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神採鞏義"免費訂閱,鞏義人都在看
牛狀元府位於鞏義市大峪溝鎮鎮官殿村,是鞏義市七大莊園之一。
古代的狀元身份十分顯赫,一門能出個狀元郎那都是極其光宗耀祖的大事,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人數為770多人。而我們鞏義牛狀元府的締造者則更是歷史極為罕見的父子文武狀元。牛鳳山,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牛鳳山中武狀元,官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第,又封武功將軍,曾任甘肅涼州中營遊擊,加副將銜,後晉封總兵,官得四世一品封贈。牛瑄,牛鳳山之子,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中鄉舉,同治乙丑(公元1865年)中進士,名噪一時。牛瑄工於楷書,結構嚴謹,秀麗端莊,中原一帶多留有墨跡。著名的康百萬莊園現在保存的《留餘匾》為中國十大文化名匾之一,便是文狀元牛瑄所書題,寫於1871年,距今已經100多年。
牛狀元府依山而建,坐北向南。紅石根基,高約70餘米,所以進入狀元府,須以東面緩緩上一石山坡,漫上幾十步臺階,約有30米高。
現在看到的鞏義牛狀元府損壞嚴重,有待整修,據說幾年前還能看到門上方青石刻「聖旨」二字和「將軍第」、「狀元府」、「太史第」等字。門內第一院落為東院,即「御前侍衛府」;第二院落為中院,乃「金殿傳臚太史第」;西院為「狀元府」。整體布局高低錯落,由通道、石階相連,共計有窯洞40餘孔、房30餘間,面積達2600餘平方米,規模宏大。
曾經榮耀清代的鞏義「牛狀元府」歷經百年,如今已經是破敗不堪,荒涼無比,大部分建築和房屋荒廢、坍塌。就目前狀況而言,如果再沒有妥善的保護方案,相信,再過幾年,狀元府就會被大自然所吞噬,從此消亡,只留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話說,咱鞏義的牛狀元府現狀不容樂觀,可是牛狀元家族的祖居地,滎陽穆溝村則正在呼籲「十八打鍋牛」的後人商討保護整修牛氏家族祠堂等相關歷史遺存。滎陽穆溝和鞏義接壤,這裡有清代武狀元牛鳳山父親牛六丙住過的窯洞,狀元的大哥林山,二哥嵩山就出生在這裡。另外還有規模較大的牛氏宗祠和是牛氏祖塋地,還有就是和清狀元牛鳳山立的「四世一品」牌坊和「狀元陵」。滎陽的牛狀元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不遜色於鞏義。歷史文化名人之爭自古皆然,這也是一筆無形的巨大財富。上演千年的南陽、襄陽諸葛之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們鞏義的杜甫,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杜甫墓多達8處,杜甫的真身墓究竟在哪裡?讓河南、陝西、湖南、湖北為之爭吵千年。作為杜甫故鄉人,我們自然對杜甫墓在鞏義沒有任何疑問,可是目前偃師杜甫墓、湖南平江、耒陽三處杜甫墓,都已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鞏義杜甫墓呢?市級……如今鞏義重要的歷史文化名人,牛狀元故裡之爭也有開始的趨勢。如果,滎陽的牛狀元遺存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修繕,而我們鞏義的牛狀元遺存(主要是狀元府和小祠堂)被自然吞噬消失,今後我們再稱文武牛狀元故裡在鞏義的底氣又在哪裡,又有什麼說服力呢?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也會被人淡忘。同鞏義近在咫尺,同為一宗,又是牛狀元父兄出生地的滎陽也極有可能聲稱自己是牛狀元故裡,並且也會是壓倒性的,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作為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父子文武狀元府,這一處位於鞏義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急需加緊保護整修。期盼,期待……
編輯:神採鞏義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