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小成本驚悚片,名叫《忌日快樂》。
講述的是女主生日時被神秘面具男殺死,生日成了忌日,死後又回到了那個早晨,繼續被神秘男追殺,陷入可怕的死亡循環。
這部電影將非新奇的時空循環設定與殺人狂電影相結合,同時配合恰如其分的血漿Cult和黑色幽默,成了一年一次的小驚喜爆款。
在去年發布原版續集時,同樣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近日,《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帶來了一部自編自導的新作品。
看名字就知道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砍人的快樂》。
就像《快樂的忌日》,這部電影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高中校園裡,情節的核心也是高度概念設定。
但是風水輪流轉,這次換成了男主角瘋狂追殺變態殺人狂,並在一天內將對方殺死。
本片就是要展示殺人狂的奇特殺人技巧——
回到學校之前,四個男孩和兩個女孩正在家裡開著小賣部,聊著這個小鎮上流傳了20年的殺人犯——屠夫的故事。
據稱,每年返校的日子裡,屠夫都會跳出來虐待幾個高中的少年。
不料,聊著聊著,屠夫突然出現在後面,把他們當成今年返校節的「前菜」。
頭一個領便當的男孩子,死得最慘,被屠夫硬生生的吞了一口酒;
他的相貌也沒好到哪裡去,被釘在了馬桶上。
另一對小情侶死得更有藝術性——
男孩子用羽毛球拍左右夾球;
女生被衣架貫穿掛到了牆上。
這個女生的老爸,剛好是個古玩收藏家。
屠夫殺完人後,看到一把精美的古老匕首,就順手牽羊拿走了——正是這個一時起貪念的舉動,很快讓他翻了車。
四連殺事件很快就在學校裡引起了恐慌。
但是,女主米莉卻對此心不在焉。
在她的生活中,煩惱已經夠多了——
因為父親一年前去世,母親成了酒鬼,常常醉得不省人事,母女之間常常有矛盾;姐姐忙著做警察,也無暇照顧米莉的成長。
那天晚餐時,媽媽強迫米莉陪她去看返校節的歌劇。
Millie很不情願,但是她總是很乖,不敢暴露自己的感情。
因為這樣的性格,她在學校也是個受氣包。
上課時被老師惡毒地辱罵,足球比賽被男生辱罵;
放學後,還總是被一夥姐妹幫圍堵欺負。
即使是暗戀了很久的同桌,她也不敢開口。
幸虧有兩個死得很好的人能給她一些幫助和鼓勵。
回到學校節前的晚上,母親因喝多了忘記去學校接米莉。
最終落單的米莉成為屠夫的目標。
肉販用一把古老的匕首刺入她的胸膛,沒想到突然發出一聲巨響——米莉並沒有死,只是在聽到某種咒語後暈倒了。
警察的妹妹及時趕到,把屠夫嚇跑,帶回米莉。
但是第二天一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屠夫發現自己的身體變成了米莉,而米莉醒來時,屠夫的房間裡到處都是兇器和乾屍!
對,又是一個老掉牙的設定——身體交換。很久以前就有很多這樣的電影了,科幻的有《阿凡達》,恐怖的有《變臉》,純粹愛情的有《你的名字》。…更別提像《兩個男人都錯了》和《羞羞的鐵拳》這樣的喜劇了。
一般而言,此類電影的看點很少有什麼可以互換身體之後的適應與對比,以及最後如何互換身體的懸念。
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在確認了「上錯身」之後,兩人便開始探尋自己陌生的身軀。
肉販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情不自禁地玩弄自己;
在撒尿的時候,米莉卻惡毒地跳著甩甩舞。
然而,他們卻不會因為這樣一個有趣的發現新世界的過程而忘記自己。
肉店老闆意識到,用米莉的身體作掩護,想要大開殺戒簡直是太方便了!
剛剛跑到學校,他就碰上了姊妹幫的頭頭,一不做二不休,屠夫決定先把這個送上門的霸凌女郎殺掉…
另一方面,米莉也很快地猜到了屠夫的心思。
她急忙跟到學校,試圖阻止他。
可是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霸凌女已經被屠夫凍成了一塊碎冰:
為防止屠夫繼續殺人,米莉決定自己去找兩個死神幫忙。
但是以她現在大叔的樣子,可以想像這一過程並不順利…
經過費盡心血,終於說服死黨相信自己,他們在神秘學老師的幫助下,了解到了交換屍體的秘密——
結果發現,這名屠夫偷來的匕首,來自古墨西哥的阿茲特克部落,就像《加勒比海盜》中的阿茲特克金幣一樣被人詛咒。
這種匕首被用來殺人供奉,如果供奉失敗,兩個人的靈魂將被交換。
這也很簡單,只要米莉拿一把匕首,再把屠夫捅出去就行了。
但是沒有多少時間給她。
在一天之內,如果不換回來,這靈魂的交換將成為永恆…
現在,米莉的妹妹已經把匕首帶到警局,而屠夫正在對著米莉的臉部瘋狂砍殺。
於是便陷入了一種連環追殺砍人的怪圈,這也正是片名《砍人快樂》的緣由。
身為一個爆米花喜劇,不難想像米莉最終一定會回到自己的身體。
儘管如此,片中的「連環砍人遊戲」還是相當有意思。
這一面,基本上是遇上誰殺誰,來者不拒——他先把故意挑釁的老師給砍了,又把性騷擾米莉的橄欖球隊男生挨個打了一頓。
對於他來說,這是一種激情,一種完成自己的返校之旅的傳統絕技,但看起來卻是「米莉」在用另一種方式為自己報仇。
假如變身後的屠夫負責為本片輸出血漿的話,那麼米莉基本上就成了喜劇演員。
為了讓小夥伴們相信自己,她只好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頂著大叔的身體跳了一段只有他們三個知道的性感辣舞。
跳跳…,跳眼睛√。
當她在大街上被警察追捕時,她躲進了老媽打工的服裝店,碰巧碰見老媽一邊工作,一邊抱怨家裡辛酸。
聽到這句話,她幾乎要哭出聲來,忍不住安慰老媽,結果老媽會心有餘悸,幾乎要和「她」談戀愛~。
她一直暗戀的那個人,差點也被屠夫下毒了。
Mily及時趕到救下他,得知同桌原來也喜歡自己,兩人就熱情洋溢地上演了一場刺眼的熱吻…
這部電影把暴躁大叔和軟萌蘿莉這兩個身份對比起來,做得相當到位。
扮演屠夫的文斯-沃恩,還是一個190cm高的壯漢,蘿莉內心的壯漢和伯伯魂的米莉,每次在同框時,對比感爆棚的喜劇效果都被拉滿。
不過除此之外,整部影片並沒有多少超出觀眾預想的東西,劇情走向都在意料之中。
如此一來,那些揮灑血漿的花式殺人戲碼,也算是娛樂性上的一個彌補。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打著高概念旗號,把驚悚、喜劇和血漿Cult片一鍋亂燉的大雜燴小品,從設定到劇情,都能看到滿滿的套路。
確實,在如今這個時代,要想把互換身體這樣的老梗玩出新意,難度非常大。
不過就像當初的《忌日快樂》一樣,雖然明知是「土撥鼠之日」的套路,明知道結局肯定會皆大歡喜,但影片在類型混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把可看性做足,觀眾還是會買單。
而作為同一名導演的作品,兩部影片的氣質相似,主題上也有很多共通性。
如果說《忌日快樂》講的是「不讓我多死幾次,我都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這麼多人」,那麼本片裡屠夫虐殺霸凌者的情節,就是「要不是主動去得罪別人,也不會莫名其妙就被砍」。
當年《忌日快樂》以480萬美元的成本,收穫了破億的票房。
本片在美國上映之初,也低空略過拿了兩周的票房冠軍。
當然,在今年大片紛紛撤檔的環境下,這種小成本娛樂片拿票房冠軍,有點兒「猴子稱大王」的意思。
但如果單純圖一樂,《砍人快樂》的刀法還算精準,被它「砍」到笑點應該沒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