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六,習俗稱「送窮日」。編者向各位讀者拜年,同時,與讀者一起了解「送窮日」的風俗,讀讀韓愈的《送窮文》,了解過去,思考未來,作為應節應景的一種文化活動。
視頻、題圖、音樂等資料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百家說故事欄目,2月15日播出的節目,介紹「韓愈正月送窮」的故事。
據百度百科介紹:《送窮文》為唐代文學家韓愈所創作。韓愈模仿揚雄《逐貧賦》的寫法,借主人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鬼的對話,以幽默嘲戲的筆調描繪了自己「君子固窮」的個性和形象,抨擊了庸俗的人情世態,抒發了內心的牢騷和憂憤。文章開頭寫主人一本正經地恭送窮鬼的離去。隨後,作者以三個自然段敘述自己不當窮而窮的意蘊,借窮鬼與自己的對話來抒發內心的鬱悶與不平。最後出人意料地以「留窮」作結。全文意蘊上寓莊於諧,文字上寓諧於莊,情節波瀾起伏、變化莫測,語言生動有趣、形神兼備,是體現韓愈奇崛文風的代表作品。
《送窮文》
【唐】韓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粻,牛系軛下,引帆上檣。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問所途,竊具船與車,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子飯一盂,子啜一觴,攜朋挈儔,去故就新,駕塵彍風,與電爭先,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欻嚘嚶,毛髮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與子居,四十年餘,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學子耕,求官與名,惟子是從,不變於初。門神戶靈,我叱我呵,包羞詭隨,志不在他。子遷南荒,熱爍溼蒸,我非其鄉,百鬼欺陵。太學四年,朝齏暮鹽,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終,未始背汝,心無異謀,口絕行語,於何聽聞,雲我當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間於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主人應之曰:「予以吾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儔,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滿七除二,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窮:矯矯亢亢,惡園喜方,羞為奸欺,不忍傷害;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窮:影與行殊,而醜心妍,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窮: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為吾五患,飢我寒我,興訛造訕,能使我迷,人莫能間,朝悔其行,暮已復然,蠅營狗苟,驅去復還。」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僕,抵掌頓腳,失笑相顧。徐謂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為,驅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誰過於予。雖遭斥逐,不忍於疏,謂予不信,請質詩書。」過春節,讀原文,漲知識。本文的目的並非要讀者們逆反春節習俗,而是在樂享年俗「送窮「的同時,一起思考韓愈的迎「窮」、愛「窮」,勵志追「窮」給現代人的啟發。韓愈的「五窮」,何嘗不是一種財富? 就看您是否希望擁有了。1.大年初六:送窮鬼!https://m.gmw.cn/baijia/2021-02/17/1302113765.html
2.央視教頻道的百家說故事欄目2月15日:韓愈正月送窮的故事。
3.送窮文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
長按、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