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孩子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霍爾果斯市職業高中組織學生認真聆聽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陸家浩老師的遠程講座,增強學生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講座共分為三個部分。情緒產生的基本理論、情緒的概念以及如何積極應對自己的不良情緒。陸老師採用臨床豐富的案例,藉助生動的語言、鮮活的圖片、進行了互動式、參與式講授,讓學生們自我分析、自我判斷。通過交流,學生們知道了可以採用喊叫、運動、哭泣和傾訴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天堅持一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極大地緩解抑鬱情緒,更多的還要靠自身來調節,比如可以採用飲食調節方法,讓自己感受到舌尖上的快樂,採用冥想方位,放鬆植物神經,轉換大腦思維,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及情緒。另外良好的溝通、良好的習慣也是一個有效途徑,比如交好朋友、常打電話給父母、生活中要多一些業餘愛好、要心懷感恩、心存善良等,只有努力做到這些,才能讓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適度的、適當的發洩出來。
職業高中老師安子健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家庭、學習和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通過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掌握了調節情緒的方法,增強了學生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預防心理疾患的產生,形成『快樂、健康、和諧、向上』的育人氛圍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