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本知識、體現「三個關注」、重視綜合考查、凸現地方特色、注重以人為本,是近年來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命題的基本特色。我市近幾年的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富有地方特色,融鄉土性、時代性、教育性於一體,較好地發揮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領教學的考試核心功能。
一、關注黃岡建設,展示發展成就
近年來,我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在取材上充分挖掘有代表性的本土化經濟文化社會資源,展現家鄉的發展變化和地方特色,這既讓學生倍感親切,又使試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2015年中考試題,「保護環境,建設美麗家鄉」:近年來,英山縣政府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英山縣政府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實質上是在保護老百姓的什麼人身權利?你是如何認識這一權利的重要性的?作為青少年,你打算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出哪些努力?
2019年中考試題,「感受祖國變化,關注家鄉發展」: 「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930多年後的今天,黃岡市委、市政府歷經12年不懈努力,把一座汙水橫流的臭水湖建成華中最大的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公園,享有一城湖水半城春的美譽。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什麼?(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和政府為什麼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3)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我國應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4)「東坡文化的注入和遺愛主題的表達,形成了遺愛湖公園獨一無二的內涵與氣質」,請你說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2020年中考試題,「奮進黃岡,力爭上遊」: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勇敢追夢。2019年,黃岡前行的時間軸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奮進標記。下列材料內容記錄了黃岡人「力爭上遊」的奮鬥故事。鐵腕治汙,美麗黃岡入畫來……隨「芯」而動,黃岡智造走向世界舞臺……願為「鋪路人」,打破壁壘建平臺……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上述材料所體現的教材主要觀點或道理。
這些材料的選擇和問題的設置既緊扣了時政熱點和教材重點,又彰顯了黃岡地方特色,融愛國之情與愛家鄉之心於一體,引導學生多視角關注社會、關注家鄉,激發學生愛國愛家、參與家鄉建設的情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的使命感。
二、挖掘身邊人和事,傳遞社會正能量
試題傳遞正能量,體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色。
2016年中考試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6年3月22日,在湖北羅田縣城南新區中央街,一位撿破爛的老漢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路過此地在羅田縣人民醫院實習的黃岡職院在校女大學生餘康穎見狀後連忙下車跪地給老人按壓肺部做人工呼吸,嘴對嘴吸痰40分鐘進行施救,被評為「最美女孩」。餘康穎的做法對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何啟示?
2017年中考試題,「傳承文明家風,共建和諧社會」:2016年12月12日,首屆全國文明家庭頒獎儀式在京舉行,全國人大代表、我市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王金初作為全國文明家庭代表赴京領獎,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家庭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2)弘揚優良家風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3)在文明家庭建設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2018年中考試題,「選擇題(2):黃岡市紅安縣覓兒寺鎮的小夥鄭松,是湖北省首位無償獻血超過100次的捐髓志願者……下列對鄭松的言行評價正確的是:……;選擇題(7):2018年3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下列選項中所述事例能體現習近平主席上述論斷的是:……B。『時代楷模』鍾揚熱心公益,援藏十六載……」
縱觀近幾年黃岡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堅持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厚植了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凸現了時代生活的特色,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畢業考試成為了學生初中階段最後一堂、也是最難忘的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課和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烙印課。
(作者單位依次為:市教科院 黃梅縣晉梅中學 黃州區西湖中學)
(見習編輯:姜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