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4)——地圖不等於疆域

2020-09-05 月華享瘦心理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


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過這樣一種經歷,自己的房間,即使在別人看來,是那麼地凌亂不堪,我們總是能快速而準確地在房間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對別人來說,即使你的房間整齊乾淨,他們想要在房間裡面找到正確的東西,也要費點時間。

如果父母幫你收拾了房間,你可能會為找不到東西而感到很惱火,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被放在了什麼地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並且這個世界是由我們自己選擇和塑造出來的,也因此每個人的世界都不同。

「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是NLP的前提假設之一。

每個人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把資料攝入(攝入過程),感官的運用是主觀和有選擇性的,因為不能也不需要把所有資料捕捉。


攝入的資料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過濾,而決定其意義。因此能儲留在腦中(編碼過程)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是主觀地形成的,所以過濾出來的意義也是主觀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因此是主觀的。

就像拿在手上的地圖,我選擇了自己關注的事物進入到腦海裡面,決定了它的意義,繪製成了我的地圖。

而在你的手上,你也選擇了自己關注的事物,並且給它定義,繪製成了自己的地圖。

我和你的地圖不同,也不同於他人的地圖。

但是,這些地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這就是地圖不等於疆域。

我們只能用這個方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沒有其它的方法。


因此沒有絕對的真實,只有主觀的真實或者相對的真實。


因此每個人的世界都只是在他的腦裡,我們是憑腦裡對世界的認知去處理每一件事。


因此改變一個人腦裡的世界,這個人對這個世界中事物的態度便會改變。


因此每個人都是用自製的地圖在這個世界裡生活。

我們能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快速準確找到東西,是因為房間是按照我們腦海中的地圖布置的。

別人找不到是因為他在另外一個人的地圖裡面找東西。

同理,父母收拾房間之後,我們就在父母的地圖裡面找東西,自然也找不到。


給你一塊石頭,我們能夠說出「它是石頭」,是因為它在我們的地圖裡面,並且被我們定義成了「石頭」。

而如果把它給一隻狗的時候,狗對它是沒有「石頭」的定義的,也許僅僅是一個玩具,或者不能下咽的廢棄物。

那麼誰對誰錯呢?

其實沒有對錯之分,對大自然來說,這個東西什麼都不是,只是由於不同的地圖做出了不同的反應罷了。

無論是我們認為的「石頭」,還是狗認為的「玩具」或者「廢棄物」都不是真相。

真相是,它什麼都不是。


地圖不等於疆域,我們所認為的,只是由自己選擇塑造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的。

有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限制性信念,因為這些信念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會減少非常多的可能性。

曾經有一位牴觸榴槤,堅決不吃榴槤的學員,在她的地圖裡,榴槤被定義成「臭的」「臭的東西不能吃」。

因此,無論多麼名貴的榴槤,在她面前都相當於不能吃的廚餘垃圾。所以,她的也人生少了一份體驗。

察覺到自己對榴槤的定義,她從嘗試榴槤披薩開始,從一開始的難以下咽,到接受,最後徹底愛上了榴槤,她對榴槤的信念是「榴槤很甜很香」。

這是她的新地圖。

其實,榴槤的味道,氣味什麼都不是,只是因為我們選擇了什麼,定義了什麼。


每個人都有大腦地圖,我們按照這個地圖來認知和處理事物。

同時,這個地圖不是真實的,也是可以改變的。地圖改變之後,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處理也會發生改變。

改變主觀經驗在腦裡的結構模式,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便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感受亦會改變。因此我們無須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無法知道它是怎樣的),只憑改變我們自己(腦裡的世界)我們的人生便有所改變。


事情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壓力,壓力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反應。情緒也從來不是來自某人的言行或者環境裡出現的轉變,而是來自我們對它們的態度,即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

地圖不等於疆域,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

NLP創始人理查●班德勒曾說過的一句話,很適合用來結束本文:

大部分的人都是他們自己大腦的囚犯。就好像他們被綁在巴士的最後一張椅子上,任由別人開著車上路。


相關焦點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1)——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前提假設」是NLP概念及技巧的基礎,意思是我們思考或者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假定人事物的關係就是這些「前提假設」所說的一般。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把這些「前提假設」當成真的,然後憑藉前提假設去思考和行為。而用這樣的方式,我們會發現思考和行為的效果會更好。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10)——靈活是一種能力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假設今天下班回家,你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走到街口,發現因為地下水管破裂而封了路,什麼人都不準通過。(3)去找另外一條路。如果你真的很想回家,又是一個積極靈活的人,你不會考慮第(1)和第(2)個選擇,而會集中精力去找第二條路。如果第二條路剛巧也因火災而封路,你會怎麼樣?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6)—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問:「孩子犯錯了,我該不該打他?」這是NLP的前提假設之一。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 如果你做的事沒有效果,改變你的做法。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11)——沒有挫敗,只有反饋信息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我們生活在一個光亮的世界裡。它用炭棒作燈絲,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他的實驗開始著手於燈絲的材料,傳統的炭條,釕、鉻等金屬,白金絲等。但是,它們用作燈絲材料的效果都不理想。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5)——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一位朋友是一個工作小組的組長,她最近為團隊的溝通問題大為光火。可是,等到我去檢查工作的時候,我才發現,他們做的跟我說的完全不一樣呀。 我會耐著性子重新說一遍,他們第二次告訴我「清楚做什麼,明白怎麼做。」悲劇的是,到最後,他們做的跟我說的還是不一樣。你說,為什麼他們就不理解我說的話呢?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有句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常常用來表達對別人不講道理的無奈。生活中,我們怕遇到不講道理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常常因為不尊重規則,道德規範等,而讓局面變得混亂。 其實,我們也怕遇到太講道理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太過於遵循一定的順序規則,而讓事情變得死板,沒有靈活迴轉的餘地。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12)—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正面動機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曾經,我們在課堂上,針對這樣一個題目做過討論:一個小偷因為太過於飢餓,到麵包店偷了一塊麵包有的學員認為,小偷是不值得同情的。無論境況有多艱難,都不應該採取偷盜的方式。既然做出了偷盜的事情,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監獄裡面好好改造。 有的學員覺得無關乎同情與否,認為這本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人間有大愛,小偷道歉,承諾不再偷,店主大度原諒就可以大事化了。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7)——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月華享瘦心理:專注個人成長,自我探索,NLP技術,心理瘦身領域,心理諮詢我們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也常常聽見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感嘆「沒有辦法」。大部分同學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使獎勵非常豐厚,但是他們想盡了各種可能的辦法,都沒有辦法在1個小時之內到達,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小部分同學表示願意找人幫忙租借直升機的方式嘗試一下,但是同樣認為可能性不大,如果到不了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 享瘦心理:NLP前提假設(2)——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
    第一份工作至今已經快10年了時光荏苒,第一份工作的選擇不算是成功的經驗有很多的教訓,這些教訓不足也成了後來工作中的財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3線城市的小工廠老闆是臺灣人,工廠主營是做眼鏡出口生意因為專業是國際貿易的專業所以第一份工作的內容基本跟貿易有關係跟單加對接國外客戶
  • 「NLP育兒系列」育兒的十二條前提假設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11篇香港NLP之父徐志忠神父說:「前提假設是NLP的免疫系統」。無論什麼思想或行為,你用12條前提假設過濾一次,便不會產生多大問題。根據12條前提假設,可以得出育兒的12條假設。
  • 歷史地圖 歷代戰國諸侯疆域形勢圖之一——《古今歷代中華地圖》「戰國七雄圖」
    儘管譚其驤先生是針對整個中國歷史地圖這個大面來說的,但是這種總結基本符合戰國歷史地圖的考繪。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兼併,加上戰國的傳世歷史文獻非常有限,要對這一時期各諸侯國的疆域範圍和形勢圖進行逐一考證,並繪製出相應的形勢圖,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的。儘管如此,歷代還是有一些學者勉為其難,在此方面做了不少嘗試。
  • 通過地圖了解唐朝疆域變遷:見證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興衰榮辱
    目前網上主要流傳的唐朝地圖主要有三幅,分別是唐高宗時期地圖、唐玄宗時期地圖和唐朝地圖。這三幅地圖都是譚其驤版本的地圖,出現了不少的錯誤。於是,我就在網上尋找到了唐朝各個時期相對客觀的地圖,如此就能夠讓我們更加客觀了解唐朝的疆域發展歷程了。隋朝時期隋朝地圖。581年,隋朝建立,589年滅陳朝統一了內地。
  • 朝鮮人心中大明王朝疆域是非洲六倍?盤點那些繪製世界地圖的人
    生前有「柏拉圖第二」美譽的埃拉託色尼被認為是繪製地圖的祖師爺,他的數學天賦使得各種複雜的計算成了他炫耀自己過人智慧的一種「頭腦的雜技」。僅僅依靠大腦,他就斷言地球的周長約為252000「斯達第」(約等於24000英裡),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9200萬英裡,與現在測量所得的24800英裡和9300萬英裡驚人地近似。
  • 戰國諸侯疆域及形勢圖考繪
    《戰國諸侯疆域形勢圖考繪》系統梳理了《戰國策》等史籍中關於戰國地理的資料,以公元前333年為立足點,復原了其時各諸侯國疆域的具體範圍。填補了缺乏明晰、可靠、足以作為歷史地理研究出發點的歷史地圖的空白。開頭部分主要對《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時期」地名及方位進行校補,第二部分分章詳細考證了公元前333年各諸侯國疆域範圍,並形諸圖像。全書考證較為詳密,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 歷史研究不應拒絕假設
    歷史記述者和研究者均不可能擺脫時代與階級的影響,不能不受理論素養、史學觀念、科技手段和認識能力的制約,從而無法避免記載與詮釋的偏失。只有不斷提出假設並繼之以證實或證偽,方能相對接近於歷史真實。在實證層面排除假設,就等於取消歷史研究。而在理論詮釋層面,「假設」同樣是開展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提。人們用以解釋歷史的理論框架的確立,都必然經歷過假設的階段,包括作為科學的歷史觀的唯物主義思想。
  • 地圖的正確使用指南
    大於1:400萬的地圖,黃巖島應當括注民主礁,即:黃巖島(民主礁);比例尺過小時,可以只繪島礁符號,不注其名稱。 4.南海諸島與我國陸地同時表示時,中國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在陸地上。在不出現中國陸地的南海諸島局部地圖上,在各群島和曾母暗沙、黃巖島等名稱下括注「中國」字樣。 5.南海諸島的島礁名稱,按照1983年國務院批准公布的標準名稱標註。
  • 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前提假設類速解技巧
    前提假設類試題是邏輯判斷中出題率較高的一種題型。其一般是根據題幹中給出結論和部分前提,然後提問假設是什麼,或者需要補充什麼樣的前提,才能使題幹中的推理成為邏輯上完整、有效的推理;或者要求應考者提出正面的事實或有利於假設的說明,或加強論點,否則削弱論點。
  • 世界難題四色猜想首次數學直接證明(完整版)——劉江
    地圖四色定理(Four color theorem)最先是由一位叫古德裡(Francis Guthrie)的英國大學生提出來的。四色問題的內容是「任何一張地圖只用四種顏色就能使具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著上不同的顏色。」也就是說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一張地圖只需四種顏色來標記就行。
  • 第3課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前提假設、五步脫困法
    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心理療法,你不用學太多高深的理論,只需要明白理解一些簡單的心理知識、簡單的操作,只要你足夠信任,願意學習,那麼這些實用方法,一定會有一款適合你,令你心情快樂起來。簡快療法又稱短期療法、短暫療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以解決問題為主的操作性技術系統,包括NLP(身心語法程序學)、家庭系統排列、情緒管理技巧等等內容。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假設,這裡的每一條,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咀嚼,需要我們細細體會,領悟,把握。
  • 行走在心靈地圖上
    我們需要做一些事情,來擴大自己的心理疆域。「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的一生都在追求著各種各樣的目標:金錢、名譽、地位,抑或理想、事業、婚姻……小時候我們擁有大大的夢想,小小的力量,我們堅信全世界都是圍著我們轉的,只要我們想,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可以改變世界。如果心理也有疆域的話,那時候我們的心理疆域可不只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