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體 / 鄰章
在全力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這件事上,如今百度智能雲又進一步。
在17日召開的 「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百度秀出了今年的成績單:AI cloud活躍客戶數增長65%,AI cloud、質檢雲等多項排名第一,並多次獲選頭部廠商及標杆案例。
百度CTO王海峰表示,「通過壯『智』凌雲,使能行業,賦能生態,百度智能雲正將技術突破及應用與產業實際需求相結合,切實推進產業智能化的創新實踐。」
不僅如此,百度智能雲還面向行業合作夥伴全新發布雲智新生態計劃——「雲智」生態計劃。
未來三年,該計劃將扶植1萬家合作夥伴,並重點與200家建立核心扶持關係,同時設立150億元補貼計劃,並設立30億生態基金,以讓更多企業享受到人工智慧帶來的時代紅利。
一、為什麼要推出雲智計劃?
對於百度為什麼要推出「雲智」計劃,個人認為用一句話概括,或可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於現實而言,當下中國正進入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時代,智能化轉型大潮也正加速著產業格局重塑,「房地產、能源、傳統建設、建築機械,走向數字經濟主導,算法、算力,走向雲基建、管基建、端基建」正成為後疫情時代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但與此同時,頻出的黑天鵝也讓不確定性正成為當下時代的突出特徵。
如此現實,顯然對企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方面要求企業具備正確把握產業前進脈搏的能力,另一方面則需要企業具備與產業前進需求相適應能力。
但在現實中,卻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具備這樣的能力,剩下的絕大多數企業不要說具備產業前進需求相適應的能力,甚至連把脈產業前進脈搏的能力都沒有。
這樣的現實,也使得具備全方位技術能力的企業需要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助力更多的企業跟上產業格局重塑的腳步。
畢竟,促進整個社會經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不是單一公司可以完成的任務。這就猶如一個生態系統,不僅需要參天大樹,同樣也需要小花小草。
也或正是基於此,領銜科技新基建建設,牢牢佔據AI Colud賽道頭把交椅的百度智能雲,一直以來都在充分的向業界輸出智能解決方案,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
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百度智能雲此番推出「雲智」計劃的原因所在。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雲智計劃其實也將助力百度智能雲實現更進一步的產業落地。
在過往實踐中,能夠看到百度智能雲解決方案的落地客戶多為各地政府或是「浦發銀行、中國建材集團、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湖南電力」這樣的行業頭部企業。可以說是在不同領域內打造了一個個智能雲解決方案樣板間。
而觀察此次推出的雲智計劃,這能明顯發現這次計劃具備「規模大,覆蓋範圍廣」的特徵。而這對於百度智能雲而言,則或是意味著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將更為深入推進其解決方案在中小企業的落地。所以在此,我們也可說,這一計劃或是百度智能雲從樣板間到規模落地的關鍵一躍。
二、技術前瞻性在產業重塑時代為企業帶來確定性
於百度智能雲解決方案本身而言,也能發現其正以敏銳的產業嗅覺和技術前瞻性,為企業在產業重塑、不確定凸顯的時代,帶來確定性。
為什麼這麼說,如我們所見:
從宏觀的產業重塑關鍵賽道來看,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顯示: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製造、智能家居等正組建起智能經濟的典型應用場景。
換言之:交通、金融、零售、製造、能源、農業、醫療等場合,將是產業重塑關鍵賽道。
在此,觀察百度智能雲,則能發現其在今年五月份召開的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上,就推出了AI中臺和知識中臺,發布了包括「未來銀行」、智能營銷與客服、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辦公等在內的8大行業解決方案,用以滿足產業智能化升級需求。
可以說是準確把握住了智能經濟核心賽道。
再從後疫情時代科技發展發展創新趨勢來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題為《走向高收入階段的中國經濟:結構變化和數位化大潮》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後疫情三大趨勢經濟的發展,正在從疫情前的房地產、能源、傳統建設、建築機械,走向數字經濟主導,算法、算力,走向雲基建、管基建、端基建。
這一次,百度智能雲又是走在了趨勢的前面。
面對後疫情時代無接觸經濟發展趨勢,百度早就拿出了新一代智能工作平臺——百度如流,構建AI時代工作流水線,助力企業改變傳統工作方式,進入數位化辦公新階段,實現降本增效,效率提升,創新提速。
面對後疫情時代自主創新趨勢,這一點百度更是早已行動,如我們所見,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已構建起了包括AI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學習平臺等在內的完備、可控的底層基礎設施。諸如在底層核心晶片上,百度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晶片——百度崑崙晶片,百度崑崙1已實現量產和應用部署,量產約2萬片,性能相比T4 GPU提升1.5-3倍;百度崑崙2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量產,與百度崑崙1相比性能將提升3倍。在雲計算上,更是以行業領先的AI-Native雲計算架構,實現「雲與AI」的深度融合,達到雲智一體的新階段。
如此種種,讓我們看到了百度智能雲對產業升級重塑和科技發展需求大趨勢的精準把控和超前滿足能力。
而百度智能雲對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控和創新的全方位滿足,於企業而言,則意味著一旦企業採用百度智能雲提供的解決方案,那麼就基本意味著企業在不確定性凸顯的時代擁有了發展的確定性。
三、被產業實踐反覆驗證的確定性
說百度智能雲解決方案為合作夥在不確定性凸顯時代帶來確定性,這並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在過往的產業實踐中,已被反覆驗證。
透過王海峰分享的落地成果,能夠看到,百度智能雲正將技術突破及應用與產業實際需求相結合,切實推進產業智能化的創新實踐。
諸如:
在智慧城市方面,百度智能雲聯合合作夥伴一起打造的海澱城市大腦,以城市治理的精細化為目標,以業務需求為牽引,構建全面感知、數據匯集融合、智能分析計算、統籌決策的新一代城市智能基礎設施;
在智慧金融方面,百度和浦發銀行多年攜手探索和實踐智慧金融,包括業界首創的金融數字人,實現具備豐富行業知識,7×24小時全天候個性服務,以及顯著降低了人工坐席話務量的智能客服,以及創新應用區塊鏈平臺和重塑工作模式的智能辦公平臺等等;
在智能製造領域,百度與貴陽經開區合作打造的AI技術和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相融合的AI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加速產業鏈的升級,從而形成全面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助力貴陽打造現代產業集群。
寫在最後:
於企業而言,無數的案例均顯示出,積極擁抱智能經濟的企業,在不確定性凸顯的時代,更具抗風險能力和發展後勁;而於國家而言,智能經濟基礎建設的水平則決定了我國能否在新一波技術紅利的全球格局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指出:隨著世界發達經濟體紛紛加快布局新經濟高端形態,以及智能經濟自身具備顯著的「知識密集爆發的引領性、高新技術集成應用的融合性、科技創 新融合發展的泛在性、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的變革性」等特徵,使得我國的智能經濟發展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這也對我們的智能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產業解決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要求產業解決方案必須具備全球競爭力與行業前瞻性。
在此現實下,在人工智慧領域具備全球領先性,在AI Cloud賽道坐穩頭把交椅的百度智能雲,不斷向業界輸出各類可提速產業智能化的解決方案,以「雲智」計劃推動智能雲解決方案實現更具深度與廣度的落地賦能,讓更多產業與企業享受人工智慧的紅利,這對於促進中國產業經濟實現發展動能換擋,進入實現高質量發展階段,顯然有著重要意義。
而促進產業變革,助力經濟發展動能換擋,也或正是百度智能雲的壯智凌雲。
作者:鄰章,專注科技網際網路評論,致力傳遞價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