。看著父母一點點地改變起來,她很開心。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真的需要成長。就像文中的這個女心理諮詢師所說,父母真的需要成長,如果一直和孩子綁在一起,兩者都無法成長。
確實是這樣,如果父母的世界一直都是孩子,那麼孩子處處就會感到被父母束縛著,這樣的一種狀態只會讓孩子想逃離父母。反而如果父母真的成長起來,他的世界裡不僅有孩子,而且也有他自己,這樣他就會和孩子保持一種很舒服、健康的狀態。
父母想要成長起來,就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時時盯著孩子,讓孩子感到窒息。世界上有一種父母就很智慧,她和孩子是獨立而存在的,就是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彼此都相互成長。
願每個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過程中,不要過分束縛孩子,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讓孩子擁有屬於她自己的世界,同時你也不要忘記了自己也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樣你才會和孩子之間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