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進攻丹麥和挪威,為什麼最後卻放過了瑞典?

2020-12-13 騰訊網

瑞典地處歐洲北部,領土面積不是很大,屬於中等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鐵蹄橫踏歐洲各國,歐洲各國接連被捲入其中,戰火紛飛,然而瑞典卻倖免於難,沒有受到戰爭的波及。二戰期間地處北歐的瑞典曾四周都被德軍包圍著,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的軍隊始終沒有踏進瑞典一步。那麼瑞典終究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在人類歷史上的這場浩劫中安然無恙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其中的原因。

一、瑞典國家實力較強

在戰爭年代,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中,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才是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所在。

瑞典之所以在二戰中能夠獨善其身,始終保持其中立國的國際地位,免於德國的進攻究其原因還在於瑞典自身實力的強大。

雖然瑞典沒有遼闊的疆域,國土面積並不算很大,但瑞典的綜合實力並不弱。瑞典綜合實力較強是有其歷史淵源的,瑞典曾是波羅的海域上的霸主級別的存在,當時瑞典周邊的許多國家都沒少被瑞典欺負比如俄國、波蘭、立陶宛等。

除了歷史的積澱因素以外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瑞典的工業比較發達,有著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

其中軍事工業更是非常發達,許多武器裝備在當時都處於先進水平,這一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瑞典的博福斯火炮在當時更是非常先進性能受到普遍認可享譽全球。

而且瑞典還是一個有著全民皆兵的傳統的國家,在歷史上瑞典的人口雖然一直不是很多,但是其軍事力量卻是不容小覷的。再加上瑞典軍事工業的有力支撐使瑞典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也是屬於較強的存在的,所以,當時沒有一個國家敢小覷瑞典的軍事力量。

而且瑞典地形複雜崎嶇,佔據地理優勢,即使德國也不會輕易打瑞典的主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瑞典就保持著50萬的常備兵力,還有上百萬的預備兵員。除此之外,瑞典還把流亡到瑞典的挪威人和丹麥人武裝起來。

一旦開戰,德國即使能贏也得崩掉幾顆牙。幾百萬戰鬥意志極高、野外生存能力極強的瑞典軍隊如果依託複雜的地形和德國人打遊擊,德國人想想就頭疼。不是德國打不過瑞典,是打瑞典不划算。

二、中立態度

瑞典在二戰中保持中立的態度是有其歷史淵源的,瑞典曾經是個軍事強國,在16世紀中葉的時候曾和沙俄一較高下,但是被以沙俄為首的丹麥、波蘭三國聯盟給打敗了。

正是這次慘痛的經歷讓瑞典深深的意識到中立的重要性。而且在經過了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瑞典的綜合國力被再一次削弱,此時的瑞典已經經不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所以嚴守中立的態度對瑞典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再說瑞典的地理位置因素,瑞典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是很特殊的,東面是沙俄、南面是普魯士、西南則是英國和法國,當各國展開激戰的時候處於中間的瑞典就是尷尬又難受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國家開始拉攏瑞典,希望瑞典加入自己的陣營。此時加入一方的陣營就意味著與另一方為敵,此時的瑞典頭腦清醒,堅決保持中立的態度,你們儘管打你們的,我只是圍觀兩不相幫。

雖然瑞典在二戰中保持了中立的態度,但是,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怎麼可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中立。瑞典更是清楚的明白這一點,對絕對的中立沒有抱有天真的幻想。這就是瑞典很會做人的地方所在。

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一直與德國處於一種眉來眼去的曖昧狀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

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瑞典更是送了德國一份大禮即瑞典同意德國的陸軍和空軍可以借道瑞典,但是同時要求德國的軍艦不能在瑞典海域停留過長的時間,這無疑對德國是非常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瑞典還向德國出口了大量的德國非常需要的鐵礦石,這些鐵礦石資源對德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對德國來說可以說是助益良多的。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在綜合國力佔有很大優勢的情況下德國也不會貿然向瑞典發起進攻的。

如果向瑞典發起進攻,即使德國兵力再強也沒有速戰速決的把握,如果雙方再陷入僵持狀態,大上一場持久戰的話,德國不但會失去瑞典給德國提供的便利條件,還會失去鐵礦石資源,那整個局面對於德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當鄰居芬蘭被蘇聯欺負的時候瑞典又站在了芬蘭一邊。瑞典全力支持芬蘭反抗蘇聯,又是提供武器彈藥,又是提供資金支持,更是同意芬蘭可以在瑞典國內徵兵。

當然瑞典知道這樣做會惹怒蘇聯,招來對其中立態度的質疑,瑞典更加知道蘇聯的紅線在哪裡,絕不越雷池半步,所以當芬蘭邀請瑞典出兵一起對抗蘇聯的時候瑞典當場就拒絕了。

瑞典之所以敢這樣區別對待德國和蘇聯也是有原因的。瑞典其實並不是特別害怕蘇聯的,因為瑞典和蘇聯之間還隔著一個芬蘭呢,蘇聯連芬蘭都沒能打下來就更別說瑞典了,所以只要瑞典不踩到蘇聯的紅線蘇聯就不會輕易對瑞典發起進攻。

而德國就不一樣了,希特勒拿下丹麥、挪威那就屬於直接堵在了瑞典的家門口,所以瑞典為了生存在蘇德之間還是偏向德國一點的。

雖說是偏向但瑞典堅決不上德國這艘"賊船",因為瑞典也不敢保證德國就一定會取得這場大戰的勝利,如果與德國綁在一起屆時德國戰敗了瑞典就要為德國陪葬了。同時,面對英國、法國的誘惑與拉攏瑞典也堅決說不,萬一德國贏了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發展當瑞典看到德國敗勢明顯的時候,瑞典最終站到了同盟國的一邊,此時希特勒雖然非常惱火但是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結語

正是因為瑞典擁有較強的自身實力,才讓德國不敢輕易對瑞典發起進攻。同時瑞典又一直保持著其中立國的國際地位,為各個國家所認可,如果德國貿然進攻瑞典一定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彈。同時最為一個小國瑞典又十分會做人周旋在多個國家之間,又絕不觸碰紅線。所以說正是瑞典的自身實力和會做人才讓瑞典免於遭受德國的進攻。

參考資料:《二戰史》

《全球通史》

《瑞典小國憑什麼能免於戰火200年》

相關焦點

  • 芬蘭人如何看待瑞典、丹麥、和挪威
    挪威人單純簡單芬蘭跟挪威在地理位置上中間隔著個瑞典,芬蘭人和挪威人之間的聯繫很少,在體育賽事方面,芬蘭人很敬佩挪威人在冬季項目和標槍項目的成績,因為挪威人曾多次在這些項目上輕鬆贏了芬蘭。挪威人在瑞典人或是芬蘭人眼裡是一群很單純又很蠢的人,因為挪威的周邊都是擅長發明的國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給挪威提供了很好的創造新鮮事物的環境。可是挪威人並沒有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他們不怎麼發明東西,很少聽說過挪威發明的汽車品牌或其他高科技東西相比起瑞典的沃爾沃、薩博和芬蘭的諾基亞來講。
  • 丹麥首都,為什麼建在與瑞典接壤的海島上?
    為了對抗漢薩同盟,丹麥決定聯合同宗同族的挪威和瑞典。14世紀,持有丹麥公主和挪威王后雙重身份的瑪格麗特(瑪格麗特一世),推動她兒子奧拉夫成為了丹麥和挪威的雙王,「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建立。經過軍事改革而實力強勁的瑞典大敗丹麥。瑞典為了獲得厄勒海峽的控制權,與戰敗的丹麥籤訂和約,丹麥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割讓給瑞典。和約的籤訂使得厄勒海峽從丹麥的內海,變成了瑞典和丹麥共同擁有的海峽。
  • 二戰「假戰」後第一場戰役——挪威戰役,德軍62天攻佔挪威
    挪威,北歐小國,是當今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且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給人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但是在二戰的時候,納粹德國也入侵了挪威,並導致了長達62天的挪威戰役。其實二戰爆發後,挪威動員了部分海陸空軍隊嚴陣以待,挪威不是想幹嘛,它是中立國,只想保住國家的中立,然而,打起來了誰理會它啊,先是德海軍潛艇在挪威水域擊沉了英艇,然後英德雙方的飛行器開始不斷入侵挪威領空,挪威的中立成為一紙空文(誰讓你地方重要,力量又弱呢),開戰後,英國施壓挪威,要求其提供海軍僱傭艦艇,因為英國自身極度需要海軍艦艇來和德國鬥法。
  • 丹麥首都為什麼不設在歐洲大陸,反而是在瑞典邊境的海島上?
    北歐國家都擁有共同的歷史脈絡,但瑞典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丹麥的宿敵,這就使得丹麥首都的位置令人疑惑。儘管如今兩國關係早已正常化,哥本哈根與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馬爾默之間還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橋,但當初丹麥為什麼要把首都定在這裡呢?
  • 地圖看世界;丹麥跨歐洲和北美洲
    (地球各大洲的分界線)丹麥地跨歐洲和北美洲。丹麥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擁有兩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丹麥地理、政治、文化屬於歐洲。1397年6月在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的主導下與挪威、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丹麥成為聯盟的領導者,十四世紀丹麥是歐洲的強國之一。(16世紀的卡爾馬聯盟)卡爾馬聯盟前後共維持了126年。
  • 北歐的芬蘭人看的上丹麥人、瑞典人和挪威人嗎?
    挪威人單純簡單 芬蘭跟挪威在地理位置上中間隔著個瑞典,芬蘭人和挪威人之間的聯繫很少,在體育賽事方面,芬蘭人很敬佩挪威人在冬季項目和標槍項目的成績,因為挪威人曾多次在這些項目上輕鬆贏了芬蘭。
  • 二戰時荷蘭作為中立國,德國為什麼進攻它
    在普通人的觀點中,作為中立國一般是不會捲入戰爭的,但是二戰中的荷蘭作為中立國,為什麼還是遭到了德國的進攻呢?二戰前期的荷蘭已經失去昔日「海上馬車夫」所擁有的霸氣和輝煌。在荷蘭國力最為鼎盛的時候,荷蘭的海軍是可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到了二戰前期荷蘭的國力已經衰落,與世界強國的行列差距甚遠。這時候的荷蘭面對來勢洶洶的德國,在二戰之初的1939年9月就宣布中立,因為荷蘭在一戰的中立政策中嘗到了甜頭。
  • 丹麥坐擁日德蘭半島的大塊陸地,為何卻將首都建在海島上
    丹麥,全稱丹麥王國,是北歐三國之一。其西望挪威,東與瑞典相對,南與德國接壤,三邊皆為國家。後來瑞典陸軍憑藉結冰的大海,通過了小貝爾特海峽,攻佔了哥本哈根,從而佔領了丹麥全境。而丹麥為了不亡國,選擇籤訂《哥本哈根和約》,被迫割讓三分之一的領土。 可以看得出來,建都海島的丹麥在日德蘭半島的陸地防備不足,這才讓瑞典有可乘之機。關鍵是,哥本哈根位於海島,當戰爭爆發時它極其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這給整個國家的安全帶來隱患。
  • 瑞典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瑞典進入了同丹麥、挪威聯合的卡爾馬聯合時期,從此瑞典和挪威臣服於丹麥國王的統治,但是保留了王國的地位。大戰爆發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同丹麥和挪威國王會晤,決定共同奉行中立政策。這個政策使得瑞典既能賺協約國的錢,又能賺德國的錢,撈錢撈得不亦樂乎!
  •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國,擁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且不論他們的是非態度,單說軍事才能,是不容忽視的。就隨著本期專題來看看吧。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德國軍事家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還算清白。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
  • 二戰時,蘇聯入侵波蘭對波羅的海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有什麼影響?
    同年11月,蘇聯襲擊了芬蘭,並於1940年吞併了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挪威和丹麥則在那年春天被納粹德國所佔領。——《二戰戰史》 說起波羅的海,大家印象裡一定浮現出世界上最淡的海這一印象。 波羅的海屬於內海。
  • 二戰時宣布中立的荷蘭比利時挪威等國被德國佔領,為什麼唯獨瑞士...
    而與其接壤的周邊國家更是難逃厄運,八個國家有七個慘遭納粹鐵蹄的蹂躪,這七國中包括當時已宣布永久中立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等國家,而唯獨對德意戰略地位重要並且相對於其他國家顯得弱小得多的瑞士卻一直安然無恙直至戰爭結束。
  • 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和冰島——被稱北歐五國,哪個地方最宜人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生活玉指,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和冰島——被稱北歐五國,哪個地方最宜人小編一直住在北歐五國那裡,一年四季都在歐洲生活,對它們有一定的了解。北歐五國的確十分美麗和發達。如果你必須選擇其中一個最適合生活的,那麼我會選擇挪威。
  • 二戰權力的遊戲:瑞典為何能保持中立?世界大戰中小國如何生存
    瑞典的面積不是很大,幾乎和我們黑龍江省一樣大。瑞典在陸地上有兩個鄰國,一個是挪威,另一個是芬蘭。這兩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倖免。為什麼瑞典即使不強大也能保持中立?公元1000年左右,由瑞典、挪威和芬蘭組成的維京海盜橫掃西歐,四處殺戮,瑞典在歷史上很聞名。工業革命前,瑞典與其他小國並肩作戰,贏得了許多軍事勝利。它基本上控制了波羅的沿海地區,並完成了最初的戰略計劃。此外,瑞典還與丹麥建立了宿怨,這導致瑞典失去了其戰略盟友。
  • 柏林失守,希特勒危在旦夕,他為何不調動挪威40萬大軍回來勤王
    1945年4月,蘇聯開始對德國柏林進行決定性的進攻。雖然希特勒調集了80萬軍隊進行縱深防禦,但面對史達林三個軍團近250萬兵力的進攻,還是如螳臂當車一般。柏林在苦苦支撐二十多天後最終淪陷,希特勒飲彈自盡,而在此時,挪威還駐紮著近40萬的德國士兵,希特勒為什麼不把這支部隊調回來幫自己一把呢?佔領挪威,德國有幾大好處事實上,當時德國之所以開戰,不是因為國家兵強馬壯,而是因為國內陷入經濟危機,然後德國人被納粹希特勒鼓動,從而發動了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
  • 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冰島,北歐7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
    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北歐五國大學盤點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排名在第201-300之間;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林雪平大學、瑞典農業大學排名在第301-400之間;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和于默奧大學排名在第401-500之間。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一行訪問丹麥、瑞典、挪威高校及相關...
    1月14至20日,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一行應邀訪問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多所高校和相關機構。國際學院、人事處、教務處、對外合作處負責人,國際學院孔子學院及境外辦學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隨團出訪。14日,張英傑書記一行拜會了駐丹麥大使館教育文化處趙世人參贊。趙參贊表示,學校建立的哥本哈根商務孔子課堂,促進了漢語及中國文化在丹麥的傳播與推廣,加深了兩國人民相互了解,要做好以後的交流合作工作。
  • 一個外國國王還有繼承英國王位的資格,挪威國王究竟有何來頭?
    在進行了全民公決之後,卡爾王子才被任命為挪威國王。 而這位丹麥王子便將自己的名字更名為哈康,也就是之後的哈康七世。 挪威之所以將哈康選為自己的國王,原因便是哈康不僅因為哈康七世的父系祖先曾是挪威獨立時期的國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妻子是英國公主。
  • 丹麥就是童話的國家
    另外,主人沒說「請」之前,任何人不應碰酒杯和刀叉。丹麥在公元9到11世紀逐漸形成統一的王國。11世紀開始逐漸向外擴張,並徵服了英格蘭和挪威。1219年,丹麥國王曾經為教皇遠徵利沃尼亞的異教徒,國王瓦爾德瑪二世帶領在戰況不利下祈禱勝利,一面紅白十字的旗幟從天而降,頓時丹軍士氣大增,戰況亦大為好轉,這面旗子成為了丹麥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