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2021-01-10 科學網

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0 15:54:31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 Mara S. Soengas和David Olmeda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發現Midkine重塑黑色素瘤微環境導致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2020年10月19日的《自然-醫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在炎性但免疫逃逸的微環境中,黑色素瘤分泌的驅動因子Midkine(MDK)預示了不良患者預後和對免疫檢查點阻滯的抵抗。從機制上講,MDK調控黑素瘤細胞的轉錄組,協同激活調控核因子-κB以及下調幹擾素相關途徑。MDK調控分泌蛋白組誘導巨噬細胞產生促進CD8+ T細胞功能障礙耐受的表型。相反,靶向MDK導致黑色素瘤細胞對抗PD-1 /抗PD-L1治療敏感。

這些發現強調了翻譯相關性,MDK缺失腫瘤的表達譜豐富了獨立患者隊列中對免疫檢查點阻滯療法反應的關鍵指標。總得來說,這些數據表明MDK充當自分泌和旁分泌信號的內部調節因子,可在侵襲性黑素瘤中維持免疫抑制。

據了解,在諸如黑色素瘤等侵襲性癌症中,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惡性細胞如何重塑免疫系統使其發揮促癌功能。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dkine rewires the melanoma microenvironment toward a tolerogenic and immune-resistant state

Author: Daniela Cerezo-Wallis, Marta Contreras-Alcalde, Kevin Troul, Xavier Catena, Cynthia Mucientes, Tonantzin G. Calvo, Estela Can, Cristina Tejedo, Paula C. Pennacchi, Sabrina Hogan, Peter Klblinger, Hctor Tejero, Andrew X. Chen, Nuria Ibarz, Osvaldo Graa-Castro, Lola Martinez, Javier Muoz, Pablo Ortiz-Romero, Jos L. Rodriguez-Peralto, Gonzalo Gmez-Lpez, Ftima Al-Shahrour, Ral Rabadn, Mitchell P. Levesque, David Olmeda, Mara S. Soengas

Issue&Volume: 2020-10-19

Abstract: An open question in aggressive cancers such as melanoma is how malignant cells can shift the immune system to pro-tumorigenic functions. Here we identify midkine (MDK) as a melanoma-secreted driver of an inflamed, but immune evasive, microenvironment that defines poor patient prognosis and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Mechanistically, MDK was found to control the transcriptome of melanoma cells, allowing for coordinated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and downregulation of interferon-associated pathways. The resulting MDK-modulated secretome educated macrophages towards tolerant phenotypes that promoted CD8+ T cell dysfunction. In contrast, genetic targeting of MDK sensitized melanoma cells to anti-PD-1/anti-PD-L1 treatment. Emphasizing the translational relevance of these findings,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MDK-depleted tumors was enriched in key indicators of a good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ers in independent patient cohorts. Together, these data reveal that MDK acts as an internal modulator of autocrine and paracrine signals that maintain immune suppression in aggressive melanomas. Tumor-secreted midkine modulates immune tolerance in the melanoma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determines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DOI: 10.1038/s41591-020-1073-3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1073-3

相關焦點

  • 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腫瘤自我耐受和免疫抑制
    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腫瘤自我耐受和免疫抑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19:44:25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George Miller及其研究組的工作表明,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了癌症的自我耐受以及對鄰近巨噬細胞和效應
  • 蜱蟲通過細菌來源的免疫因子抵抗皮膚共生菌
    蜱蟲通過細菌來源的免疫因子抵抗皮膚共生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5:44 2020年12月10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Seemay Chou研究組的最新成果,他們研究發現蜱蟲通過細菌來源的免疫因子抵抗皮膚共生菌
  • Nature: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Wnt/beta-catenin
    他們發現,黑色素瘤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beta-catenin,從而將它們自己與免疫系統的抗癌前線武器-T細胞屏蔽。他們還發現了,beta-catenin是如何阻止T細胞浸潤到腫瘤細胞,從而減弱免疫治療效果的。最後,研究人員們提出建議,該如何繞開這個障礙。黑色素瘤的治療在研發出了免疫療法之後,有了革命性的改觀。
  • 益生菌與腸道黏膜免疫
    在正常狀態下,腸道菌群的組成、種類都是較為穩定的。腸道菌群不僅和腸黏膜共同構成一道保護屏障,阻止細菌、病毒和食物抗原的入侵,還可以刺激腸道的免疫器官發揮更強的免疫功能。益生菌是腸道正常菌群的優勢菌群,與腸黏膜緊密結合構成腸道的生物屏障,能通過佔位效應、營養競爭及其分泌的各種代謝產物及細菌素等抑制條件致病菌的過度生長及外來致病菌的入侵,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
  • 腫瘤異質性可削減黑色素瘤的免疫響應
    腫瘤異質性可削減黑色素瘤的免疫響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3 15:20:32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Yardena Samuels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Eytan Ruppi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UVB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肝癌是我國第二大致死癌症,B肝病毒感染等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是肝癌的主要誘因。雖然腫瘤免疫檢查點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但相比於其他癌症,肝癌形成強大的免疫耐受微環境使得肝癌患者長期處於免疫低應答狀態,容易形成對腫瘤免疫治療的抵抗性。
  • 從米粉中是否需要添加水解乳清蛋白談寶寶免疫耐受問題
    6個月前的寶寶大多是母乳餵養,媽媽只要迴避過敏飲食,基本能保證寶寶正常的餵養,因為母乳餵養是目前確認唯一可預防和緩解過敏的措施。6個月開始,就需要給寶寶添加額外的輔助食品像高鐵米粉,許多媽媽擔心寶寶過敏選擇延遲添加易過敏食物,但其實這並不能降低過敏發生的概率。相反,目前研究發現,將少量的過敏食物作為抗原可以讓機體產生免疫耐受。
  • Nat.Rev.Immuno:樹突狀細胞和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綜述
    生物谷報導:近年來,人們對於樹突狀細胞的概念從單一的作為免疫反應的激活者,轉換到它們是免疫調節的關鍵細胞,其中包括它們能夠誘導並維持免疫耐受。研究人員進一步的認識到樹突狀細胞在表型和功能上的可塑性,發展了離體和在體地調控它們的生長與成熟的技術,並以此為基礎利用它們內在的致耐受性來發揮治療作用。
  • 懷孕過程中的那些免疫事件—胎兒面的免疫調控
    母胎免疫系統作為內分泌、代謝和微生物互作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胎兒和胎盤來源信號及時、協調地相互作用,通過縱向、多組學分析研究了解健康和病理妊娠中的免疫適應性,對影響妊娠期間免疫適應的因素進行綜合檢查,不僅可以確定健康妊娠中正常免疫狀態(藍色),還能找到非正常妊娠結局異常免疫(橙色)的關鍵因素(圖1)。
  • 嬰兒抵抗細菌免疫營養,乳鐵蛋白怎麼選,看這幾個指標很重要
    (原標題:嬰兒抵抗細菌免疫營養,乳鐵蛋白怎麼選,看這幾個指標很重要)
  • ...黑色素瘤|色氨酸|核糖體|胺基酸|癌症|細胞|免疫|-健康界
    像黑色素瘤這樣的癌症有各種方法來擊敗或逃避治療,因此很難治療。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與阿姆斯特丹荷蘭癌症研究所和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腫瘤在生存鬥爭中甚至通過挨餓的方式來阻止免疫細胞發揮抗癌作用。目前用於治療黑色素瘤的免疫療法是通過清除妨礙T細胞免疫細胞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的因素而發揮作用。
  • 我國醫學專家開始嘗試B肝免疫治療新途
    一種名為白介素-12 的核心細胞因子,能迅速殺滅或消除被感染的細胞,同時可促進其他細胞因子的分泌,抑制病毒複製並調節其他細胞免疫功能。記者3月6日在全國慢性B肝治療進展研討會上獲悉,中山大學醫學院在國內率先對白介素-12進行研究,以白介素-12為佐劑的 治療性疫苗已在廣州市科技部門立項,專家認為,白介素-12等免疫製劑將開闢我國B肝免疫治療新途徑。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它們所經歷的免疫系統問題包括: 脾臟和淋巴結發育不完善 Th1細胞和Th2細胞之間的比例改變,使免疫系統傾向於自身免疫 固有層中的免疫細胞數量減少 黏液中IgA的產生減少 抗體產生的能力降低
  • ...免疫,保胎,李大金,流產,妊娠,孕期,免疫學,耐受,生殖,副院長...
    記者今天從「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獲悉,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針對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正使得越來越多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受益。  流產是妊娠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在50%。
  • 世界免疫周,我們用最淺顯的語言來跟大家講講免疫系統
    免疫記憶這個東西解釋起來很難,所以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一下。比如B肝病毒,當B肝病毒第一次入侵人體的時候,免疫系統會和B肝病毒產生激烈的戰鬥,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輸了,B肝病毒就會在人體內生存下去,而我們會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或者發病成為B肝病毒感染者。
  • 近期抗病毒免疫領域研究進展速覽
    相關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derived small RNAs can confer antiviral immunity in mammals(《人類病毒來源的小RNA在哺乳動物中產生抗病毒免疫反應》)為題發表在Immunity上。RNAi是一種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轉錄後基因沉默機制,並已被公認在真菌、植物和無脊椎動物中起到關鍵的抗病毒免疫作用。
  • 乳清蛋白與健康和免疫
    蛋白質是重要的三大宏量營養素之一,對兒童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的成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組成,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吸收和消化率不同,兩者的胺基酸組分也不同。乳清蛋白主要由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白蛋白及乳鐵蛋白等組成。
  • 戰「黑」取得新進展 肢端黑色素瘤迎來裡程碑式研究成果
    文:小餅肢端黑色素瘤是亞洲黑色素瘤的主要發病亞型,常見於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較於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著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基因突變特點,預後更差、死亡風險更高,其免疫治療有效率較低,尚無良好的治療策略。
  • 肝癌癌胚內皮細胞重編程促進免疫抑制性巨噬細胞的產生
    肝癌癌胚內皮細胞重編程促進免疫抑制性巨噬細胞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3:55:21 新加坡基因研究院Ramanuj DasGupta、Ankur Sharma、Florent Ginhoux和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
  • B肝病毒和免疫機制的相互作用
    B肝大三陽應該把保持自身免疫狀態作為日常核心考慮問題,即定期複查各項指標、是否需要治療等均繞不開體內B肝病毒和免疫機制的相互作用。B肝病毒和免疫機制的相互作用簡單來講,B肝大三陽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好處是降低B肝發作以及治療期間的耐藥問題。比如,原本處於肝功能正常,B超也是正常,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時,通常說明身體和B肝病毒處在免疫耐受狀態,應該儘量去保持這種狀態,避免打破免疫系統這種相對均衡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