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茶,是一種以菊花為原料製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經過鮮花採摘、陰乾、生曬蒸曬、烘培等工序製作而成。菊花茶起源於唐朝,至清朝廣泛應用於民眾生活中。菊花起源於中國,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達到3000以上,是我國種植最廣泛的一種傳統名花,除了做園林觀賞外,以藥用菊花和茶用菊花佔較大比例。根據記載,唐朝人已開始有喝菊花茶的習慣。 總結來說,菊花茶有許多功效:一、清肝明目。菊花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的常用中藥材之一,主要以頭狀花序供藥用。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口乾、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溼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功效二:治風熱感冒。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病等。對眩暈、頭痛、耳鳴有防治作用。
功效三:降血壓、抗癌。現代醫學也研究證實,菊花具有降血壓、消除癌細胞、擴張冠狀動脈和抑菌的作用,長期飲用能增加人體鈣質、調節心肌功能、降低膽固醇,適合中老年人和預防流行性結膜炎時飲用。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也有較好的療效。同時,菊花茶香氣濃鬱,提神醒腦,也具有一定的鬆弛神經、舒緩頭痛的功效。
但菊花茶也不可亂喝,濫喝,還有一些禁忌:一是脾胃虛寒者最好少喝。古籍記載認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現代研究認為,菊花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抗衰老等作用。用菊花泡茶,不宜長期連續飲用,一般3-5天即可。而體質偏寒的人不妨放點枸杞,而脾胃虛寒的人最好少喝。
二是陽虛體質的人不能常喝菊花茶。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熱瀉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損傷正氣,越喝越虛,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多喝性涼的菊花茶還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導致反酸。可見,用菊花茶來降火清熱也是有選擇的,不能千人一方。
菊花一般分三種,白菊花、黃菊花、野菊花,藥用都不一樣。白菊花,包括毫菊、滁菊、貢菊、杭白菊、胎菊、懷白菊。杭白菊比較常見,而毫菊、貢菊、滁菊,相對產量少,更名貴。胎菊,是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張開的時候摘下來的花骨朵,口味相對最宜人。白菊花,明目平肝,經常坐在電腦前眼睛會幹澀的人,適用白菊花;黃菊花,包括杭黃菊、懷黃菊、皇菊、金絲皇菊等。黃菊花適合熬夜後肝火上炎眼睛有紅血絲、以及風熱感冒引起的頭暈目眩。野菊花,味極苦性寒,適用清熱解毒,比如咽喉突然腫痛腫大、扁桃體發炎、皮膚長粉刺長癤子、或上火嚴重,不建議日常泡茶長期飲用。
可見菊花功效豐富,卻有因為自身特性有飲用禁忌。這便是喝對了茶強健身體,喝錯了茶卻可能加重病情,今天介紹的功效和禁忌你記住了多少呢?
作者:張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