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研究團隊成果論文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研究團隊成果論文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 來源:中國高校之窗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1 今日/總瀏覽:1/2134
-
...麻醉學重點實驗室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4月20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學院江蘇省麻醉學重點實驗室肖誠和周春藝課題組題為「Reversal of hyperactive subthalamic circuits differentially mitigates pain hypersensitivity phenotypes in parkinsonian mice」的文章。
-
美國科學院院刊刊發中科院海洋所軟體動物發育演化研究新進展
來源:經濟日報圖為笠貝和石鱉Hox表達模式12月2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刊發中科院海洋所劉保忠課題組題為「Dorsoventral decoupling of Hox gene expression
-
生命學院楊茂君課題組合作報導CLC-7/Ostm1轉運蛋白複合物的結構和...
清華新聞網8月20日電 8月12日,清華大學楊茂君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揚研究員課題組以及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劉志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源CLC-7/Ostm1轉運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human CLC-7/Ostm1 transporter)的研究論文。
-
如何發表普刊論文
我們發表學術論文的初體驗基本都是從普通期刊開始的,普通期刊站國內學術期刊大多數,不僅僅是初次發表論文,一般的畢業、評職稱等用途的論文大多發表普通期刊就是受認可的,所以選擇普通期刊的作者是非常多的,如何發表普刊論文?
-
歐陽頎、毛有東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冷凍電鏡解析的人源26S蛋白酶體全酶亞穩簡併態高分辨結構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生命聯合中心歐陽頎院士課題組、毛有東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解析了人源蛋白酶體26S全酶的三個亞穩簡併態高分辨結構,在同一樣品中得到了蛋白酶體核心顆粒(Core Particle,簡稱CP)底物轉運通道的關閉和開放兩種狀態的近原子分辨的三維動態結構。
-
本科生以共同一作在PNAS發表論文,直博北大
月11日一大早,穿著白大褂的田廣梅就在北京大學的實驗室裡開始了當天的RNA提取實驗,她熟練地將組織塊放入研缽中,加入少量的液氮後再迅速研磨,重複三次後,將組織樣品放入試劑中,用電動勻漿機充分均漿……田廣梅這個熱愛科研的女生從大二開始,便在江漢大學參與到科研中,在衣藻纖毛基因的研究上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研究論文
-
浙大博士生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數學論文
浙江在線08月01日訊日前,浙江大學數學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浩收到《美國科學院院刊》責任編輯發來的郵件,稱他在導師劉克峰教授指導下完成的論文《曲線模空間相交數的新結果》已被該期刊錄用。徐浩告訴記者,昨天下午,他已將論文的「版權申明確認書」寄往美國。
-
江蘇這所"雙一流"高校在3大國際學術期刊連發4篇論文!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在三大國際學術期刊上連發4篇論文。分別為生命科學學院鍾伯堅教授研究組在生物學領域頂級期刊Current Biology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曉教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生科院胡志剛-郭志剛課題組在知名腫瘤專業期刊Oncogene發表的兩篇研究論文。
-
南大一男生被12所世界名校錄取:大三在美國科學院發表論文
南大一男生被12所世界名校錄取:大三在美國科學院發表論文 現代快報 2016-05-06 10:10 來源:澎湃新聞
-
論文發表,先從了解C刊開始!
在此之前,先看一下核心期刊的定義,通過百度詞條,我們了解到,核心期刊——某學科(或某領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發表該學科(或該領域)論文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轉率和流通率)較高、學術影響較大的期刊期刊分類國外核心VS國內核心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由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博士後,雜誌,心律失常,課題的內容請關注醫療衛生考試網/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醫療衛生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浙大課題組揭"吃"的奧秘
圖片來源:網絡 當你感到特別餓時,似乎連平時不愛吃的食物也會覺得特別香。這是為什麼?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課題組通過在實驗室中重現果蠅的覓食行為,為我們揭開了關於「吃」的奧秘之冰山一角。而相關論文也於昨天在線發表於PNAS(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我們實驗室關心的最大問題,就是動物如何感知餓以及餓了之後會幹什麼。」王立銘說,他們選擇科學家們最為青睞的模式生物之一果蠅作為研究對象。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和果蠅語言不通,我們怎麼判斷果蠅餓了?
-
【科研新進展】(61)Johannes Liesche課題組在PNAS上發文揭示植物...
3月3日,生命學院Johannes Liesche課題組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雙一流A類期刊)上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生命學院已畢業博士生徐啟玉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Johannes Liesche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將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自身生長發育所需的碳源。
-
我校青年教師楊未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NAS上發表非均質超材料結構...
針對二維周期性材料結構的設計,我校嶽珠峰教授課題組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Baoxing Xu助理教授課題組展開了合作研究,提出一種由結構形狀自定義、力學性能迥異單胞組合而成的非均質結構(Heterogeneously architected structure, HAS),並考慮單胞間的可調控連接,建立了兩套力學理論以預測所提出HAS的力學行為,揭示了單胞組成、排列方式以及單胞連接對整體結構力學行為的影響
-
刊大師:職稱論文發表的實用技巧與方法!
評職稱是現階段各行業人士比較頭疼的問題,而發表職稱論文早已成為評職稱的一項硬性參考。如何快速、安全發表職稱論文,對能否順利評上職稱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期刊:期刊是最常見的發表職稱論文。我國擁有多種行業期刊,不同行業的人可以選擇對應的學術期刊。
-
我到底要不要為了保研加分發表普刊論文?
在保研準備過程中,論文發表並不是申請院校時的必要條件,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充分條件,單從高校申請表上單獨成行的「論文發表」項目就可心知肚明。那如果自己什麼論文都沒有,這麼大一行空白也太尷尬了吧!首先,我們得了解不同級別期刊的加分係數,一般情況下:SCI/SSCI>EI源刊>EI會議/ISTP(CPCI)>CSSCI>雙核心(北核、科核、CSCD)>單核心。而普刊的水平是最低的,並且與以上有很大的差距。此外,除了期刊的評級,還可以考慮期刊的影響因子。
-
清華廖洪恩課題組在人工智慧挖掘影像基因組學領域合作發表系列論文
推進中國「腦計劃」研究清華廖洪恩課題組在人工智慧挖掘影像基因組學領域合作發表系列論文清華新聞網9月14日電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廖洪恩課題組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張力偉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大量腦幹膠質瘤患者磁共振影像學特點,深度挖掘其與該基因的關聯,獲得普通醫學研究手段難以獲得的診斷經驗。
-
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
在線發表後的sci論文,難免被發現個別錯誤,比如一處數據錯誤、作者名字寫錯等,有了錯誤,作者第一反應是修改,但往往是初次遇到從而不知道如何辦。那麼,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在線發表即online,是論文出版方式之一,是期刊為了追上數字時代變化而做出的改變。過去文章只在紙質期刊上印刷出版,即見刊,現在會先讓文章在線發表,然後再見刊,甚至還有一些文章只進行線上發表。在線發表和見刊都屬於sci論文發表方式,但屬於不同的階段,對文章內容更改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催化】福州大學王緒緒教授等在PNAS 發表光催化研究成果
近日,福州大學化學學院/能源與環境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緒緒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臺灣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等大學學者的合作研究論文「Defect engineering of metal–oxide interfac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