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滿月就要進行各種「習俗」?全身上下都折騰一遍?

2020-12-1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婧雅寶貝

育兒的道路上總是有許多的「坎坷」總是要聽見別人的「流言蜚語」總是要受盡很多的「委屈」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要收穫孩子的成長,更需要媽媽付出的努力!

剛剛出生的寶寶總是那麼可愛,慢慢的孩子開始長大,終於要滿月了但是各種隨之而來的當地「習俗」也來了,家裡長輩說:滿月要剃光頭、要給孩子剃眉毛、要給孩子剪睫毛、要給孩子擠乳頭、要給孩子......

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隨之而來聽著就頭大,天,我是孩子的母親能不能讓我來照顧孩子、難道孩子滿月就要全身上下都折騰一遍?

習俗一:

孩子剛滿月的那一天,不僅是我可以「解放」孩子也可以抱出門了,婆婆說:今天孩子滿月要給孩子剃光頭,這樣孩子的頭髮才會濃密,等會讓孩子的爺爺給孩子用刮鬍刀給孩子剃頭,多給孩子剃幾次以後孩子的頭髮好得很,婆婆邊說邊笑,嘴裡喊著「老頭子,把你的刮鬍刀拿來給孫女剃個頭髮!

我聽著就問:媽,為何滿月就要剃光頭?還用爸的刮鬍刀?那不是細菌很多嗎?再說了孩子小喜歡動來動去的、給孩子頭皮刮傷了怎麼辦?不一定滿月就要剃頭啊!我到時候帶去理髮店剪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剃光頭的!

婆婆一聽不樂意了,那時候我兒子不也這樣的,現在不也好好的?

我說:這是您那個年代,刮鬍刀上的細菌很多,孩子小又喜歡動來動去的,給孩子頭皮刮傷了就麻煩了,再說不一定滿月就剃頭髮孩子的頭髮就濃密,孩子的發質跟父母的遺傳基因有著關聯的,不是說什麼滿月剃頭就頭髮好!

習俗二:睫毛越剪越長?

孩子剛滿月抱去小區外曬太陽,小區的大媽大姨很多,在哪裡聊的火熱朝天,看著小孩子大媽們都跑來逗孩子玩了,「這孩子長得真好看,哇,這寶寶的眼睫毛真長?小妹:你是不是給孩子剪過睫毛?所以孩子的眼睫毛才長的這麼長?沒有啊?我寶寶沒有剪過睫毛,沒有剃過眉毛!生出來就這樣,它自己長的!

是這樣的啊,那如果你再給她剪一下可能會更長更好看,你可以回家給她剪一下,我笑著回答說:不用剪了,孩子又好動,等會讓孩子受傷了就不好了!不一定給孩子剪睫毛就會越長越長再次長出的睫毛很有可能長成倒毛,對寶寶的眼睛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寶寶的睫毛的長短,都跟父母的遺傳和營養狀況有關,用剪睫毛的方法是沒有作用的,寶寶的眉毛、睫毛讓它順其自然就好了!不用去較真!

習俗三:要給女寶寶擠乳頭?

我想大部分的地方都有這習俗,長輩們總說;女孩子不擠乳頭以後孩子的乳頭會內陷,男寶寶不擠乳頭會讓乳房長的很大!這樣就不好了!滿月給孩子擠一下,不要害了孩子!

我也遭遇了這樣的情況,我被婆婆說了好多次,被隔壁的鄰居說了好久,但是我就沒有去給孩子擠乳頭,其實乳頭凹陷與嬰兒期有沒有擠乳頭並沒有什麼聯繫。

給寶寶擠乳頭很容易造成新生兒乳腺炎。因為局部的擠壓,寶寶肌膚較嫩很容易引起皮膚的破損,除了給新生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外,還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引起乳腺炎的發生,所以不要給嬰兒擠乳頭,不要因為長輩的無知和錯誤的舉動,害了孩子。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滿月習俗:小孩滿月都有哪些習俗?為啥還要在姥姥的灶臺前撒尿?
    滿月習俗傳承至今,隨著思想的解放,男女權力逐漸趨於平等,人們也都不會再區別對待了,無論男孩女孩,都要辦滿月宴,而且時間上都會選擇30天。滿月的習俗關於小孩滿月,民間有很多傳統的習俗,雖然現在的80後、90後母親不是很認同,但是很多地方的老人們,舊觀念依然很重,滿月禮仍然堅持傳統習俗。孩子滿月時,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給孩子理髮,民間也稱之為鉸頭。
  • 滿月習俗
    2.送米酒得知女兒生下孩子,母子平安。這個時候,孩子的外婆就要開始醞釀準備雞蛋、米酒等食物,待產後第三天前往看望「坐月子」的女兒,送去親手釀製的營養物品。同時,還需要為孩子準備新衣褲、手推車、搖籃等嬰兒用品,待孩子滿月時送給他,這個習俗叫「送祝米」。3.吃紅蛋古時候,滿月請酒也可以稱為「吃滿月蛋」。
  • 滿月習俗知多少
    滿月習俗知多少
  • 除了送紅蛋,傳統文化中的滿月還有這麼多習俗,真的漲姿勢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風俗文化,也隨著科技的進步,慢慢消失殆盡。我和弟弟是在農村長大的,記著弟弟出生的時候,染了紅雞蛋,然後分給鄰居吃,就是為了圖個好兆頭。後來我兒子出生的時候,並沒有送紅雞蛋,因為住在高樓大廈裡,街坊鄰居的都不認識。所以還是小時候好一些。
  • 擺「滿月酒」的傳統是怎麼來的?古代人擺滿月酒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古代民間在擺「滿月酒」時會有很多習俗,而這些習俗其實都是為了祝願孩子人生更加美好。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報喜、吃紅蛋、送米酒、出窩等習俗,都是孩子滿月時必須要走的流程。無論哪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問題,否則就會讓人有一種不詳的預感。1.
  • 【約會春天】請滿月的習俗
    我們這裡有個習俗,滿月後娘家弟弟或妹妹要來把女兒和寶寶接回家。昨天一大早,妹妹就坐車往我們這裡趕,因為離的比較遠,大中午才到地方,匆匆吃完午飯,我們就啟程了。有了寶寶後,出一趟門真的不容易,大包小包跟搬家一樣。
  • 蘇州習俗之滿月周歲
    一般,男孩要做雙滿月,就是等到滿兩個月的時候舉辦滿月儀式,寓意有了第一個男孩,還想要第二個,成雙。女孩子就只能做單滿月了,滿月酒席上也只能吃鯉魚,不能吃鰱魚寓意有"一個就夠了",這是一種重男輕女的觀念體現。滿月儀式不一定在滿月或雙滿月的當天。
  • 農村家庭辦滿月酒的「三大習俗」 祭祖報喜是首要,必備紅雞蛋
    以這次正月初十我家大哥哥為他兒子辦的滿月酒為例,我應該叫他小侄子。 所謂滿月酒是指嬰兒出生後一個月而設立的酒宴。因為中國古人認為呢,嬰兒出生後存活一個月就是度過了一個難關。這個時候,家長為了慶祝孩子度過難關,祝願新生兒健康成長,通常會舉行滿月儀式。該儀式需要邀請親朋好友參與為證,為孩子祈禱祝福。這就是「滿月宴」的來源。
  • 武鄉縣中西部做滿月的習俗
    這做滿月的習俗何時沿襲至今,未作考究。常言道:「十裡鄉俗不一般。」這是從地域差異方面說的,從時間的觀念來講,也可說,十年風俗也不一般。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推進,舊的風俗習慣不斷在革除,有的延續,有的摒棄,隨時在發生著變化。
  • 傳統習俗帶孩子的方法,堪比迷信,小心害了孩子
    這個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個新聞,經過是奶奶相信以前的習俗和習慣,在滿月時給讓父母給小女兒把眉毛剃光了,並說將來眉毛會變黑變粗,但是有兩個後,孩子沒有長出任何眉毛,孩子的父母用後悔不及,他們沒想到這會傷害孩子。這一消息一出,母親們就義憤填,,他們講述了老人家中各種奇怪的習俗和習慣。他們始終認為,這些習俗和習慣無法用科學解決。
  • 寶寶不情願被拍「滿月照」,全身拒絕的小表情萌翻網友:生無可戀
    導讀:寶寶不情願被拍「滿月照」,全身拒絕的小表情萌翻網友:生無可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不情願被拍「滿月照」,全身拒絕的小表情萌翻網友:生無可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還沒滿月,媳婦沒事就哭,順著也不行,作為丈夫應該怎麼做?
    也許她抑鬱的時候最愛折騰身為老公的你,但不要懷疑,她最折騰誰就是最依賴誰,你更要挺住。產後抑鬱主要來源於:1 身體的變化:孩子還沒滿月時,最大的變化就是身體,無論是剖腹還是順產,身體上帶來的疼痛不可避免。
  • 拍滿月照被攝影師「擺弄」,寶媽表示不會給孩子拍,考慮百天照
    如果是爸媽自己給孩子拍照,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手機拍了,但是去影樓拍照就不一樣了,照片質量會更好,但過程也比較麻煩。孩子應該去影樓拍滿月照嗎?孩子滿月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在一些地方會有習俗,家裡人會喝滿月酒慶祝,同時也是祝福孩子越來越好。而有些家長會喜歡帶孩子拍一些美照。
  • 懷孕後參加寶寶滿月酒遭拒,過來人給出的解釋:去了對誰都不好
    懷孕被拒參加「滿月酒」在中國的習俗中,懷孕之人的禁忌很多,是不是懷孕之後,一下子是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不是對這個不好,就是對那個不好,比如孕婦不能摘果子,要不明年不結果。孕婦不能參加婚宴,對孩子不好等等。這些禁忌有必要嗎?真的不能參加婚禮嗎?
  • 滿月、抓周、花甲,這些華夏傳統文化習俗為何現於一份村委禁告裡
    筆者也注意到,在《公告》中「不允許過滿月、一周歲生日、六十歲生日」的禁令。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華夏文化習俗,究竟是什麼?無論怎麼表現,政老爺對寶玉都難免怒氣因為是在嬰兒周歲生日當天舉行的儀式,所以名為「抓周」,是讓孩子抓取擺在其面前或周圍的各種物件,主要是筆墨紙硯、印章、書籍等寓意美好的物品,期望孩子有美好的前程
  • 孫女滿月奶奶給剃光眉毛,兩月後家人以淚洗面,育兒謠言太坑娃
    (文|歪媽)關於新生寶寶,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祝福習俗,這些習俗基本都在期盼著寶寶更好地成長,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就有這麼一個習俗,那就是在寶寶滿月時,會給他們剃眉毛和頭髮,認為這樣將來他們的頭髮和眉毛會長得更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奶奶偷偷給孩子剃滿月眉,孩子一輩子都是「無眉星人」,媽媽抹淚
    比如給孩子剃滿月頭、滿月剃眉毛剪睫毛、給孩子捏鼻梁、給孩子綁腿等習俗,年輕的父母們已經知道了危害,但是還有許多老人堅持著這些老傳統。年長奶奶不顧阻攔,偷偷給剛滿月孫女剃眉毛,結果一個月都沒長出來小偉是從小山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孩子身上,尤其是家裡沒上過學的父母,看著兒子考上大學、結婚生子,小偉的父母欣慰又感動。
  • 寶寶出生第一年的習俗,有些流傳至今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儀式感,在寶寶出生這一年,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講究」,比如報喜,三朝做膽,拜床母,做滿月,理胎髮,百日禮,收涎,吃姑米,抓周等等,很多習俗有一定的地域性,也有些習俗已經失傳。過去的這些習俗,多源自對生命的敬畏,由於醫學不發達,嬰兒夭折情況非常常見,拜神,祈福等形式都是在為孩子平安長大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嬰兒習俗的轉變。
  • 滿月發汗的好處 滿月發汗適用人群
    很多的孕媽媽在生完寶寶滿月的時候發汗,那麼滿月發汗的好處是什麼呢?發汗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滿月發汗注意事項有哪些?滿月發汗適用人群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滿月發汗的好處1、使內邪寒毒從體內完全排出體外。
  • 為迎合習俗,滿月寶寶眉毛被剃光,2個月後醫生斥責全家人無知
    寶寶的降生對於全家而言都是一件幸福的事,而寶寶的身體也是家人們都格外關心的話題。有些地方對於寶寶出生會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比如剃滿月頭一類的,都是寄託了自己的期許和祝福。不過很多習俗由於流傳的時間很長,其中除了精華之外,自然也有糟粕,如果父母長輩迷信的話,就很可能會聽信一些無稽的習俗,從而無意做出一些傷害到寶寶健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