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每學期13200元班費,還超支了,這是家委會該幹的事情嗎?

2020-12-25 育學筆談

家委會的出現,原本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學校與家長的工作,通過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教育來出謀劃策。但往往在現實中,就容易走樣。

家長爆料家委會收取高額班費

近日,安徽阜陽本地家長爆料:阜陽清河路第一小學某班級家委會在2019~2020年第一學期總共收取了13,200元的班費,而且已經造成的赤字,就是超出了13,200元,並且還沒有公開明細。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學期班費又開始收取了,雖然這個學期比較短,但仍然要求每人繳納200元班費。

家長對此提出質疑,班主任為何對這種收費是默許的,作者就是屬於縱容呢?黨委會到底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家委會應該充當什麼角色?

在我們過去讀書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家委會的概念,但是最近幾年在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出現了,家委會的出現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可以更好的搭建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橋梁,很多事情可以有緩衝的作用,不需要班主任來直接面對家長,家長之間可以先形成統一意見,然後再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既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矛盾。

說白了家委會更多的作用應該是保護學生的權益,為學生提供服務,更好的去和老師溝通,比如學校食堂夥食不好了,家委會就可以派出代表去和學校提出意見,老師上課有問題也不需要家長單獨去提意見,可以由家委會安排代表去和老師溝通。

家委會實際在幹什麼工作呢?

但在現實中,很多家委會幹的根本就不是本職工作,在我看來很多家委會的成員都有看老師臉色辦事的行為,家委會現在更多的是在代替班主任完成班級管理工作,比如班級的布置,衛生,收取班費,班級的各種活動,書刊雜誌訂閱等等,但這些事情真的是家委會該做的嗎?

我並不覺得如此,家委會之所以非常積極,更多的是因為家委會成員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在和老師套近乎而已,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借著集體的利益在獲取個人的利益而已,當然我說的只是現象,並不是所有的家委會都是如此。

收取高額的班費應該嗎?

家委會在收取班費上必須要謹慎,孩子去學校的任務是學習,而不是坐在宮殿裡享受,沒有必要花那麼大的價錢去布置教室,搞各種活動,再說每家的經濟條件也不一樣,雖然家委會說是遵循自願的原則,但實際上就算有壓力大家也會繳費的。

另外,這種收費也會形成孩子之間的攀比,會像一些孩子覺得高高在上,也會讓一些孩子覺得自卑,讀書的那些事情越簡單越好。

每一項費用的收取,都必須要經過充分的討論,但實際上很多家委會都是直接代替了家長作出決定,然後發通知,雖然在通知裡也說了自願,但實際上已經變味了。

最重要的是,在支出的時候是否要提前報備方案,然後事後再公布明細?

所以,我認為家委會在這件事情上的做法是不合適的,雖然從收費通知上看不出太大的毛病,但是這些事情已經脫離了家委會的初衷,與此同時班主任也是有責任的,對於家委會的行為班主任必須要有所監督,此前曾看過報導家委會集體決定大家籌錢給老師購買教師節禮物,但是卻被班主任徹底否定,說明班主任對家委會的各種做法是有權叫停的,不能視而不見。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小學班費13200元,還造成超支,家委會組織再度交費
    小學生班費13200元,還超支?這真是這個世紀最大的笑話!我們去年整年每個學生也只交了50塊錢,總共3100元到學期結束還有的多,這還是高中。估計13200元的班費還造成超支,過於荒謬。大概也就這幾種情況需要使用班費:平時班級學生的桶裝水費用支出;考試各班級進行了一些獎勵措施;班級組織的一些活動需要一定的經費等,這些活動基本僅限於校內,比如籃球、足球比賽,書法大賽等一些文娛活動,再怎麼算也花不了多少錢。班費的使用過程每一筆班費的使用都必須由班級管理人員記錄在案,有限時間內進行公開、透明的詳細公布。
  • 小學一學期13200的班費超支卻沒有明細,家委會是否該負責班費
    阜陽清河路第一小學二年級某班在2019-2020的第一學期收取了13200的班費,該班級一共66人每人收取200的班費,這部分班費都由家委會進行保管,本應用於班級支出,但在上學期,該部分班費全部花完,使用明細沒有列出,更令人驚訝的是本學期這麼短的時間裡家委會仍要求收取每人200的班費
  • 小學生一學期班費達500 家委會權力集中遭吐槽
    近日,一名杭州家長麗媽通過早報學堂群,向學堂君訴說了自己的困惑:家長群的「領袖」們向來出手闊綽,連帶著其他家長也要跟風,現在她的孩子才讀小學四年級,一個學期的班費就達到了500元,遇到大型的活動還要額外交一筆錢,這樣的「收費標準」讓她很是傷神。你家孩子一學期班費要交多少?你對班費的使用情況滿意嗎?對班費還有哪些意見建議?記者也進行了一番了解。
  • 貴陽一小學繳納班費200元,家委會的這波操作是否恰當
    【原標題】才開學就要面臨放假,班費200元,家委會的這波操作是否恰當6月3日晚,一則家委會在群裡發布繳費本學期班費的消息在某班級的群裡像炸開了鍋似的,每個學期只要一開學,所謂的家委會就會在群裡催繳班費。
  • 半學期花掉26000!家委會回應「天價班費」:我們班不是最多的
    家委會成立之後,就有家長提出為了便於今後一些活動的開展,建議每家收取一些費用作為「班費」,基於現在的物價,大家最終將班費敲定在了每人500元。雖然500元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並不算多,但小妍卻覺得孩子剛上一年級,有必要收取幾百塊錢的班費嗎?
  • 半學期花掉班費18000,家委會是個啥組織?班費都花哪去了
    孩子在一所重點中學上高中,開學的時候除了學雜費,書本費,保險費之外,還交了300元的班費。班費不是由學校收取的,而是由家委會代為收取,當時說收錢是為了添置班級用品,還有班級活動的開銷,雖然覺得有點小貴,但是為了孩子,也沒有家長在群裡提出反對意見,全班60位同學,班費收入一共18000元。
  • 半學期花2萬6班費,一條再收信息惹怒家長,「天價班費」花哪了
    但這件事卻沒有通知子涵媽媽和其他家長,這讓家長更加氣憤。但家委會此時也很委屈,難道老師過生日不該表示嗎?不表示的話,老師要是給孩子們穿「小鞋」,找事這麼辦!
  • 家委會要求交「班費」500元,家長直呼太高了
    近日,一名某省會城市的家長濤媽訴說了自己的困惑:家長群的「領袖」--「家委會」向來出手闊綽,連帶著其他家長也要跟風,去年班費是400元,今年一開學班費就漲到了500元,並強調遇到大型的活動還要額外交錢,這樣的「收費標準」讓她很是傷神。
  • 班費該由誰來管?95%的家長想法一致 杭城這幾所學校管理班費的做法...
    開學後這段時間,杭州不少家長都向家委會交了班費,因標準不同,收取金額也有所不同。有一學期收取100元的,有收200元的,還有收500元的,甚至更多。「個別民辦學校可能會收取多一些,裡面會包含服裝費、餐費、晚自修費等費用。」一位小學校長說。
  • 班級家委會讓家長每學期出500元,獎勵成績好的學生,合理嗎?
    這是非常的荒唐的想法和作法。出發點或許是想讓孩子進步,但這靠大規模的金錢刺激完全失取了教育的精髓與功能,肯定事與願違。且每家每學期出500元,極不可行。人人要上學要進步,這是自然現象。隨著上學學習,接受教育知書達理,學習的動力會越來越足。所以自古以來沒有靠金錢剌激,靠謊騙讓孩子上學的。古代有秦官保馬文才,都是富家子弟,有幾個能成材的?
  • 半學期交了26000班費,家長提出質疑,家委會回懟:不多呀
    這是很多父母經常會發出的一句疑問。孩子去學校裡學習,交學費與書本費這些家長都能夠理解,但是班級群裡還經常會收到很多收班費的通知。一次兩次如果金額不大,家長還能夠接受,怕的就是沒完沒了地收錢,家長還不知道這些錢到底花去了哪裡。半個學期班費收了2萬6,家長質問花哪兒了?
  • 「咋又收班費?」半學期花26000班費,家委會卻說已經很省了
    結果過了沒多久,班費的詳細開支就被公布出來,雖然才過了半個學期,但是光是班費,班級就收了26000元,而且最讓人難接受的是,這些錢大部分都花在老師身上了。除了做活動用了一些錢以外,還有一些錢,被大家用來給老師買教師節禮物了,那是一條價格昂貴的項鍊。
  • 教師節到了,家委會通知,收100元班費給老師買禮物,合適嗎?
    有朋友問,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家委會說,要收100元,教師節給老師買禮物,剩下的當作班費。這樣合適嗎?我的回答是,不合適。去年有一個事,是家委會提議,每位家長集資300元,集體就餐,當然也請了所有任課老師到場。飯畢,有家長發現,每桌餐費高達兩千多元,部分菜品價格明顯不合理,於是氣憤地說,這是某些家委會成員花大家的錢討好老師,要求退款。
  • 「怎麼又收班費?」2個月花掉26000,家委會不以為然:這才幾個錢
    孩子上學之後,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當然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都是毫無怨言的,該花錢的地方,他們一刻也不耽擱。但有的時候家長也會有質疑,比如班級裡的班費,隔三差五的就要交,究竟這些錢花到哪裡去了呢?之前不是才交過一次嗎?小張私下問了幾個比較熟悉的同學父母,他們也都是一頭霧水,孩子總是要班費,可是卻沒有人知道班費用在哪裡。有些家長在家長群裡提出了疑問,家委會曬出了帳單,在這份帳單上大家才知道僅僅半年時間就已經花去了26,000元的班費。
  • 一學期交900元班費,有多少學校把學生當成了賺錢的工具
    看網上,有個深圳的媽媽哭訴,自己在一家超市做理貨員,每月工資才3500元,但沒想到,孩子一學期的班費竟然要交900元。她孩子上的是公立學校,她沒想到的是,一學期的班費竟然這麼高,全班50個孩子,一共45000元,她不明白的是,班上需要買什麼,竟然需要這麼多錢。
  • 「天價班費」花哪了?班級半學期花掉26000,家委會:不算多的了
    有家長透露孩子剛讀初中第一學期,然而班級半學期卻花掉了26000元班費,這個數字對於貧困人家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天價。面對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向她要錢交班費,家長不由懷疑這些錢到底去了哪裡?直到流水帳出來後,才發現這些錢都進了老師的口袋了。
  • 一學期交900元班費,有多少學校和老師把學生當成了賺錢的工具!
    看網上,有個深圳的媽媽哭訴,自己在一家超市做理貨員,每月工資才3500元,但沒想到,孩子一學期的班費竟然要交900元。 她孩子上的是公立學校,她沒想到的是,一學期的班費竟然這麼高,全班50個孩子,一共45000元,她不明白的是,班上需要買什麼,竟然需要這麼多錢。
  • 一學期收兩次班費,一次500,家委會:老師生日,要買項鍊送禮
    孩子上學之後,「交班費」基本就成了常態,正常情況下,每個學期,學生們都是要交班費的,這樣才能支撐一學期的班級活動開支。然而,這些班費真的用在了班級裡嗎?李先生的兒子,一學期還沒上完,已經回家要過兩次的班費了,而且每次還不少,足足500塊錢。
  • 班級建立家委會,你支持嗎?
    現在很多學校都有家委會,家委會的主要職責是減輕老師負擔,服務於孩子,服務於班級。家委會每個學期讓每個學生家長繳納一定數額的班費,作為獎勵優秀學生,或者節日給各科老師買禮物,以及給孩子們購買班服或者學習用品等各項用途的經費,你認為合理嗎?下面小Z談談自己的親身經歷。
  • 家長爆料重慶一中學家委會用班費給老師送禮,學校回應:正在核實
    ,該家長還表示,班費明細表裡,用於孩子們學習的部分並沒有多少,大頭都被老師節日和所謂的學校活動佔了。這位不願具名的家長向記者介紹,班裡一共51個孩子,去年每人已經交了100元,這次又要求每人補交200元。該家長表示,家長交班費的初衷是為了班上的電費、書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