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學子在臺灣|在臺灣,作為一名交換生是怎樣的體驗

2021-02-27 哈爾濱理工大學

 

臺灣

  在交換之前的一個假期,我在臺灣南部高雄換宿半個月,那時慢慢接觸一些臺灣的人事物。心存敬佩,街道上沒有垃圾,垃圾分類處置非常完善。每天傍晚漫步在海邊看夕陽、看海景,愜意而舒適。

 


學校行政樓


新竹市區新竹市區

 

  從申請學校的交換生項目,到搞定籤證機票大概耗時兩個月。終於,我又一次來到臺灣,這次我來到臺灣北部的新竹。

 

校園

  學校是在新竹山上的一間私立學校——中華大學。學校在山上,空氣清新、每天都沐浴在鳥語花香中、閒暇時間回去爬山,有公交車到宿舍樓下,交通還算便利。便利店也很多, 以及各種餐廳,去新竹市市區乘公交車要四十分鐘左右。

 


課堂


操場


教室


圖書館


教學樓裡的餐桌


教學樓休息區

 

  在臺灣的上課模式和理工有很多不同。時而會在教學樓的休息處看到老師和學生一起吃早餐聊天,在行政樓有間咖啡館,在這裡能認識好多外國人。早上過來買杯咖啡,耳邊環繞著不同國家的語言,某個沒課的下午還可以在這裡和外教一起喝下午茶。在這裡上課基本都是分組討論、上臺報告、校外參訪,我在這裡和臺灣同學一起組隊參加各種比賽,如創業比賽、遊程規劃比賽等等。在無數次和隊友泡圖書館討論廳頭腦風暴,腦子裡都是SWOT分析(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之後,收穫沉甸甸的。無論有沒有得獎,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悟在其中便是所得。很榮幸能通過面試到臺北國際旅展實習,雖然只有4天,我也累得筋疲力盡,但是不虛此行。

  說到證照,在臺灣考雅思或者託福的費用會比在大陸便宜,難易度基本持平,由於老師推薦,我還在這邊考了兩張國際證照。以後有機會來交換的同學可以考一考。




關於學校周邊日常三餐


河粉蛋餅

  上的課由自己選擇,我選的課基本在周一和周四, 沒課的時間就進行我的環島遊計劃,或者和當地朋友上山喝下午茶。我先後去臺北故宮,看了臺北各種藝術展,在淡江高中重溫《不能說的秘密》。繞淡水老街岸邊跑步,在漁人碼頭等夕陽西下,坐船去八裡看夜景。看臺北白晝之夜藝術展時,通宵在誠品看書,天濛濛亮時爬陽明山,看日出。



臺北故宮



淡水魚人碼頭

  和臺灣朋友一家人自駕遊到嘉義阿里山看日出,沿途一路山景,雲海把阿里山籠罩在朦朧之中,到了有著南部小九份之稱的奮起湖吃鐵路便當和火車餅。煙雨之下,奮起湖顯得更有味道。



阿里山



七星潭


新竹南寮


逢甲夜市

  在臺灣學習、生活的兩個多月時間,我想說,我很感恩。感恩所擁有的所經歷的一切,在這裡不僅學習專業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更深刻認識自己。堅持學習、堅持鍛鍊身體、堅持親近大自然,請用你有限的時間看更多更遠的風景,體驗更多的風土人情。既然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那就左右它的寬度!



相關焦點

  • 在臺灣做交換生是怎樣的體會
    每年3月和9月,西大國際交流處都會在網站上發布一些交換生項目。但是,交換項目或多或少會遇到學分難以轉換、影響考研複習等問題。難免會有一些同學左右為難。在我們身邊,有一群同學剛剛結束交換生活,那麼,作為過來人,他們又是怎樣看待這段交換經歷的呢?「臺灣和大陸隔海相望,去臺灣交換不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很適合交換。」來自數信學院2014級的劉欣剛剛結束在臺灣義守大學為期四個月的交換生活。劉欣之前一直是在外面住宿,久而久之,覺得大學生活有一點單調,所以抱著想豐富大學生活,為今後出國讀書打基礎的心態,劉欣報名了交換項目。
  • SUS看見 | ​上海 & 臺灣,交換生的雙城記
    他們來自臺灣,渴望追求不一樣的校園生活,他們選擇了上體,一個學期,也到了他們該回家的時候。臺灣與上海,這兩片相隔幾百公裡的土地,每年都往來著一批批熱忱的學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這些交換生的生活。他們有的從上體出發去往臺灣高校學習,有的從臺灣一路奔波來到上體。踏足不熟悉的土地,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他們眼裡的臺灣高校與上體是什麼樣子的?
  • 在臺灣做交換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新學校有為交換生提供buddy(夥伴),TA們不僅會為我們解答學習生活上的疑問,還會同我們分享自己的生活。
  • 大陸交換生體驗臺灣:臺灣同學熱情有禮 怪問題多
    大陸交換生。(攝影:王堯)   陸生來臺是近期臺灣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雖然相關法案仍在臺灣「立法院」飽受綠營杯葛,但臺灣各大高校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大陸學生的身影,他們的身份是「交換生」。在大陸研究起步較早的淡江大學,人民網記者「親密接觸」了幾位正在這裡學習的大陸高校學生。
  • 身為交換生的你們,也在影響著臺灣.
    我總在想,今天的天氣會不會影響大家對臺灣的第一印象?臺灣和大陸學生第一次見面,該說些什麼?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遠處,機場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我的內心卻愈發忐忑,似乎肩上背負著某種使命:向每一位交換生傳達我心中的真正臺灣。到了機場後,我才發現,是自己把接機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
  • 嘉興籍交換生在臺灣遭浪卷落海後續:父母已趕赴臺灣
    2月28日下午3點,這名嘉興籍大陸交換生在臺灣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遊玩時不幸被大浪捲入海中。  截至昨天下午,距離出事已過去48小時,該學生依然下落不明,搜救行動還在繼續。  目前,遇險學生的父母已趕到臺灣。
  • 嘉興籍交換生在臺灣遭浪卷落海續:父母已趕赴臺灣
    這個學期,成績優秀的小王以大陸交換生的身份進入位於臺灣宜蘭的佛光大學學習,專業是產品與媒體設計。據新華社29日報導,2月28日,小王與友人前往臺灣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衝浪區戲水踏浪時,不幸遭大浪捲走。當地消防部門接報後,立即派遣救援人員前往搜救。就讀於臺灣臺北市銘傳大學的嘉興籍學生張弛,昨天上午通過微信將臺灣當地媒體關於此事的報導發送給晚報記者。
  • 臺灣大學甄選交換生 大陸學校受青睞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部」研擬承認大陸大學學歷,臺灣大學最近辦理交換生甄選,發現以往不受青睞的大陸學校,今年卻有許多學生擠破頭想去,還有人指明要報「大陸組」。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大學工作人員郭芠今天表示,臺大去年試辦與大陸10餘所學校籤訂交換生計劃,卻因學分不被系所承認,不受學生青睞,總共60多個名額,最後只有不到20人交換至大陸學校。  郭芠說,最近接受同學報名交換生甄選,發現不少人在讀書計劃中,將申請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頂尖學校,還有來自義大利的外籍生想到北京交換,屆時臺大生恐怕擠破頭。
  • 分享 我在臺灣當交換生的日子
    文/水產與生命學院 趙敏責任編輯:牛紅鑫你是否對交換生在異地你想知道他們有著怎樣的有趣經歷嗎?今天,大海大記者團為您特邀水產與生命學院12級水產養殖1班的趙敏同學,和大家分享她在臺灣當交換生的那些日子。很幸運能有這次來臺灣進行短期學習交流的機會。9月10日,我順利抵達臺灣,轉眼間,我已經在臺灣生活了三個月。在這裡,每一天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故事,每一天都會成為我最珍貴、最溫暖的回憶。
  • 臺灣友善熱情 大陸交換生受寵若驚
    陸生赴臺尚未完成立法,臺灣許多大學已有大陸交換生。臺灣民眾的友善熱情,讓陸生對臺灣留下好印象,被問到是否會推薦其它人赴臺求學,大都毫不猶豫說「肯定會」。     世新大學2009學年度共招收49位陸生,其中人數最多是中國傳媒大學大學部與碩士班共29位學生,其次為南京審計學院14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也有6位學生。
  • 臺灣交換日記|我工臺灣交換生申請指南
    作為一個正在臺灣交換的小青年,這些天許多人問我關於到臺灣交換的相關問題,所以我決定根據我自己的交換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看法。給大家一個參考性的排名,臺灣學校排在第一等級的是國立的那些大學(如:臺大、交大、清大、成大、政大、陽明大學),再往下是『中』字輩的大學(中正、中央、中山、中興等等)。如果你是想去體驗不一樣的教學風格,想要好好感受臺灣的風土人情的,可以結合學校的環境以及地點來進行選擇。
  • 臺灣藝術大學2016年秋季交換生項目通知
    現將交換生項目相關內容通知如下:我校與臺灣藝術大學開展交換生互派工作,2016年秋季學期擬選派一名公費優秀全日制學生及兩名自費優秀全日制學生(申報對象要求:本科生為大二或大三,碩士研究生為研一下學期或研二上學期,博士研究生為博一或博二),至對方大學學習相關專業,學習時間為一學期。學習期滿後,由對方大學發給成績證明。
  •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1/14) "← →"翻頁 林源智,臺灣屏東人
  • 一位大陸交換生的臺灣記憶
    2010年,我以入臺交換生的身份到達臺灣,在臺北市臺北縣(現更名為新北市)的板橋市(現更名為新北市板橋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讀研究生。
  • 交換生|看見臺灣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交換生|馮佳豪吉林動畫學院  2014級視覺傳達設計獅子座
  • 交換生的大學學習與生活——在臺灣的點點滴滴
    今年又因為疫情的關係,部分赴臺交換生也被取消了赴臺交流的機會,心裡想想甚是可惜。從2月12日飛機到達臺灣那天,到最後6月28日回到大陸,這之間說長不長,只有短短的四個半月,但是這四個半月,成為了我獨特的記憶,使我每每想起,都沉浸一番。
  • 在臺灣讀新聞傳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教育 院校|臺灣|交換生 作者:周秭沫> 感謝方可成老師邀請我談談在臺灣讀新聞傳播的體驗,希望可以給意欲赴臺學習的同學提供一點幫助。
  • 來北大做交換生是怎樣的體驗
    博雅塔由於自己此次交換主要學習的都是自身領域的專業課程(經濟相關),所以覺得更能貼近北大本科生的生活以及學習日常,因此決定列舉出一些自己的感想,供所有未來想前往大陸的臺灣同學們,更多的參考依據。相較於臺灣大學,獎學金以及學生出國比例較高。在這裡遇到的大陸同學幾乎都曾跟我分享未來要去歐美求學的計劃,所以這點著實讓我第一時間就驚訝到了!身邊同學傑出的真的太多了。這點其實在臺灣就能感受到,但是到了北大後更能清楚明白到,畢竟能到北大的絕對都是榜首等級的學霸,所以觀察課堂上的師生想法激蕩也是件有趣的事情。大陸同學普遍非常喜歡臺灣口音。
  • 廣商交換生 我與臺灣有個約會
    今年二月,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校長蘇玉龍一行來訪我校,兩校就相關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並決定在本學期開展相關交換生項目。今年9月,我校又一批學子赴臺交流學習。他們在臺灣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位來自旅遊學院的gries在臺灣的日常吧~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簡稱暨南大學、暨大,英文名為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 臺灣交換生告訴你 去臺灣讀大學的大陸生是這樣的……
    目前到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學位生」,在臺灣的私立大學攻讀學士學位,或是在公立、私立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第二種是「研修生」,通常是以半年為期的交換學習生。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陸高校與臺灣高校建立了「姊妹校」的關係,海峽兩岸間的交流項目也會越來越多,筆者就是以交換生的身份赴臺學習的。世新大學校園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