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首都,為什麼建在與瑞典接壤的海島上?

2020-10-18 環球情報員
    丹麥的邊緣首都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在歐洲大陸的國家裡,絕大多數國家的國土都位於大陸,但丹麥的國土構成比較特殊,丹麥本土4.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只有一半位於大陸,即與德國接壤的日德蘭半島;而另外一半的國土則包括西蘭島、菲西島等多個海島。

    ▲丹麥地圖,哥本哈根處在國家的邊緣地帶

    而更特殊的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沒有選在日德蘭半島上,而是定都在領土最東端的西蘭島,與瑞典隔海相望,距離十分接近,可以說哥本哈根是在丹麥的邊緣。

    北歐國家都擁有共同的歷史脈絡,但瑞典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丹麥的宿敵,這就使得丹麥首都的位置令人疑惑。儘管如今兩國關係早已正常化,哥本哈根與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馬爾默之間還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橋,但當初丹麥為什麼要把首都定在這裡呢?

    ▲丹麥與瑞典之間的橋梁,連通哥本哈根和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馬爾默



    一、西蘭島成丹麥的中心地帶

    丹麥首都放在西蘭島,既跟丹麥民族的海洋傳統有關,也跟西蘭島的重要地理位置有關。

    丹麥所在的北歐地區處在北溫帶向北寒帶的過渡地段,冬季寒冷漫長,這種條件對於發展種植業十分不利。因此,北歐地區並不適合農業文明的興起,反而因擁有漫長而又曲折的海岸線,多天然良港。又因為該地區森林資源豐富,可以用來造船,十分適合航海事業的開展。

    北歐居民-維京人藉此向大海進軍,尋找生路。起初維京人外出主要是捕魚,波羅的海與北海是海洋養分交界地帶,養料豐富,適合海洋魚類的生存。

    北歐因為氣候嚴寒,不適合農作物生長,農產品匱乏,但波羅的海沿岸卻擁有豐富的琥珀,森林和鐵礦資源,商品源源不斷從北歐進出,使得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航線成為一條重要的商路。

    ▲出海的維京人

    過往商船的財富無一不讓以捕魚為生的維京人眼紅,單靠捕魚獲得的經濟收入並不能滿足維京人。9世紀開始,部分維京人逐漸開始對外劫掠,成為令歐洲聞風喪膽的「北歐海盜」。

    在對外劫掠和入侵的過程中,生活在北歐的維京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向東擴張的維京人,比如通過幫助東斯拉夫人打仗,建立政權,就是今天「瑞典」的雛形。

    ▲在維京人對外擴張的過程中,瑞典人(藍線和紅線)主要向東,與拜佔庭和斯拉夫接觸

    向北擴張的維京人在法羅群島、冰島探險,就是今天的「挪威」的雛形,向南和向西擴張,攻佔英格蘭的維京人的就是今天丹麥的雛形。

    當時的維京人文化相對落後,維京人對外侵略的歷程也是同其他民族交流、學習的過程。在地處北歐和西歐交界處,維京人在基督教的影響下,建立了北歐的第一個民族國家-丹麥。隨後,瑞典、挪威也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王國。

    當時丹麥領土包括日德蘭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以及西蘭島等眾多島嶼。最初統一的丹麥通過發展航海事業,利用海盜佔領土地和人口,將劫掠的大部分土地歸為王國所有。

    鼎盛時期,丹麥甚至通過遠洋劫掠,把英格蘭、蘇格蘭以及法國等地佔據,建立起地跨北歐和西歐的「北海帝國」,成為北歐霸主。

     ▲維京人對外劫掠地圖

    後來英格蘭和法國收復了被丹麥佔領的土地,丹麥領土剩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以及諸多海島。在這些領土中,西蘭島對於丹麥來說十分重要。在今天看來,西蘭島位於丹麥邊境,但在當時西蘭島恰恰位於丹麥的中央。

    西蘭島地處波羅的海來往北海的交通要道-厄勒海峽上,意味著丹麥首都設置在西蘭島,就可以牢牢把控著北歐和波羅的海沿岸的貿易。丹麥自立國起,就把國家中心設置在了西蘭島上。

    ▲公元1000年的丹麥領土

    然而,丹麥最初的首都並不是靠海的哥本哈根,而是出於防禦的需要定在了中部的羅斯基勒。從960年定都羅斯基勒開始,羅斯基勒長期以來就是丹麥的國都,也是丹麥教會的所在地。

    ▲原首都羅斯基勒



    二、商業繁榮,丹麥遷都

    波羅的海沿岸的琥珀、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鐵礦石、木材的出口,刺激了商貿發展。隨著海洋商業貿易的發展繁榮,不靠海的羅斯基勒劣勢逐漸凸顯,西蘭島東部的一個小漁村卻憑藉跨海貿易,又扼守厄勒海峽的優勢興起,逐漸取代羅斯基勒,成為丹麥的新中心。

    11世紀開始,丹麥人在這裡建立商業中轉站和定居點,讓這裡逐漸從不起眼的小漁村變成了初具規模的城鎮。

    ▲琥珀,帶動了波羅的海沿岸的貿易繁榮

    12世紀,丹麥人在這裡修築城堡,意在保護丹麥船隻的過往,一座嶄新的城市在西蘭島東部誕生。這座新城被稱為「København」(哥本哈根),意思是「商人之港」。

    此後哥本哈根藉助商貿的繁榮,逐漸成為了西蘭島乃至整個丹麥的經濟中心。1254年,哥本哈根被丹麥王室賦予城市的地位。


    然而,丹麥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商貿地位,卻時刻面臨著來自漢薩同盟的威脅。13世紀開始,為了對抗猖獗的海盜勢力,打破丹麥對商路壟斷,德意志北方各城邦成立了商業同盟,即「漢薩同盟」。

    ▲漢薩同盟的分布地

    漢薩同盟的興起,嚴重威脅了丹麥的商貿地位,丹麥和漢薩的衝突此起彼伏。為了對抗漢薩同盟,丹麥決定聯合同宗同族的挪威和瑞典。

    14世紀,持有丹麥公主和挪威王后雙重身份的瑪格麗特(瑪格麗特一世),推動她兒子奧拉夫成為了丹麥和挪威的雙王,「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建立。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

    在同漢薩同盟的作戰中,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多次處於下風,哥本哈根也屢屢被漢薩同盟摧毀。

    因此丹麥認為,要想戰勝宿敵漢薩同盟,還必須聯合同樣是維京國家的瑞典。1397年,瑪格麗特一世聯合瑞典建立「卡爾瑪同盟」。在同盟中,經濟實力最強勁的丹麥佔據著主導地位。

    為了一致對外,防止內部分離,丹麥又賦予瑞典和挪威一定程度的自治。最終,丹麥領導的卡爾瑪同盟戰勝了漢薩同盟,確立了在波羅的海和北海的主導地位。由於兩地的商船必須通過厄勒海峽,因此丹麥可以藉機收取過路費發家。

    扼守厄勒海峽的哥本哈根,地位愈發鞏固。與之相反,原首都羅斯基勒的戰略地位越來越低。

    ▲卡瑪爾聯盟

    在15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中,北歐地區逐漸擺脫了天主教的控制,這就使得作為丹麥天主教中心的羅斯基勒顯得越來越尷尬。1453年,丹麥將首都轉移到哥本哈根。



    三、哥本哈根地位鞏固

    當共同的敵人「漢薩同盟」消失之後,丹麥的盟主地位卻時刻面臨著兄弟的挑戰。丹麥王室試圖控制瑞典,引起了瑞典貴族的不滿。而且由於瑞典的貨物進出都需要經過丹麥的厄勒海峽,丹麥相當於控制了瑞典的命脈,丹麥和瑞典的矛盾日益凸顯。

    1523年,瑞典宣布退出卡爾瑪同盟,丹麥主導的卡爾瑪同盟就此解散。

    ▲為了鎮壓瑞典,丹麥在斯德哥爾摩發動大屠殺,直接導致聯盟崩塌

    退出同盟後,瑞典在古斯塔夫二世的改革下,實行徵兵制,又改進了兵器。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瑞典的戰鬥力逐漸提高,成為了北歐另一個可以叫板丹麥的強國。從此丹麥和瑞典陷入了長達3個世紀北歐霸權爭奪之中。

    ▲1600年的丹麥,除了挪威部分外,還控制著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南部地區

    17世紀60年代,瑞典和丹麥之間爆發戰爭。經過軍事改革而實力強勁的瑞典大敗丹麥。瑞典為了獲得厄勒海峽的控制權,與戰敗的丹麥籤訂和約,丹麥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割讓給瑞典。和約的籤訂使得厄勒海峽從丹麥的內海,變成了瑞典和丹麥共同擁有的海峽。

    ▲瑞典在1658年領土達到頂峰,丹麥除挪威的領土外,徹底退出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打敗了昔日北歐霸主的瑞典,成為北歐新霸主,野心大漲。瑞典為了鞏固對波羅的海地區的控制,1700年還與波蘭、沙俄進行「大北方戰爭」。

    不甘心丟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的丹麥也加入沙俄和波蘭一方。最終,沙俄波蘭聯軍大獲全勝。戰敗的瑞典從此退出了北歐霸權的爭奪。

    但由於厄勒海峽重要的戰略地位,包括沙俄在內的歐洲列強都不希望海峽被一個國家單獨控制,因此列強沒有同意丹麥收回斯堪地那維亞南部的要求,丹麥的希望落空。最終,哥本哈根成為丹麥與瑞典邊境的首都的格局徹底定型。

    ▲厄勒海峽成為丹麥和瑞典共有海域

    既然哥本哈根與宿敵瑞典隔海相望,那丹麥為什麼沒有考慮遷都呢?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的考慮。

    在大北方戰爭中,瑞典對俄作戰失敗,在北歐的地位開始下降,不再好戰,對丹麥的威脅有所減少。瑞典在1814年宣布成為中立國(1995年加入歐盟後放棄中立國地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典均保持中立,目前也沒有加入任何的軍事組織(如北約)。這些原因使得丹麥為外敵入侵而遷都的必要性不足。

    ▲丹麥和瑞典南部的地圖

    自從丹麥以海洋立國開始,西蘭島就是丹麥的經濟和政治中心。此外,隨著近代德國北部地區工商業的繁榮,哥本哈根的地位反而越來越重要。

    對德國來說,厄勒海峽長期以來都是限制德國北部港口發展的障礙。為了擺脫厄勒海峽的束縛,德國於1895年建成了基爾運河,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船隻從而不必跨過厄勒海峽和日德蘭半島。

    ▲基爾運河聯通波羅的海和北海兩端的德國城市

    不過,基爾運河的開通雖然對於哥本哈根的作用有一定的衝擊,但運河的承載能力有限,大型船隻依然要經過丹麥。

    ▲基爾運河

    直到今天,丹麥的主要工業和人口都集中在西蘭島,哥本哈根及其周邊的人口達到200萬,佔丹麥人口的三分之一。

    二戰後,歐洲已經擺脫了戰爭的陰霾,歐洲一體化提上了議程,丹麥和瑞典早就實現了關係的正常化。1973年,丹麥加入了歐共體,瑞典也於90年代加入。

    對丹麥來說,首都的防務已經不是第一要義。2000年修建成功厄勒海峽大橋,把瑞典第三大城市和丹麥第一大城市連接起來,有效促進了兩國的互動和聯繫,這座橋就是兩國友誼的見證者。

    ▲厄勒海峽大橋

    長期作者|雄鷹
    虎撲足球原創作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 「網易新聞 · 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

    籤約帳號「環球情報員」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你可能錯過

相關焦點

  • 丹麥坐擁日德蘭半島的大塊陸地,為何卻將首都建在海島上
    丹麥,全稱丹麥王國,是北歐三國之一。其西望挪威,東與瑞典相對,南與德國接壤,三邊皆為國家。丹麥有406個島嶼,其中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是西蘭島,這也是其首都哥本哈根所在地。其南部的日德蘭半島與歐洲大陸相連。 縱看各國首都,大家不難發現,很多國家為了方便統治、保障安全,都把首都建在陸地。但丹麥卻把首都哥本哈根建在西蘭島之西的邊緣,這是為什麼呢?
  • 丹麥首都為什麼不設在歐洲大陸,反而是在瑞典邊境的海島上?
    在歐洲大陸的國家裡,絕大多數國家的國土都位於大陸,但丹麥的國土構成比較特殊,丹麥本土4.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只有一半位於大陸,即與德國接壤的日德蘭半島;而另外一半的國土則包括西蘭島、菲英島等多個海島。
  • 瑞士和瑞典的區別 瑞士和瑞典如何區分
    瑞典,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2181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在瑞典,有個著名的科學家——諾貝爾,他是瑞典著名化學家。除此之外,大家知道與瑞典名字相似的「瑞士」嗎?瑞士和瑞典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 哥本哈根是丹麥王國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
    北京 首都機場,再搭乘 中國 國際航空公司航班直飛 瑞典 首都—— 斯德哥爾摩 。抵達 斯德哥爾摩 後享用當地晚餐,之後繼續乘坐??前往 瑞典 小鎮—— 林雪平 。圖為 林雪平 小鎮。第二天 林雪平??赫爾辛基??哥本哈根酒店早餐後??前往素有童話王國之稱的 丹麥 首都—— 哥本哈根 ,沿路領略 北歐 自然田園景色。
  • 北歐丹麥和瑞典兩國的跨海大橋
    這座大橋連接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Malm),無需搭乘漫長的輪渡或航班即可穿過厄勒海峽。31歲的演員帕格勒(Pontus T. Pagler)來自馬爾默北部的村鎮,曾出演《邊橋迷案》第四季,他談到了大橋落成前的通行何其麻煩。據他回憶,「我們趕到馬爾默,但從馬爾默到丹麥沒有如今這麼方便,路途漫漫,遙不可期。」
  • 丹麥的海外屬地有哪些?
    丹麥為北歐五國之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北部隔北海和波羅的海與瑞典和挪威相望,並與之合稱為斯堪地那維亞國家,南部與德國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世界上擁有海外領地的國家丹麥國土面積4.29萬平方千米,人口568萬(2015年數據),是一個真真切切的歐洲小國。那麼這麼一個小小的丹麥有哪些海外屬地呢?
  • 丹麥幸福密碼,瑞典科技魔力||心和青少年商學院世界研學——丹麥&瑞典站開啟報名
    丹麥作為歐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貧富差距極小。14世紀起,丹麥便成為歐洲強國之一,世界上第一面國旗便是1219年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聯合國發布的2016年《世界幸福指數報告》顯示,丹麥在排行榜上的157個國家及地區之中名列首位,隨後幾年的全球幸福指數也一直都高居前三。要說全世界最幸福的夢想國度,那麼丹麥也許就是不二的選擇。這是不久前發生的一則「新聞趣事」。根據丹麥新法律,私人馬戲團不得再飼養大象。視頻中丹麥首相弗雷德裡克森正在議會宣讀一份向私人馬戲團贖買大象的報告。
  • 為什麼丹麥首都的樣子令多人嚮往?遊客:是因為「丹麥女孩」
    努力帶你走進葛葛鏡頭裡的每一個故事……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是北歐最大的城市,如今這裡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首都大區的模樣令眾人嚮往,吸引遊客陸續前往參觀,原因竟是因為「丹麥女孩」!那麼你去過丹麥的首都大區嗎?這裡的風景是你嚮往的嗎?
  • 北歐的永久中立國瑞典:擁有6.5萬常規軍隊,曾經的波羅的海霸主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西歐的永久中立國,「歐洲小虎」島國愛爾蘭,今天我們來介紹北歐的永久中立國瑞典:擁有6.5萬常規軍隊,曾經的波羅的海霸主。永久中立國瑞典是一個北歐國家,地處歐洲最大的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側,東臨波羅的海,西側與挪威為鄰,東北與芬蘭接壤,南部隔海與德國、丹麥等國相望。
  • 組圖:歐洲的鋸木場·瑞典
    瑞典的國名從中世紀該國南部的「斯維亞國」一名演變而來,在瑞典語中的意思是「親屬」。瑞典王國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東部,西以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為界與挪威相鄰,東北以託爾尼奧灣為界與芬蘭相接,東瀕波的尼亞灣,東南瀕波羅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峽同丹麥相望。面積近45萬平方公裡(約有15%的面積在北極圈內)。
  • 移民瑞典,瑞典真有那麼好嗎?在瑞典工作是什麼體驗?
    瑞典王國(瑞典語:Konungariket Sverige),簡稱瑞典(瑞典語:Sverige),是一個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是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是北歐最大的國家。
  • 歷史上的北海大帝國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後期會縮水成丹麥?
    如今的丹麥麵積只有4.3萬平方公裡,不僅在世界範圍內排不上號,就算在破碎如斯的歐洲也顯得十分狹小,然而提起丹麥的前身卻很少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威震歐洲的北海大帝國。簡而言之,丹麥在祖上也曾闊綽過,偌大的北海幾乎成為丹麥人的內湖,然而世上從不存在萬年不倒的帝國,丹麥也是一樣。
  • 丹麥簡介
    金色的盾面上橫置著三隻頭戴王冠的藍色獅子,周圍點綴著九顆紅心。獅子和紅心象徵勇敢、忠誠、善良。盾上端是一頂華麗的王冠,象徵丹麥是一個古老的王國。     南部與德國接壤,西瀕北海,北與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314公裡。全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約30米,日德蘭半島中部稍高,最高點海撥173米。境內多湖泊河流,最長河流為古曾河,最大湖泊阿里湖面積40.6平方公裡。氣候溫和,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年均降水量約860毫米。    人口: 543萬人(2006年1月)。丹麥人約佔95%,外國移民約佔5%。
  • 丹麥,天子守國門|地球知識局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是歐洲歷史名城,也是很多人去北歐遊玩不可錯過的一站。作為丹麥的首都,那裡有著安徒生筆下的小美人魚,也有見證了丹麥王室興衰的阿美琳宮,而寬鬆的社會氛圍也意味著即使只是在哥本哈根點上一杯啤酒享受下午也相當愜意。
  • 二戰德國進攻丹麥和挪威,為什麼最後卻放過了瑞典?
    那麼瑞典終究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在人類歷史上的這場浩劫中安然無恙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其中的原因。 一、瑞典國家實力較強 在戰爭年代,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中,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才是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所在。
  • 看完丹麥首都的房子,我又相信童話了
    為什麼北歐打開大門的第一站,會是哥本哈根?△哥本哈根直飛上海的航班恢復了/微博截圖論網紅指數,它不如冰島的雷克雅未克;要說國民度,它又比不上北歐新晉代言人的斯德哥爾摩。然而這個在丹麥語中有著「商人的港口」之稱的城市,從維京時代起,就已是北歐門戶的重要存在了。
  • 芬蘭人如何看待瑞典、丹麥、和挪威
    挪威人單純簡單芬蘭跟挪威在地理位置上中間隔著個瑞典,芬蘭人和挪威人之間的聯繫很少,在體育賽事方面,芬蘭人很敬佩挪威人在冬季項目和標槍項目的成績,因為挪威人曾多次在這些項目上輕鬆贏了芬蘭。挪威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之一,這一點芬蘭人也是願意承認的。芬蘭人和丹麥人的關係較好丹麥人和芬蘭人同樣喜歡喝啤酒。大多數芬蘭人對丹麥人沒有刻板的看法和歧視,似乎大部分芬蘭人都很喜歡這個國家。哥本哈根是和芬蘭人周末旅行的好去處,還有很多芬蘭人喜歡去樂高樂園遊玩。
  • 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區域經濟環境發展路徑的借鑑之處
    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產業概況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不僅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代表性的產業集群地,也是北歐地區生命科學行業的創新熔爐,同時是歐洲最具有創新能力的生命科學產業集群之一。(一)空間範圍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斯科納省馬爾默、隆德等城市之間,範圍涵蓋丹麥東部的西蘭島和瑞典西南部,涉及2.1萬平方公裡面積,近年來沿波羅的海岸逐漸擴張。
  • 你知道世界上有一個童話王國嗎?那就是丹麥,美麗的丹麥
    想要寫一篇關於丹麥的旅遊文章,完全是因為突然間想起了高曉松在他的《曉松奇談》裡說過,丹麥和瑞典簡直就是世外桃源之地,人少,環境好,在國際上與世無爭,所以就萌發了要寫一篇關於丹麥的旅行文章。你知道世界上有一個童話王國嗎?
  • ...超美國,瑞典首都「群體免疫」下月見效?俄媒:民眾成了實驗小白鼠
    首都下月實現「群體免疫」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26日報導,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在接受該臺採訪時說,該國溫和的防疫措施——只採取有限的限制措施而不是全面封鎖——正在結出碩果,「斯德哥爾摩大約有30%的人已經達到了免疫水平,最早下個月我們在首都就能實現『群體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