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幾十年前告誡全體教育者:「小學不但要培養小學生,而且同時培養小先生。這樣的小學才算是現代前進的小學。如果只教小孩讀死書而不肯教人,那麼,它只是一個小小書呆子或一個小小守知奴的製造廠。」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教育集團以「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為民族偉大復興盡責,為人類共同進步擔當」為初心,注重養成教育,從娃娃抓起,從細節抓起。
由入學適應周開始
「老師,這都開學第二周了,其他學校已經開始學習課本知識了,我們學校怎麼還沒開始?……」2019年秋學期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二周,南校區一(6)班的班主任管乃春老師接待了一位家長,家長在聊天過程中,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及很多家長的困惑。管老師向這位家長細緻地介紹了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教育集團一年級的適應周課程。每年一年級新生開學,集團都會開展為期兩周的適應周課程,在適應周裡,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進而轉變觀念;會讓學生知道成為小學生以後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孩子知道習慣的重要性。
適應周結束後,很多孩子在行為習慣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自己整理書包,懂得遵守紀律,主動認識新朋友……家長也和各班老師反饋孩子的變化,盛讚適應周課程效果顯著。
儀式感,增強學生角色認同感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儒家文化精華,進一步提倡「仁義 禮智 信溫 良恭 儉讓」的精神內核,集團每個校區都會舉行紀念孔子誕辰周年慶典暨一年級新生「開筆禮」活動。儀式上,一年級新生在父母的牽引下走過狀元橋,有序到達操場。「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學生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一絲不苟、虔誠地正好衣冠,並鞠躬行「拜師禮」。隨後,老師們為學生在額頭上點硃砂,啟智慧,並送上祝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硃砂啟智後,學生齊誦《論語》,先賢教導如雷貫耳,讓孩子在充滿儀式感的活動中感受到尊師明理的重要意義,讓「尊師重道」深刻在孩子的腦海中,以期在今後的校園生活中,爭當文明有禮小學生。
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對家長來說,在孩子今後的學習中,會減少很多煩惱;對孩子來說,在今後的的學習中,會越學越學越順利,越學越能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主動學習。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成長的階梯
閱讀是人類精神成長、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在145萬字以上。因此,在做好課本教學的同時,教師更應該充分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而一年級,正是小學階段的伊始,很多好的習慣都需要在這一時期開始逐步培養,閱讀習慣也不例外。為此教師們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孜孜以求,總結經驗如下:
激發閱讀興趣——讓孩子愛上閱讀。老師們充分利用好課程資源,從課文入手,讓學生對「讀書」產生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讀」文,甚至「背」文的熱情。同時為孩子挑選適合的閱讀書目,閱讀的興趣也就一下子提高了。
掌握自主識字方法——為閱讀掃除障礙。在平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識字方法的教授,讓孩子在擴展識字量的同時,也掌握主動識字的方法,從而提高孩子們對於自主識字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為自主閱讀打下基礎。
開展系列展示活動。一年級正處於識字階段,為了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給孩子提供展示的空間,線上教學期間,周末時老師發通知,讓大家自主接龍報名分享讀故事,孩子從本學期閱讀書目中選擇內容,每天中午2:30,班級QQ準時分享,可音頻可視頻,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孩子的識字量明顯提高。
小學一年級是學生閱讀體驗的初始階段,應該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無論是對於孩子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是對於語言交際運用能力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當然,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還需要老師、學校、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趣味引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年級需要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是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教育集團一年級組保證每節語文課都有15分鐘的書寫時間,書寫作業應做到少而精,從而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完成書寫。
除此之外,一六八玫瑰園還注重「雙姿」的培養。「雙姿」即坐姿、握筆姿勢。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雙姿」,老師們收集、創作了不少的兒歌,利用兒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養成書寫的良好習慣,並且能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疲勞。
榜樣引領,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六八玫瑰園的語文教師堅持每天練字,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與此同時,老師們在校園裡開闢專欄,展示學生的優秀習字,供同學們觀摩學習。老師們還「定期評獎」,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分別評選出「寫字姿勢星」「書寫工整星」「每周書寫進步星」「每月進步星」等等。各科教師齊抓共管,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更快、更好地養成。
活動,動手動腦習慣的載體
2020年5月,學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科技節,在為期一個月的科技節中,雖是線上的特殊形式,但也通過網絡嘗試去強化孩子習慣的養成,強化孩子的集體意識和在活動中的參與、合作、分享意識,強化孩子動腦動手能力。
周耕,一位安靜穩重的孩子。在聽到科技節來臨的消息,興奮不已。為參與科學小實驗的項目,他決定製作飯盒航母,一個充滿天真卻偉大的設想,難度可想而知。這不,作品提交迫在眉睫,還有關鍵的一步沒有完成,航母還沒有下水,那又怎麼能稱之為「航母」呢?
這天中午,老師接到了來自周耕爸爸的電話,孩子因完不成最後一步檢測實驗,特向老師道歉。本就是孩子興興所致,但最終帶給老師的卻是沁入心田的暖意。剛想告訴孩子沒有關係,緊著著就聽到孩子說,「老師,雖然時間截止了,但我的航母製作並沒有結束,我會繼續完成它……」。此時無需更多語言,他一定懂得了老師一直說的「不為什麼的堅持」。這也許就是追尋前進路上一定要學會度過的沉寂期,未來明天更好的相見。
兩周後,一艘遨遊馳騁在水中的「飯盒航母」誕生!
體育,健康生活習慣的橋梁
在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金秋十月,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教育集團第八屆體育節暨「多彩城市 率性玫瑰」田徑趣味運動會開幕了。讓人眼花繚亂的是各個班級組成的「多彩城市」方隊,他們身著特色服裝、呼喊著口號、展示著各個城市的特色,邁著矯健的步伐依次步入會場。一個個臉上都充滿了激動與愉悅,仿佛是在說,「運動會終於要開始啦!」。
看,60米的賽場上,隨著一聲槍響,小小選手們如離弦之箭,衝向終點;在「三人四足」的比賽中,運動員們手搭手、肩並肩,勁往一處使,三人如一,奔走如飛,中途有人摔倒,隊員們並不氣餒,調整姿態重新奔跑,一直堅持到終點,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學生最期待的還是全員參與的接力跑比賽,小小的接力棒,連接全班同學的心,此時的賽場上沒有技壓群雄的「高手」,卻滿是張開七彩翅膀,向著陽光努力飛翔的體育「明星」。
或許,孩子們並不能完全理解體育競技的殘酷,但以團隊的凝聚力為班級贏得榮譽,早已像顆待破土的種子,埋在了他們的心裡。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和興趣一樣,都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利於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一六八玫瑰園養成教育將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