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片段篩選發現HIV逆轉錄酶抑制劑

2020-12-12 生物谷

                                                               

2015年6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三種針對HIV-1逆轉錄酶的片段化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HIV-1逆轉錄酶活性,為HIV-1預防和治療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信息。

 

基於片段篩選的方法可用於發現新的活性位點或變構抑制劑以進行治療幹預。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飽和轉移磁共振和體外活性實驗的方法,發現了HIV-1逆轉錄酶的片段抑制劑,與非核苷酸類的RT抑制劑(NNRTI)和核苷酸RT抑制劑(NRTI)相比,這種片段抑制劑在化學結構和作用機制上存在很大不同。

 

研究人員鑑定出三種化合物能夠抑制HIV-1逆轉錄酶的RNA和DNA依賴性DNA聚合酶活性,作用濃度在微摩級別但仍保留了抑制突變型逆轉錄酶的效能,其中包括抵抗NNRTI作用的三種突變:K103N,Y181C和G190A。這些化合物還能抑制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逆轉錄病毒的活性,但對E.coli DNA聚合酶I的Klenow片段沒有抑制作用。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平衡態動力學分析,結果表明其中一個片段是HIV-1逆轉錄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專門作用於dNTP底物,而另一種化合物是逆轉錄酶聚合酶活性的競爭性抑制劑,專門作用於DNA模版/引物,因此這種化合物還能抑制RNase H活性。除此之外,這種dNTP競爭性逆轉錄酶抑制劑還保留了對抗NRTI抵抗型突變K65R和M184V的活性。在另一項抗病毒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模版/引物競爭性複合物能夠抑制HIV-1複製。

 

綜上所述,這項研究通過化合物篩選的方法發現三種片段具有對抗HIV-1逆轉錄酶活性的強大功能。這些片段化抑制劑的發現為HIV-1預防及治療新藥的開發提供了新的契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Identification of mechanistically distinct inhibitors of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through fragment screening

 

Jennifer Laa,b,1, Catherine F. Lathama,1, Ricky N. Tinettia,c, Adam Johnsona, David Tyssena, Kelly D. Huberd, Nicolas Sluis-Cremerd, Jamie S. Simpsonb, Stephen J. Headeyb, David K. Chalmersb, and Gilda Tachedjian

 

Fragment-based screening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iscover novel active site or allosteric inhibitor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Using saturation transfer difference (STD) NMR and in vitro activity assays, we have identified fragment-sized inhibitors of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with distinct chemical scaffolds and mechanisms compared to nonnucleoside RT inhibitors (NNRTIs) and nucleoside/nucleotide RT inhibitors (NRTIs). Three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inhibit RNA- and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activity of HIV-1 RT in the micromolar range while retaining potency against RT variants carrying one of three major NNRTI resistance mutations: K103N, Y181C, or G190A. These compounds also inhibit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RT but not the Klenow fragment of Escherichia coli DNA polymerase I. Steady-state kinetic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one of these fragments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HIV-1 RT with respect to 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dNTP) substrate, whereas a second compound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RT polymerase activity with respect to the DNA template/primer (T/P), and consequently also inhibits RNase H activity. The dNTP competing RT inhibitor retains activity against the NRTI-resistant mutants K65R and M184V, demonstrating a drug resistance profile distinct from the nucleotide competing RT inhibitors indolopyridone-1 (INDOPY-1) and 4-dimethylamino-6-vinylpyrimidine-1 (DAVP-1). In antiviral assays, the T/P competing compound inhibits HIV-1 replication at a step consistent with an RT inhibitor. Screening of additional structurally related compounds to the three fragment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molecules with improved potency against HIV-1 RT. These fragment inhibitors represent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scaffolds for development of novel drugs for HIV-1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相關焦點

  • B肝新藥開發純化HBV- RT和尋找潛在逆轉錄酶抑制劑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開發了一個體外檢測系統,使用純化的HBV RT來尋找潛在的逆轉錄酶(RT)抑制劑。這項科研成果是高純度B型肝炎病毒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下部分,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科學雜誌《Viruses》上。
  • 武漢植物園從藥用植物中篩選發現天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DNA拓撲異構酶(Topos)是DNA複製的關鍵酶,在細胞轉錄、重組和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些抗癌藥物的靶酶,目前已有針對DNA拓撲異構酶的成功抗癌藥物在臨床應用。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藥用植物是發現和開發抗癌藥物的重要資源之一。親和-超濾/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AS/UF-LC-MS)是一種從藥用植物中篩選並尋找拓撲抑制劑的有效方法,具有高靈敏度、高通量和普適性。
  • 新型整合酶抑制劑的上市,能為國內愛滋病治療帶來哪些改變?
    免費治療的藥物包括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和蛋白酶抑制劑。「四免一關懷」可以滿足絕大部分HIV感染者的用藥需求,但是根據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愛滋病組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愛滋病學組共同制定的《整合酶抑制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奈韋拉平和依非韋倫等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曾是應用廣泛的一線治療藥物,但近年來HIV對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耐藥率明顯升高,部分地區甚至出現較高的傳播性耐藥,使得基於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一線治療方案受到巨大挑戰
  • B肝理想靶點工具,日本科學家開發,高純度篩選抗HBV藥物系統
    日本科學家介紹,我們成功地獲得了一個具有模板/引物和底物結合活性的聚合酶逆轉錄酶(RT)結構域,並利用純化的RT蛋白,建立了一個新的高通量篩選(HTS)系統來尋找新的聚合酶抑制劑。為了檢驗檢測系統是否提供可靠的結果,日本科學家使用藥理活性化合物,對小規模篩選進行了測試。因此,試點篩選主要確定了已知的抗病毒聚合酶試劑。然後,再篩選了2萬種化合物,新鑑定出4種。
  • 醫學史上的12月10日:發現逆轉錄酶的霍華德出生,他因此而獲諾獎
    他們鑑定出病毒中的一種酶(逆轉錄酶),它合成含有病毒RNA信息的DNA。在羅納託·杜爾貝科發現腫瘤病毒通過將它們的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後,霍華德·坦明和大衛·巴爾的摩分別獨立發現由RNA組成的基因組病毒也可以插入宿主細胞的DNA中。這是通過這種叫做「逆轉錄酶」的酶來實現的。
  • Science:探秘逆轉錄酶的多功能性
    這一複雜的過程需要有數種酶的活性,其中包括涉及 DNA 合成、 RNA- DNA 複製中間產物中 RNA 鏈的降解、核酸鏈的置換以移除剩下的 RNA 及 DNA 片斷,使得第 2 條 DNA 鏈得以合成以及核酸鏈的轉移使得新合成的 DNA 可以在模版內或模版間移動等酶的活性。不同尋常的事,所有這些任務都是由一種單一的酶來進行的: HIV 逆轉錄酶( RT )。
  • HIV長效療法GS-6207值得期待
    近日舉行的2020年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感染會議(CRIO)上, 吉利德科學(就是那家因新冠病毒出名的公司)公布了HIV-1衣殼抑制劑GS-6207的1B期臨床數據。結果顯示:GS-6207具有抗病毒活性,在單次皮下注射後有迅速降低病毒載量的潛力。
  • PLoS ONE :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可減緩愛滋病傳播
    據9月19日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 )期刊稱,美國匹茨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的國民堅持每天服用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將可以減緩該地區肆虐的愛滋病傳播速度。
  • 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
    這些發現對於尋找治癒HIV的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病毒庫縮小在此之前並未被實現。不過,一旦停用抗病毒藥物,這種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併不會阻止或延緩病毒反彈,這說明治癒HIV是多麼困難。感染了SIV的猴子被認為動物感染HIV病毒的最佳模型。
  • 轉錄調控研究簡史 | 值得收藏
    博後期間,他和同事試圖用純化出來的RNA聚合酶I和人工合成的DNA精確地轉錄rRNA,但結果卻讓他們失望。Roeder開始思考:難道真核生物的轉錄還需要其它的一些因子?又或是染色質環境是轉錄所必須的?1971年,美國聖路易斯市的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WUSM)為Robert Roeder提供了助理教授的職位。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當DNA中的某個遺傳信息需要表達時,第一步是將其轉移到RNA分子上,即轉錄(transcription)。所以多數RNA是DNA中部分信息的臨時載體,成本低,壽命短,數量多。RNA的結構與功能多樣。RNA聚合酶I(RNA pol I,RNAP I或RNA pol A)負責轉錄rRNA,但不包括5 S rRNA;RNAP II負責mRNA、大多數的lncRNA和snRNA,以及部分microRNA;RNAP III負責分子較小的RNA,如tRNA、5 S rRNA、U6 snRNA以及部分microRNA。
  • B肝針對聚合酶新藥指引,日本科學家獲得,高純度HBV-RT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開發了一個體外檢測系統,使用純化的HBV RT來尋找潛在的逆轉錄酶(RT)抑制劑。這項科研成果是高純度B型肝炎病毒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下部分,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科學雜誌《Viruses》上。
  • JMC|義大利-美國聯合團隊虛擬篩選發現全新廣譜抗菌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在與其鬥爭的過程中,科研人員不僅需要發現新型有效的抗生素,還需要從耐藥機制入手研發新的抗菌化合物,以減少出現耐藥性的可能性,提高抵抗持續感染的活性,並提高安全性。在所有經過臨床驗證的靶標中,細菌IIA型拓撲異構酶家族的DNA促旋酶和拓撲異構酶IV引起了科研界極大的關注。氟喹諾酮類藥物經充分驗證且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一線藥物已有50多年歷史,但最近累積的突變使細菌對這類療法產生了耐藥性。
  • JCIM|多構象虛擬篩選發現新型高效抗結核藥物InhA抑制劑
    基於結構的虛擬篩選流程結核桿菌enoyl-醯基載體蛋白還原酶(InhA)是抗結核藥物開發的一個有吸引力的、有效的靶點。相關文章JCIM | 老藥新用策略-虛擬篩選藥物庫發現氯環嗪是Zika病毒NS2B-NS3蛋白酶抑制劑Science Advances | 經典!
  • 長效HIV療法!吉利德新型衣殼功能抑制劑GS-6207單次皮下注射可顯著...
    在這項體外研究中,GS-6207不受gag裂解位點突變或與四類主要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耐藥相關突變的影響。GS-6207是一種研究性藥物,正開發作為長效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GS-6207在病毒生命周期的多個階段擾亂HIV衣殼,這是病毒複製所必需的多聚體外殼。
  • 有些反轉錄酶還有DNA內切酶活性
    1970年Temin等在致癌RNA病毒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DNA聚合酶,該酶以RNA為核板,根據鹼基配對原則,按照RNA的核苷酸順序(其中V與A配對)合成DNA。這一過程與一般遺傳信息流轉錄的方向相反,故稱為反轉錄,催化此過程的DNA聚合酶叫做反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後來發現反轉錄酶不僅普遍存在於RNA病毒中,哺乳動物的胚胎細胞和正在分裂的淋巴細胞中也有反轉錄酶。
  • ...胡德慶/高欣聯合團隊揭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遺傳與轉錄...
    自1983年法國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Luc Montagnier發現分離HIV病毒以來,人類在過去30多年中對HIV的致病機理和ADIS防治方法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199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提出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療法使曾經致命的AIDS成為大部分患者可以長期生存的慢性病。
  • |通用性反轉錄酶定向進化平臺
    XNA反轉錄酶聚合活性的定向進化實驗設計和篩選;2. XNA反轉錄酶保真性定向進化實驗設計和篩選。反轉錄酶能將RNA轉換成互補DNA,該功能是維持多種生物體正常機能的關鍵步驟。在體外,反轉錄酶被廣泛應用於核酸診斷、RNA測序和核糖體展示等體外領域[1-3]。
  • 全轉錄組後期驗證之非編碼RNA篇
    (1)頸環法:原理:由於miRNA在20bp左右,沒法根據其設計引物檢測出來,於是,人們就先將其延長,也就是先加一個環狀片段,這樣就使得原來20bp左右的延伸為80bp左右,然後就可以根據這個80bp片段設計引物。
  • 小分子抑制劑可有效抑制人線粒體DNA轉錄
    小分子抑制劑可有效抑制人線粒體DNA轉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3:51:54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Nils-Gran Larsson和瑞典哥德堡大學Clae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