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市場分析: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位,原料種植效益低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趙霞、韓一軍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蕎麥是重要的雜糧作物,包括甜蕎和苦蕎2個品種。世界其他各國種植的蕎麥都為甜蕎,唯有中國既種甜蕎又種苦蕎,種植比例約為2∶1。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積種植苦蕎的國家,栽培面積約30萬hm2,產量30萬-5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位。苦蕎主要集中種植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等省的高海拔山區、高原和高寒地區。由於人們對苦蕎認知度不夠,苦蕎產業未得到充分發展。

本報告從生產、消費、進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國現階段苦蕎產業的發展現狀,剖析其發展前景、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並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苦蕎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意見。

一、苦蕎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

在種植上,苦蕎產區主要集中在四川、雲南、陝西等高寒地區。蕎麥產量在近年來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2014年全國蕎麥產量為30萬噸,2017年達到53.9萬噸。(見圖1)

圖1 2014-2017全國蕎麥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農村統計年鑑

我國蕎麥生產區域布局整體相對集中。蕎麥產量排名全國前三的省份產量之和佔全國產量的50%左右,排名前十的省份,佔到全國產量的近75%。內蒙古、陝西省、甘肅省種植主要為甜蕎麥,苦蕎麥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陝西等地。(見圖2)

蕎麥種植面積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14年的265.7千公頃增長到2017年的360.6千公頃(見圖3)。四川、雲南地區比較適合蕎麥的生長,四川、雲南種植面積較少,而產量較高。(見圖4)

苦蕎生產主體主要以農戶個人及家庭為主,種植規模較小,苦蕎生長在高寒地區,受自然和市場影響均較大,生產較為分散。影響了種植的規模化、專業化,品質不能有共同的標準來要求。

目前,很多地區成立了苦蕎種植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主要形式有農戶和專業戶聯合形成的自願組織、企業、農戶、專業合作社聯合進行苦蕎方面的種植,促進各主體之間苦蕎種植經驗的交流,提供苦蕎相關生產資料、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為社員提供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諮詢服務,從而提升苦蕎種植技術、提高專業化水平。

(二)消費

由於市場認知度有待提升,苦蕎產品的全國市場銷售仍顯平淡。苦蕎茶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意識有待加強。當地人對於苦蕎的需求,主要採用對苦蕎麥的食用方式。

(三)加工流通

在苦蕎收穫貯藏方面,成熟的種子由於風雨及機械振動極易脫落,導致苦蕎減產。因此及時和正確的收穫是苦蕎高產的關鍵。苦蕎對高溫的抗性較弱,遇高溫會造成蛋白質變性,故苦蕎不易於貯存,對倉房要求較高。

苦蕎的加工產品由最初的苦蕎米、苦蕎麵粉發展到現在的苦蕎茶,從簡單加工到深加工,效益能夠成倍的增長。苦蕎的加工品主要涵蓋苦蕎粉、苦蕎蛋糕、苦蕎掛麵、苦蕎方便麵、苦蕎麵包、營養快餐粉、苦蕎餅乾、苦蕎酒、苦蕎醋、苦蕎茶等。

(四)進出口

中國是世界上的蕎麥出口大國,2014-2017中國蕎麥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一,全球蕎麥出口前5名國家也較穩定(見表2)。日本、義大利、美國、西班牙、法國為蕎麥的主要進口國,2018年中國進入蕎麥進口前五國家(見表3)。

2014-2018年,中國蕎麥進出口一直保持順差,2014年之後蕎麥出口呈現出下跌趨勢,2016年開始回升。2014年之後蕎麥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2018回升達27366噸,進口量與出口量持平(見圖5)。

蕎麥貿易額與進口量波動大體相同,但出口量波動有所不同,2014年之後開始下降,2017年略有回升,2018年繼續下降到1521萬美元。(見圖6)

2014-2018年,中國蕎麥進出口價格先漲後跌,但蕎麥出口價格始終高於進口價格(見圖7)。日本、韓國、法國為中國蕎麥出口主要對象國,日本一直是中國蕎麥出口最多的國家(見表4)。中國蕎麥進口來源較為單一,主要來自俄羅斯。(見表5)

(五)市場價格

2019年我國各地蕎麥批發價格較為穩定,對於苦蕎麥來說其種植面積較小,苦蕎產品宣傳力度不夠大,其國內外需求群體還是較少並且自產自用比率較大,總體而言苦蕎麥價格變化不大。但是對於苦蕎麥製成苦蕎茶的產品,其售價懸殊巨大,因為其產地、品牌、包裝、加工工藝等不同,品質拔尖、加工程序繁瑣、包裝高級的苦蕎茶可以賣到上千元。一般低海拔地區的苦蕎茶價格大概在每斤30-50元;中高海拔小涼山地區的苦蕎茶價格大概在每斤50-60元,四川大涼山黑苦蕎茶價格品質比較好,價格在每斤60-80元。據四川省2019年部分苦蕎產品價格,高品質的苦蕎茶每斤可以賣到幾百元,而普通苦蕎每斤只有十幾元(表6)。

(六)成本收益

不同種植地區苦蕎種子狀況及當年產量不同,所計算苦蕎種植總成本不同,苦蕎收益也不同。未經加工的苦蕎成本收益很低,以雲南省龍陵縣為例,2019年苦蕎收購價每斤約2元。苦蕎加工品根據種類、質量成本收益不盡相同。

二、苦蕎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一)生產模式將不斷創新。很多地區成立了苦蕎專業合作社、苦蕎專業技術協會以促進苦蕎種植技術提升、提高專業化水平。未來其生產模式會向著更加多元、更加標準的生產組織模式轉變。

(二)產量將進一步提升。政策支持下,通過財政補貼、增強技術引進等方式鼓勵種植苦蕎的意願程度、加大種植苦蕎的標準化水平,預計苦蕎產量將進一步提升。

(三)消費需求將繼續增加。隨著國內外對苦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深入研究及品牌效應的不斷提升,苦蕎作為綠色無汙染食品其需求將不斷增加。

(四)產業鏈條將進一步發展。苦蕎產業上聯加工企業和農副產品物流、銷售服務,下牽廣大農戶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苦蕎產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和促進民族地區廣大農戶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未來市場對於苦蕎的認知加深將會帶動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發展情況

(一)總體情況

苦蕎主產省份為四川、雲南、陝西等地區,通過苦蕎脫貧的貧困縣基本狀況如下表所示。

(二)主要經驗做法

1.生產環節

(1)選取高質量苦蕎品種。以四川大涼山地區為例,針對每個縣實際情況與研究所聯手引進高產優質、抗旱抗逆優良的品種,保證農產品產量和品質,達到增產增收目的。

(2)支持苦蕎生產基地建設。通過建設苦蕎生產基地,為農戶、企業進行系統指導,解決苦蕎生產、流通環節的各項問題,同時推廣先進技術,提供信息保障。

(3)提供苦蕎政策、技術支持。加強對苦蕎龍頭企業產品更新、技術改造、設備購置資金和創新項目基金等扶持政策力度,提升苦蕎產量和質量。

2.品牌打造

(1)發揮網際網路優勢。通過網際網路信息推廣優勢宣傳苦蕎產品,利用電商平臺提供更便捷的購買渠道。

(2)打造區域品牌。以四川涼山苦蕎為例,通過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區域特點的品牌效應。

3.流通環節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加強道路、橋梁和共用倉庫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縮短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

(三)典型案例分析

1.推動苦蕎產業發展。四川省昭覺縣整合農科局農業技術人員,實行分管領導包片,農業技術人員包鄉鎮的做法,利用輪歇地和秋冬閒地等,確保80%以上苦蕎地塊實行標準化種植。引導企業落戶,積極協助企業開發苦蕎新產品,開展彝寨苦蕎麥和無公害苦蕎麥產品認證等工作,為開發產品創造市場準入資格,建設"大涼山"品牌。做優地方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加工增值,開展國家級優質苦蕎農業標準化示範建設,建立系列標準並獲得證書,推動苦蕎產品進入高端市場。

2019年昭覺縣人民政府與安廚集團合作,開創區域公用品牌。在深挖賣點的基礎上,結合市場消費導向,打造主力產品苦蕎茶,並由此延伸豐富產業鏈條。

案例啟示與思考:首先,通過新聞媒體組織、公益廣告等方式加強產品宣傳。其次,加強資金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將部分扶貧和農業調產項目資金用於苦蕎品種研發、生產和加工;二是支持苦蕎生產基地建設;三是對龍頭企業產品更新、技術改造、設備引進及創新項目基金等予以支持。

2.探索苦蕎產品線上銷售新模式。一方面,蓮花黑蕎結合雲南省安康縣實際情況,積極推進苦蕎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與農戶展開深入合作,形成規模化種植。不但收購貧困農戶家中的黑苦蕎原料,並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既保證了農戶的收益,也解決了質量問題。另一方面,蓮花黑蕎依託新銷售方式,盤活思路,通過"陝藥集團",構建以線上為主,線上線下互通的全產業鏈銷售平臺。提升精準扶貧工作效率和品質,積極推進品牌打造,增加產品附加值,助力農民增收。

案例啟示與思考:雲南省安康縣發展苦蕎產業發展過程中,充分藉助了龍頭企業的優勢力量,與農戶展開合作,開拓苦蕎產品市場,同時協助農戶進行苦蕎種植,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在發展"龍頭企業+農戶"苦蕎經營模式的同時,運用"網際網路+"優勢,為農戶增產增收。

四、苦蕎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風險

(一)主要問題

1.品牌建設力度不夠。我國苦蕎沒有廣泛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品牌建設、市場宣傳不夠。苦蕎加工企業資產規模較小,低水平重複建設,成長型、技術密集型企業缺乏,市場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2.產業體系不全。與苦蕎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科研、推廣、基地、農戶、企業、市場等關鍵環節沒有形成產業鏈條和完整體系,州縣之間、部門之間也沒有形成做強苦蕎產業的協調運作機制。

3.科技創新不足。專項科技投入少,缺乏試驗示範基地,基本研發條件較差,設施設備落後,缺乏激勵和市場運行機制,研發人員積極性不高,品種創新、改良遠遠落後於產業發展需要。

4.生產管理粗放。苦蕎主要種植在海拔較高地區,機械化程度不高,耕作管理粗放,廣種薄收,單產水平較低。

(二)風險分析

1.產量風險。由於苦蕎種植沒有實現規模化,產量較低,很多農戶放棄種植,改種其他產品導致減產。不利天氣對苦蕎種植也存在較大風險。

2.貿易風險。在出口方面,由於我國是唯一苦蕎出口國,當我國苦蕎產量下降時,對國際苦蕎貿易也造成一定風險。

五、政策措施建議

(一)加強高新技術應用,綜合開發利用。要在深度和廣度上對苦蕎麥進行綜合開發利用,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苦蕎麥加工技術,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加快苦蕎高新產品的研發,延長產業鏈條。

(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增加生產主體種植意願。加大產業化項目資金,對良種繁育基地和科研經費支持力度。對原種、良種和專用品種給予補貼,對企業、種植大戶給予補助;對成功培育和研發苦蕎新品種、新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不斷增強各主體種植苦蕎的意願。

(三)發揮地理優勢,擴大出口。鼓勵企業通過提高品質、加強品牌宣傳、細分市場等方式,增強產品競爭力,提升產量增長可持續性。大力實施市場多元化和"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四)規範流程,實現產品工業化。應強化苦蕎製品的工藝參數研究,加強蕎麥粉加工專用設備的研究,提高國產設備自動化、標準化、系列化水平。除對我國苦蕎傳統食品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整理、發掘和工業化改造外,還應積極吸收國外食品的精華和技術。

(五)創新模式,構建完整產業體系。一是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申報和實施苦蕎項目。二是積極探索科研單位、龍頭企業、種植農戶之間互利共贏的經營機制。三是探索苦蕎產業與苦蕎產區本地旅遊資源相結合的模式。

相關焦點

  • 我國草莓種植面積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年出口5萬噸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劉浦泉)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秘書長張運濤21日在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舉行的首屆中國草莓文化節上透露,目前我國草莓種植面積達130萬畝,年產草莓13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 我國水果和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果茶產業提質增效正當時
    左圖 江西省永豐縣鹿岡、七都、羅鋪、恩江等地建立了5個白茶種植集中連片基地,種植面積達1.3萬畝,成了市民喜愛的景點。全縣白茶企業年產成品茶13萬公斤,產值1.9億元。圖為小朋友在體驗採摘。作為果茶大國,我國不僅蘋果、柑橘、梨、桃等主要樹種的面積位居世界第一,獼猴桃、藍莓、櫻桃、楊梅等新興樹種也飛速發展。去年,全國水果種植面積1.92億畝、產量1.75億噸,茶葉面積4100多萬畝、產量225萬噸,均位居世界第一。如今,果品與茶葉已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優勢的出口農產品之一。
  • 2019年中國甘蔗播種面積與產量,要積極推廣糖料蔗機械化種植技術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我國甘蔗市場產量情況分析 從播種面積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其中,廣西是我國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省, 2018年廣西甘蔗產量7292.76萬噸,佔全國甘蔗總產量的67.46%。
  • 2020年中國茶葉種植與加工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茶葉種植面積為195萬公頃,產量達145萬噸,均居世界首位;全行業總產值達1320億元,一、二、三產業分別佔比47:42:11;茶葉出口量達30.24萬噸,金額7.84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  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日常生活七件事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仍居其一。
  • 燕麥蕎麥走上發展快車道
    燕麥米、燕麥片、蕎麥米、苦蕎茶已經成為人們養生的新選擇,我國的燕麥蕎麥產業正在迅猛發展。 據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全球燕麥種植面積969萬公頃,產量為2252.8萬噸,同比升高0.9%。2015年世界蕎麥種植面積約232.7萬公頃。燕麥蕎麥產業的加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的大力貢獻。
  • 甘蔗種植方法和技術
    (以下內容來源於葉縣天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糖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食品,也是人體必需的一個營養素,而甘蔗就是糖的主要來源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甘蔗的種植現狀,介紹了甘蔗的生長影響因素和甘蔗種植栽培的過程使大家了解了關於甘蔗種植栽培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種植栽培的具體實施過程種每一項的方法,結合甘蔗種植栽培的管理方法來研究關於甘蔗種植栽培的技術。
  • 山東德州:2019年秋糧種植面積基本持平產量增加
    為了更好地了解德州市玉米市場當前價格情況,了解農民的實際問題和收益情況,準確判斷後期價格走勢,為政府及上級價格主管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按照山東省價格監測中心《關於開展2019年秋糧生產和市場調查的通知》要求,近期我們將夏津、武城2個縣4個村小組、8個玉米種植戶、4家玉米加工及收儲企業、共計1800餘畝玉米種植面積作為調查對象,採取走訪調查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今年秋糧的生產種植情況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產區詳解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重要產區詳解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各類蔬菜2019年種植面積(單位:萬畝)中國辣椒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
  • 被譽為「辣椒皇后」的朝天椒,要如何提高產量和種植效益?
    朝天椒是一種具有高產性、多年生的辣椒變種,要提高產量還是要從種植環境、植株管理以及土壤更新等多方面做好撫育措施。其實被譽為「辣椒皇后」主要也就是由於朝天椒的果形、色澤和辣勁都非常出眾,是辣椒當中的優等品種,市場需求量長期很大。
  • 高粱、小米不好吃,產量又低,為何農民還願意種植呢?
    提要:高粱、小米不好吃,產量又低,為何農民還是願意種植呢? 過去高粱和小米在老家這一帶還有大面積種植,如今除了高粱尚且還有小規模的種植之外,小米已經絕跡了。
  • 蕎麥的種植以及高產關鍵點處理,簡單易學
    蕎麥,又稱大麥,是我們家鄉常見的一種農作物,但不是主要農作物。因為小編的家鄉地處北方丘陵地區,種植蕎麥,純屬見縫插針。什麼是見縫插針呢,就是說地塊與地塊之間,遇到一些特別貧瘠的地方,不適合種其他的作物。但空著又會水土流失,聰明的農民伯伯會撒上一把蕎麥種子,讓他順其自然的生長。
  • 種植面積減少 小米變「金米」 河北小米貴過雞魚肉
    統計數字顯示: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漲幅同比回落了1.2個百分點。而小米卻同比上漲了近100%。在物價整體上漲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小米價格為什麼會高歌猛進?為此,近日筆者走訪石家莊市內各大超市、糧油批發市場,並採訪了河北省部分小米主產區的生產者、加工企業負責人、穀子專家。
  • 石榴種植技術要點及效益分析
    石榴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安徽、江蘇、河南為石榴主產區,石榴具有耐乾旱、瘠薄和繁殖容易等特點,下面介紹一下石榴種植技術要點及效益分析。2、高標準建園建園時,除選用良種壯苗外,按規劃定植距離,開深溝或挖大穴,深、寬各1米,表心土分開,回填土時,每畝填雜草或廄肥1萬公斤,磷鉀肥各500公斤,可分層施入,由於石榴易生根,為增強其抗旱能力,栽植時可稍深栽2—3釐米。在山地建園,應修築外高內低的梯田,以利蓄水和加厚土層,改良土壤。
  • 種植前景如何?油茶樹種植成本和畝產效益分析
    另外,油茶樹是典型的油料樹種,是和橄欖、油棕樹以及椰子齊名的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樹種,正是這種經濟特徵也吸引了廣大種植戶的眼光。那麼油茶樹的價格怎樣?種植前景又是如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另外不同的米徑和高度的油茶樹其價格方面也會存在差異,如湖南株洲米徑為4~6公分,高度0.5~1m的油茶嫁接苗價格在2元/棵,浙江杭州的米徑為6~8公分,高度為1~1.5m的紅花油茶樹價格在800元/棵等。總之具體價格還是建議去當地的產地商進行詳細諮詢。
  • 甜菜根種植前景與市場前景如何?種植一畝地能賺多少錢
    甜菜根是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農作物,皮與肉質均為鮮紅,形狀如短胡羅卜,甜菜和蘿蔔是同科不同種。甜菜根營養豐富,含糖量高,在工業上是製糖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很有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種植,那麼甜菜根種植前景與市場前景如何?種植一畝地能賺多少錢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水稻品種混播種植,搭配好可改善米質提高產量,混播不當減產減收
    同時,受糧價影響,近年來常規稻種植面積回升,但優質常規稻一般產量相對較低,那些具有特殊風味的品種類型(香稻)產量更低,種植戶栽培後效益不高。為了讓改善米質提高產量,有的地方另闢蹊徑,採取品種混播種植這種高產高效栽培新模式,對此也有人反對,說此法有些荒謬,違背科學規律。
  • 高原夏菜種植規模產量逐年遞增,收益明顯高於小麥、玉米、馬鈴薯
    一、高原夏菜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現狀分析 1.種植區域不斷擴大,主產區種植面積逐年遞增。高原夏菜產地由最初的蘭州及周邊區域,已擴展至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從近五年發展趨勢看,主產區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15-2019年主產區種植面積見圖1。其它產區種植面積波動不大(見圖2)。
  • 中國茶葉種植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我國是茶葉生產加工大國,早在唐朝,我國的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已處於較高水平,茶葉貿易發揮到世界各地,盛名遠播。我國茶葉栽培技術和加工技術已較為成熟,茶園面積廣大,茶葉產量巨大。先進的現代工業技術在茶葉栽培和加工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先進的科學種植管理理念也被廣泛引入各大茶園。
  • 種植什麼芋頭產量高?選擇這個品種畝產量不低於6000斤
    在我國種植芋頭比較廣泛,特別是南方地區,比如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可以說是主產區了。南方灘涂、淺澤淤泥都是芋頭生長的好去處,加上芋頭的食用價值和美味的口感現在深受消費者的喜歡,導致於很多人都有種植芋頭的額想法。那麼種植什麼芋頭產量高呢?選擇這個品種畝產量不低於6000斤,下面一起看看吧。芋頭是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種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