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兒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今天的鴨綠江上帆影幢幢,兩岸一片祥和。但人們永遠記得半個多世紀前,這裡曾狼煙四起,許許多多「最可愛的人」從這裡出發,為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
統編歷史教材和語文教材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那段風雲突變的歷史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統編歷史教材八年級下冊「抗美援朝」一課中寫道,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嚴重威脅中國安全。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方請求,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
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出身四川農村的黃繼光同當時許多的熱血青年一樣,志願參軍,奔赴前線。1952年,他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是五聖山的主要陣地,關係到整個中部戰線的安危。志願軍在此與敵人展開反覆爭奪,戰況異常慘烈。黃繼光所在營持續戰鬥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級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奪下被敵人佔領的 597.9高地。當夜,衝鋒部隊就快到達597.9高地時,遭到了敵人猛烈的火力阻擊,傷亡極大。危難之際,身為部隊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纓。統編語文四年級教材選入的「黃繼光」一文,生動描述了當時的情形:
「黃繼光帶上兩個戰士,便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敵人發現他們了,子彈像冰雹一樣向他們掃射過來……」戰友們接連負傷犧牲,黃繼光也多處中彈,但他頑強地在槍林彈雨中站了起來,用手榴彈將敵人的暗堡炸塌了半邊。戰士們趁機向前衝鋒。不料才走到半路,敵人的機槍又叫起來,將我軍死死壓制在山坡上。勝利只差一步之遙。天快亮了,規定的時間馬上要到了。就在這緊急萬分的時刻,「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口……『衝啊,為黃繼光報仇!』戰士們向海濤一樣衝上了597.9高地,消滅了全部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中,這樣捨生忘死的戰鬥英雄並不只有黃繼光一個,還有楊根思、邱少雲、羅盛教、蔣道平等一大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他們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朝鮮軍民一同英勇戰鬥,最終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六十多年後,當《上甘嶺》電影主題曲那悠揚的調子從世界的不同角落、在不同年紀的人口中響起,大河已不僅僅是那條大河,稻花也不再僅僅是兩岸的稻花,那是英雄用殘損的胸膛所捍衛的——我的祖國。
赤膽揚國威,熱血鑄軍魂!多少戰鬥英雄永遠地停下了衝鋒的腳步,卻以血肉之軀,為國家和民族開闢了前進的道路。他們永遠是人民心中「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