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下,教牧同工該怎麼提升領導力?

2020-12-22 騰訊網

一場武漢肺炎,反映我們面對的正是VUCA 時代,一切來得動蕩(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與模糊(Ambiguous),叫教會領袖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有些事物,如同今次疫情,沒有任何既定方法與答案來應對,我們一旦採取了錯誤方法,有時帶來後果可能比不去處理還要惡劣。

應對時勢,教會領袖需要不斷「去知」(unlearn)與「再知」(re-learn),存著開放心靈,才能適切應對,扭轉形勢。當前最大挑戰,不是外在環境怎樣艱難,乃是教會領袖能去除舊有框架,不墨守成規,能夠靈活應對。

Bob Johanse 於 The New Leadership Literacies 提出四方面應對 : 確認異象(Vision)、現實辨識(Understanding)、思辨清晰(Clarity)及行動敏捷(Agility),可作為我們應對疫潮的領導方向。

作者:胡志偉

01確認異象 (Vision)

面對疫潮,不斷有突發事件影響個人與堂會(機構)的正常運作。教會領袖要常常反思自問 :「我們存在目的是什麼?」當我們確認組織存在是為了上主之使命與榮耀,我們就能超越限制,在任何場景中仍能為主作工。

教會存在乃為了使命。這意味在人心虛怯之時,教會有更重要角色發揮。堂會為了公共衛生,減少會眾加增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因而暫停實體崇拜與聚會是無可厚非,不能怪責。但另一方面,暫停聚會不表示教會停頓其使命。

當教會領袖慣性地以維持聚會就等同發揮使命,肯定是把手段當作了目標。聚會只是承載使命的工具之一。「聚會主義」不當地奴役了教牧與信徒,一場疫病,正好讓我們反思教會存在的異象。

如果傳福音是某間堂會存在目的,當前人心慌亂之際,教會便要思考怎樣向無助無望之人分享平安的好消息。

如果我堂會的使命是愛小區、愛萬民,我們要思考教會領袖引導會眾仰望神,確認教會的異象與使命。醫院存在要醫好人,教會存在同樣要拯救生命、醫治心靈。教會使命是不能攔阻的 !

02現實辨識(Understanding)

面對「不確定」(Uncertain)年代,教會領袖要有謙卑開放之心,不恥下問,請教專業人士,承認不少事物於己是無知的,或知之甚少。現實辨識有助教會領袖一方接受限制,另一方面擴闊思路與做法。

網上聚會並非理想,有其限制與不足,但在非常時期,網上崇拜、團契小組、主日學課程等,也應運而生。不少教會領袖邊做邊學,以Facebook Live直播,或以Zoom來教學與團契。

教會領袖要有心理準備,疫潮不會急速消散,堂會聚會又不能無了期「停擺」。當疫潮稍為減退,確診人數連續減少,堂會可能要重新局部開放,某些聚會恢復,某些聚會繼續停止。

因應人多會加增感染機會,教會領袖要把握時機「小組化」,可能一些聚會如祈禱會、主日學等,改為「三人一組」、或不超過十人的小班教學。一對一的栽培、門訓、導引或教練,正是發揮的最佳時機。

03思辨清晰(Clarity)

應對複雜問題,愛因斯坦說 :「倘若面對危機,我會用50分鐘來界定問題,然後用10分鐘來解決。」Ronald Heifetz倡導的「調適型領導」(adaptive leadership),領袖要適當地更換角色,進場時熱情投入,退場時冷靜分析,才能思辨清晰,應對疫潮。

領袖要培養清晰的思辨能力,不再有權威可以依從,舊有經驗與方法同樣不再奏效。領袖於現實場景要自行不斷摸索方案,探求出路。前人的思想與經驗,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代替個人的獨立思考。

筆者常見領袖的懶惰,就在於思辨;沒有好好理解問題所在,便沿用固有方式處理,結果是對策帶來的後果比原有事件後果更為惡劣。未來領袖需要承認很多事物與問題不一定有明確答案,黑白分明。

應對疫情,網上信息真假難辨,教會領袖不宜過急轉發,特別涉及醫學專業知識。也不是個個專家講就可信,我寧信袁國勇、何栢良,也信不過陳肇始、司徒永康。

權威非在職銜與學歷,乃在於其言行一致,並能認同大多市民感受。有些教會領袖智商可能與羅致光一樣,忘記了要走上前線,現場感受大多人的掙扎,於是所思想所決定皆違反民意。要果斷領導,並非易事,艱險時勢正考驗我們的領導力。

04行動敏捷(Agility)

教會領袖重新認識堂會不是建築物或聚會,乃是一群宣告耶穌是主的子民。無論有否固定堂址,初期教會及歷代教會信徒皆能因應形勢在不同環境中聚集。

信徒在家中(徒2:46)、在路上(8:26-40)、在河邊(16:13)、在監獄(16:23-25)、在學堂(19:9)及其它場景,互相分享與團契。

教會「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一切風險。」(《栽培領袖 - 耶穌會的人才學》,263頁),這便失掉教會原有的價值。堂會首要不是只顧本身安危,我們預計要承受風險,要付出代價。

「教新」聯同前線機構,一起「關愛鄰舍、同心抗疫」,呼籲信徒以具體行動幫助身旁有需要人士。當人陷於危難,正是教牧與信徒能敏於行動的時機。別人不是只聽見我們高談愛心,乃是親身感受我們道成肉身的服侍。

結 語

迎向艱難時勢,教會領袖不是樣樣已有答案與方法;相反,乃是在可能犯錯的情景下,我們能確認異象,辨識現實,思辨清晰及行動敏捷,就能帶領會眾於疫潮中,奮勇作工,榮耀上主

-完-

相關焦點

  • 香港有曾參與「教牧同工聯合聖餐崇拜」之教牧確診新型肺炎
    2月11日,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發出緊急通知,一位曾參與「教牧同工聯合聖餐崇拜」的教牧後確診新型肺炎,提醒當天的出席者留意此事,如有不適馬上求醫。
  • 教會牧者談:資深教牧如何培養新進同工?
    那麼,對於資深牧者來說,如何培養新進同工呢?《教牧分享》雜誌2013年9月刊就此專門訪問了四位牧師。他們分別是美國聖地牙哥教牧聯禱會主席及華人傳道會國語堂林楹俊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曾任臺北靈糧堂主任牧師的周神助,美國正道神學院院長曾任洛杉磯臺福教會主任牧師的劉富理和曾在美國加州與德州牧會現於加州安提阿華人福音教會教導主日學的的舒穗生牧師。
  • 深圳市教牧同工舉行退修會
    9月30日上午,市基督教兩會組織全教牧同工在深圳堂舉行退修會。
  • 大連基督教會8名70後同工被按牧 注入教會新血液
    合影 2010年4月23日大連市基督教會在豐收路禮拜堂舉行按牧聖典。據統計,各堂信徒和外地教牧同工近4000人參加,聯合詩班約300人獻唱。 按牧典禮特邀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副院長、神學博士王愛明牧師證道並參與按手。遼寧省基督教協會會長沈光煒牧師主禮,寇有國牧師等七名牧師組成按牧團。吳兵、田成斌、張嶺峰、陳向陽、楊陽、高晴、林英莉、梁培建八位同工按立為牧師,他們來自大連地區玉光街、北京街、豐收路、開發區和牧城驛五所教會。 這是大連教會歷史上迄今為止按立牧師最多的一次。
  • 北京五百教牧同工深情送別袁梁惠珍師母:愛,永遠美麗
    上周六(8月7日),北京眾教會大約500名牧者同工出席中國家庭教會先行者、發起人之一的袁相忱牧師的妻子梁惠珍師母在八寶山的追思會,深情送別這一曾為中國家庭教會發展默默奉獻數十年的神的使女。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基督宗教研究生課程班面向教牧同工招生
    國內重點大學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面向全國教會教牧同工開辦基督教研究生課程班,向全國招生。工作人員介紹說研究生班的特點是授課教授由美國優秀的學者擔任、提供優越的獎學金制度、優秀學生推薦國外留學、發給武漢大學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 雲南省基督教兩會舉辦基督教中國化暨第十六期教牧培訓班
    本報訊(邵立良) 為積極探索具有雲南特點的基督教中國化道路,深化雲南基督教教牧人員對我國宗教中國化的認識和理解,推進雲南基督教健康發展,日前,雲南省基督教兩會舉辦了「2020年基督教中國化暨第十六期教牧培訓班」。
  • 雲南保山市基督教會舉行按牧典禮 3萬信徒需更多教牧人員
    雲南省基督教協會在保山市舉行按牧典禮(圖:中國基督教兩會網站) 9月14日,雲南省基督教協會在保山市基督教兩會培訓中心感恩堂舉行按牧典禮保山市基督教兩會教牧同工、培訓中心學生和信徒250多人參加了按牧禮拜。保山有四縣一區,即隆陽區、騰衝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全市均有信徒分布,主要分布在隆陽區、騰衝縣、龍陵縣,其它兩個縣也有少部分信徒在聚會點聚會。保山市教會主要分布在農村,信徒多數是農民,文化程度不高,教牧人員缺乏。
  • 東北神學院發布第三期教牧研究生招生簡章
    遼寧省基督教兩會網站於11月1日發布了《東北神學院第三期教牧研究生招生簡章》,介紹了辦班宗旨、學制、報考條件與報名等的相關事宜。東北神學院本期教牧研究生班的報名截止時間是11月11日。《招生簡章》原文如下:東北神學院第三期教牧研究生招生簡章一、辦班宗旨:       為了適應中國教會發展的需要,滿足已經獻身教會事工多年的教牧同工進深學習的願望,我院特開辦教牧研究生班,力圖為東北教會培養較高層次的教牧人才。二、學制:       學制兩年。每年集中授課四到五次,每期兩周。
  • 《魔獸世界》8.2戒律牧攻略 手把手教你戒律牧怎麼玩
    :原標題:《魔獸世界》8.2戒律牧攻略 手把手教你戒律牧怎麼玩 《魔獸世界》8.2版本戒律牧該怎麼玩?牧師一直是魔獸世界中的重要職業,但是戒律牧在8.2版本中不算很強,不過打打大秘境還是可以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網遊D_EVIN戒律牧8.2版本的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淺析《聖經》輔導、教牧輔導與心理諮詢的關係
    教牧輔導則是在《聖經》原則下,借鑑心理學的方法解決個人心理和生活問題。而心理諮詢以心理學原理與方法作為解決心理問題的主要渠道。pastoral counseling英文是這樣定義的:「教牧輔導是運用靈性和心理學方法幫助個人治療和成長,諮詢師必須不但要有心理學的專業訓練,而且還有資深的宗教或神學的訓練基礎。 AAPC1963年成立,這個時間比李臺鶯等所說的1970年早得多。Anton Boisen 牧師,臨床教牧輔導教育之父 ,在導師指導下將神學生安排在精神病院實習。
  • 執事夫婦的素質——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
    教父保羅——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謹防異端與正視律法——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蒙恩罪魁——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上帝為萬人預備的恩惠——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監督的素質——教牧書信釋經講道系列(內含音頻)經文:【提前3:8】[和合本]作執事的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一口兩舌,不好喝酒,不貪不義之財;[原文直譯]
  • 面對疫情,這三個教會如此應對-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教堂對暫停聚會有充分預案,包括如何領聖餐、如何證道、讚美,網上聚會的程序安排,開展牧養等事工,也有初步計劃和措施,而且分別具體落實到教牧同工每個人。比如信徒婚前輔導,現在已經被迫改成線上的輔導了,教堂的計劃是定製教程,從聖經的角度教導如何談戀愛、婚約的重要性、如何看待家庭關係與責任,以及家庭的基督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新人明白什麼才是合神心意的婚姻。
  • 怎麼提升自身的領導力
    領導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導力發展曲線,過程中有起起伏伏,也會有平臺期。因此,在領導力畢生發展中,我們也應該承認和尊重個體差異,比如有的人領導力發展速度是先快後慢,也有的人先慢後快;有的人是「少年早慧」,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我們可以從中國古代歷史人物中看到,三國時的甘羅12歲就做丞相,姜子牙70多歲才出山做官,正所謂《水滸傳》中的詩句所云:「甘羅發早子牙遲」。領導力是可以發展的,並且這種發展是跨越生命全程的。那麼這種領導力的跨越發展靠什麼實現呢?
  • 亮牧邀您一起讀經典 《飲於生命泉》
    亮牧邀你讀經典《飲於生命泉--焦點解決教牧諮商》,宇宙光出版。
  • 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其實關於如何提升領導力的問題,答案都是五花八門,但是其實各色各樣的問題尋其根源都是「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有這樣才能尋找到做這個辦法的最優解。 所以說,面對我們如何來提升自己領導力這個命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想,我們為什麼要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因為領導力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水平,所以需要去提升。簡單來說,領導力就是帶領一群人達成目標過程中展現的影響力,俗稱的天時地利人和皆佔。
  • 語音提摩太後書的領導力—不以為恥
    求主賜智慧給教牧同工,幫助信徒將不合理的「羞恥感」轉化成傳福音的動力,不單牢牢的守著真理的教導,能以愛心包容那些對福音「無知」或「誤解」的親人、同事、朋友、甚或主內肢體,學效保羅一生以引領萬人歸主為首任,有智慧地積極面對別人對自己的「不合理羞辱」。
  • 領導力,是神聖的聆聽 | 莫非【服事傳承11】(附音頻)
    無論是異象分享、招募同工、分派任務或者處理衝突,在在都需要有清晰明確的語言,可以化解人心壁壘,願意開放生命受領袖影響。這也是為何我會開發W230《語文智力課》,就是想提升屬靈領袖的語言智力,幫助領袖在服事道路上可以用語言來披荊斬棘。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領袖不只需要說,更需要聽。而且花下的時間比例,應該是聽的工夫大大地多過說。
  • 【專訪】雲南牧師談教會復興:注重講道和禱告、培養專職同工、恢復...
    因此,當年輕同工興起之後,也是以義工的形式事奉教會。而城市教會的一些教牧,在教會停止禮拜的時期進入工廠工作了,等教會恢復禮拜後,他們也退休了,就義務地參與教會事奉。當這代人過去,不斷有神學生進入教會後,老同工就會說,我一輩子事奉教會,沒有拿過工資,你們怎麼可以拿。福音時報:那城區教會的教會發展怎麼樣,那裡的傳道人的生活狀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