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 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

2020-12-11 閩南網

  第四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

  勾踐,姒姓,別名鳩淺、菼執,夏禹昆裔,越王允常之子,年齒末年越國國君。和吳國爭霸失蹤敗之後,在範蠡的副部下,顛末臥薪嘗膽,越國很快規復氣力,終極擊敗吳國。

  在規復氣力進程中,越國做了許多事,充塞了詭計和伶俐。但有一條是:以划龍舟來操演海軍。這麼做是不讓吳國覺察越國練兵的念頭。《越地傳》中對此有記實。

  因為勾踐練兵採用的划龍舟的辦法,而現在端午划龍舟角逐是此中一個緊張的項目。是以有人說,端午這個節日,也是為眷念勾踐而設立並沿用的。

  第五個,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身,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日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蒲月五日遮天投江自盡。不測的是,五天後曹娥抱出父親屍身浮出水面,眾人驚詫。

  雖然,尚有一種說法是,曹娥父親曹盱,在蒲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奠勾當中溺於舜江。過了十七天,在蒲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後曹娥的屍身抱父屍浮出水面。

  但不管哪種說法,曹娥都被神話了。曹娥所住之村鎮即改名為曹娥鎮,舜江被改為曹娥江,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尚有聞名的《曹娥碑》一文作為佐證。蒲月初五就釀成眷念曹娥的節日了。

  第六個,周處(236—297年)

  周處是江蘇宜興人,三國東吳末年西晉初年人士,「蕩子轉頭金不換」、「周處除三害」的典故,講的便是他。少小時,被稱為「第三害」;其後全力向上,稱為國之棟梁。

  史稱,在西晉時代,周處先後任新平太守、廣漢太守、楚內史、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事項用功,剛直不阿;幹犯顯貴,被派往西北伐罪氐、羌等族兵變,遇害於疆場。

  值得正視的是,「端午」一詞最早呈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當代人們覆按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緊張參考。是以,有人以為此刻的端午節,也是眷念周處。

原標題:端午節的來歷50字,端午節的由來50字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50字100字400字 端午節的來歷起源歷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和運動的關係由來已久,如果說古代中國有什麼大型體育節日的話,那絕對非端午節莫屬。那麼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呢?端午這個節日從何而來?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由來及歷史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端午...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時間:2019-06-07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今年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西方兩個節日不期而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在民間有著諸多的傳說故事,源於紀念屈原,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源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但流傳最廣的是屈原的傳說故事,接下來讓小編跟你一起細聊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眾多傳說。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一起來看看吧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 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8個端午節傳統習俗習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想必有不少人想知道。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節日。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那端午節有哪些活動?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
  •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50字簡短版 端午節來歷的10個歷史故事
    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  5、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真正由來
    今年新曆的6月25日,即農曆的5月初5,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有著許多久遠的傳說,那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你知道嗎?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了,那就是屈原,而現在端午節由來最普遍認可的傳說就是用來紀念屈原的,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
  •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左右(精選5篇)
    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以這種方式來紀念他,這就是粽子,也被稱之為「筒粽」的由來。」聽完這個故事,我對媽媽說:「媽媽,屈原可真讓我佩服呀!」這時奶奶也把粽子煮好了。媽媽把粽子端到桌子上,放到了最中間,它的香氣直往我們鼻子裡鑽,大家都圍坐在了桌子邊,爭搶吃起來,粽子的吸引力還真不小呢。
  • 端午節的傳說和故事,知道這些就能侃侃而談了
    和我們常人印象中的端午節不同,其實,在屈原五月五投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有了。所以其實關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但是也不單單是紀念屈原。在屈原之前,一夜白頭,掘墓鞭屍的伍子胥,也是在端午節這天,被紀念的名人之一,傳說伍子胥當年幫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後,因為被奸臣算計誣陷,慘死之後,身體也是被投入了河中,而他死的那一天,也正是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
  •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屈原  一、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手抄報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幼兒園端午節優秀教案《粽子裡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歡歡喜喜過端午》
    2、簡單講述粽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粽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大家要記住哦。  3、--那麼《粽子裡的故事》會講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分段觀看PPT,欣賞故事,(在密密的樹林裡--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那怎麼辦呢?(幼兒討論)--看看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一: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 元宵節的來歷50字100字左右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故事
    元宵節的來歷50字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元宵節的來歷100字左右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