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結婚,彩禮錢一定要給的,各個地方不同,錢數也不同,娘家愛打聽,「你家閨女要了多少錢彩禮?」然後,娘家根據自己女兒的相貌指數,對方家庭的經濟程度,要彩禮。
多少禮金合適呢!男方家也得費點心思,家裡不差錢可以,可是有的家庭不太寬裕,想給多一些彩禮,也給不起啊。
01
小明:我家沒錢,爸媽都是農民,掙錢不容易,一輩子也沒攢下多少積蓄。所以,我家給不了太多彩禮。
小明是幸運的,他媳婦家有錢,倆人是大學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小明的優勢在於,長得好看。有些姑娘就衝這一點,也心甘情願嫁了,但前提是,大多這種女生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如果一個「灰姑娘」,就很難了。
灰姑娘的娘家大多比較嚴苛,面對彩禮這件事上,多有不允許「討價還價」的,「要娶我女兒,就掏十萬彩禮,沒商量」……
小明結婚,才給媳婦兩萬彩禮,老丈人有錢,給他們買了婚房,還「倒貼」了三十萬嫁妝,老丈人只要求一點——你要對我女兒好,敢不好試試!
02
小明算是有好命的,但別人沒這麼幸運。
凱哥結婚,媳婦娘家要八萬彩禮,這對凱哥來說,太多了!他家經濟條件不是太好,有個哥哥剛結婚沒幾年,爸媽給哥哥買房辦婚禮掏彩禮,錢已經花光了。八萬彩禮,對於他而言是天文數字。
可是媳婦娘家一分不讓,一是要讓女兒嫁得風光,二來保障女兒婚後生活有保障。沒辦法,凱哥只好四處借錢,父母也跟親朋好友借錢,買了一個二手的房子,湊夠了八萬彩禮,終於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03
我是幸運的。我和媳婦結婚,一毛彩禮都沒給她,我很感恩,遇到了不要彩禮的嶽父嶽母,他們深情地說:「只要你們過得好就行拉,你爸媽也不容易,年輕人要自力更生,回報父母。」
我媳婦也不在乎,一心要嫁給我,我原本打算三十歲結婚,可是她太愛我了,我掏不出多少彩禮錢,她也樂意嫁,我感動的一塌糊塗。然後我們就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舉辦了婚禮,只在婚禮現場做做樣子,給她一個紅包,其實裡面空空的一分錢都沒有。真愛無價!
然後,我爸媽給她買了一輛車,家裡有點小生意,「法人」轉給她了!
04
阿宇結婚,給了媳婦六萬彩禮,準確的說,是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元,媳婦娘家說了,六六大順!少一個「六」都不吉利。
阿宇家也不富裕,父親是泥瓦匠,母親是家庭主婦,家裡有幾片農田,下面還有個弟弟,結婚不易。但他媳婦還不賴,攢了幾年的工資,悄悄的塞給了阿宇,為了結婚也是拼了,把這幾萬塊錢湊到「彩禮錢」裡,滿足了娘家的心願,終於才結了婚。
05
表親大軍,結婚彩禮錢十萬。大部分都是跟親戚借的,現在還欠我家好幾萬沒還呢!結婚後,他媳婦就把十萬彩禮錢交給了娘家掌管,想花一分,都得娘家批准。
沒兩年,大軍離婚了,因為這十萬彩禮錢鬧上了法庭,最後也沒要回來一分。
我聽我媽講,有一戶人家,女兒還未嫁,有人上門提親,她爹說了,「想娶俺們閨女,拿五十萬彩禮來!」我倍感驚訝,幹嘛呢這是,這還是結婚嫁人嗎?
彩禮錢象徵著一份傳承,是風俗習慣,是婚禮不可缺少的東西,結婚時為了幸福到老,粗略分析一下現在的彩禮「行情」,大多都在十萬左右「徘徊」,但也有比如上文提到的比較誇張的。
彩禮只是婚禮的一部分,真愛才是婚姻的必需品。彩禮是要給的,娘家為了女兒幸福多要點彩禮也無可厚非,但還是得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家裡有錢的,不要也多給幾萬彩禮,家裡沒錢的,你要的不是彩禮而是「債」,甚至因為苛刻索要彩禮,影響了彼此間的感情,反而適得其反了。兩個人若真心相愛,又豈在幾萬彩禮乎,差不多就得了,愛,才是最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