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我選校徽最不正經的那個

2021-02-19 MissRUC

在中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沒有一所大學自稱Top1,自稱Top2的永遠是那兩所,而自稱Top3的大學不下五所。

誰是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始終沒有公認的答案。

最新的大學排名裡,QS和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的第三是復旦[1][2];而US News上,第三則是上交[3];浙大,是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裡的中國第三[4]。

有一所大學,在艾瑞深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上,與北大、清華一起被評為中國唯三的八星級大學[5]。

但是提到它,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這是一所能擠進前三的大學。

它像是一個嚴重偏科的好學生,理化生基本缺考,卻能名列前茅。

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學。你可能知道它的「不正經」,卻不知道它「正經」起來有多厲害。

如果評一個最出圈的大學校徽,那一定非人大校徽莫屬,它曾被媒體評選為「公眾最喜愛的大眾校徽」[6]。

校徽裡三個「人」原本的寓意是「人民、人文、人本」[6]。不過,三個人並排站在一起,難免給人無限遐想,尤其是當校徽動起來的時候。

畢業的時候,總能在人大校園裡看到三個畢業生穿著學士服擺成校徽姿勢拍照;就連人大官微也做出了無數校徽的變體;甚至,因為校徽,人大找到了自己的CP——同濟大學。

人大和同濟校徽 / 中國人民大學官網 & 同濟大學官網

網友發現,原來人大校徽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在足球圈。

歐冠比賽中,克裡斯滕森和坎特包夾梅西,被認為是致敬人大校徽 / 圖源網絡

人大還有無窮盡的創造力,用在很多不正經的事情上。

每年,各個高校都喜歡製作自己學校的月餅並把校徽印上去,這個機會人大校徽當然不會錯過。

剩下的月餅會被食堂做成西紅柿炒月餅,這還不是最黑暗的,人大食堂還有青菜炒橘子。

吃,也刻在每一位人大人骨子裡。畢竟,連他們東門的「實事求是」校訓石都像極了吮指原味雞。

2018年3月30日,人民大學東門校訓石,上面刻有人大校訓——實事求是,校訓石的外觀酷似吮指原味雞

有人統計了中國每個大學上熱搜的關鍵詞,別的大學是「學霸」、「櫻花」、「教授」,人大則是「饅頭」[7]。因為人大食堂推出過6元一個的比臉還大的饅頭。

2017年11月3日,人大食堂推出的6元「超級饅頭」

相比之下,人大這個學校本身顯得低調很多。在絕大多數大學排行榜上,前十名都很少看到人大的影子,甚至在一些榜單上排到了二三十位。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人大位列第18[4];QS2021上,人大排第31名[1]。

雖然排名低,但是凡是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人大並不好考。以河北省為例,2020年,人大在河北文科錄取分數線與復旦大學一樣,為657分,僅次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8]。

2017年7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錄取開放日活動,錄取結束後,所有的錄取通知書都將在此裝填並發往考生手中。一名工作人員正準備裝填錄取通知書

對於文科生來說,人大和復旦絕對是僅次於清北的不二選擇;對於理科生來說,去不了清北,人大也處於可供選擇的第二梯隊。

排名不高、渾身是梗的人大,憑什麼在中國一眾頂尖大學裡佔有一席之地的呢?

想真正理解人大的地位,還要追溯到建校時。

20世紀50年代,國家建設急需大量財經、政法幹部人才。

當時的大學不論是公立的武漢大學、南京大學還是私立的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亦或是教會創辦的輔仁大學、金陵大學,在意識形態、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9]。

前身為陝北公學的中國人民大學,正是適應發展需求而出現。它在全國首先設立了法律、貿易、工業經濟等15個本科系或專業[9]。

剛建校時的中國人民大學,從標語中可以看出人大當時的定位 / 人大官網

為使高等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高校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全國於1952年開始進行「院系調整」。

「院系調整」之後,中國形成了一個結構嚴密的教育體系,由國家進行統一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個教育體系中居於首位,其次才是教育部直接管轄的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10]。

那時,中國人民大學非常受重視。當新聞媒體提到全國高校的時候,使用的是「人北清師」[12]。每當列車快要到北京時,都要播送一段廣播介紹北京概況,廣播的最後一段則是:「在首都北京的西郊,坐落著新中國第一所新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13]」

2019年6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求是樓,這裡曾被稱為「西直門外第一樓」

學校受重視,拿到的便是最好的資源,包括資金和師資。

當時教育部部屬的四所高校的經費,中國人民大學佔了其中的五分之三[12];從1950年到1957年,中國人民大學先後聘請了98名外國專家幫助學校進行建設,專家數量為全國最多[11]。

人大榮譽教授高銘暄回憶,他在1951年到1953年在人大讀研究生期間,就有4名外國專家授課,接受了系統的刑法教學[14]。

在進行自身建設的同時,人大還為全國其他高校的建立和發展培養了大批的師資、教材、辦學經驗等。因此,中國人民大學也被稱為新中國文科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機」。

培養師資,主要通過研究生教育。與現在不同,在50-60年代,很多學校是缺乏培養研究生的條件的。人大於1950年便在全國首先設置了政治經濟學、貿易經濟、民法、刑法等35個研究生專業[9]。

到1966年,人大畢業的各類研究生5113名,同期,全國高校也只招收了23375名研究生,畢業研究生人數為16397人[15]。

2018年12月22日,2019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開考中國人民大學考點,考生們在等候入場。建國最初的17年,人民大學培養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研究生

在法學界,有一個說法是「五院四系」。五所政法院校和四所大學的法學系,代表了中國法學界的最高水平。這些院校發展的背後,也有人大的身影。

人大法律系在剛創辦時就為北大法律系、復旦法律系、北京政法學院(後為中國政法大學)等第一批政法院校提供師資、教材和教案[9]。

1951年,北大法律系選了10個人到人大就讀研究生,除了高銘暄,其他人畢業後便被調往其他學校任教,包括寧夏大學的前校長吳家麟、福州大學的王克衷、復旦大學的葉孝信[14]。

除了師資,還有教材。人大從一開始就擔負著翻譯國外教材或自己編寫教材的任務。

著名的紅學家馮其庸剛到人大時,負責講授文學史課。他發現並沒有合適的文學史教材。於是,1954年到1966年的11年間,馮其庸一邊備課,一邊寫講稿,最終完成60-70萬字的《中國文學史》教材[16]。

直到現在,凡是讀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逃不開人大老師編寫、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比如鄭杭生的《社會學概論新修》、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方漢奇的《中國新聞傳播史》,還有藍色封皮的「新編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等等。

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很容易就能體會到教材作者親自講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17年教育部的學科評比中,人大共有9個學科獲評A+。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這五個學科更是從2004年開始便一直是A+水平[17]。

這幾個強勢學科原本就是人大在50年代最初設立的學科。

但是,在人文社科多個專業都領先的人大,在大學排行榜上卻不一定靠前。這主要是因為人大的理工科專業不夠強。

國外的大學排行榜更重視高校的科研水平。比如USNews的13個評價指標中就有9個指標與科研相關,所佔比重高達65%[18]。

與龐大的人文、社會、經濟、法政四個學部相比,人大的理工學部只有五個學院,其中有兩個還是近兩年才成立的數學學院和高瓴人工智慧學院。

理工科的建設需要依靠資金投入。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財政撥款收入預算為22.16億元,只排在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第20名。前19名無不是文理並重的綜合性大學或者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其中北大以58.33億的財政撥款收入位居第1[19]。

有限的經費決定了人大無法建設龐大的理工科,卻足以維持人文社科專業的競爭力。

在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資料庫的統計中,2018-2019年,人大在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的發文量排全國第一[22]。

對於人文社科的發展來說,經費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人大幾十年來積累的資源是其他高校不具備且僅靠短期的資金投入是很難實現的。

就拿師資來說,中國人民大學新一代的老師很多都是人大自己培養的博士。2017年一項關於中國社會學博士互聘網絡的研究發現,人大社會學系的老師中,有28名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佔教師總數的57%[23]。

人大社會學系本身就是國內最好的社會學系之一,這裡畢業的博士基本是國內最好的師資資源。最好的師資幫助人大各學科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

1984年,人大哲學系出身的鄭杭生牽頭組建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並創建了社會運行學派。圍繞這一學派,鄭杭生培養了包括洪大用、馮仕政等一批社會學教授,他們均留在人大任教[24]。

2019年6月15日,明德廣場,全院畢業生拍攝集體畢業紀念照。博士、碩士、學士畢業生分別穿著黃色、藍色、紅色學位服

同樣的規律也適用於人大的其他學科。民法學家王利明在大四時讀到中國人民大學佟柔教授主編的《民法概論》,決心研習民法。1981年,王利明通過人大法律系碩士研究生的考試,成為佟柔的研究生[25]。

王利明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據他回憶,畢業時要不是高銘暄老師堅持把他留在人大,可能就被社科院爭走了[26]。最終,王利明留在人大法學院任教至今,同時,他還是民法典編撰項目領導小組的副組長。

通過博士互聘網絡的研究還發現,學校聲譽越高、學科歷史聲譽越高,學校在招聘老師時的競爭力越強[27]。

而且,中國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老師集中在北上廣、江蘇等教育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教師收入相對較高,晉升和發展的機會較大[28]。

人大憑藉學校和優勢學科的歷史聲譽、地處北京的地域優勢,在師資選擇中處於優勢地位。

相反,一些地處中西部的高校一度存在師資流失的問題。據統計,蘭州大學培養出的19名兩院院士,只有1名留校任教;曾在該校任教的6位兩院院士,全部流向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等沿海地區頂級高校[29]。

2018年6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校內的郭影秋雕像。1973年人大撤校時,郭影秋主張人大的學科建制不能打亂,要按學科、系別分到各校。經歷過撤校,但人大整體實力沒有遭到致命打擊

學脈傳承不斷、歷史聲譽的經年累積,最終讓中國人民大學在當今激烈的大學競爭中始終保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所以,就算大學排行榜的前三中經常看不到人大,也不妨礙它是一所實力頂尖的大學。就像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即便QS排名只有49位,也不妨礙它是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之一。

[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3] U.S. News. (2021).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4]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0

[5] 艾瑞深校友會網. (2018). 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1200強揭曉,清華北大人大晉升世界一流大學

[6] 北京青年網. (2017). 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向母校捐贈校徽著作權

[7] 網易數讀. (2020). 誰才是中國最網紅的大學

[8] 掌上高考

[9] 吳惠凡. (2012). 新中國文科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機」———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人民大學的辦學探索與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6),140-145.

[10] 許美德. (2000). 中國大學1895-1995:一個文化衝突的世紀,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1] 吳惠凡、劉向兵. (2013). 蘇聯專家與中國人民大學學科地位的形成——1950-1957年蘇聯專家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工作與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6),143-151.

[12] 中國人民大學校史研究叢書編委會. (2010). 求是園名家自述(第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3] 中國新聞周刊. (2017). 人民大學80年 從紅色基因到中國學派

[14] 人大校史研究室. (2013). 高銘暄:參與和見證新中國刑法建設的進程

[15] 梁敬芝、劉向兵、付春梅. (2010).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大學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6), 136-143.

[16]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2). 馮其庸:我與中國人民大學的不解之緣

[17]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公開. (2019). 學科與專業

[18] RUC新聞坊. (2020). 大學排行榜又引發爭議,誰在給大學排座次?

[19] 青塔. (2019). 2019年教育部直屬高校財政撥款預算:北大第1,吉大第4,武大第5

[20] 中國新聞周刊. (2020). 連211都不是,這些「二流」大學逆襲985

[21]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公開. (2019). 科研經費

[22] 中國知網-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資料庫

[23] 徐志平、劉怡. (2018). 學術勞動力市場的分層結構——基於中國社會學博士互聘網絡的分析. 高教研究. (3). 109-115.

[24] 人大校史研究室. (2013). 鄭杭生:求學與為人並重

[25] 剝洋蔥people. (2020). 王利明:人生最大快樂是看到民法典問世

[26] 法制日報. (2016). 高銘暄:最年長的「法學博士」

[27] 李麗萍、沈文欽. (2019). 中國精英大學的博士互聘網絡——基於化學學科學術勞動力市場的分析. 中國高教研究. (11). 83-89.

[28] 李志鋒、孫小元. (2012). 學術勞動力市場分割中的制度影響、院校選擇與學科依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5). 69-76.

[29] 每日經濟新聞. (2019). 蘭州大學培養19名院士僅留住1人 中央發話: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高薪從中西部挖人

相關焦點

  • 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它必須有姓名
    誰是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始終沒有公認的答案。最新的大學排名裡,QS和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的第三是復旦[1][2];而US News上,第三則是上交[3];浙大,是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裡的中國第三[4]。有一所大學,在艾瑞深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上,與北大、清華一起被評為中國唯三的八星級大學[5]。
  • 澳洲39所大學:分布、槽點、校訓,校徽,正經不正經的都在這兒了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Darwin University北領地唯一一所大學,為了5分,就問你們約不約!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小編曾經在介紹澳洲這所大學的時候,把校徽放成英國那所同名大學的校徽,後來再也不敢搞混了…
  • 中國最特立獨行的4所985大學—大學校徽大盤點
    雖然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了,不像以前的大學生要在胸前別著自己大學的校徽,並引以為榮,但是一般擁有悠久歷史的985大學還是非常注重校徽的文化傳承的意義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39所985工程大學的校徽形狀,看看哪幾所大學的校徽設計最特立獨行。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北京大學!
    如果要說到中國的最高學府,你認為哪所大學才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高校呢?如果按照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知名度來說,大部分同學們肯定會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社會民間中這兩所大學,可以說被稱之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一點也不會過。
  • 盤點大學校徽:北大校徽名氣最大,西工大校徽寓意最全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大家好,我是「小夢」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 校徽大數據:中國大學校徽派系鬥爭 - cnBeta 訪客互動 - cnBeta.COM
    喏,就下面那樣,這應該是中國大學校徽第一次拍這麼全的集體照。當然,不少大學校徽有多套配色,有數君在此排列的基本上是各高校官網首頁顯示的配色,這可以當成官方主推的校徽配色。為什麼大學校徽會以藍紅綠三色為主流呢?有人研究了大學生對顏色的喜愛程度,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喜愛的顏色依次為藍、綠、紅、白,最不喜歡的依次是黑、灰、黃、紫和紅。據說藍色容易讓人聯想到寧靜、博大、深遠……(難道是藍胖子??)紅色容易聯想到熱情、活力、年輕……(說的是百元大鈔??)
  •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章葉青校友向學校捐贈校徽著作權及相關...
    4月2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北京知行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章葉青校友與中國人民大學籤署協議,向學校捐贈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賀耀敏副校長代表學校與章葉青校友籤署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著作權權屬協議》,並頒發了捐贈證書。協議明確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徽的著作權歸屬及其他智慧財產權事宜,並明確了章葉青校友的權益。
  • 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是哪所?
    國內高校林立,好大學有很多,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麼多好大學總要有個江湖座次,座次越好招收弟子時順位越靠前,招到優質的練武奇才概率就會越高,門派弟子在行走江湖時也是的一道闖關通行證。目前國內比較認可的江湖排名機構有四個: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和美國U.S.
  • 中國大學校徽派系鬥爭!藍胖子完勝
    當然,不少大學校徽有多套配色,有數君在此排列的基本上是各高校官網首頁顯示的配色,這可以當成官方主推的校徽配色。為什麼大學校徽會以藍紅綠三色為主流呢?有人研究了大學生對顏色的喜愛程度,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喜愛的顏色依次為藍、綠、紅、白,最不喜歡的依次是黑、灰、黃、紫和紅。據說藍色容易讓人聯想到寧靜、博大、深遠……(難道是藍胖子??)
  • 屏東大學校徽設計被指抄襲 校方:徵選過程嚴謹
    的校徽與他的公司在2013年為健行科技大學設計的一款校徽雷同。楊佳璋稱,這是最壞的示範,自己現在也在大學兼課,一再教育學生不能抄襲。  楊佳璋在社交媒體指出,2013年接受健行科技大學委託設計校徽與識別系統,提出了多款提案。後來健行科大沒有選擇該款,而是選了他們公司提出的另一款設計。  楊佳璋稱,沒想到到屏東開會,居然看到屏東大學的校徽,有如此雷同的設計,這是「抄襲」、「致敬」、還是「善意的巧合」?
  • 大三學生制動態校徽爆紅網絡 被指不尊重原有內涵
    西安交通大學大三學生卜嘉偉的「大學logo動起來」系列剛一推出即刻在網上爆紅,遭眾多網友點讚,但也有部分人表示,校徽凝聚了學校的歷史和理念,許多知名校徽在全球均有較高的認知度,具有一定的嚴肅性,「擅自動起來」也是對原作的不尊重。  動態校徽被稱「集體賣萌」  校徽到底怎麼動?
  • 中國32所「副部級」大學排名,中科大第三,人大排名不理想
    導語:中國32所「副部級」大學排名,中科大第三,人大排名不理想。在我國,大多數普通本科院校都是由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辦學,校長的行政級別相當於地級市副市長,由教育部直接任命。985的含義是 1998年5月份,江主席在參加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提出了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及世界一流大學,就陸續選了30多所,後來又陸續增加了幾所大學,目前為止一共39所,由於是98年5月份提出的,所以這些大學簡稱「985」大學。從理論上講,中科大校長和安徽省副省長是一個行政級別的,復旦大學的校長和上海市副市長是同一個級別!
  • 大學校徽賞析--中國人民大學(圖)
    已有65年歷史的中國人民大學現採用的新校徽是由她的校友章葉青設計的。   章葉青1992年從人大畢業後曾在日本、德國學習廣告設計。2002年創辦了知行堂廣告有限公司,現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兼創意總監。
  • 有趣的大學校徽研究
    哈佛大學傳統盾形,底色為哈佛標準色「緋紅」。主體部分以三本書為背景,兩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分別刻有「VE」「RI」『』TAS」,構成校訓「VERITAS(真理)」 。向上翻開象徵上帝啟示給人類的知識,另一本書則朝下扣著象徵人類對上帝的真理不可能全部掌握,對上帝應有敬畏之心。
  • 到底哪所大學是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
    國內的排行榜,有的把浙大排在第三,有的把上海交大排在第三,有的把復旦排在第三,甚至還有的把武大排第三;國外的排行榜一般把復旦和中科大排第三的次數比較多,南京大學在有的排行榜也會上榜。現在中國的大學出現了清華和北大爭第一,華東五校(復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和人大六所學校爭第三的局面。
  • 大學校徽個性解讀引吐槽 校徽鐫刻時代寓意 圖
    中國政法大學校徽選用橄欖枝、正義劍和天平三元素;西南政法大學校徽圖案形似獨角獸的陰圖,又似包公的臉譜,寓意著法律的公正與威嚴;西北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也同時選用天平,展現法律人的職業特點。北京大學校徽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人像,而「大」字則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藝術化的篆字象徵「以人為本」的理念,傳達獨立自由、兼容並蓄的北大精神;3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校徽的基礎圖案,寓意其 「人民、人本、人文」的辦學理念,亦能解讀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含義;同濟大學以3人劃舟作為校徽的主體圖案,「三人成眾」、「同舟共濟」等寓意一目了然。
  • 南都數據:2015年中國校徽數據報告 全國校徽一個樣兒
    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對中國大學的校徽做了一番梳理和統計,得出以下的結論,供大家參考:色:藍色紅色綠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貴校的校徽你看多了,920個大學校徽放在一起是什麼樣子?喏,就下面那樣,這應該是中國大學校徽第一次拍這麼全的集體照。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能找出貴校校徽,就讓貴校推舉你為傑出校友吧…………
  • 盤點最漂亮的中國風校徽,你的母校在其中嗎?
    很多高校的校徽設計都帶有中國風特色,來一睹這些高顏值的校徽吧,順便看看自己的母校是否在其中哦~TOP 1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臺灣屏東大學校徽設計被指抄襲 校方:徵選過程嚴謹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一設計師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2019年1月21日其到屏東時發現,屏東大學的校徽與他的公司在2013年為健行科技大學設計的一款校徽雷同。屏大則發出聲明表示,徵選過程嚴謹,正進一步了解。
  • 中山大學成雙鴨山大學?那些年搶頭條的大學校徽
    原來中國920個校徽最愛的竟是圓形和盾形:   還有一些不遺餘力的撞臉校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山東農業大學 VS 東北大學 VS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東大校徽堪稱「最炫撞色風」。黃色是中國的傳統色,表明這裡曾是六朝皇宮內苑和國子監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