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2020-12-20 閩南網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一: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二: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于于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傳說三:紀念曹娥尋父屍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端午的習俗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習俗一: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習俗二:吃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愛國詩人屈原。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習俗三:配帶香囊和五彩繩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香囊內有 艾葉、蒼朮、藿香等中藥,中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寓意著祈福納吉闢邪。而兒童戴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而端午節又稱「小兒節」,在「毒日」中佩戴五彩繩可保護驅邪除魔,祛病強身。

  習俗四:懸掛菖蒲、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艾葉 ( 也叫艾蒿 ) 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

  端午節小編提示 快到端午節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節快樂!」錯了!各位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所以不是所有節日都給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雖然過於嚴肅嚴苛,但卻提醒了我們,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這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外,我們還應該對其更豐富的內涵有所了解。

原標題:端午節,你知道多少?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的名字的由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簡單的舉幾個常見的例子: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A Chinese holiday is gaining worldwide popularity 一個逐漸受到全球歡迎的中國節日   Some holidays are so much fun that they catch on outside of their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8個端午節傳統習俗習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想必有不少人想知道。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節日。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 小學生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
    小學生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   Fifth lunar calendar in May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entitled 'terminal five', are the beginning of client
  • 端午節習俗和由來:除了食粽還有哪些特色美食 端午節送禮送什麼好
    2017年端午節就要來啦,今年端午節放假共有3天,端午節放假想好怎麼安排了嗎?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及由來你都了解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特色美食?端午節送禮送什麼好,端午節一般送什麼禮品?端午節送禮禮品推薦。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 端午節都吃什麼,有哪些習俗,不止吃粽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是陽曆的6月25日,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春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該節氣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將至,只道一聲:端午安康!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競賽。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 端午節吃什麼?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端午節吃什麼粽子飄香香萬裡,華夏兒女不平凡。吃粽子是端午節的 一大習俗之一。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又稱「角黍」、「簡棕」,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據專家考證,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是祭奠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
  • 端午節的由來與民間傳說、民風民俗雜談、粽子做法與種類初探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習俗、歷史、寓意、注意事項、粽子做法與種類01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2008年1月1日被正式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式確立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法定地位,並全國放假一天
  •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又稱粽子節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那麼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粽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 你所不知的端午節習俗 揭秘端午節送蛋的由來
    湖北湖南,被譽為「千湖之省」,水資源豐富,是傳統的養鴨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皮鹹蛋產區,看來在湖北湖南兩地端午節紀念屈原,吃蛋、吃粽子、賽龍舟有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  除了以上主要兩種說法外,還有孝女曹娥說,夏至說,伍子胥說和吳越民族圖騰祭之說。  這些故事,世世代代在兩岸民間廣泛流傳,使端午節帶上了一種悲壯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