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報訊(記者葛利利 通訊員餘婭敏)昨天是傳統節氣冬至,民間有吃餃子、燻臘魚臘肉的習俗。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市場發現、各大餃子館生意火爆,而魚攤、肉攤和加工香腸的生意也迎來了銷售高峰。
昨日凌晨4時許,南大街社區附近的殷記水餃老闆雷遠琴早早起來買食材包餃子。根據以往的經驗,她的餃子館會迎來銷售高峰。
上午10時許,殷記水餃當天的第一波小高峰結束。雷遠琴說,當天除了上門吃和上門購買凍餃的顧客比較多以外,微信訂單也不少。為保證供應,店裡五個人馬不停蹄一直在包餃。她預計冬至當天餃子的銷售量會是平時3倍。
「我喜歡這種現包的餃子,比速凍的好吃,有家裡的味道,又比自己包省事兒,提前預訂很快就拿到了。」一位剛從殷記水餃買完餃子的顧客李女士說。
和現包餃子相比,速凍餃子就沒有那麼好的銷量了。記者走訪中百倉儲鹹安店和億豐農貿市場的一些凍貨店看到,購買速凍水餃的顧客並不是很多。據億豐一凍貨店店員介紹,當天早上僅賣了10多袋速凍餃子,銷量並沒有因為冬至這種傳統節氣增加。
早上9時許,在中百倉儲鹹安店肉類區,不少市民正排隊挑選製作香腸、臘肉的材料。在肉類區旁邊的鮮魚區,同樣有許多市民們正挑選鮮魚。
「從12月初開始,我們的肉類、魚類銷量就直線上漲。」中百倉儲鹹安店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鮮魚每天銷量2000斤左右,肉類銷量也比平時要好很多。
在億豐農貿市場內,記者看到,肉攤的攤位前擠滿了選購的市民。很多肉攤點和灌腸點「合併」,市民這邊買好了肉,肉攤點老闆就會嫻熟地幫忙切肉,然後將和好作料的豬肉放進機器中,一串串香腸很快成形。
「燻臘季一到,我們的生意就好多了,一天要賣出1000多斤豬肉。」一肉攤店老闆介紹,今年豬肉雖然漲價,但買的人也不少。
「每年這個時候,我家就開始做香腸、臘肉,這是過年的必備菜。」家住鹹安湖場的餘大媽樂呵呵地說,每年她都要準備近百斤臘魚、臘肉、香腸過年。
魚攤也迎來了銷售旺季。在億豐農貿市場內,每個魚攤都以銷售可醃製的大魚為主。「我一天要賣1000多斤。」一魚攤老闆表示,除了零散客戶,他也接團購單,店內4個人每天都在處理魚,忙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