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華院士在2019中國茶業科技年會談中國茶葉深加工

2021-01-09 茗邊

目前,我國茶產業整體的經濟效益不高。

中國茶產業要通過資源創新、加工技術創新等,研發出廣受國內、外市場消費者歡迎的茶產品,進而實現茶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茶葉深加工肩負著茶產業發展的責任和希望。

劉仲華院士(茶界第二位院士)是我國茶葉深加工領域帶頭人,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劉仲華院士在2019年中國(深圳)茶業科技年會主題報告。

一中國茶產業與深加工現狀

1998—2018年,全球8個主要產茶國(中國、印度、肯亞、斯裡蘭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亞、阿根廷)中僅有中國保持了茶園面積和產量持續的增長。

1 中國茶產業現狀

2017年,中國茶園面積為4272.8萬畝,中國幹毛茶產量為2,496,411噸。

2018年,中國茶園面積為4395.6萬畝,中國幹毛茶產量為2,616,002噸。

其中,我國2018年各省茶園面積前5位依次為:貴州(684.3萬畝)、雲南(666.8萬畝)、四川(545.1萬畝)、湖北(449.0萬畝)、福建(310.8萬畝)。

2018年,我國共出口茶類總量為36.47萬噸,出口金額為17.78億美元。

其中,出口花茶(0.69萬噸,0.66億美元,均價9.57美元/kg),綠茶(30.29萬噸,12.23億美元,均價4.04美元/kg),烏龍茶(1.90萬噸,1.80億美元,均價9.52美元/kg),普洱茶(0.30萬噸,0.28億美元,均價9.44美元/kg),紅茶(3.30萬噸,2.81億美元,均價8.50美元/kg)。

綜上,我國絕大部分茶是國內消費為主。

其中,茶葉消費形式為喝掉、存茶陳化、收藏投資,還有不少成為庫存茶。

2 中國茶產業尷尬

2015—2017年,世界茶葉生產前12位國家有中國、印度、斯裡蘭卡、肯亞、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亞、阿根廷、日本、孟加拉等。

從茶園總面積(291.77萬公頃)和總產量(242.10萬噸)來說,中國居首位;

但從平均茶園單產為830kg/公頃來說,中國是位列倒數第一。

註:因圖片裁剪,上圖僅呈現9個國家情況

這是擺在國人面前值得深思的話題!

中國茶葉應該在追求名優茶基礎上,重點研究如何提高茶園生產效益上來做文章。

3 中國茶產業深加工

目前,很多茶園僅僅是採摘春茶,夏秋茶的利用率相對較低。

早春茶為高檔茶,內銷茶,佔20—25%;

晚春茶為大宗茶、出口茶,佔20—25%;

夏秋茶為烏龍茶、黑茶、出口茶,佔50+%,但存在利用率低、棄採嚴重的問題。

今天,中國茶產業全部累積起來有6000億產值。

其中,農業產值佔2197億,農業產值進一步擴大有難度。

如何通過二產、三產發展,尤其是通過深加工高效利用夏秋茶資源將是拉動中國茶產業持續增長,將是茶產業未來發展的想像力所在!

我國茶葉提取物生產基本規模

我國茶葉深加工催生了千億級產業規模

茶葉深加工千億級的規模,肯定離不開技術和裝備。

二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技術與裝備

深加工雖好,但也是個溫柔的陷阱。

因為這離不開資金和資源實力,還有茶葉提制技術和工藝裝備。

不論是生產端,還是消費端,做深加工都必須關注茶葉提取物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

茶葉提取物工藝技術與裝備發展方向:

1 低溫

茶很多成分是活性、熱敏性成分,爭取實現低溫提取、分離和濃縮過程。

2 高效

高產能、高分離效率、高分離純度。

3 低耗

低能耗、低溶劑與分離介質消耗。

4 安全

低農藥殘留、低溶劑殘留、低重金屬含量。

目前,我國主流的茶葉提取物裝備。

a連續逆流提取機組(替代提取罐);

b機械式蒸汽再壓縮(MVR)濃縮器(替代各種蒸發器,能耗低、環保、產品質量好);

c工業化模擬移動床色譜(用於層析、吸附、離子交換、梯度洗脫等工序);

d膜過濾、膜分離、膜濃縮組合應用技術(提高效率);

e分子印跡技術應用與大孔吸附樹脂脫除農殘(解決水提取過程中的農藥富集問題);

f真空帶式乾燥機(可避免冷凍乾燥成本高、產品性狀問題)。

三茶葉有效成分功能研究新進展

隨著茶葉深加工技術和裝備的突破,茶葉深加工領域出現產能過剩問題,2.5萬噸茶葉提取物擺在那裡。

劉院士分享一個案例:

2000年初,劉院士做企業的時候推出過兒茶素產品,1kg兒茶素(80%)賣200美元左右;今天,1kg兒茶素(80%)只賣到20美元左右。

這就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狂跌!

未來,中國茶葉深加工必須做出自己終端消費產品。

2019年,劉院士領銜的團隊主要就兒茶素、茶氨酸和茶混合組分研究發表一系列文章。

下面,主要介紹其團隊在兒茶素領域的研究。

1 兒茶素健壯骨骼肌的延緩衰老作用

研究發現兒茶素EG調節線粒體生物發生、成肌細胞分化、血管生成和901骨形成;兒茶素調節蛋白質合成和降解的平衡。

2 兒茶素ECG可提高成肌細胞分化活性

研究發現ECG能顯著降低肌管粘附力、剛度和楊氏模量。

3 揭示EGCG主要通過作用於秀麗線蟲成蟲早中期延長健康壽命

註:秀麗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動物遺傳、個體發育及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模式動物。

研究發現EGCG主要通過維護線粒體功能促進健康,AMPK是EGCG延長健康壽命的核心。

4 揭示EGCG(兒茶素)+Caffeine(咖啡鹼)+Theanine(茶氨酸)對秀麗線蟲抗衰老的協同作用

研究發現高劑量EGCG可能縮短秀麗線蟲壽命,但在咖啡因和茶氨酸協同作用下,可以降低高EGCG對秀麗線蟲壽命的影響。

比如,該團隊研究發現EGCG和茶氨酸對秀麗線蟲體長和身體運動能力有很好的協同作用。

因此,普通消費者不必過度擔心高EGCG帶來的危害,茶本身含有咖啡因和茶氨酸會平衡這種不利影響,喝茶的第一屬性還是健康。

5 揭示EGCG與咖啡因在降脂減肥中的協同效應

研究發現EGCG與咖啡因在促進肥胖大鼠降脂減肥方面有協同作用,其減肥效應與高劑量EGCG無顯著性差異。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該團隊又做進一步研究發現EGCG和Caffeine聯合使用可改善肥胖大鼠紊亂的腸道菌群,主要體現在EGCG和Caffeine聯合使用對腸道菌群代謝物短鏈脂肪酸和靶點有影響,對膽汁酸代謝有影響。

6 揭示EGCG葡萄糖胺.酪蛋白納米粒可增強抗關節炎效果

研究發現EGCG和某些成分結合可提高生物活性、生物利用度,進而增強抗關節炎效果,這也從大鼠關節炎症影像學改變得到驗證。

7 揭示茯磚茶水提物對小鼠腸道微生物菌群的調節作用

研究發現茯磚茶水提物對降低小鼠組織炎症,減緩體重增長、減少小鼠肥胖有正面作用。

8 揭示茯磚茶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減輕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和代謝紊亂

研究發現茯磚茶水提物對高脂模型小鼠腸道菌群種類和數量有影響。

9 揭示茯磚茶胞內、胞外多糖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調節作用

該團隊主要是通過茯磚茶多糖作用於動物模型、體外試驗來研究。

劉院士團隊的該項研究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都很到位,對茶葉基礎研究有引領作用!

四 茶葉深加工的未來發展趨勢

茶葉深加工,未來有哪些趨勢?

1 茶葉提取物中農藥殘留的安全高效去除技術

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a水溶性、脂溶性農藥的高效安全去除技術;

b農藥去除中功能成分的降解與損耗;

c速溶茶風味保真和安全性的協調來展開工作。

2 茶葉功能成分的高效利用問題

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a高茶氨酸資源的高值化利用;

b甲基化EGCG資源的規模化與提制技術產業化;

c兒茶素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提升技術;

d兒茶素、咖啡鹼、茶氨酸三者的協同增效與解毒作用機制;

e發酵茶和後發酵茶的功能成分是未來研究與利用的熱點(茶黃素、茶褐素、微生物代謝新產物等)。

3 速溶茶高效提制與風味高保真技術

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a冷溶性與產品收得率;

b冷溶性與高沸點茶香;

c噴霧乾燥的高效與香味品質的流失;

d冷凍乾燥的香味保真與產品物性的不足;

e冷溶性、抗潮性、流動性、風味保真性、收得率的協調。

4 茶的功能性終端產品研發趨勢

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a延緩衰老與調節代謝兩大功能將是茶的健康產品研發的主流方向;

b純茶飲料的比例會逐步提升;

c功能性茶飲料成為市場發展方向;

d茶葉功能成分將會不斷融入食品領域的大載體(液態、固態乳製品,麵粉及麵食製品);

e茶的功能休閒食品將備受年輕人青睞;

f 茶葉活性成分的化妝品與個人護理品將成為新的健康時尚;

g不同茶類功能成分將會得到科學組配應用;

h茶葉功能成分與藥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的科學組配應用;

i茶葉功能成分在動物健康養殖領域將會有較大的應用空間。

上述領域,除了茶飲做到上千億市場規模,其他領域都還處於早期,還沒有出現引領性大品牌。

後記

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6年後,2019年11月,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茶學博士點領銜導師、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劉仲華,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院士專注生產端,劉院士專注深加工。

新的院士當選,可能對茶產業經濟更上一層樓有較大促進作用。

因為中國茶消費要拓展更多受眾,深加工是重要途徑。

未來,茶葉領域的科技團隊與產業化團隊的結合將會助力茶葉深加工蓬勃發展,促進茶產業經濟蛋糕越來越大、越來越好。

國盛茶興,茶葉江湖的故事會越來越多。

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料。

Tea is the best healthy drinks in the wold!

註:本文有參考網絡公開資料。

相關焦點

  • 茶院士劉仲華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稱號。茶香沁朝暮,韶華育桃李。為了實現中國從「茶葉大國」到「強國」的跨越,劉仲華院士32年如一日,沉迷於茶葉科技創新,豐碩的研究成果強力推進中國茶產業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三尺講臺和茶產業之間,向學生悉心傳道授業,為茶人傾心排憂解難。32年光陰,劉仲華院士以茶報國、以茶立教,為我國茶葉事業培育了眾多優秀人才,為貧困地區茶農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 2020湖南茶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學學科帶頭人、食品安全和茶葉植保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宗懋,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帶頭人劉仲華,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婁底市、新化縣黨政領導, 省茶葉學會理事以及來自全省茶葉主產市
  • 「第十五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2019中國英德紅茶文化節」盛大舉行
    「第十五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2019中國英德紅茶文化節」盛大舉行 2019-10-23 10:23:00來源:央廣網
  • 這場高技術論壇上,劉仲華院士緣何再次點讚瀘州老窖茗釀?
    科技、健康、時尚、快樂、醇厚......在中國院士和頂尖專家的眼裡,茗釀究竟是什麼樣子?為什麼眾多的院士對茗釀青睞有加?通過這場高規格的盛會相信大家會有了更權威、更深入、更透徹的答案。
  • 2019年「湖南茶業十件大事」發布
    華聲在線1月2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勇 通訊員 劉曉玲)昨天,2019年「湖南茶業十件大事」發布會在長沙舉行。省內茶界知名人士一起回顧2019年的成長進步,展望2020年新的未來。省茶業協會、省茶葉學會、省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省紅茶產業發展促進會、省茶葉研究所等5家單位一起篩選決定,2019年「湖南茶業十件大事」為:湖南茶人、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紅茶公共品牌推廣力度空前;2019湖南省茶葉行業工作會議首提「三湘四水五彩湘茶」品牌發展格局;中華茶祖節繼續成功舉辦並首次推介桑植白茶;以「茶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首屆
  • 院士劉仲華支招「川茶出川」:保質量、降成本、創品牌 打造立體化...
    9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在成都舉行。140多位川籍院士、在川院士和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院士受邀出席此次活動,共謀四川高質量發展大計。這是截至目前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
  • 「茶院士」劉仲華受聘西南林業大學榮譽教授
    【「茶院士」劉仲華受聘西南林業大學榮譽教授】依託雲南省豐富的古茶樹資源,西南林業大學不久前成立了世界與中國唯一的古茶樹研究中心。為進一步推動雲南古茶樹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6月10日,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受聘為西南林業大學榮譽教授。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
    原標題:熱烈祝賀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一位楷模都將帶來榜樣的力量!」8月30日下午,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發布暨宣傳啟動儀式在新湖南大廈舉行。
  • 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即將開幕
    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將於近日在本屆經濟年會把「健康中國」作為年會主題之一,並將在會上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科學解析和專題解讀,旨在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要求,推動全產業鏈升級創新改革,發展健康產業,倡導科學飲茶,將健康消費理念注入茶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引領茶葉消費新潮流。
  • 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
    茶界頭條 評茶師網 從業者都在關注 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在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媒眼看國茶】論壇上隆重發布。由《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茗邊》(茶訊),茶頻道等多家茶媒體聯合評選。
  • 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與會領導、嘉賓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周農,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戴道晉,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顏永盛、唐之享、蔡力峰,省政府原副省長周時昌,省政協原副主席武吉海、葛洪元,省軍區原副司令員黃明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歐陽煌,省人大農業委主任委員劉宗林
  • 「湖南教書育人新楷模」劉仲華:誓讓中國茶 香飄全世界
    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正可 通訊員 王薇薇■名片劉仲華,1965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潛心茶葉科技攻關,創新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技術,這一技術領跑國際同行,讓安化黑茶享譽國內外。執教32年,他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推動我國茶葉科技進步和茶葉產業的飛速發展。
  • 中茶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談茶葉深加工
    5月30日,今天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為慶祝屬於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節日,以「科技為民、奮鬥有我」為主題,我院主辦,浙江省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茶葉加工》雜誌承辦的「茶葉深加工科技成果專題介紹」,邀請了研究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為行業、消費者分享他們的科技成果,希望能為茶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 天茗茶業2019年度表彰會暨員工年會西安召開
    2020年1月16日,「凝心聚力·創贏未來」——天茗茶業2019年度表彰會暨員工年會在西安豪享萊曲江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舉行!年會分為「不忘初心」、「巔峰聚首」、「歡享家宴」三個篇章,展現了「天茗人」不忘初心,凝心聚力,攜手共贏未來的良好風貌。
  • 雨城區上榜2020中國茶業百強縣
    本網訊 近日,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中國茶業流通協會發布了2020中國茶葉行業調查最終結果,2020中國茶業百強縣榜單正式出爐。雨城區上榜2020中國茶業百強縣,排名第11位。
  • 2019年中國茶業最佳市場運行前十大品牌:老記品牌上榜
    中商情報網訊:10月22日,一年一度的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的茶業經濟年會(今年為第十五屆)在廣東英德隆重舉行。在開幕式上的重頭戲無疑是有著「茶行業的華表獎」的頒獎環節。按照年會傳統項目,九個行業品牌權威榜單也是新鮮出爐,包括:2019中國茶業百強縣、2019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2019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2019中國茶業百強企業、2019中國茶業最具創新力品牌、2019中國茶業最受消費者認可品牌、2019中國茶業最佳市場運行品牌、2019中國茶業最具傳播力品牌、2019中國茶業年度特別貢獻企業9大榜單。
  • 劉仲華院士:梅州環境優美,嘉應茶與文旅結合前景廣闊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廣東茶葉營銷與品牌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作了題為《廣東茶產業的創新驅動與品牌發展思考》專題報告。專題報告結束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接受梅州日報社記者專訪。梅州應該將茶、旅、文、康、養結合起來,打造茶葉小鎮,打造「世界長壽茶鄉」, 讓更多社會精英、都市人群在周末、在節假日走進美麗大埔,感受大自然,喝上健康大埔茶、嘉應茶。因為有旅遊人氣,嘉應茶的傳播力也會加強,這就是最好的廣告。
  • 潮州單叢茶亮相廣州茶博會 5G雲平臺擦亮茶業品牌
    2020潮州單叢茶推介會暨潮州單叢茶產業5G雲平臺啟動儀式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1月26日,2020潮州單叢茶推介會暨潮州單叢茶產業5G雲平臺啟動儀式(下簡稱「推介會」)在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舉辦。
  • 2021年,中國茶業有哪些看點?
    三是隨著茶界營銷水準的提升,在幾年前中國茶業商學院之後,民間和企業對商業培訓的需求和呼聲日益高漲,各種層次的「商業學院」集中出現。在此基礎上,相信2021年茶行業或許會出現和國際頂級營銷專家與機構合作的茶學院、茶商培訓。國內茶葉生產、深加工近幾年,「中國茶行業將面臨產能過剩」一直是從院士到茶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
  • 中國有機抹茶如何做大做強
    □ 記者 吳丁寧 王超亞  10月16日,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國家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縣人民政府主辦,中茶所茶業經濟與信息研究中心、縣農業農村局承辦,縣茶文化研究會、縣茶業協會協辦的「中國有機抹茶發展論壇」在我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