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碰瓷」絕不姑息

2020-11-08 中國好網民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以規範性文件的形式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這份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向全社會傳遞出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的決心。

近年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頻發,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實踐中,「碰瓷」的手段千奇百怪:有的是故意「設局」下套,製造或者捏造他人對其人身、財產造成損害;有的則是通過自傷、造成同夥受傷或者利用自身原有損傷,反咬一口誣告說是被害人所致;還有的不法分子在「碰瓷」行為被識破後,竟然直接對被害人實施搶劫、搶奪……這些違法犯罪行為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法治昭彰,決不能姑息「碰瓷」違法犯罪行為。

杜絕「碰瓷」,在司法上必須一把尺子量到底。實踐中,「碰瓷」手法多樣,涉及刑法中的多個罪名,在一些案件的定性處理上,各地對法律的理解不同,容易造成分歧。指導意見在對以往辦案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既規定了通過「碰瓷」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等常見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又明確了實施「碰瓷」所衍生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統一司法標準和尺度,理順案件辦理流程,有利於公檢法機關銜接配合,準確適用法律,規範案件辦理,確保快速處理「碰瓷」案件,依法嚴懲犯罪分子。

司法機關在實踐中發現,實施「碰瓷」的不法分子如今日益呈現團夥化和集團化的特點,甚至在一定地區形成黑惡勢力,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碰瓷」違法犯罪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容易成為滋生黑惡的土壤。遏制「碰瓷」違法犯罪,需要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共同犯罪,重點打擊「碰瓷」背後的黑惡勢力。特別是對於「碰瓷」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骨幹分子,多次「碰瓷」特別是屢教不改者,以及後果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要作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

遏制「碰瓷」違法犯罪,也應堅持寬嚴相濟,做到罰當其罪。公檢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主觀惡性大小等多種因素,切實做到區別對待,依法給予從嚴或者從寬處罰。罰當其罪意味著必須準確把握法律界限,注意區分「碰瓷」違法犯罪同普通民事糾紛、行政違法的界限,既防止出現「降格處理」,也要防止打擊面過大等問題。

依法治理「碰瓷」問題,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至關重要。「碰瓷」之所以防不勝防,在於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因此一些群眾才容易受其蒙蔽或脅迫,進而遭受經濟損失。為此,公檢法機關應通過多種形式,更廣泛地向社會披露「碰瓷」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群眾也要進一步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上當受騙。只有依法懲治「碰瓷」、共同防範「碰瓷」,才能有效剷除「碰瓷」滋生的土壤,深入淨化社會風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張 璁)

相關焦點

  • 對「碰瓷」絕不姑息 | 人民時評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以規範性文件的形式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這份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向全社會傳遞出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的決心。
  • 再「碰瓷」,必嚴懲
    這種「碰瓷」現象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 再「碰瓷」,必嚴懲!
    這種「碰瓷」現象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 「碰瓷」行為將被嚴懲!
    看完上面這幾張動圖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不是「行為藝術」不是「絕世武功」而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碰瓷 近幾年,「碰瓷」行為不僅屢教不改,而且還花樣百出,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 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 「碰瓷」行為將被嚴懲
    看完上面這幾張動圖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不是「行為藝術」不是「絕世武功」而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碰瓷近幾年,「碰瓷」行為不僅屢教不改,而且還花樣百出,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 出臺「碰瓷」處理指導意見,是法治進步的必然要求
    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指導意見》主要規定了「碰瓷」行為的定性處理、公檢法辦案部門分工配合、加強宣傳教育等內容。會上介紹,《指導意見》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首次明確標準—— 再「碰瓷」,必嚴懲!
    這種「碰瓷」現象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多次「碰瓷」屢教不改者,這次碰上了最硬的「硬茬」| 畫裡有話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碰瓷」現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明確界定,引來一片叫好。頻發的「碰瓷」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安全感,而且汙染了社會風氣、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有必要予以嚴懲。與此同時,懲治「碰瓷」行為適用什麼法律,公檢法部門間如何分工配合,定罪量刑有什麼標尺,指導意見一一明確,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碰瓷」行為將被嚴懲
    看完上面這幾張動圖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不是「行為藝術」不是「絕世武功」而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碰瓷近幾年,「碰瓷」行為不僅屢教不改,而且還花樣百出,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 三部門出臺指導意見 從嚴從重懲處「碰瓷」
    這種「碰瓷」現象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 岡本中國供應商回應「假保險套」事件:絕不姑息
    2日晚,中新網記者獲取的一份蓋有岡本保險套中國供應商,深圳市萬生堂實業有限公司公章的回應文章表示:對制假、販假行為堅決反對、絕不姑息。並呼籲商家向合規合法供應商採購產品。保險套真假難辨萬生堂回應:對制假販假行為絕不姑息周女士購入的這盒岡本保險套,是否是假冒偽劣產品?對此,中新網記者致電唐久便利,對方客服人員回應,該產品確定是正品。
  • 福建南安回應央視曝「假冒無鉛水龍頭」:絕不姑息
    中新網南安4月9日電 (郭斌)記者9日上午從福建省南安市了解到,針對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曝光的南安侖蒼的中國水暖城個別商家涉嫌製造銷售假冒無鉛水龍頭一事,南安市及福建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將依法嚴查,堅決打擊水龍頭市場中的「害群之馬」,絕不姑息,對政府監管不到位的要嚴肅追責。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嚴懲"碰瓷"違法犯罪 公眾遇到要及時報警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嚴懲「碰瓷」違法犯罪 公眾遇到要及時報警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無懼馬路「演技黨」官宣:重拳打擊「碰瓷」
    10月14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通報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碰瓷」的話題,大家都恨得牙痒痒。為了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兩高一部」打出一套懲治「碰瓷」的組合拳。此次《指導意見》將「碰瓷」的常見情形分為詐騙類和敲詐勒索類。
  •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出臺指導意見,首次明確標準——再「碰瓷」,必嚴懲
    這種「碰瓷」現象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 依法嚴懲「碰瓷」犯罪 全面構建懲處「碰瓷」行為制度框架
    為進一步明確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體現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我國首次明確界定「碰瓷」
    ,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三、實施「碰瓷」,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當場劫取他人財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四、實施「碰瓷」,採取轉移注意力、趁人不備等方式,竊取、奪取他人財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的,分別以盜竊罪、搶奪罪定罪處罰。五、實施「碰瓷」,故意造成他人財物毀壞,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 最高法、最高檢察、公安部聯合懲治「碰瓷」違法犯罪
    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等問題。各級檢察機關在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中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於利用「碰瓷」犯罪的案件,嚴格把握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標準,堅持依法懲處。對於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和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對於構成累犯和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犯罪分子,依法從嚴懲處,絕不姑息。同時,在辦案中,嚴格區分「碰瓷」犯罪與民事糾紛、行政違法之間的界限,既防止出現「降格處理」,也防止打擊面過大的問題。
  • 對於「碰瓷」,國家出手了!
    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隱蔽多樣,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