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智控1月11日晚發布公告稱,因此前公司抵押重要資產但未及時披露,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原主業江河日下的永和智控「易主」後,跨界方向雖好,但資本運作頻繁,以至於重要性不亞於核心資產的新興資產也做了抵押,這種因承壓過大,或是過度激進的冒險策略,不僅反映了企業的困境,而且部分地也反映了運作者的風格。在正確的路上猛踩、亂踩油門,是重大隱患。
公司收到的最新警示函內容顯示,2020年4月3日,永和智控與民生銀行成都分行籤訂《併購貸款借款合同》,借款金額為1.1億元,上述合同項下的借款以永和智控持有的成都永和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達州醫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95%股權、成都山水上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質押擔保,成都山水上酒店有限公司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三街88號房產抵押擔保。
根據涉及上述質押及抵押的合同顯示,上述質押的股權及抵押的房產合計價值35165.97萬元,是永和智控的主要資產。上述主要資產被質押及抵押事項未進行臨時公告,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情形。
此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永和智控董事長曹德蒞、總經理鮮中東、董事會秘書劉傑對上述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根據相關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其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永和智控主營業務為流體控制設備及器材的研發與產銷,主要產品包括黃銅類有鉛和無鉛水、暖、燃氣閥門和管件,以及紫銅、碳鋼類卡壓產品與分水器等。
作為一家傳統行業公司,2016年4月上市的永和智控,業績增長便走上「高臺跳水」之路,盈利增長偶有表現之後往往步入下坡。統計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當年年報實現歸母淨利0.81億元,同比增速40.16%;2019年三季報便陷入負增長,當年年報歸母淨利增速為-25.98%,為上市以來最差紀錄;2020年三季報,歸母淨利僅0.36億元,增速再創新低至-38.98%。
永和智控歸母淨利增速統計:
來源:IFIND,財經網
永和智控有轉型理由,其主業前景急速降溫之際,公司通過一攬子交易來「易主」。2019年11月,成都美華聖馨醫療科技合夥企業(成都美華)通過對永和智控第一大股東台州永健控股增資2億元,間接掌握了公司29%股權;永和智控原實控人應雪青及配偶放棄了公司股份所對應的39.13%表決權;成都美華實控人曹德蒞向原實控人提供5.75億元免息借款。
交易達成後,曹德蒞擁有了業績江河日下的永和智控的「殼」資源,而永和智控也迎來了重新構建主業的關鍵機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成都美華主要從事企業管理諮詢、醫療技術研究及技術諮詢,軟體開發銷售以及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成都美華目前尚無分支機構,依靠對外投資持有4家公司,除了永和智控的母公司永健控股之外,另外3家公司均為醫療業企業。曹德蒞對此4家公司均擁有高度控股權,其中,對永建控股的控股比例達88.89%,對成都醫雲腫瘤醫院有限公司的控股比例為100%。
曹德蒞通過成都美華對外投資公司:
來源:天眼查,財經網
被曹德蒞控股的永和智控的跨界之路,順勢走向醫療行業,這也成為公司發展的新希望。2020年1月20日,永和智控宣布,旗下成都永和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永和成)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達州中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達州中科)95%股權,股權轉讓價格為8860萬元;10月14日,又以1.08億元收購昆明醫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90%的股權。另外,在去年4月,公司還以1.26億元收購成都山水上酒店100%股權。
而永和智控最新收到的警示函所針對的問題,恰恰就發生在這幾項公司的「希望工程」上——去年4月,公司與民生銀行成都分行籤訂金額為1.1億元借款合同時,成都永和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達州醫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95%股權、成都山水上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等成為質押擔保。「易主」後的永和智控沒有就此及時通報。
根據永和智控去年中報披露的財務數據,公司剛有的「醫療服務業及其他」一項營收達1245.25萬元,佔總營收之比僅4.09%,毛利率為25.09%,也低於閥門類、管件類產品32%至36%左右的毛利水平。
從此角度看,醫療行業還談不上是永和智控的主營業務,相關資產也還談不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但據永和智控的原主業發展、以及「賣殼」和跨界方向看,稱醫療行業資產為公司的「希望」資產、未來最有潛力的核心資產,並不為過。
一家企業抵押自己的核心資產獲得貸款,值得投資者高度審慎;一家企業通過抵押自己的新興希望資產,同樣值得資本圈高度審慎對待——如果這家企業未能熬過轉型和燒錢階段,所抵押的這些重大資產都面臨被銀行處置的風險。
根據目前最新數據看,永和智控的債務水平上升非常快,償債指標創出新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永和智控帳面上的貨幣資金還有1.8億元,較2019年年末上升了64%。不過同期內,公司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合計則升至近3.5億元,增長了16.4倍。永和智控的資產負債率也從2019年末的19.6%提高到了去年9月末的42.37%,公司的去年三季報的流動、速動比率雙創新低至1.34和0.87。
永和智控速動、流動比率統計:
來源:IFIND,財經網
上去年3月,永和智控發布定增預案,頻繁資產運作後,希望再通過向曹德蒞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6.04億元,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流。未等管理層審批,4月時,永和智控就用自己的成都永和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達州醫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等未來的最具潛力的核心資產去抵押貸款。
管理層的疑點在於曹德蒞是否為達州中科等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最終受益人,但永和智控對此予以否認。結果,去年年底,公司收到證監會否決該定增的通知。永和智控的流動性壓力預期進一步上升。
永和智能昨晚公布曹德蒞擬回購的消息,但市場的擔憂重點並不在於。我國的腫瘤治療設備、醫院床位等資源的需求缺口仍較大,永和智控的跨界方向並未受市場質疑,問題出在公司「易主」後的資本運作節奏。話復前言,一家企業已被迫通過抵押自己的核心資產獲得貸款,運營困境已非同尋常,歷史「翻車」案例並不少見,值得投資者高度審慎;一家企業通過抵押自己的重大希望資產,同樣值得資本圈高度審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