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2020-07-22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216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在小區遇到莞爾媽媽,一看到我她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忙讓我給看看莞爾肉乎乎的小臉,原來莞爾白皙的小臉蛋上長了一排疹子

莞爾媽媽焦急的說:「我正準備帶她去看醫生,你快幫我看看莞爾這是怎麼了?」

我問:「昨天她都吃了什麼呢?海鮮或者其他容易過敏的食物?」

莞爾媽媽想了想:「除了雞蛋,也沒有吃啥啊。」

我又問:「吃了多少?」

莞爾媽媽說:「孩子昨天去姥姥家,姥姥說她胃口特好,吃了三個煮雞蛋。」

我長出一口氣告訴她:「孩子可能是蛋白質過敏啦!」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根據一項針對3~12 歲兒童的調查顯示:8.4% 的兒童有食物過敏,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數最多,佔所有過敏人群的一半以上。

有些寶寶雖然對雞蛋過敏,但如果一天只吃一個雞蛋,並不會引起過敏反應。但如果像莞爾這樣一天吃三個雞蛋,攝入大量蛋白,就可能會導致蛋白質過敏。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除了蛋白質,雞蛋還有這些營養

雖然有的寶寶會對雞蛋過敏,但是雞蛋在孕媽和寶寶的飲食中,還真的是當之無愧的C位。我們普遍認為雞蛋營養豐富,但寶媽群裡也有人常年只給孩子吃蛋白,理由是「蛋黃膽固醇太高」,真的是這樣麼?下面我們就來從營養學的視角,重新認識一下熟悉的雞蛋。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首先,雞蛋富含優質蛋白

我們都知道,雞蛋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在肉類缺乏的年代裡,吃一顆雞蛋就可以代替肉類的蛋白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大腦發展甚至免疫力提升,都離不開蛋白質的攝入,如果忽略過敏帶來的影響,雞蛋無疑是優質蛋白的來源。

然而,就像群裡那位媽媽,很多人都認為雞蛋的蛋白質大多是在的蛋白裡,所以只給孩子吃蛋白。如上圖所示,每100g蛋白中含有10.9g蛋白質,而蛋黃中卻含有15.86g蛋白質。可以說雞蛋的營養大部分都在蛋黃中,這種只吃蛋白的做法,其實是很浪費的。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其次,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除了大量的蛋白質,雞蛋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D、E、B2、B12等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能夠讓孩子的身體更健康。同樣這些元素在蛋黃中的含量更多。

Tips:之前有寶媽私信問我,雞蛋能不能補鐵?雞蛋中的鐵元素含量為2.0mg/100g,然而蛋黃中的卵黃磷蛋白會和鐵結合,降低人體對鐵的吸收率。所以作為補鐵來源,雞蛋並不理想。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最後,蛋黃中富含卵磷脂。

雞蛋黃中富含卵磷脂,這種營養素又被稱作蛋黃素。長輩常說:「吃雞蛋孩子會變聰明。」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卵磷脂是大腦細胞膜重要的營養物質,在神經細胞中的含量高達20%,對大腦神經系統的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吃雞蛋真的能讓孩子更聰明。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營養師:輔食添加雞蛋注意這三點

雞蛋營養豐富,烹飪方式也簡單方便,很多媽媽在輔食添加階段都會給孩子吃雞蛋。長輩們會給寶寶蒸軟軟的雞蛋糕,認為這樣又軟又有營養。然而,營養師認為,作為過敏人數最多的食物,在添加輔食之初也要注意下面三點。

第一點,初次接觸從蛋黃開始。

寶寶到了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可以慢慢嘗試雞蛋。建議媽媽們先從水煮蛋的蛋黃開始,而不是做雞蛋羹這種混合的輔食。大寶添加輔食時,我記得當時煮了一個蛋,拿了四分之一的雞蛋黃跟米粉混合做成蛋黃米粉。

在未來的兩三天內,觀察一下寶寶是否會出現腹瀉、皮疹的狀況。如果沒有,再慢慢增加到半個蛋黃,甚至一個蛋黃。直到8個月左右,再嘗試一整個雞蛋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第二點,雞蛋一定要煮熟吃。

曾經有一個媽媽告訴我,她的寶寶因為吃雞蛋而導致了沙門氏菌感染,嘔吐腹瀉了一周左右。問到她孩子吃了什麼蛋,她說蒸水蛋。很多人有吃溏心蛋的習慣,但對於孩子而言,會存在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

為了追求嫩滑,很多媽媽在給寶寶蒸雞蛋羹時,看著定型就會給孩子吃。但是這時候雞蛋並不一定全都熟了,建議大家再蒸五分鐘出鍋,減少細菌感染。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第三點,雞蛋好吃但不能過量。

表妹的孩子和莞爾一樣,很喜歡吃雞蛋。有一天晚飯不合孩子口味,表妹就煮了三個雞蛋給孩子吃,心想這樣營養也足夠了。可是到了晚上,寶寶就開始發燒。她焦急地給我打電話說了情況,我認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腸胃炎。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給孩子科學、合理的添加輔食,這本書或許能給你一些幫助,從餵養方面提供細緻、專業建議,讓養育不再困難。

Tips:雞蛋是營養密度比較高的食物,就算排除過敏的可能,也會造成消化上的負擔。看著孩子沒吃多少,但攝入的蛋白質遠超可以消化的量,腸胃負擔過重,就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一般而言,孩子每天吃一個雞蛋足夠滿足營養需求。

枕邊育兒寄語:

雞蛋是我們最熟悉的食材,也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喜愛的食物。雖然營養豐富,但吃的太多,或者方式不當,卻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進一步來講,給娃補充營養,不能太過激進,保持每日定量補充,營養均衡才是良方。你的孩子喜歡吃雞蛋麼?你有什麼新奇的雞蛋做法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Explor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lood Cholesterol and Heart Disease Risk: Is Dietary Cholesterol as Bad for You as History Leads Us to Believe?美國營養學會刊物:營養學進展,2012年11月。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2歲斷奶≠2歲前必須斷奶,關注兒童心理發展,育兒專家這樣說

寶寶多大添加輔食?第一口輔食吃什麼好?一次講透

三、四個月嬰兒會什麼?有這4個方面,輔食添加請家長避開2種食物

相關焦點

  •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營養師:輔食添加雞蛋注意這三點雞蛋營養豐富,烹飪方式也簡單方便,很多媽媽在輔食添加階段都會給孩子吃雞蛋。長輩們會給寶寶蒸軟軟的雞蛋糕,認為這樣又軟又有營養。然而,營養師認為,作為過敏人數最多的食物,在添加輔食之初也要注意下面三點。
  • 寶寶輔食第一餐,勸你別給娃吃雞蛋,是為了寶寶好,主要原因有三
    輔食第一餐想吃蛋黃,我勸你慎重,最好別太早給娃吃雞蛋,這是為了寶寶好,可不是亂說的哦。寶寶輔食第一餐,勸你別給娃吃雞蛋,是為了寶寶好林曦的寶寶剛滿6個月,小傢伙的身體發育一點也不讓人操心看寶寶這麼積極,林曦開始琢磨著給娃引入輔食,婆婆說:「輔食第一餐得補鐵,咱們老家這邊都給娃吃蛋黃,營養老好了!」
  • 輔食添加:第一個月很關鍵,怎麼做怎麼吃?這三個問題要清楚
    添加輔食是為了讓寶寶適應新的口感,開發味覺。吃多吃少不強求,但是當做每天一個環節,快快樂樂的吃就可以了。吃完之後建議再給娃喝奶,一次性喝飽。3、 其他食物如何添加?在給孩子吃米粉的同時,媽媽也要儘量給娃添加種類豐富的食物,打開他的味蕾,具體的規律是:從一到多。也就是一開始先添加不容易過敏的單一食物,在慢慢過渡到混合搭配。
  • 8月齡寶寶吃「溏心蛋」進醫院,醫生:不懂輔食,也別糊弄孩子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歡吃溏心蛋,而不喜歡吃全熟的雞蛋,尤其是一些老人們。他們對此的理由是溏心蛋是最有營養的,雞蛋內的營養沒有被高溫破壞,但科學研究證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8月齡寶寶吃「溏心蛋」進醫院,醫生:不懂輔食,也別糊弄孩子新手寶媽小王的女兒8個月了,出生的時候8斤多,人人見了都誇獎「大胖女兒」有福氣,寶媽心裡也暗自高興。
  • 給孩子吃雞蛋有講究,吃好了變白長個,吃不好消化不良
    文|秘籍君雞蛋在國際上被譽為早餐神器,又營養又好做,尤其對於孩子非常好,基本上每個父母都不忘給孩子吃雞蛋。原以為雞蛋是人畜無害、純天然健康食品,直到親眼見到一些案例,才知道吃雞蛋也是有講究的。姥姥對孩子關愛有加,想著斷奶了,可不能少了孩子的營養,每天給寶寶做一碗蛋羹吃,就這樣吃了一個月,寶寶變得什麼也不喜歡吃了,更別說蛋羹了。後來諮詢醫生才知道,這麼小的孩子一下子給他吃雞蛋接受不了,而且還是那麼多,一下子不適應,造成消化不良,胃裡堆積著孩子還能吃下去啥呀。
  • 多吃雞蛋娃更聰明,長的更好?雞蛋,給娃怎麼吃更有營養?
    大家都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再加上雞蛋的做法多種多樣,雞蛋又比較軟,特別適合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食用,可以說每天做一種雞蛋的美食,說不定一個月都可以不重樣,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雞蛋,怎麼給娃吃才更有營養!一、寶寶吃雞蛋有哪些好處?
  • 寶寶輔食添加雞蛋,父母不能操之過急,蛋清蛋黃的添加順序有講究
    雞蛋營養豐富,小寶寶添加輔食之後,不少家長都會把雞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食物,每天提供給寶寶。但是,給剛剛接觸輔食的小寶寶添加雞蛋,也是有不少講究的,比如下面這3件事,家長就一定要做對。
  • 不知道寶寶輔食添加啥?一首輔食歌謠來幫忙,解決媽咪的「食荒」
    關於輔食添加,很多寶媽都有點迷茫,不知道孩子應該吃什麼,應該怎麼吃,所以,福林媽就總結了輔食添加歌謠,比較長,但是還算比較全。寶寶輔食別亂來,六月開始加米粉,含鐵必須還不甜,由稀到稠逐步加;觀察三天不過敏,根莖蔬菜要跟上,紅薯土豆胡蘿蔔,成泥吞咽更方便;蘋果香蕉水果泥,酸酸甜甜寶寶愛,
  • 孩子第一口最佳輔食不是雞蛋,關於吃雞蛋,媽媽要知道的三個知識
    」,別早早給寶寶當輔食雞蛋營養比例十分適合人體生理需要,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一枚雞蛋蛋白質含量為7-8克,脂肪含量為5-6克,是常見食材之一。對於雞蛋,寶媽們一定非常熟悉,從懷孕開始,幾乎所有孕媽都會被叮囑多吃蛋奶,尤其坐月子的時候,甚至有寶媽每天要被逼著吃掉十幾個雞蛋。
  • 別再給孩子這樣吃「雞蛋」了,不僅沒營養更傷身,寶媽們注意
    >雞蛋只有過年才能拿出來吃,並且那個時候孩子多雞蛋營養價值高,一個雞蛋只能分成好幾塊給孩子吃。她還總覺得自己的奶水不好,營養價值不高,所以終於盼到寶寶可以吃輔食了,于是之前就聽婆婆說雞蛋好,就開始在孩子的輔食裡添加雞蛋。
  • 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雞蛋?輔食添加順序有講究,爸媽可別亂來
    特別提醒:最初添加輔食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適應期,即便完全按照醫生指導進行添加也會出現輕微腹瀉這樣的反應,不要太過擔心,繼續給孩子餵食合適的輔食幾天之後就可以完全適應了。1、 雞蛋的添加雞蛋作為工人的營養食物,可以有眾多的做法,其中雞蛋羹就受到嬰兒家長們的歡迎。尤其是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黃更是嬰兒輔食添加的一個首選。
  • 雞蛋雖好但不能亂吃,給寶寶吃雞蛋時,以下五件事寶媽應特別注意
    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添加輔食了,在寶寶吃輔食的前期,寶媽最好不要添加雞蛋,等寶寶吃了三個月的輔食之後,我們再逐漸添加雞蛋。第一次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我們只需添加四分之一的雞蛋黃,先將雞蛋黃煮熟,取四分之一,用開水碾成泥,然後添加到寶寶的輔食中。寶寶吃完雞蛋後,我們需要仔細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例如腹瀉、紅疹、消化不良等。如果寶寶沒有過敏反應,寶媽就可以繼續給寶寶吃雞蛋了。
  • 寶寶吃雞蛋方法不對,等於沒吃
    寶寶的輔食菜譜中都會添加雞蛋,因其富含蛋白質、卵磷脂、鈣、鐵、磷以及維生素A、D等,能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是孩子們的理想輔食之一。但是,怎麼給寶寶吃雞蛋,民間流傳著各種不同的說法: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寶寶什麼時候吃雞蛋?輔食添加「順序」有何講究?
    一般孩子在六個月會添加輔食,雞蛋是在最一開始就要添加給孩子的,輔食先從蛋黃開始,到底如何添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確定孩子沒有雞蛋過敏症狀以後,雞蛋,就成為了輔食中的中流砥柱。各種蒸蛋都開始給孩子安排。
  • 1歲前寶寶別吃6種食物,哪些輔食易過敏?輔食添加全攻略
    隨著寶寶成長,輔食添加成為媽媽比較操心的話題,包括「什麼時候加輔食」,「第一口輔食吃什麼」,「哪些輔食不能吃」,「哪些食物容易過敏等」......同時一次只給寶寶提供一種食物,吃完後觀察4-5天,如果寶寶沒有出現過敏、起疹子、嘔吐等反應,再接著添加另一種食物。由稀食到稠食剛開始都是稀食,包括雞蛋黃添加也是衝成稀食再餵養寶寶,包括米粉添加注意調配得當。待寶寶適應稀食後,再慢慢加為稠食。
  • 寶寶吃雞蛋有講究,這6種吃雞蛋的雷區,會讓寶寶越吃越傷
    導讀:寶寶吃雞蛋有講究,這6種吃雞蛋的雷區,會讓寶寶越吃越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吃雞蛋有講究,這6種吃雞蛋的雷區,會讓寶寶越吃越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吃油很講究,這3種油對大腦更有益,自榨油再香,也別給娃吃
    l 7-12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如果是動物性食物(如魚禽肉、雞蛋)而且奶量充的話,無需額外加油。但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則要額外添加5-10g的油脂,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幫助身體與大腦發育。 l 2-3歲的寶寶,每天攝取15-20g油為上佳。
  • 添加輔食原來有這麼多「誤區」,你知道嗎?
    >這時,爺爺可能會拿個筷子沾點菜汁讓寶寶「嘗嘗」,奶奶則一邊幫娃擦口水一邊旁敲側擊地催促「那誰誰誰家的娃,早就吃輔食了,長得可壯了無論是米湯、果水,還是其他固體食物,4月齡前一律不能添加!但寶媽也不要仗著「奶多任性」,遲遲不給寶寶添加輔食哦!
  • 孩子的輔食添加
    1、寶寶輔食一般在6個月左右添加,最早不得早於4個月。2、第一口輔食應該從單一含鐵奶粉開始添加,且輔食要循序漸進地添加,切不可一上來就讓孩子吃大人飯。3、米湯、菜水沒有太多營養,不適宜長期作為寶寶輔食。
  • 寶寶吃油很講究,這3種油對大腦更有益,自榨油再香,也別給娃吃
    l 7-12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如果是動物性食物(如魚禽肉、雞蛋)而且奶量充的話,無需額外加油。但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則要額外添加5-10g的油脂,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幫助身體與大腦發育。雖然飽和脂肪酸在寶寶2歲之前需要攝取一定的量,但只要平常寶寶有吃肉、禽類、全脂乳製品或雞蛋,一般都能滿足成長需求。過多地攝取飽和脂肪酸容易在體內囤積脂肪,加上生後1年又是脂肪細胞數量激增的時期,吃多了寶寶易變小胖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