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8 月 14 日-16 日,2020 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AIExpo2020)於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
作為國內首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旗幟下的綜合性展會,始於 2018 年的 AIExpo 旨在探索 AI 科技應用創新成果的轉化路徑和方法,助力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經濟形態。以「萬物賦蘇 智啟未來」為主題的 AIExpo2020 集展、會、賽、獎、演五位於一體,最新科研成果、前沿產品應用、優秀行業榜樣,都在金雞湖畔完美呈現。
8 月 15 日上午,AIExpo2020 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高峰論壇隆重召開,高峰論壇由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承辦。
在高峰論壇上,十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依託的包括華為、明略科技、小米、中國平安、海康威視、曠視、依圖科技、360、京東以及好未來在內的十家公司負責人依次展示了各自平臺的階段性成果,分享了平臺發展的下一步規劃與思考。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蓬勃發展
近年來,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布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便是其中一個舉措。
2017 年 11 月,科技部等多部門確定了分別依託百度、阿里雲、騰訊和科大訊飛建設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的 4 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2018 年 9 月,依託商湯集團建設的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亮相。
2019 年 8 月 29 日,在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的開幕式上,十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發布,它們分別為:
視覺計算(依圖)
營銷智能(明略科技)
基礎軟硬體(華為)
普惠金融(中國平安)
視頻感知(海康威視)
智能供應鏈(京東)
圖像感知(曠視)
安全大腦(360)
智慧教育(好未來)
智能家居(小米)
截至 2019 年,科技部已發布了 15 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開放創新平臺的建設,不僅提升了技術創新研發的實力,也鼓勵了各類通用軟體和技術的開源開放。
15 日的「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高峰論壇上,科技部高新司梅建平副司長首先致辭。
梅建平副司長表示,國家正在著力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
一方面要大力推動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與示範應用,圍繞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支撐體系、創新應用等幾個方面系統進行布局,加速促進人工智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落地和推廣應用。
另一方面積極倡導開源、開放、共享。希望十五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構建良好生態方面已經顯示出極大的活力。
梅建平副司長談到,近幾年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但也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美國繼續對我們進行阻礙之時,我國在底層算法、關鍵硬體和 AI 生態體系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可以看到,探討我國人工智慧的下一步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在 AIExpo2020 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高峰論壇上,十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依託的公司負責人進行了匯報。
以下是十位負責人的精彩分享:
十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集中匯報
華為張迪煊:基礎軟硬體開放創新平臺
第一位上臺分享的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昇騰計算業務副總裁張迪煊。
張迪煊重點圍繞著 AI 的發展趨勢以及平臺產品的進展、生態進展做了匯報。
張迪煊介紹了自去年 8 月科技部將基礎軟硬體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發平臺頒給華為以來,華為在開放創新平臺取得的一些進展。張迪煊介紹,華為對於 AI 的構建主要圍繞五方面:構建強大的算力、能效、端邊雲的協同、開放應用、安全可信。
基於此,張迪煊隨後詳細講解了華為在軟硬體方面的匯總情況,並強調了跟夥伴、開發者深度合作,實現硬體開放、軟體開源的發展思路。
明略科技:營銷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第二位上臺分享的是明略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明略科學院院長吳信東。
吳信東詳細介紹了明略科技營銷智能平臺(MIP):
底層做數據智能,將客戶信息、產品信息、服務信息搜集起來,上層做運營分析、做營銷智能,哪些品牌、競爭對手有關係,怎麼讓產品賣到感興趣的客戶手上去。
他表示,平臺致力於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銷量:
平臺今年起要把營銷方面的經驗積累改成知識圖譜,真正形成中國的品牌效應,形成國際影響。
小米:智能家居開放創新平臺
第三位上臺分享的是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
崔寶秋首先談到了小米從 2014 年以來對智能家居的布局與發展趨勢。
崔寶秋在對小米 AIoT 開放平臺講解的基礎之上,從智能廚房、影音娛樂、車載場景、可穿戴等 12 個應用場景分享了智能家居開放創新平臺的進展情況。
此外,崔寶秋也談到了小米深度擁抱開源的相關想法。
中國平安:普惠金融開放創新平臺
第四位上臺分享的是平安科技金融壹帳通加馬平臺 CEO 區海鷹。
區海鷹首先介紹了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而從個人角度、中小微企業角度、金融機構角度提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賦能下沉市場。
為解決相關問題,中國平安目前有五大產品類:與業務相關的零售、基金、保險、投資垂直四類和加馬開放平臺。
區海鷹介紹,從底層的雲到中臺的開放平臺,還有上層的雲平臺核心系統,還有監管科技,都融合變成了一個整體的金融科技產品組合。依託平安集團 30 餘年金融行業的豐富經驗和成功的企業運營及管理經驗沉澱,加馬中臺致力於打造開放生態,分層賦能金融機構。
海康威視:視頻感知開放創新平臺
第五位上臺分享的是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浦世亮。
浦世亮介紹了平臺構建之初的兩個核心理念:
幫助零基礎的用戶去實現自己行業的智能算法。
幫助廣大 AI 從業者擁有自己的智能硬體產品和解決方案。
而平臺所打造的四項能力是:智能感知、一站式算法訓練能力、設備開放的體系和 AI 模型在各個行業的推薦及商機的共享。
他表示,平臺目前落地應用覆蓋 10 大行業、51 個子行業,註冊企業超過 1500 家,帶來直接經濟效益提升超過 5 億元。
曠視:圖像感知開放創新平臺
曠視科技副總裁嚴飛隨後進行了匯報。
嚴飛展示了平臺的業務框架和模式,曠視希望從四個層面——基礎層、能力層、平臺層、應用層不斷推進開源、開放工作。而他的演講也從這四個層面著手。
另外他也表示: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深度學習是曠視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支撐人工智慧革命的關鍵。
隨後,嚴飛通過三個案例的講解,展示了開源開放取得的進展。
依圖:視覺計算開放創新平臺
第七位上臺分享的是依圖科技 CTO 顏水成。
顏水成談到,依圖視覺計算平臺希望解決晶片和算法對接難的問題。
平臺最終有兩個目的:
便於人工重新定義網絡,產生一個更適合於特定晶片上符合特定場景需求的模型結構,使得整個算法解決方案更加有效。
新的晶片設計者通過前一款晶片在不同模型上非常豐富的測試結果,定義、優化下一個晶片。
也就是說,平臺的目標是發揮「連接器」作用,促進平臺內 AI 算法方和 AI 晶片方的深度耦合與相互定製,從而為 AI 產品方提供「即插即用」的軟硬一體化組件,快速形成產品解決方案。
360:安全大腦開放創新平臺
第八個進行分享的是奇虎 360 副總裁、首席安全官杜躍進。
杜躍進從兩個角度談到了 360 平臺的「安全」:一方面是人工智慧本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對抗人工智慧安全或解決人工智慧安全。
他表示,360 作為安全公司,目標在於為構建人工智慧開源軟硬體技術平臺和智能安全監測平臺提供技術儲備。平臺致力於建立人工智慧安全行業生態體系,賦能中小微企業發展和人工智慧產業。
在談及 360 安全平臺的應用場景時,杜躍進也提到平臺可以直接用雲端的方式和本地的方式給客戶賦能,幫助解決高級別的安全對抗的需求問題。
京東:智能供應鏈開放創新平臺
第九位上臺分享的是京東集團副總裁、智能人機互動部負責人、IEEE / CAAI Fellow 何曉冬。
何曉冬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將供應鏈的能力、效率進一步升級,達到了所謂第三階段智能供應鏈,即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高度協同自主和自由化,更敏捷更有彈性持續的供應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要區別於傳統的供應鏈,關鍵在於數據和算法的驅動——因此京東的戰略是 A、B、C、D 戰略(A 就是 AI、B、C 就是雲計算、D 是物聯網)。
好未來:智慧教育開放創新平臺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好未來集團技術副總裁李非。
李非表示,自獲批以後,平臺建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包括教學數據集、教育數據集以及定製化 AI 能力和解決方案
李非強調了疫情期間平臺發揮的作用,比如把 AI 能力搭載在直播和內容系統提供解決方案。
他表示:
在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框架下,好未來教育開放平臺將以持續深入的開放凝聚行業合作夥伴,共創教育行業的美好未來。
AIExpo2020 精彩正在進行中,雷鋒網將持續報導。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