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證最高指數3465點創了年內的新高,明年會有更好的行情嗎?資深證券專家石建軍認為很可能:一季度漲,二季度回,三季度見全年最高點。總體策略:持股為主!板塊配置:大金融+消費升級+科技成長!
龍虎榜方面,周五又遭遇砸盤日,勞動路割肉廈門銀行,孫哥買入青島銀行被套,趙老哥 刺客抄底小康股份被埋。二三線遊資上榜的比較多,各種小砸。章盟主:買入國盛金控7200萬賣出4800萬!
石建軍:市場結構定性及對2021年的展望
賀宛男:IPO創十年新高 市場何以不跌反漲
守望高新:未來大盤和個股機會
桂浩明:從三個角度把脈歲末行情
黃湘源:發展長期資金要有長遠眼光
皮海洲:港股擬提高上市門檻值得A股借鑑
應健中:滬市已經成為估值窪地
楊德龍:多關注消費白馬股機會
石建軍:市場結構定性及對2021年的展望
作者簡介:資深投資分析家、中國資本市場第一代技術分析專家
本周上證大盤又是一根十字小陽線。創業板是一根回昇陽線。科創50指數仍是有氣無力的樣子。
本周市場從板塊角度看,實際上沒啥明顯的可圈可點的內容。給投資者些許興奮的,也許是本周上證最高指數3465點創了年內的新高。
對於本周的這個創新高的指數,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市場打開了上升空間。還有觀點認為這意味著大盤開始進入第三主升浪。我仔細研究了所有的重要分類指數後,感覺有必要再對市場的運行框架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投資者想必已經注意到我近期文章的一個觀點:目前大盤即便創出了年內新高,也不能稱之為是一種有效向上的突破性行情。市場必定會出現反覆。所謂不是一種有效突破的行情,實際上就是說,由11月初的3209點開始的這段回升,我將其定性為今年3月份2646點以來整個這段上升行情的第5上升浪,而不認為是由3209點啟動一段主升浪性質的上升第3浪。如果確實是上升第5浪,那麼,即便指數破了前高3458點,短期恐怕也走不遠。指數還會在3400點一帶進行整固。從實際走勢看,大盤也確實沒有運行主升浪所具有的基本特徵:放量跳空拉升。因此,即便其後上證指數見到3500點的上方,其後大盤仍有可能再度回試4浪整理的區間。也就是說,還有很大可能回試3400點甚至再低些的位置。當然,正常回調,應該是不會低於3200點了。
上面談的,只是定性上證指數由3209點開始的這個波段行情的性質。那麼,整個上證指數包括創業板等,目前在大的格局上是處在什麼位置呢?時近年底,是該到了給2019年初2440點以來整個行情定性的時候了。
各位是否注意到:滬深300的季線圖,自今年3月的3505點以來,實際上已經進入了2019年2月初2935點以來的第三上升浪。也就是說,與上證指數類比,相當於上證指數從今年3月的2646點起,也已經進入了上升第三浪的過程。目前正在進行的,是2646點這個主升浪中的末升段行情,即上升第5浪。
我以前曾經懷疑,上證指數從2440點開始的,是不是在運行ABC的三大浪反彈而不是五浪上升的一、二、三的上升行情。但在反覆比較了滬深300和和深證成指以及創業板指走勢的特徵之後,雖然仍然存在著很大變數,但如果滬深300運行上升五浪的話,上證指數隻運行ABC三浪反彈就有些矛盾了。哪怕受績差股拖累,上證在形態上也應該走出一個哪怕是失敗的五浪來。
我這裡,大的上升級別用一二三四五來標記,大級別中的次等級別用12345來表示。大級別的反彈用ABC來標記,次等級別的反彈用abc來表示。目前的上證大盤,已經運行到了上升第三浪的第5浪上。第三浪通常可稱為主升浪,第5浪則稱為末升浪。
再來談一下創業板指數。
我曾經多次指出過,創業板實際上從2019年1月就開始了其牛市的過程。目前很可能運行在第四調整浪的過程中。甚至不排除,創指是運行在第三主升浪的4浪整理中。因此,從大形態來分析,創指其後再創新高運行上升第五浪的概率非常大。明年的目標應該能夠指向3500點上方。所以,我一直說,創業板3000點不是夢。這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分析完了整個市場最主要的幾個指數,我對2021年行情的展望也就水到渠成了。很可能:一季度漲,二季度回,三季度見全年最高點。總體策略:持股為主!板塊配置:大金融+消費升級+科技成長!
賀宛男:IPO創十年新高 市場何以不跌反漲
作者簡介:資深股市專家,著名財經評論家
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A股市場IPO募資額達4238.72億元,創下近十年新高,估計全年募資將達4500億元,與30年股市IPO最高的2007年、募資4546億元相比,僅差一步之遙。
回想2007年在股指創下6124點之後,才一年時間便跌至1800點,其中之慘烈至今記憶猶新。然而今年的市場,並沒有被天量融資所嚇倒——
截止本周末(12月4日),滬綜指年漲12.93%,深成指漲34.47%,創業板指漲51.87%,中小板指漲39.82%,滬深300漲23.66%。離年底還不到20個交易日,預計全年收漲已成定局。
與此同時,兩市已成交190.71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總成交127萬億的1.5倍。
IPO募資創十年新高,市場何以不跌反漲?
首先是相對寬鬆的流動性所致。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融存量已達280萬億,同比增長13.5%;比上年增加29.62萬億,接近完成30萬億的全年計劃。而前三季GDP增速為0.7%。
實體經濟增長0.7%,社會融資增長13.5%,近30萬億的社融總量除了大部分流向實體企業外,自然會通過多種渠道進入股市,其中很重要的是收益偏低的理財產品轉為購買基金。
數據顯示,截止9月底,公募基金規模已達18萬億,1-9月新發公募基金2.3萬億,其中權益類基金1.5萬億,比上年大增338%。
第二,隨著投資者結構中機構比重日益增大,A 股的龍頭效應越發顯現。
據海通證券研究機構報告,從內資看,A股機構投資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從2019Q1的18%,上升到了2020H1的27%,而散戶投資者自由流通市值佔比,則從2018Q3的43%下降到了2020H1約37%。再加上外資佔流通市值比例已從2016年的0.6%左右,上升到了現在的3.8%,外資持續流入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
如上述,今年漲幅最小的滬綜指也達13%,可全市場4000來只交易股票中,滬市815隻漲,912隻跌,漲跌比例為47:53;深市1148隻漲,1119隻跌,漲跌比例50.6:49.4;漲幅逾50%的創指,居然是384隻漲,479隻跌,漲跌比例為44:56。
而流通市值前100的股票中,76漲,24跌,跌股中包括工、農、中、交等9家銀行,以及兩桶油等個股。相反,在流通市值低於50億的近2300隻個股中,跌股比例超過70%。
就個股而言,年內漲幅超過100%、且回撤較小的絕大部分是行業龍頭的大市值個股。如:比亞迪漲260%,流通市值1969億;山西汾酒漲193%,流通市值2277億;隆基股份漲177%,流通市值2612億;寧德時代漲135%,流通市值3083億;順豐控股漲123%,流通市值3730億;中國中免漲121%,流通市值3835億;瀘州老窖漲120%,流通市值2794億;五糧液漲101%,流通市值10142億;等等。
就此,我們終於可以理解,結構性牛市的特徵之一,便是流動性大部分流向了行業龍頭;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牛市中虧損的投資者——相當部分是按照之前的思路炒作小盤股的散戶——依然不少。
第三,結構性牛市的特徵之二是行業板塊冷暖不一。
今年漲幅前五的行業為(均截止本周五):釀酒板塊漲73.14%;醫療保健漲71.9%;食品飲料漲68%;半導體漲67.78%;工程機械漲66.14%。而表現最差的行業為:石油跌18.54%,房地產跌4.07%,銀行漲0.63%。
醫療保健和食品飲料行業今年領漲,顯然同新冠疫情有關;釀酒板塊則是因為盈利增長的確定性較高;而半導體(晶片)自然離不開創新驅動的國家戰略;工程機械漲幅居前,則源自基建增長,特別是房地產增速較高(1-10月增長6.3%)。
毫無疑問,結構性牛市的上述兩個特徵明年還將繼續:機構投資者比重日益增大,成長性較好的行業龍頭日益受寵,受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驅動,以及中國國情、例如受益內循環和老齡化的行業和板塊將成為主賽道。
但鑑於流動性不如今年寬鬆,牛市的「牛氣」恐會遜於今年。
由此看來,IPO募資創新高並不可怕,別的不說,相比50多萬億的居民存款,4000-5000億的IPO募資對市場資金的影響並不大。
易會滿最近發文,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還要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論及第一項重要意義便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注意,是「迫切要求」!事實上,今年前11個月約350家IPO公司中,科創板和創業板就佔了226家,4200多億募資中,科創板與創業板也佔2740億元,比例均為64%。
可以肯定的是,明年IPO家數和募資額還會進一步加大。關鍵還在於,「入口」的口子開大了,「出口」也要同步跟上!就在兩天前,證監會副閻慶民以堅決的口吻強調:「對於嚴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增強退市剛性,決不允許『久拖不退』。落實新《證券法》,推動投保機構代表人訴訟制度儘快通過典型個案落地,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的雙重目標。」
只有「退市剛性」真的「剛」起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才會深入人心,A股市場才會在優勝劣汰的前提下造就長期牛市!
守望高新:未來大盤和個股機會
作者簡介:牧馬股社首席分析師,著名民間投資高手
先談大盤:
2018,2019年股市主要受到瘋子影響,a股操作難度大。
2020年又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加劇了股市震蕩。
隨著瘋子下臺,美新政府更理性,國際大環境回暖。第一個不利因數減小。
再隨著疫苗普及第二個不利因素減小。
其次房地產不炒,對股市是中期利好。
關於經濟,下半年後很多公司報表是向好的。
第三:中國疫情控制最好,顯示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增加了國際資本的信心。
以上是股市有利的一面。
下面談談不利的因素:
1:隨著24個月的慢牛行情,指數比過去兩年都高,目前處於最近三年的高點。大盤和個股都存在漲高都是垃圾的自然法則。在起點更高的基礎上看2021年指數漲幅不會超過前兩年。
2:全面註冊制下海量的新股發行,加大擴容,大小非巨量套現,很多票目前價格不高,大股東還在減持。
增發這一塊擴容更是兇猛很多公司都有增發。
3:a股一直存在估值偏高的現象。這點從港股和a股比值可以說明。這可能。a股無法長期走牛的根本原因。
從指數上看2018年跌了一年,從3400到2400
2019年從2400到3000點
2020年從3000點到現在3400
指數牛市已經兩年了,再考慮以上有利和不利因素,並且大藍籌啟動,對2021年指數偏向樂觀。2021年有可能錄得超過今年的漲幅,猜測在3300到3800,或者3200~3900
如果做股指期貨,儘量不要做空。
關於個股和板塊探討
最近兩年一直就是結構性行情,未來將任然是這種模式。
中線角度應該堅持低位重倉模式。
今年的機會
第一:大批個股任然最近三年的底部區域,這些是明年的金礦,未來幾倍股票出自這裡。
比如有色,煤炭資源。化工等周期行業公司。
迴避今年爆炒沒有充分調整的股。
第二:拜登上臺,中美關係緩和,利空科技股。
但是科技股中長期看好,且最近三個月調整充分,最近也有企穩跡象。
迴避今年爆炒過的科技股。挖掘低位的科技股應該任然有較大機會。
醫藥股同樣道理。
第三:科創板如果放開50萬限制,會有機會,但是目前看弱於其他板塊。
最近看好板塊:
繼續看好十一月來興起的
有色煤炭板塊
化工板塊
金融板塊
農林牧魚板塊
科技,醫藥,食品超跌板塊。
新能源汽車板塊,調整後繼續看好,短期面臨調整。
馬上公告業績了,年報預增板塊
國防軍工板塊
好像所有板塊都列了,說明我看好當下行情。
這裡專門提一個板塊:月線底部走好板塊
近短期成妖的個股都是兩年月線底部,又走好的股票。
這個是未來數倍牛股搖籃。
明天我會專門分享這個板塊的個股。
我們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
只做低估值的票,讓自己始終重倉於低位乖頭向上的股票。做個股的波段,敢買敢賣。
在今後我們會遠離私人企業,遠離炒高的科技股。
桂浩明:從三個角度把脈歲末行情
作者簡介:申萬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時間已經進入了12月份,人們習慣把這段時間的行情稱之為「歲末行情」,也就是這一年的收官行情。今年以來,市場波動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結構性行情很突出,而在接近年底的時候,市場熱點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至出現了明顯的指數震蕩加大,相當數量的投資者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現象。如何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保住勝利果實乃至擴大戰果,並且為明年的投資進行布局,顯然是時下廣大投資者所關心的,而要釐清這方面的思路,首先就是要對12月份的行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要分析12月份行情,不妨從這樣三個角度出發。首先是宏觀層面。在11月份債券市場接連發生違約事件,雖然所涉及的金額並不算特別大,但是由於當事者的身份特殊,給投資者的情緒還是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人們普遍擔心由此引發信用債以及整個市場的風險。不過,回頭來看,雖然風險的確是出現了,但還是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並沒有引發太大的連鎖反應,並且較快得到了相應的處置。在這裡,人們讀到的信息是,一方面隨著剛兌的打破,債券市場風險開始加大,並且不可避免地會波及到其它領域。但由於有著較好的防範措施,加上監管部門果斷的處置,因此風險還是可控的。一段時間來,人們總是對包括地方債等在內的債務風險比較擔憂,這也影響到了投資熱情,但現在來看似乎對此不必過於擔憂。而一旦投資者在實踐中感受到了從宏觀層面判斷金融市場風險可控這一點,無疑會提振入市的信心,從而構成行情向上的動力。其次是資金面。通常每到年底,市場上各個部門的資金都是偏緊的,這也是制約年底行情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今年,上半年資金面總體較為寬鬆,但下半年開始有所收緊,而目前的的狀況是短端利率並不高,而長端則有向上的態勢,反映出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應該說,年底這段時間資金面不會寬鬆,但考慮到債券市場震蕩以後有部分資金撤出,而銀行理財產品普遍實現了淨值化以後,也使得部分追求無風險收益的資金不得不調整投資方向,客觀上聚集在金融市場上尋找投資機會的資金還是不少的。很難說就是這樣的一批資金入市推動了低估值的銀行股上漲,但不管怎麼說,它們也確實成為股市中可能的一種增量。在人民幣升值,國內資產荒明顯的情況下,這種格局客觀上對資金面是有一定影響的,至少使得其不會顯得那麼捉襟見肘。近期股市能夠持續維持八、九千億的日均成交金額,表明還是有一定的資金在不斷流入。這樣一來,大家也就不必去擔憂什麼因為年底「機構結帳」而帶來資金匱乏的問題了。最後是基本面。今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社會生活一度受到嚴重幹擾,實體經濟損失不小。現在快到年底了,各方面都在努力追趕,儘可能把經濟增速提上去。而近期出現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也從一個側面提示出經濟活力在增強,企業效益也有所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12月份公布的高頻數據與先導數據能夠支持基本面進一步向好,這對於股市是有正面推動的。進一步說,時下所出現的所謂順周期板塊行情,其基礎之一就是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好轉有預期。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吸引部分穩健性的資金入市。而在財富效應產生之後,市場的運行就會顯得相當積極了。綜合以上的分析,看得出12月份的股市運行環境雖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也有相應的負面因素,但總體上還是向好的方面更多一些。因此儘管此間大盤未必會展開很大的上漲,但各板塊相對均衡運行,在震蕩中走高還是可能的。在這基礎上提早為明年布局,更是正逢其時。
黃湘源:發展長期資金要有長遠眼光
作者簡介:資深股市專家,著名財經評論家
除了適當降低長期資金入市門檻和提高上市公司分紅水平,並給足一定的政策優惠外,正本清源,為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一個「進得來,留得住」的理想市場環境,方不失為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長久之計。發展長期資金,功在當前,利在長遠。所以,發展長期資金也要有長期眼光,確立和落實長期的戰略性政策和措施,不能斤斤計較於一城一池的眼前得失。一說到長期資金,市場就很容易把關注的目光轉向北上資金。自從出現了北上資金之後,市場的漲漲跌跌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渠道,從香港市場流入A股市場的外資,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不過,北上資金與通常意義上的長期資金並不是一回事。不同就不同在,QFII等戰略投資者不僅必須是機構投資者,除有一定的市場進入門檻外,還要符合一些資產規模等方面的條件,而北上資金則相對靈活,不僅可以有一定的機構和ETF配置資金,而且還可以包括大量的國際遊資。正因為如此,不排除也會有一部分內地資金包括散戶借道境外市場,以「北上資金」的名義混跡其中,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途徑再殺回老家的可能性。這也正是北上資金在操作手法上,有時候追漲殺跌似乎比內地資金還兇猛的道理所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一把就跑,時機合適的時候又捲土重來,形成了北上資金的典型風格。
儘管如此,北上資金之中畢竟有相當一部分是有國際背景的機構投資者,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以MSCI以及富時羅素指數為跟蹤對象並以其樣本股作為投資標的的被動型資金。在某種意義上,北上資金的波動操作和價值投資不僅並不衝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反映了長期資金的投資取向。長遠來看,引入北上資金無論對於活躍當前市場還是保持市場的長期穩定,都有可能起到與長期資金差堪一比的市場影響。儘管如此,支持和引入長期資金入市的重點,並不在於北上資金。對此,也需要辯證對待,避免走入誤區。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需要的是內外並舉。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不斷提升MSCI、富時羅素指數納A之權重,並儘快爭取道瓊指數納入A股元素,擴大QFII等戰略投資資金的擴容力度,從而不斷從質和量兩方面使外資入市力度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繼續保持和擴大險資、社保、公募和私募等長期資金的「多箭齊發」力度。在投資A股範圍和規模上的「面擴量升」。在某種意義上,「鍋不熱,餅不貼」。入市長期資金中內資力量越是強大,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有關預測顯示,2021年A股資金流入有望超萬億。只有保持一定量的長期資金流入,讓更多資金尤其是險資、社保、公私募以及國際戰略投資資本在資本市場進行合理配置,A股市場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長牛」、「慢牛」行情。「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入市,關鍵在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如果上市公司質量過不了關,無論什麼樣的資金都不敢長期持股。格力電器在原國有股東擬將退出的時候,之所以能夠引來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就是因為格力電器不僅有著馳譽市場的名牌產品,而且還有著堪稱過硬的經營管理和內部治理機制。這也是作為戰略投資的外部資本一接手,非但沒有急於騰籠換鳥,反而還從股權上給予企業管理層創造和提供了比原來更為放手的內部治理條件的道理所在。相反,如果像有的上市公司那樣,資金不是被大股東侵佔就是不翼而飛,業績不是靠商譽虛撐就是被不斷爆雷給爆沒了,股價雖然有可能不時炒出個新高,信息披露卻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旦信息披露上被掩蓋著的問題東窗事發,股價便迅速跌到地下。試問,這樣的上市公司誰敢去問津?長期資金也不是活雷鋒。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必要的優惠政策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真正富有吸引力的與其說是僅限於眼前的利好,還不如說是真正能夠體現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市場長期發展前景。酒香不怕巷子深,對於正處在新興發展過程中的我國資本市場來說,除了適當降低長期資金入市門檻和提高上市公司分紅水平,並給足一定的政策優惠外,正本清源,從抑制短線投機炒作入手,為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一個「進得來,留得住」的理想市場環境,方不失為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長久之計。當然,對長期資金也不能放鬆監管,不能讓違法違規、損害他人和市場整體利益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是百年大計,需要放開眼量,從長計議,千萬不能當做對付眼前應急之用的權宜之計。
皮海洲:港股擬提高上市門檻值得A股借鑑
作者簡介:著名財經評論家
近日,港交所再次揮刀改革,決定提高企業上市的盈利門檻。根據港交所的建議,將盈利規定按市值規定於2018年的增幅百分比調高150%,或按恒生指數平均收報點數(由1994年至2019年)的概約增幅調高200%。具體說來,對應的盈利要求有兩條:其一,最近一個財政年度須不低於5000萬港元,且最近兩個財政年度累計須不低於7500萬港元;其二,最近一個財政年度須不低於6000萬港元,且最近兩個財政年度累計須不低於9000萬港元。兩個標準最終經諮詢後確定,該諮詢文件的諮詢期限為兩個月。經過此番改革之後,港股上市門檻提高到了「前兩個財年淨利潤至少不低於7500萬港元」這條紅線之上。就目前來說,港股上市的門檻是最近一個財政年度須不低於2000萬港元,且最近兩個財政年度累計須不低於3000萬港元;也就是說,2016年後新版的盈利要求比舊版本翻倍還多。可見,這一次港交所對企業上市的盈利要求確實是大幅度提高。由於港股與內地市場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因此,港交所的這一改革舉措,明顯受到內地市場關注,畢竟香港市場是內地企業上市的一個主要市場,提高企業上市門檻,這對於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影響較大。正因如此,港交所的這一舉措也讓不少內地人士產生困惑。因為在兩年半之前,也即2018年4月,港交所也進行過一次IPO改革,當時推出三大改革措施,即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此舉被認為是鼓勵企業赴港上市的重大信號,怎麼如今又要大幅提高上市門檻了呢?實際上,港交所的這兩次IPO制度改革並不矛盾。就這次提高企業上市門檻來說,主要是為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緣故。新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自然就有了保證。而前一次IPO改革,則是對創新型企業以及新經濟類公司的支持,二者之間並不矛盾。比如,在本次IPO改革得以實施的背景下,就生物科技類公司來說,在財務指標未達標甚至是未盈利的情況下,仍然還是可以按前一次IPO改革的措施發股上市。港交所的這次改革對於當下的A股市場顯然是有啟示意義的,甚至可以認為是A股市場註冊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畢竟目前的A股市場正在進行註冊制試點改革,其中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試點改革都已鋪開,而整個A股市場的註冊制改革也正在積極的準備過程中。但在註冊制下,A股市場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卻是一個需要直面的現實問題。畢竟實行註冊制,企業上市的條件放寬了,甚至是降低了,包括允許虧損企業發股上市,因此,在很多投資者看來,註冊制降低了上市企業門檻,也降低了上市公司質量。而且,從新股發行環節來看,也確實有人希望通過註冊制來降低上市門檻,讓更多平庸的企業能夠上市融資。港交所提高企業上市門檻的做法對於A股市場來說無疑具有借鑑意義,甚至為落實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起到了示範作用。因為港股實行的就是註冊制,而從港交所的做法來看,註冊制並不是一味降低企業上市的門檻,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註冊制同樣可以大幅提高企業上市的門檻,以此來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如果只是一味地降低企業上市門檻,那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又如何能夠得到落實呢?該「意見」明確表示支持優質企業上市,也只有提高企業上市門檻,才能保證上市的企業中有更多的優質企業。因此,港交所的這兩次IPO制度改革,向A股市場完整地揭示了註冊制的精髓。一方面註冊制要服務於創新型企業、新經濟類公司的發展,於是這就有了港交所2018年4月份的那次IPO新規出臺,即允許虧損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另一方面,註冊制也要重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於是這就有了這一次IPO改革,即將企業上市的盈利門檻提高到最近兩年淨利潤至少不低於7500萬港元。港交所的這種改革,對於正在準備全面推行註冊制的A股市場顯然是有借鑑作用的。
應健中:滬市已經成為估值窪地
作者簡介:股市元老,著名財經評論家
股市是一個風水輪流轉的市場。縱觀中國股市30年走勢,就滬深兩大市場而言,始終在滬強深弱、深強滬弱之間呈蹺蹺板走勢,經常是一頭是海水、另一頭是火焰,就這樣翻來覆去,兩市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並呈螺旋式上升態勢。
就這兩年來看,2019年市場的熱鬧在上海股市,滿市場的眼光盯著新開出的科創板,科創板帶來了新機制,也帶來了市場的新估值。在科創板閃亮登場之時,深圳市場也沒有閒著,科創板的高估值和散落在創業板、中小板中有科技含量的公司被冠以「科技股」,由於科創板的高估值和「科技股」板塊的低估值形成了巨大的估值落差,掀起了一輪炒「科技股」的熱潮。今年市場的重點是創業板的改革,創業板註冊制推出以及全部老創業板股票一步到位的放開漲跌停板,進一步將「科技股」炒作推向了高潮。今年創業板似乎成了炒作的「根據地」,走出了一把局部牛市行情。這兩年的這種熱點變化,說到底就是炒小盤股。當下臨近年末,市場走勢不溫不火,但在盤整的市道中還是能看出機構們調倉的感覺,有這樣幾個風格變化值得關注:其一,創業板指數走得有點呆滯。今年創業板指數在7月份創出三年來的新高2895點,而後的走勢開始平走和向下。在上證指數本周創出今年新高之時,創業板指數與高點有兩百來點的落差。其二,從成交量變化來看,今年大部分時間,滬市日成交與深市相比,呈4:6態勢。如今滬市開始與深市接近,前陣子創業板的日成交量接近於滬市的日成交量,近期創業板成交量銳減只有滬市的一半。這種跡象表明,市場的主力從已經炒高了的板塊中從容退出,而開始布局新的板塊。在跨年度行情中,這樣的調倉是值得關注的,它涉及到來年市場的熱點和炒作的主流。來年這樣幾個市場主題值得關注:第一,已經成估值窪地的滬市,也許會成為市場炒作的主流。股票炒作市夢率的行情不會長久,那種虧損企業上市可以有美好的遐想,但最終公司還是要靠盈利來站住腳的,而滬市中相當多的股票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淨率,都已經成了價值窪地,資金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這些股票現在看起來還是「烏龜」,也許哪天會變成「脫兔」。第二,新三板轉板題材值得關注。管理層已經多次表示,要做好新三板轉板事宜,已經公開融資的新三板精選層股票有37家,這些股票大多數是超小型的迷你股票,現在股價基本上在發行價附近,一旦宣布轉板,估值的對比又會成為下一個炒作熱點。股市如棋局局新。來年市場是今年行情的延續,但不會簡單地重複今年的走勢,對投資者而言,也是要跑在行情的前頭。今年炒得最熱火的股票,看看它們的歷史走勢,哪個不是曾經跌得一塌糊塗、套得無法動彈的冷門股?股市中3700多隻股票是一場「龜兔賽跑」的標的,你去抓了「兔子」,也許「兔子」變成了「烏龜」,而趁行情調整之時,你抓幾隻「烏龜」養著,說不定哪天變成了「脫兔」。
楊德龍:多關注消費白馬股機會
作者簡介: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12月4日周五,滬深兩市出現了震蕩反彈,本周整體上的走勢是以反彈為主。進入12月份,市場做多熱情有所提升,本周上證指數在盤中突破前期高點,創出年內新高,這是有比較大意義的,也驗證了我的預判。在11月份市場調整的時候,我指出年底上證指數有望創出年內新高,重拾升勢,走出跨年度行情。
之前建議大家提前布局的白酒、醫藥等龍頭股,在本周表現不俗。周五,白酒、醫藥等板塊均出現較好的表現,食品飲料在本周也走出了不錯的行情。整體來看,市場當前已經完成了調整,進入到震蕩回升階段。銀行、順周期等板塊在之前表現比較突出,消費股則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現在市場的風格重新又開始偏向於消費白馬股。
我一直給大家講消費是值得拿來養老的品種,從長期來看,業績優良的消費白馬股將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每一次市場調整都是抄底這些消費白馬股的一個最佳時機,這一次也不例外。消費是我國的國家比較優勢,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只要能在我國做成具有品牌的消費品,都有能力成為大的消費公司乃至偉大的公司。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白酒是消費裡面業績比較確定的,像茅老五這些白酒龍頭股一直表現不俗,二線白酒、三線白酒也同樣具備比較大的投資價值,從ROE的角度來看,多數白酒股的ROE都超過20%,也就是達到巴菲特選股標準。事實上A股市場ROE超過20%的公司並不多,主要集中在白酒、醫藥、食品飲料這些消費股上,大多數行業的ROE不到20%。像家電龍頭股ROE也超過20%,這些業績優良的消費白馬股,從長期來看是具備比較大的投資價值的,建議投資者可以積極關注。
順周期板塊,主要是受益於經濟復甦、業績回升的帶動,股價出現了一波上升,但之前我給大家講過,對於順周期板塊,一定要適當的做一些波段,不要像消費一樣,長期持有。因為現在我國工業化基本上接近尾聲,各行各業都勝負已分,甚至產能過剩,這種情況之下,這些周期股很難回到以前利潤的高峰。因此對於順周期板塊的上漲,我認為只能把它當做反彈來看,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波段參與。
像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年底由於估值較低、盈利較好以及分紅率較高,因此受到一部分資金的關注,出現補漲的行情,不過這些板塊同樣是由於盤子比較大,因此上漲的空間可能相對有限,比較適合於追求高分紅收益率、穩定收益的一些投資者。從股價的彈性來看,消費、科技這兩大方向的股票上漲的空間更加值得期待,這兩大方向也是我一直建議大家重點挖掘的兩大方向。
從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無論是消費白馬股,還是像新能源汽車、光伏等科技方向的股票都走出了比較好的走勢,帶來了很強的賺錢效應,傳統的工業行業一直到表現不佳。這是和我國經濟轉型密切相關的。
2019年初我就指出A股市場將開啟黃金十年,2440點是這一輪慢牛長牛行情的起點。2019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一年,上證指數實現了我當時提出來的3000點的目標。2020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二年,上證指數上升大概20%左右。2021年市場還會延續慢牛的走勢,上證指數大概有10%~20%左右的漲幅。這就是市場的一個特徵,就是上證指數每年漲幅大概是10%~20%,過去連續兩年我提出來的年度十大預言都得到了市場的完美驗證。在本月月中我也將發布2021年十大預言,敬請關注。
雖然指數漲幅不大,但結構性的機會非常多。消費、科技這兩大方向的股票不斷的創出新高,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表現非常突出,特斯拉橫空出世,顛覆了整個汽車行業,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龍頭市值遠遠超過傳統車企的龍頭。這也帶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
經濟在轉型過程中,一些傳統行業可能就會受到壓縮,市值不斷的縮水。在經濟中的佔比也不斷的縮小,但一些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則是不斷的受到資金的追捧、上漲。因此我們在做資本市場投資的時候,就不應該像以前一樣去炒一些低價股、小盤股,去炒一些題材股,是應該抓住那些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即使從短期來看,這些行業龍頭股的估值已經不便宜了,但他的長期投資價值依然是很高的,長期的業績增長潛力是比較大的。
經濟轉型受益的方向一個是受益於消費升級和消費總量擴張的消費白馬股,另外一個就是受益於經濟轉型、科技進步,帶來了一些偏科技類的方向。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消費電子,還是光伏,以及像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等這些方向,未來仍然是值得繼續關注的。作為行情風向標券商股,往往會在行情啟動的時候有所表現,現在大盤已經有向上突破的動力,這時候券商股有望起到遮擋的作用。當然現在還沒有到單邊上漲的時候,因此券商股的表現也是一波三折,上漲的斜率不高,震蕩反彈為主。
從長期來看,我國打造航母級券商,資本市場迎來十年的黃金髮展期,這些都是有利於推動券商的發展,因此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券商行業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未來十年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價值投資的黃金十年,只有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抓住市場的機會。分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資金會越來越偏向於這些業績優良的股票,遠離那些業績比較差的股票。
只有堅持價值投資,學習價值投資,才能夠抓住市場的機會,這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過去幾年,我們已經看到價值投資的方法被市場驗證。價值投資的標的表現不俗,將來此現象會更加明顯。隨著機構投資者的佔比不斷的提升,價值投資的理念會更加深入人心。
狠!方新俠8000萬砸盤一股......
遊資動向總覽:
趙老哥:買入小康股份1000萬,賣出澳洋順昌
孫哥:孫哥買入青島銀行5000萬,買入康新新村850萬
章盟主:買入國盛金控7200萬賣出4800萬,賣出丹化科技
方新俠:賣出國盛金控7900萬
葛老大:買入龍津藥業1400萬,賣出士蘭微
西湖國貿:買入河鋼資源4500萬,買入揚子新村500萬
機構席位:
2家機構買入士蘭微3.3億,1家機構賣出河鋼資源4300萬
深股通淨流入10億,滬股通淨流入27億,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7億
簡評:
1、今天的龍虎榜整體來看,就是各種砸盤為主,大遊資大砸如方新俠,二三線遊資上榜的比較多,各種小砸,而趙老哥 孫哥 出手買股,都齊刷刷的被套了,好在他們倉位都不大,試倉的性質。
2、遊資最牛掰的地方是跑的快,特別是大跌的時候,這樣是與絕大部分散戶的主要區別,很多散戶一開始很多股也是賺到錢了,但是介入的時候猶猶豫豫買的位置高,買了之後也繼續漲了一些,但是跌起來速度非常快,幾天下來30-40%不見了,不捨得出,然後就套牢了,而遊資都紀律性強,第一根大陰線就直接砸了,所以,下面這句話,對很多散戶是真理。
3、北向資金淨買入 茅臺 11億級別;機構大買士蘭微。
4、青島銀行 等龍虎榜比較豪華。
熱股龍虎榜:
國盛金控:
章盟主買入4500萬
章盟主2買入2700萬
方新俠賣出7900萬
章盟主賣出4800萬
徐曉賣出4700萬
點評:這股的炒作邏輯是大金融
通過同花順L2超級盤口回放,方新俠砸盤比較堅決的,開盤沒多久就砸了多筆,一共6000多萬,章盟主2個席位結合買賣點位置來看,還是對倒的性質,徐曉是細水長流的賣賣賣。
廈門銀行:
章公子買入2600萬
佛山賣出4000萬
勞動路賣出2178萬
上一個交易日
勞動路買入2318萬
點評:這股的炒作邏輯是次新+大金融
通過同花順L2超級盤口回放,這股對勞動路的操作比較感慨,一種理解,他是非常有格局,3板定妖股之後再來,昨天來追漲廈門銀行,今天到跌幅附近才賣,很有格局的操作;另外一種解讀,有點落伍了,最近他好久沒怎麼上榜了,跟當下的市場脫節了,還是按之前的手法,成了來買單了。
青島銀行:
深南東路買入5400萬
外資買入5300萬
孫哥買入5000萬
章公子買入3800萬
光南路買入3300萬
桑田路賣出2700萬
點評:這股的炒作邏輯是次新銀行
通過同花順L2超級盤口回放,孫哥 章公子買點類似,都是開盤和開盤沒多久買入的,桑田路開盤和開盤沒多久基本砸完,所以,以後別在喊,桑田路什麼格局了,現在已經跟這兩個字無關了。
代表遊資買點位置示意圖,紅點是買,綠點是賣
小康股份:
湖濱南買入1000萬
廬山路買入1000萬
趙老哥買入998萬
蜀金路買入890萬
點評:這股的炒作邏輯是新能源汽車
通過同花順L2超級盤口回放,趙老哥 刺客開盤都嘗試了抄底,基本是投進去千把萬,水花都沒起,可見在趨勢面前,什麼哥也枉然。
(說明:以上文章來源於新浪微博、中財網、有關作者公號,以及發布在水晶球文章,部分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