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友你還好嗎 自貢88歲老人尋找失聯半世紀的瀘州戰友

2020-12-18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老戰友你還好嗎 自貢88歲老人尋找失聯半世紀的瀘州戰友

  求助媒體老人 盼圓戰友團聚夢

  2018年4月,李翠華老人又一次來到瀘州,找到西南醫科大附屬醫院打聽,查到了當年一名叫李佩傑的瀘州籍戰友,院方提供了電話號碼。

  幾經周折,分別了66年的李翠華和李佩傑終於相見,一見面,兩個老戰友不顧年事已高,抱著對方激動地跳起來。這次和戰友的相見增添了李翠華繼續找下去的信心,可惜90多歲高齡的李佩傑由於身體原因,對老戰友甘玉華的情況已有些回憶不起。

  李翠華(左)和戰友李佩傑相見後,更加思念甘玉華

  「看到母親找人的信念堅定,作為兒女只能支持她。」劉女士說,母親年紀大了,兒女們不放心她一個出來找戰友,現在是只要打聽到消息,兒女們就開車送她來瀘州,今年6月份都來找了一次。「母親的記憶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許多地址名稱有了變化,這也是找了這麼多年,沒有戰友音訊的原因。」

  「在茫茫人海中找人,就像大海撈針,實在是太難了,希望媒體能幫助我圓了這個夢。」李翠華老人說。

  如果您正好認識李翠華要尋找的戰友甘玉華,歡迎看到報導後撥打李翠華女兒的電話13518487896或者向本報新聞熱線0830-3190929提供線索,讓我們一起幫助老人圓她的戰友相聚夢。

  川江都市報記者 方霞(受訪者供圖)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報導有意外後續:引來半個世紀後的「戰友...
    還記得上個月我們報導了幫助老戰士莊建雄尋找託管單位,協助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事宜嗎?△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因退休時所在單位多次並轉,88歲的老戰士莊建雄一度不知如何領取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徐匯區漕河涇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獲知消息後,積極幫助莊建雄尋找其退休後的託管單位。最後,他終於收到金燦燦的紀念章。」這篇報導同時也刊登在了解放日報頭版《上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全覆蓋》,引起了廣泛熱議。
  • 濰坊市九旬老兵尋找戰友,只為圓一個夢
    近日,居住在濰坊市的馬先生撥打棗莊快報熱線電話,希望尋找一名原滕縣籍貫的老戰友。
  • ·「你是我當年的老戰友嗎?」
    合肥晚報訊捐贈渡江戰役文物,引發一首找尋老戰友的「溫馨插曲」。本報曾報導了省軍區第四幹休所院內的劉鳳陽老人,將在渡江戰役裡的文物,捐贈給渡江戰役文物徵集組一事(11日A8版《我是穿著這雙襪打過江的》)。
  • 八十多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耄耋之年尋找60年前的生死戰友
    今天,我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委託,尋找他當年在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友,這位老兵叫張愛苗,現在家居浙江嵊州。老人說,在抗美援朝時,他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四團一營的戰士,他所在的部隊從朝鮮回國後,都陸續轉業復員到各自的家鄉了。
  • 70年前遠徵老兵回故鄉 想見當年老戰友(組圖)
    只見一個頭髮花百的老人在一個年輕人的攙扶下,從通道走了出來。面對閃光燈,走在現代化的機場裡老人顯然有些不太適應。鍾華老人趕緊上前送上一束鮮花,「一路辛苦了,歡迎老戰友回家。」接著,兩雙蒼老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我是成都的遠徵軍老兵鍾華,駐印新一軍的,你呢?」「我是滇西軍的,當年我們……」雖然第一次見面,共同的經歷讓兩位老人的話匣子一下打開,讓一旁等待的各路媒體根本插不上話。
  • 市長信箱助臺灣同胞尋回失聯半世紀的親人
    近日,一位來自寶島臺灣的朱女士通過興寧市政府門戶網站「市長信箱」欄目,找到了失聯半個世紀的興寧親人。   原來,朱女士的父親是一名國民黨軍官,生於興寧福興。1949年,身為某警備司令部中校的他隻身一人跟隨國民黨來到臺灣。之後,朱女士的父親和一位臺灣女子結緣,在臺灣屏東縣生下了朱女士。
  • 戰友分別30年 耄耋之年淄博相見
    淄博11月29日訊 11月28日上午10點,一位老人急匆匆地來到博山公安分局山頭派出所。老人姓朱,今年80歲了,濟南人,他是來尋找自己30年未見的老戰友燕某某。朱先生有點耳背,交流起來比較困難。派出所民警耐心接待,詳細了解情況。
  • 川豫戰友情就是忘不了
    □首席記者劉廣超實習生康飛    本報漯河訊「謝謝河南的熱心人,你們的幫助讓我和老伴在有生之年終於能和老戰友見上一面了。」昨日,四川成都市76歲的老兵喬現金在電話中告訴大河報記者。
  • 新邵:戰友情斷四十載 郵政今朝把夢圓
    這是一封「加西亞」式的信件,沒有確切地點,沒有聯繫方式,只有一個戰友的姓名和一個模糊的位置。但是,這個「漂流瓶」歷經了艱辛浮沉,卻安然無恙地到達了「彼岸」。從「家書抵萬金」再到「一封信、一顆心」,身在平凡崗位的羅翠花始終懷揣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信念,心中的使命感在不斷地告誡著自己,這封信就這樣終止在自己手裡了嗎?細薄數紙的信件瞬間變成了沉甸甸的責任。
  • 自貢至瀘州港公路預計年底動工 瀘州境內長22.856公裡
    記者11月29日從瀘州市交通運輸局建管中心獲悉,自貢至瀘州港公路工程(瀘州段)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設計、報批等相關工作,監理單位已開始招標,徵地拆遷工作陸續展開,預計今年底進場施工。根據規劃,自貢至瀘州港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位於自貢市和瀘州市境內,起於自貢市大安區北環路中段的大塘山,經貢井區、自流井區、沿灘區、富順縣後進入瀘州境內,經江陽區止於瀘州港大腳石作業區附近,主線段長113.9公裡,其中自貢境內長
  • 半個世紀找戰友,烈士終於有了家
    半個世紀找戰友,烈士終於有了家 2020-05-02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尋找崔戰友老人-8月6日於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金牛鎮覺道莊村走失
    姓名:崔戰友性別:男性年齡:71歲籍貫:黑龍江省失蹤日期:2020-08-06失蹤地點: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金牛鎮覺道莊村失蹤時身高:釐米特 徵 描 述: 崔戰友,男,現年71歲,家住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金牛鎮覺道莊村, 留著長頭髮,走失時身穿一條花裙子,騎一個自行車,自行車後面有兩個編織袋,老人患有精神疾病。
  • 「謝謝老戰友的及時提醒」
    潘翔雲  一個周末的上午,一位擔任村支書的老戰友順道來看望在安徽省天長市紀委工作的筆者。筆者正好有時間接待,並請來三位分別在城市社區和近郊村擔任書記、主任的戰友作陪。  一番敘舊後,老戰友們不覺間把話題轉到了反腐敗上。
  • 一曲《西溪且留下》,讓這對失散36年的老戰友再聚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周瑩昨天(9月27日),年近70歲的陳文丹很開心,因為在這一天,他終於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失散36年的戰友再聚首。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節目播出之後,陳文丹找到了西溪溼地的工作人員說,孟慶雲是他失散了36年的老戰友。「我跟孟老師相識在上世紀80年代,至今快40年了,當年大家一起在文化幹部學習交流中認識的,我們是同一個班的。」陳文丹說,學習結束後,大家拍了一張集體照,至今他都十分珍惜地保存著,因為對他來說這很珍貴。
  • 就因為當年的一個承諾,他為戰友掃墓47年
    位於祖國邊疆的饒河農場,75歲的張發祥老人已經在這裡駐守了近五十年。他的老戰友也是老首長因事故長眠在這片土地上,參加追悼會向戰友告別的時候,他在心裡默默地許下了一個承諾,在有生之年,經常來看望陪伴老戰友,不讓戰友的墳頭顯得孤單和冷清。
  • 失散70年的戰友再聚首 共同回憶崢嶸歲月
    在聊天過程中,6位老兵意外找到了他們當年彼此的戰友。時隔70年,在耄耋之年首次相見,老人們唏噓感慨不已。95歲的張廣才和92歲的王楚英都生活在南京,同為18軍抗戰老兵,可是抗戰勝利70年後,他們才是第一次重逢。
  • 四川謠言圖鑑:自貢說話翹舌、瀘州喝酒當喝湯、內江都是超哥……
    你們自貢人是不是鹽巴當飯吃?3.你們自貢是不是都能吃辣?4.你們自貢是不是每家都有恐龍化石?你們自貢人是不是天天看燈會?自貢人自己眼中的自貢:謝邀。是啊,我們我們制貢人的舌頭是鐵打的,一輩子只能平舌,卷不了。
  • 川南F4,老大宜賓老二瀘州老三內江老四自貢,抱團爭做川渝第三極
    瀘州的管轄面積和人口雖然比宜賓略少,但是中心城區的建成面積和城區人口卻比宜賓多。川南位居老二的瀘州是不服氣老大宜賓的,瀘州人也自己覺得不比宜賓差,某些方面甚至要遠強於宜賓。瀘州和宜賓都是酒業大市、港口城市和四川南下通道城市,它們的地緣和經濟很相似,在川內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互相有一種道不明的「瑜亮情結」。
  • 酒城、鹽都名品匯集 川貨電商節瀘州(自貢)分會場今日下午開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今天(12月11日)下午,以「萬商雲川·邀您嗨購」川酒美食站為主題的「2020川貨電商節瀘州(自貢)分會場暨首屆「中國酒類電商節」活動」將在納溪區電商直播基地正式啟動。現場不僅匯聚了瀘州、自貢兩地的美酒、美食,還將有眾多主播現場帶貨。
  • 90歲老人無法證明自己身份,指著博物館黑白照片老淚縱橫:這是我
    而90歲的郝志全老人就是一個在苦苦追求恢復自己作為一名曾經的抗日解放軍身份的老人。 郝志全老人出生於1928年,1937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這時候9歲的郝志全已經是村裡的兒童團員了。1944年,中國對日本發動戰略反攻的時候,16歲的郝志全與5個村裡的少年懷著滿腔熱血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385旅14團11連2排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