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言
4K高清攝製版本的《大地頌歌》1月1日晚在湖南衛視播出,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到一臺震撼心靈的史詩級歌舞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獨闢蹊徑地以大型史詩歌舞劇的形式《大地頌歌》來生動演繹湖南奮力書寫的扶貧答卷,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總結性意義。
看劇以「新」。融合創新,是這部歌舞劇最大的時代看點。《大地頌歌》打破了常規藝術表現手法,運用集成式、創新式的表現形式,打造了歌、舞、音樂等多種舞臺形式的集合體。在音樂上,突出表現在湖南經典民歌與現代原創音樂的充分融合,給湖南經典民歌,嫁接上了現代音樂的fashion感,讓老歌唱出了「新調兒」;在舞美上,湘情湘韻與現代時尚舞蹈語互為闡述,共展大美,不局限湖南苗族、土家族的舞蹈風格特點,採用了大量的現代舞、當代舞編排技法,從豐收的採摘舞蹈、開墾山川的勞動舞蹈、小朋友暖心合唱的課桌舞蹈……以具有濃鬱地方氣息和現代氣息的「風雅頌」,吸睛年輕一代。它借鑑了電視的優長,巨大的LED屏幕的使用,讓舞臺天幕呈現出蒼山如海、大地遼闊、苗寨古樸等具有極高清晰度和衝擊力的美景,使人心生對美麗祖國的熱愛和感動。這種跨界融合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全新的演繹方式在藝術創作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帶來了一種新的概念。
看劇以「真」。最是情深能致遠,最是深情能動人。「要告別往昔,就要拼上全力,鑿向那貧窮,爭一口氣。」「扶貧簡單輸血是不行的,關鍵是造血。」……一句句肺腑臺詞,觸動內心深處的柔軟。《大地頌歌》的燃點多、淚點滿,緣於劇中所有的舞臺形象都建立於真實原型基礎之上。真人真事,標註了這部劇的情感維度。「鄉親們,留下來,跟貧窮幹一仗!」這是谷智鑫在劇中一句觸動人心的淚點臺詞。谷智鑫飾演的龍隊長原型就是十八洞村的第一任扶貧隊長龍秀林,何炅飾演的王老師取材於祁東縣官家嘴鎮啟航學校的支教老師王育霖。從十八洞村牆上的順口溜,到十八洞村真實的相親會,都被引入劇中。而該劇的組織者、創作者們無論塑形傳神還是藝術提煉,都聚焦於人——人的情感、人的命運,以真情打動人,靠真事來感動人。
看劇以「精」。一部好劇,必是心血之作,必靠精心打磨而來。《大地頌歌》從劇本,到呈現形式,再到舞美、燈光、服裝、道具等等方面,都是在主創團隊無數次召開會議、並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反覆修改、調整,不斷完善而成的。僅劇本,就前後就改了100多版。從泡在排練場10小時以上的演員自我修養,到1351位演員10個夜以繼日的排練;從舞臺的用心設計、舞美的精心編排到感人的細節處理,每一個精益求精的環節、細節,都成為打動觀眾的關鍵。
文藝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描繪新時代精神圖譜。在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的時代當口,更需用文藝的號角,為傳播力量、傳遞信心,鼓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精氣神。《大地頌歌》,這支展現湖南脫貧攻堅壯麗徵程的文藝號角,正在戰貧中國唱響決戰決勝的嘹亮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