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腫瘤自我耐受和免疫抑制

2020-12-10 科學網

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腫瘤自我耐受和免疫抑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19:44:25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George Miller及其研究組的工作表明,PD-L1與T細胞的結合促進了癌症的自我耐受以及對鄰近巨噬細胞和效應T細胞的抑制。 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3月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的結合限制了T細胞的免疫原性應答。但是,在T細胞中程序性細胞死亡1配體1(PD-L1)結合的後果尚不確定。

研究人員發現,PD-L1在癌症中的T細胞表達受腫瘤抗原和無菌炎症因素的調節。PD-L1+T細胞通過三種不同的機制發揮促腫瘤耐受性:(1)PD-L1結合CD4+T細胞中的STAT3依賴性「反饋信號」,從而阻止激活,減少TH1極化和定向TH17分化。PD-L1信號還誘導CD8+T細胞為無活力的T-betIFN-γ表型,與PD-1信號傳導同樣具有抑制作用。(2)PD-L1+T細胞通過經典的PD-L1-PD-1信號軸抑制效應T細胞,即使在沒有內源性PD-L1的情況下也足以加速腫瘤發生。(3)PD-L1+T細胞與PD-1+巨噬細胞結合,誘導了另一種M2樣程序,該程序對適應性抗腫瘤免疫力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這些研究表明,PD-L1+T細胞對腫瘤免疫具有多種耐受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PD-L1 engagement on T cells promotes self-tolerance and suppression of neighboring macrophages and effector T cells in cancer

Author: Brian Diskin, Salma Adam, Marcelo F. Cassini, Gustavo Sanchez, Miguel Liria, Berk Aykut, Chandan Buttar, Eric Li, Belen Sundberg, Ruben D. Salas, Ruonan Chen, Junjie Wang, Mirhee Kim, Mohammad Saad Farooq, Susanna Nguy, Carmine Fedele, Kwan Ho Tang, Ting Chen, Wei Wang, Mautin Hundeyin, Juan A. Kochen Rossi, Emma Kurz, Muhammad Israr Ul Haq, Jason Karlen, Emma Kruger, Zennur Sekendiz, Dongling Wu, Sorin A. A. Shadaloey, Gillian Baptiste, Gregor Werba, Shanmugapriya Selvaraj, Cynthia Loomis, Kwok-Kin Wong, Joshua Leinwand, George Miller

Issue&Volume: 2020-03-09

Abstract: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 ligation delimits immunogenic responses in T cells. However, the consequence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PD-L1) ligation in T cells are uncertain. We found that T cell expression of PD-L1 in cancer was regulated by tumor antigen and sterile inflammatory cues. PD-L1+ T cells exerted tumor-promoting tolerance via three distinct mechanisms: (1) binding of PD-L1 induced STAT3-dependent 『back-signaling』 in CD4+ T cells, which prevented activation, reduced TH1-polarization and directed TH17-differentiation. PD-L1 signaling also induced an anergic T-betIFN-γ phenotype in CD8+ T cells and was equally suppressive compared to PD-1 signaling; (2) PD-L1+ T cells restrained effector T cells via the canonical PD-L1–PD-1 axis and were sufficient to accelerate tumorigenesi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endogenous PD-L1; (3) PD-L1+ T cells engaged PD-1+ macrophages, inducing an alternative M2-like program, which had crippling effects on adaptive antitumor immunity. Collectively, we demonstrate that PD-L1+ T cells have diverse tolerogenic effects on tumor immunity.

DOI: 10.1038/s41590-020-0620-x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620-x

相關焦點

  • 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0 15:54:31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 Mara S.
  • 高山/高福團隊發現,PD-1、PD-L1普遍在腫瘤細胞同時表達
    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PD-L2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促使腫瘤細胞獲得免疫逃逸。因此,通過抑制劑來抑制它們之間的結合,能夠使得T細胞正常殺傷並清除腫瘤細胞。該研究發現腫瘤細胞中同時表達PD-1和PD-L1,在缺乏適應性免疫的情況下,PD-1/PD-L1信號軸通過包括AKT和ERK1/2兩大經典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的生長。
  • 腫瘤細胞通過水解cGAMP促進轉移和免疫逃逸
    Bakhoum等在Cancer Discover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Metastasis and immune evasion from extracellular cGAMP hydrolysis的研究論文,發現腫瘤細胞通過ENPP1水解胞外的cGAMP抑制免疫細胞的活化,且cGAMP水解後產生的腺苷進一步抑制了抗腫瘤免疫,並促進腫瘤轉移。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肝癌是我國第二大致死癌症,B肝病毒感染等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是肝癌的主要誘因。雖然腫瘤免疫檢查點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但相比於其他癌症,肝癌形成強大的免疫耐受微環境使得肝癌患者長期處於免疫低應答狀態,容易形成對腫瘤免疫治療的抵抗性。
  • 寶刀尚未老 新劍已開鋒——PD-1/PD-L1抑制劑的現狀和新機遇
    一、PD-1/PD-L1抑制劑作用機制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抗癌症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強化/提高」免疫激活機制——根據已知的免疫分子機制開發各種類型的免疫療法,通過調節控制免疫調節和免疫激活機制來「促進」免疫激活,以提高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數量和質量。這種通用方法的目的是激活和增強免疫反應,所以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增強免疫療法」。
  • 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進而抑制免疫
    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進而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9:51:20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alay Haldar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揭示了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來促進免疫抑制
  • 挑戰PD-(L)1?TIGIT能否引領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全球來看,在 TIGIT 單抗版圖的入場競速中,羅氏、美施貴寶、默沙東等全球 Top 級腫瘤免疫霸主全部入局,羅氏領先;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恆瑞醫藥等國內 Top 級腫瘤免疫企業也已全部入局,百濟神州領先。TIGIT 究竟有何魔力,引得高端玩家紛紛入局?
  • 外周T細胞耐受:T細胞生命旅程中的檢查點
    「中心耐受」描述了胸腺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選擇機制,這些機制塑造了限制自身反應細胞存活的細胞庫,而外周耐受是由多種機制維持的,這些機制抑制外周T細胞對自身抗原的反應。研究表明,胸腺去除自身反應性T細胞的效率僅為約60-70%,使得外周原始T細胞庫含有大量低親和力、自身反應性T細胞。這些T細胞構成了自身免疫反應的潛在風險。
  • 周彩存教授:肺癌治療不要只盯著 PD-1/PD-L1,看看這些新靶點!
    單從免疫檢查點來說,抑制 PD-L1,LAG-3,TIM-3 及 TIGIT 產生的免疫效應,均會影響 CD8+細胞及 NK 細胞功能,可以聯合阻斷不同免疫檢查點受體以達到明顯的免疫反應效應。01TIGIT 通路TIGIT 是一種新型抑制性受體,表達於多種免疫細胞,包括 T 細胞和 NK 細胞。
  •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9:37 美國密西根大學Weiping Zou、Michael D.
  • 這種治療腫瘤方法獲諾貝爾醫學獎,強強聯合可以對付7大腫瘤
    從90年代初發現CTLA-4和PD-1分子,到2011年首個免疫腫瘤藥物CTLA-4抑制劑問世,2014年首個PD-1抑制劑問世,再到2018年CTLA-4和PD-1兩位發現者斬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直到近日「免疫雙子星」捷報連連。在免疫腫瘤療法研發30年之際,讓我們尋聲腫瘤領域權威專家,聽一聽免疫腫瘤研發背後的心路歷程。
  • 肺癌將迎來第五款免疫療法|免疫療法|抑制...
    FDA已批准的四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近兩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疑是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已經改變了NSCLC的治療前景。通過特異性的與PD-1結合,LIBTAYO能夠「破除」癌細胞對於T細胞的抑制,T細胞受體信號可以重新激活,恢復抗腫瘤活性,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對於癌細胞的殺傷能力,達到抗癌的效果。2018年,LIBTAYO首次獲批用於治療皮膚鱗狀細胞癌。
  • Nat Cancer:揭示癌細胞如何產生PD-L1實現免疫逃逸!
    這些發現可能提供新的靶點,可能進一步改善目前癌症免疫治療的效果。近10年前,美國FDA批准了一種名為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的新型藥物中的第一種藥物。這些藥物逆轉了許多類型的癌細胞用來避免被免疫系統發現的隱藏機制,允許名為T細胞的抗癌免疫細胞攻擊腫瘤。
  • PD-L1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促使腫瘤細胞獲得免疫逃逸。因此,通過抑制劑來抑制二者之間的結合,能夠使得T細胞正常殺傷並清除腫瘤細胞。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因此,長期以來,PD-L1一直被廣泛描述為PD-1的膜結合配體。
  • 中國內地首個PD-L1抗癌藥上市,激活免疫系統從而對抗癌症
    這是個裡程碑事件,因為它是第一個在中國內地上市的PD-L1類腫瘤免疫藥!和大家熟知的PD-1類藥物(比如O藥,K藥)類似,Durvalumab的作用機制也是激活腫瘤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從而對抗癌症。 現在新藥進入中國速度越來越快。
  • NK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解除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免疫負調控,提高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免疫負調控抑制),使腫瘤殺傷單抗藥物的腫瘤殺傷作用更能發揮威力。 在這些治療方案中,都以T細胞免疫為核心。雖然細胞毒性T細胞的腫瘤殺傷作用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然而極優而劣。
  • 血小板或能抑制T細胞功能促進癌症發展
    T細胞的功能來幫助癌症隱藏免於被免疫系統發現;在廣泛的臨床前實驗中,當研究者添加了諸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時,潛在的T細胞療法或許就能夠成功增強機體抵禦黑色素瘤的免疫力。然而本文研究或許是第一個特例,研究者發現大部分TGF-beta分子都處於無活性狀態,血小板表面有一種名為GARP的蛋白,這種「分子鉤」能夠特異性地捕捉並且激活TGF-beta分子,而血小板作為機體中負責凝血的關鍵細胞「碎片」,其是活化的TGF-beta分子的主要來源,入侵的腫瘤細胞能夠利用該分子來抑制T細胞的功能,換句話說,血小板能夠幫助腫瘤隱藏免於被機體免疫系統識別。
  • CK2抑制劑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可消除多種腫瘤
    更深入地了解為什麼一些病人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響應的分子機制可以找出新的聯合治療靶標以提高臨床療效。「一種叫做髓樣來源抑制細胞(MDSC)的免疫細胞被認為與腫瘤耐受各種治療(包括免疫檢查點治療)相關。」該研究領導者、威斯達免疫學、微環境和轉移項目組領導者以及Christopher M. Davis教授Dmitry I. Gabrilovich博士說道。
  • ...免疫,保胎,李大金,流產,妊娠,孕期,免疫學,耐受,生殖,副院長...
    通過李大金教授的環孢素A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倪女士的胎「保住了」。幾個月後,好消息傳來,她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嬰。  早孕期見紅,是回家臥床保胎還是到醫院尋求幫助還是順應自然規律、優勝劣汰?儘管大部分自然流產原因不明,但研究發現,其中80%以上都與免疫因素有關。對於此類情況,如何進行細緻而全面的檢查,找出背後的免疫根源,在早孕期乃至備孕期便開展針對性的治療,成了專家們討論的熱點。  母-胎免疫耐受作為傳統免疫學原理的例外,一直備受關注。通俗地說,胚胎對母體而言是一種「異物」,當母體非但不排斥這個「異物」,反而觸發一系列機制來保護胚胎並促使其發育時,妊娠才得以順利完成。
  • T免疫細胞衰竭會引起腫瘤細胞逃逸
    多種免疫細胞類型,包括樹突狀細胞(DC)、B細胞、單核細胞、CD8 T細胞和非調節性CD4 T細胞都能產生IL-10。 IL-10的作用可能通過STAT3直接作用於T細胞,通過APC的調節間接作用於T細胞,或兩者兼有。使用IL-10中和抗體結合治療疫苗,可增強CD8和CD4T細胞的應答,減少病毒載量。癌症免疫治療領域,也在研究類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