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養評價,「新成績單系統」在中國要怎麼具體實踐?|36氪創新教育系列

2021-02-21 探月學院


本文作者:高涵 @ 超人學院

來源:36Kr

編輯:敬軒

寫在前面

創新教育是36氪目前熱切關注的領域,本質上,創新教育是為滿足新需求的教育探索。雖然創新教育的定義尚不夠清晰和統一,但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決定著這是不可忽視的未來趨勢。

創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探索創新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關注兩大核心技術性問題,一是課程的設計,二是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指向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的設計。

「核心素養」之下的「新成績單系統」

概念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包涵一些看上去抽象卻對學生十分重要的能力,比如領導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等。

為了支持個性化學習和核心素養的發展,除了課程與教學系統,評價系統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完成學習過程後,如何去真實評價學生對這些能力的掌握?傳統的成績單已經不能勝任。

近日,在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探月學院創始人兼 CEO 王熙喬和來自國內外的教育學者共同探討了在中國落地核心素養評價的一些具體探索和實踐。

MTC 是美國向大學提交新式成績單(A New Model)的聯盟,囊括了美國數百所頂尖私立學校,MTC 成立的初衷是改變美國高中的評價體系,其發起人D.Scott Looney 認為美國大學用來篩選學生的標準不一定能選到真正最優秀的人才,SAT、GPA 和學生的潛能並不呈絕對正相關,A New Model 於是誕生。

在創新教育方向,A New Model 是 MTC 研發的一種全新的指向能力和素養的高中生評價體系,已被包括常青藤聯盟的百所大學認可,並將在 2019 年大學申請季被正式啟用。

新式成績單 A New Model 和傳統成績單的區別在於,後者是以課程為中心,前者是以學習者為中心。

傳統成績單的三大元素:時間、科目、成績,被革新,取而代之的是學生通過某課程或具體活動,獲得的能力學分(Mastery Credits)。同時,學生的幾大基本能力也會被可視化呈現。

一份傳統成績單,你看到的是學生在某個科目得到的具體分數,而新的成績單,你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能力檔案,他對某種能力的掌握程度如何,他是通過什麼活動或者課程掌握這項能力的,從時間維度上看他的成長是怎樣的節奏,等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  MTC新式成績單(A New Model)示例

MTC 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和技術,具體去評估學生的哪些能力,取決於採納這套體系的高中學校。這裡以一份新式成績單為例,學生被評估的八大能力如下:分析和創造性思維、複雜溝通-口頭及書面表達、領導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信息技術及數理能力、全球視野、高適應性、主動探索、承擔風險、品德和理性兼顧的決策能力、思維習慣。

就探月學院而言,他們想要培養的人才是「內心豐盈的個體、積極行動的公民」。

MTC 如何幫助探月培養出這樣的學生?如何能將 MTC 結合在中國的創新教育中?MTC的具體實踐中還面對著哪些挑戰?36 氪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探月學院創始人王熙喬和 MTC 首席產品官 Mike Flanagan。

專訪:探月學院創始人& MTC 首席產品官

探月為什麼要加入 MTC,並在 MTC 基礎上又做了哪些探索呢?

王熙喬認為最重要的是探月的教學理念和 MTC 是契合的。對探月而言,MTC 是一個更科技化的評估工具,探月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嵌入到這套工具裡。MTC 可以解放老師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讓他們可以去關注學生成長、做更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MTC 是基於對核心素養的動態記錄,這樣數據支撐的動態記錄是國內的創新學校包括探月學院之前都欠缺的。同時,MTC 也降低了這種評估的成本。

MTC 對探月最大的幫助有兩點,一是技術,二是教師職業發展。MTC 的線上培訓、社群持續影響著探月如何幫助那些教育者去建立學生核心素養數據、更好地評估學生。探月內部也是每兩周會有關於核心素養評價的專題討論。MTC 技術本身很重要,但結合探月的具體討論也很重要。

我好奇MTC沒有評級,沒有分數,某種程度上是不是較依賴主觀判斷?

怎樣保證不同學生檔案的可比較性,以及如何保證評估結果的公平性?

Mike 承認,這個問題也是他們在設計新成績單系統時所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怎麼樣在標準化和個性化中取得平衡。

MTC 有一套自己的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不同的學校都可以運用,但每個學校也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要評估的核心能力。從學校層面來看,他們需要去清晰定義這些能力是什麼、如何對這些能力分門別類、如何衡量學生這項能力等等。當學校 mix and match 這些能力後,就會呈現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學生的核心素養總覽,這是很可視化的,讓學生的多樣性得到充分的體現。閱讀者可以看到學生在哪項能力的獲取中投入了大量時間,哪方面能力是他的優勢。招生官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成績單,而是一個清晰的學生畫像。這個核心就在於貫穿整個學生階段對核心素養數據的追蹤和記錄。

儘管 MTC 不去幹涉學校具體要衡量的核心素養是什麼,但根據目前採納 MTC 的幾百所學校反饋發現,其實他們的評估框架是非常相似的,所以還是可比較的。因為從社會角度出發,未來社會需要的就是學校需要培養的,所以學校會去評估團隊合作、領導力、批判思維、創新等等,這就像冰山,表現在成績單上的是水上部分,也許略有差異,但水下那些更為核心的部分,不同學校間其實是大同小異的。

王熙喬介紹,在國內的國際學校中,其實 90% 的核心素養考評模型都差不多,只是不同學校對不同的核心素養的看重程度不同。探月結合 MTC 形成的這套評估體系,其實背後的 idea 是想讓學習者們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是分數決定著你們的優劣。學習者應了解並尊重彼此的差異。「你們掌握著不同的能力,而不同學校對這些能力的看重又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們可以去不同的學校。」王熙喬說。

Peer pressure 往往也是動力的來源,MTC 這種更為個性化的評估,從學生角度而言,會怎樣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力呢?

Mike 說,如何激勵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是 MTC 考慮的終極問題。有研究表明,來自外部的壓力是會讓學生內心產生恐懼,而這種恐懼感是會負面影響他的表現。作為教育者,MTC 認為應該讓學生被內心的滿足感和快樂驅動地去學習,而不是僅僅追尋外部的分數和證明。

這種形成性評價,相比較終結性評價,也會幫助學生用更動態的眼光看待自己,傳統成績單的分數只是一個時間節點上學生的成果。MTC 想呈現的是Lifelong Learning Transcript,雖然這是個被濫用的詞,但這的確是 MTC 想做的。MTC 想讓學生帶著這份成績單,看到十八歲的自己擁有哪些能力,二十歲時這些能力的增長如何,二十二歲自己又成為了什麼樣的人,讓他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變化。

有質疑聲音表示 MTC 反而會拉大教育差距,因為家庭富有的學生可以獲取更多資源提高軟實力?

對於這種擔憂,Mike 表示,傳統的申請過程中,美本看重的課外活動,往往都是需要一定家庭背景支撐的。如果你在餐廳每周打工三十個小時,你在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能力,要如何去呈現給招生處看呢?除非學生 essay 寫得特別好。而 MTC 可以展現你掌握的能力,閱讀者可以點開某項能力背後的 document,知道你是如何成長的。對那些沒有時間做很多 college-friendly 的學生而言,MTC是在給他們更多機會。

MTC 上會展現出課堂內外學生的成長,Mike 舉例說,有很多極其成功的商人,他們以前並不是最優秀的那批學生,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學校在當時沒有識別出他們的潛能,傳統成績單的局限性讓他們沒有最大化呈現自己。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也是 Win-Win 的。王熙喬表示,傳統成績單只有分數,而 MTC 會讓招生人員從本質上去了解一個學習者。因為大學也想招到最有潛力的一批學生,大學也在思考怎麼樣幫助學生成功,像 MIT 那樣做當然是好的,可是很難規模化。結構化的、可搜索的 MTC 評估體系,不僅是給學生更多機會被發現,也讓大學更可持續性地發展。

現有的成績單有一個無法否認的優點,就是非常好理解,一目了然。從設計角度而言,MTC 需要從成績單的讀者-大學招生處的訴求來考慮。Mike 提到前段時間和一個常青藤招生處負責人交流,他們每年收到五萬份申請,85% 的申請材料看上去幾乎一樣,不相上下的 GPA、SAT 分數,招生官需要付出很大時間在 essay 或者推薦信上去尋找這個學生不一樣的地方。MTC 的新式成績單更為深刻和全面地呈現了學生,招生處可以看到他各項能力,以及每個能力背後的故事,是在縮短這個時間、簡化這個過程。

其實在設計環節裡,MTC 在有意識地不給學校看他們習慣看的東西。因為如果只是給他們看那些標準化的結果,他們只是在重複傳統成績單在做的事情,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創新。MTC 其實在探索一種關係,可以不僅僅是和招生處合作,也在影響著他們的想法,一起來改變傳統的模式。

除了常青藤等頂尖大學,我們要認識到大多數的學生是上不了常青藤的。常青藤學校使用 MTC,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人,而對於基數更大的普通學校,MTC 的作用在於可以讓他們知道,學校需要為這個學生提供怎樣的支持,才能幫助他在未來取得成功。

就像好幾個學生都在英語這門課拿到了 B-,如果只是傳統成績單上的這一個字母,你覺得他們是一樣的。其實完全可能是不同原因導致了同樣的 B-,也許是閱讀障礙,也許是時間管理出現問題,MTC 讓教育者看到成績以外更為深層的東西,而這是在教育過程中極其需要的信息。

例如MIT等學校在招生中會使用的 Maker Portfolio,背後的 idea 和 MTC 很相似,都是為了更好地評估學生。MIT 的 Maker Portfolio 非常成功,是個很好的創新。但是那是 MIT,不是每一所學校都能有這麼多的資源去做這件事情,這種創新很難在普通學校規模化,讓所有學校去投入大量資源去效仿,也對普通學校不公平。MTC 是更低成本的選擇。

被問及目前主要面對的挑戰是什麼,王熙喬說:「從供需關係看,目前沒有足夠的老師。不是說探月,而是說整個體系裡,能去幫助學生產生和沉澱核心素養數據的老師並不夠多。另外就是社會信念,很多人說教育現狀需要改變,但真正堅持去做的並沒有那麼多。」

Mike 認為還有一些挑戰來源於家長。家長都是最希望孩子發展順利的,他們不想給孩子不必要的風險。「我們當然希望有一個 magic,可以讓家長知道這套體系是好的,但沒有 magic,我們需要時間,需要優秀的畢業生來做成功案例。這是很難的,需要不同集體的共同努力,我們只專注在做好自己的這部分,就是從成績單入手,去一點點改變這個體系。」

MTC 會定期收集聯盟內學校的反饋保持對產品(A New Model)的迭代和優化。學校可以有框架內的自由創新,但是共識是,要讓這個體系越來越好,就一定要保證真實性和公平性。所以學校為了自己的信譽和 MTC 的可持續性,會加入到對這套體系的打磨中。真實的數據和反饋、逐漸擴大的 network、建設性的討論,都會讓 MTC 越來越成熟。

就中美兩國對 MTC 的接納程度來說,即使在美國,MTC 目前也是起步階段,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組織正加入到變革中,但仍然任重道遠。王熙喬表示,中國需要創新型人才,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未來國家對創造性人才的需求會愈加旺盛。探月等創新學校幫助整個體系培養這樣的人才,MTC 在國內是會很有空間的。

在我看來,MTC 也是對 Whole Person Concept 的踐行。每個學生的畫像不再只來自分數和文書,而是可以看到成長、不完美、努力的故事性動態記錄。

用三個形容詞來描述 MTC

王熙喬的回答角度更商業,他用了 comprehensive(全面的), low-cost(低成本的), high-credibility(高可信度的)三個詞。MTC 會更全面地評估學生,對高中學校是成本友好的,同時對大學來說是可信任的。

Mike的答案是 Holistic(整體性的), personalised(個性化的), authentic(有根據的)。他認為,MTC 的本質是關注學生作為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內容都是真實且有意義的,個體的多樣性要被充分呈現且尊重。

關於 MTC 的一些疑問

問:哪裡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 MTC 的體系介紹?

答:MTC 官網(http://mastery.org/)

問:除了 MTC,還有別的類似的評價體系嗎?

答:類似的很少。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大學的認可度不夠高(成績單的出口端)、中學間標準不同(評價體系的規模化和可複製性)、和能完成這件事情的師資供需關係不平衡。

問:MTC 和成員校的關係?

答:是平等的。成員校運用了 MTC 的軟體技術和設計理念,但保留了自己的philosophy。MTC 不是規則制定方,更像是一個技術提供方。

問:MTC 有中文版本嗎?

答:由於最終畢業生的出口方向是以美國本科為主的海外高校,在國內的本土化更多是指結合教育內容,而不是語言,並且像探月這樣的創新學校教學語言也是英語,所以 MTC 是以英文為主,尚無中文版官方翻譯。

探月學院新生申請訪校活動已經開始

你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  報名參加「探月時間」

相關閱讀:

《探月學院:未來教育的本質就是順應人的發展規律》

《一場200人的地下電影,一周北戴河的濱海探險,一個面向2049的生活試驗 |  探月這樣「開始」》

探月學院 2019 – 2020 學年 · 招生信息包

招聘帖 | 我們邀請你一起探月

相關焦點

  • ...新成績單系統」在中國要怎麼具體實踐?|36氪創新教育系列
    此篇是36氪創新教育系列稿之一,對國內創新教育探索有興趣的讀者請持續關注36氪相關內容。 創新教育是36氪目前熱切關注的領域,本質上,創新教育是為滿足新需求的教育探索。雖然創新教育的定義尚不夠清晰和統一,但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決定著這是不可忽視的未來趨勢。
  • 醫聯王仕銳入選36氪「36UNDER36」
    日前,36氪公布了2020年度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新經濟之王十大領域企業榜單。醫聯創始人、CEO王仕銳入選「36UNDER36」,同時醫聯榮獲「2020年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4年前,36氪開啟36UNDER36系列評選,旨在嘉獎「在眼界、格局和創新上遠超同輩」的36人,針對「投資人&創業者」採取雙年輪換制。
  • 在讀正價課用戶超過100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解決「背猴子問題」| 36氪專訪
    從「少兒英語」到「少兒網校」36氪:你們開始做「斑馬英語」的時候是怎麼看這個市場的?後來這個想法被修正了。36氪:被修正的版本是?郭常圳:前者不變,後者不應該是少兒英語,應該是「少兒網校」,包括英語、思維、語文。36氪:這個邏輯是怎麼被修正的?
  • 36氪首發 | 從智能閱卷系統切入K12教育,「七天網絡」獲近 2 億...
    36氪獲悉,教育數據服務公司「七天網絡」近日完成 B 輪系列融資,獲得共計約 2 億元,由萬融資本、國際創投、創新工場、高思教育、智明星通等機構投資,財務顧問由本初資本擔任。本次融資主要用於升級 AI 技術及擴大團隊規模。關於前幾輪融資詳情,七天網絡暫時不作披露。
  • 新經濟之王!貝銳科技榮獲36氪「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36 氪創投研究院針對新經濟十大領域啟動了2020 年新經濟之王 500 強公司評選。 作為國內領先的遠程協作SaaS提供商,貝銳科技憑藉著多年在網際網路應用技術及服務的積累和沉澱,榮獲「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 36氪獨家 |「美術寶教育」獲 2.1 億美元 D 輪融資,為素質教育賽道...
    36氪獲悉,素質教育品牌「美術寶教育」已經完成了D輪 2.1 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 TPG 旗下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領投,達晨財智、盈睿資本、賽富基金、博佳資本、創致資本等跟投,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這是目前素質教育賽道最大的單筆融資。
  • 核心素養5C模型出爐:為全球核心素養教育提供「中國方案」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舉行發布會,首次對外發布《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研究報告(中文版)》。這份報告吸納了中國學者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基於我國社會、經濟、科技、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追問「打下中國根基、兼具國際視野」的人應該具有哪些素養,提出了「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並搭建框架、闡述內涵。
  • 指向核心素養的表現性評價:是什麼?如何做?
    ,希望對老師們研究和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的評價有所啟示。探索以「表現性評價」為代表的新型評價模式,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直面的挑戰。近10 年來,您帶領SCALE 團隊聚焦研究指向深度學習的表現性評價,初衷是什麼?
  • 北師大劉堅教授:什麼樣的核心素養可以引領教育創新?
    2019「終身學習與未來人才國際會議」上,北師大劉堅教授在報告問到:新時代,什麼樣的核心素養可以引領教育創新,才能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結合近年的研究成果5C模型,劉堅教授給出了他的思考。打下中國根基、兼具國際視野,5C模型既符合中國教育發展需求又適於向全球推廣,可以成為21世紀核心素養領域的一份「中國方案」。
  • 崔允漷: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 即讓學科教育「回家」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即讓學科教育「回家」,為此,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六個方面,以讓教學「回家」:建立學科素養目標體系,明確「家在何處」;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讓真實學習真正發生;採用大單元備課,提升教學設計的站位;將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化處理,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有趣、有用、有意義;探索與新目標匹配的學科典型學習方式;實施教學評一致的教學,讓核心素養「落地」。
  • 中高考評價的「核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
    新發布的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3個基本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及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人文積澱、批判質疑、信息意識、自我管理等18個基本點。相比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核心素養總體數量上減少了3大素養、7個基本要點。
  • 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診斷評價和教學改進系統——九學科協同...
    價值理念(V)《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要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國內近十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學科課程標準和中高考考試大綱等重要文件提出了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科能力的要求。
  • 如何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
    學校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標準,需要明確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深刻理解核心素養評價的性質和要求,構建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日常評價實踐。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學校需要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和考試深受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框架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所理解的學業質量,主要是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的質量觀念。
  • 【關注】世界都在關心哪些核心素養?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出爐了!
    因為這裡即將舉行一次非常重要的發布——《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WISE研究報告發布會暨媒體圓桌訪談,報告由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共同發布。面向未來,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他們應該具備哪些素養?如何培養未來的公民,以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生活和工作?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在近日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數千名教育學者、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核心素養建設內涵和實施辦法,強調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符合中國國情的頂層設計,但如何落實仍面臨挑戰。  對於「核心素養」一詞,不同國家表述不同。
  • 在讀正價課用戶超過100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解決...
    值此用戶過百萬的時間節點,郭常圳和36氪分享了斑馬AI課從零到一百萬用戶的幾個核心邏輯,以及他對上述問題的解答。以下是採訪實錄,經36氪整理。「誰來背猴子」36氪:斑馬AI課的英語產品上線之初,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都比較特別,如斑馬的輔導老師為什麼要做很重的點對點的反饋?
  • 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
    在傳統文化寶藏中,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育經驗熠熠閃光,塑造著中國教育之魂。細察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不難發現對人、對學生發展的寶貴思想,不難發現所蘊含著的文化精神、科學理性、創新實踐的基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建設要深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現代化建設同樣要深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中。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學校表達
    具體而言,高中學校可以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尋求課程整合的路徑與方法,加強學生個性培養與指導,探索核心素養教育管理模式,力圖實現在適應新高考的同時,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國家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下,核心素養如何在學校落地生根、如何在教學中貫徹落實,是高中學校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聚焦於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素質教育,學生發展的重點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36氪首發 | 「鹽趣科研教育」獲千萬美金 A 輪融資,國際教育穩健增長
    36氪獲悉,科研教育品牌「鹽趣科研教育」近日完成了天地酬勤基金千萬級美金 A 輪融資。自 2016 年成立以來,「鹽趣科研教育」先後完成了北塔資本和藍象資本的種子輪戰略投資、英諾天使基金、Mfund魔量資本的天使輪投資以及經緯中國的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