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這樣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改變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方式。那麼多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這3個益處,讓你受益終生!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因為不同人有不一樣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所以對於同一件事來說,每一個人的想法也會不一樣。
讀書就是思想啟發的過程,我們每個人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就是因為受到的啟發不一樣,有的人認為這種方式是最好結果,也有的人認為那種方法才是最佳抉擇。
多讀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品德,約束自身。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和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在氣質上是有很大不一樣的。這裡並不是說讀書多的人就是好人,讀書少的人就是惡人。
讀書多的人有更廣的知識面,當然也會考慮事情的後果,所以通常會用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行為,約束自身不讓自己做出錯誤的事。
每個人都是有思想的,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欲望,而有些人卻被欲望控制住呢?其實就是思想覺悟的深淺不一樣。比如說一個小偷的行為,為什麼同樣在低谷困境的人,有的人選擇當小偷不勞而獲,而有一些人卻一心想著靠自己的勞動走出困境呢?
選擇當小偷的人,其實就是不能控制住心中的欲望,總想著不勞而獲,卻不會想著被人抓住之後的後果,最終不僅沒有改變現狀,而且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汙點,從此也少不了被人指指點點,抬不起頭。
讀書的意義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從別人的經驗教訓總結後果,讓自己不要重蹈覆轍,而不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得過且過。
多讀書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有的人認為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是改變不了的,但是也有人認為後天的經歷也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的。而讀書就是其中的一種途徑。
一個讀書多的人和一個文盲對比,其實從氣質上一眼就能看出來,喜歡讀書的人大多數是比較收斂的,就好像藏在劍鞘裡的寶劍一樣。從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談吐就能判斷一個人的修養。
為什麼現在人們喜歡談修身養性,就是因為這樣做能讓自己不被情緒控制,防止做出不理智的事來。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經過長時間的修身養性,其實是可以改變的。在靜下心來讀書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久而久之就能讓自己的脾氣平靜下來,這就是修養。
其實多讀書不僅僅有這2個好處,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無論什麼事都是這樣,只要我們能積極向上找出正能量那一面,就能讓自己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