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00:38 來源: E電園
[搜狐汽車 E電園](文:高超 圖:來自比克電池官方)汽車的電氣化方向已經毫無懸念,加上國家政策的導向,每年因積分政策新增的新能源車就達到了130萬輛之多,這還不包括新晉的新能源車廠的產量。受此影響,汽車的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量也被瞬間放大。了解電池生產的人都知道,一顆18650電池從原料到最終成品需要勻漿、塗布、碾壓、分切、卷繞、入殼、點焊、滾槽、滾槽檢測、X-射線檢測、注液、雷射焊、熱縮等繁複步驟。而今天,我們主要帶您了解下動力電池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化成,詳細了解一下這電池生產的最後一關。
我們本次參觀的是比克電池位於河南鄭州工業園區的生產線,據負責人介紹,比克電池2016年在國內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為10%,三元鋰電池的佔比30%,2016年裝車超過50000輛,在國產電池供應商中排名第一。
而此次我們參觀的比克化成車間廠房南北長度150米,東西寬度100米,佔地15000平方米,2018年3月投入使用。目前車間自動化水平達到100%,日處理量可達100萬顆電芯,代表了國內領先水平。這一車間主要承載電芯的化成和檢測環節,由一個全自動運輸系統通過自動化傳輸帶聯通各個生產環節,共八道工序,約耗時19天,把好電芯出廠前的最後一道關。
電池製造中的「化成」是什麼意思?
作為電芯生產的重要環節,化成是在電芯被消費者實際應用之前,通過化成環節做必要的激活、測試,安全性篩選和配組,並伴隨多道嚴格的檢測,以進一步確保電芯的品質和安全。可以說,化成環節要做到的是把好電芯出廠前的最後一道關。在鄭州比克電池工廠,化成這一步驟是在先進的無人車間完成的。
化成工序的作用是什麼?
化成的最大作用就是激活電池,對電芯進行小電流充電,將其內部正負極物質激活,在負極表面形成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膜不溶於有機溶劑,可以防止電解液進一步侵蝕電極,使電池性能更加穩定。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摻雜、合金化和碳包覆優化電池放電時,錘離子由負極中脫嵌,通過電解質和隔膜,重新嵌入到正極中,伴隨著外電路電子從負極到正極的流動,即電流由正極到負極的流動,正極處於富鋰態,而負極處於貧鋰態。由於在正常充放電情況下,鋰離子在層狀結構的正負極材料的層問嵌入與脫出,一般只引起層面間距變化,不破壞晶體結構。所以在不斷的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都處於相對固定的空間和位置,電池的可逆性很好,從而保證了電池的長循環壽命和工作的安全性。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