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研究部5月金股組合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華創策略王君團隊

投資摘要

策略觀點:基本面環比改善,流動性有望維持寬鬆,市場逐步進入政策落地階段,市場仍將處於業績因子主導的環境中。二季度基本面環比改善,隨著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內需有望逐步探底回升;流動性環境維持相對寬鬆,但需關注流動性向實體傳導。兩會窗口臨近有望提振市場情緒,海外風險尚存帶來波動。行業配置上,依然關注盈利因子帶來的超額收益,堅守中堅企業主線,關注受益於逆周期政策的內需相關板塊機會以及盈利確定性高的必需消費板塊,主題上關注通脹概念,新基建、兩會帶來的投資機會。

組合回顧:行業組合弱於市場,個股組合弱於市場。上月「老佛爺」行業組合絕對收益5.23%,表現弱於市場0.91%;「老佛爺」金股組合絕對收益4.14%,表現弱於市場2.01%。2017年初以來「老佛爺」個股組合收益淨值為1.64。

5月中銀證券金股組合為:新華保險(非銀)、寧德時代(電新)、皇馬科技(化工)、盈趣科技(輕工)、華域汽車(汽車)、普洛藥業(醫藥)、中聯重科(機械)、浪潮信息(計算機)、伊利股份(食品飲料)。

風險提示:大盤系統性風險;個股層面暴雷。

報告正文

一、策略觀點

5月A股市場預判:基本面環比改善,流動性有望維持寬鬆,市場逐步進入政策落地階段,市場仍將處於業績因子主導的環境中。二季度基本面環比改善,隨著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內需有望逐步探底回升;流動性環境維持相對寬鬆,但需關注流動性向實體傳導。兩會窗口臨近有望提振市場情緒,海外風險尚存帶來波動。行業配置上,依然關注盈利因子帶來的超額收益,堅守中堅企業主線,關注受益於逆周期政策的內需相關板塊機會以及盈利確定性高的必需消費板塊,主題上關注通脹概念,新基建、兩會帶來的投資機會。

二、4月組合回顧

組合回顧:行業組合弱於市場,個股組合弱於市場。上月「老佛爺」行業組合絕對收益5.23%,表現弱於市場0.91%;「老佛爺」金股組合絕對收益4.14%,表現弱於市場2.01%。2017年初以來「老佛爺」個股組合收益淨值為1.64。

三、5月組合

5月中銀證券金股組合為:新華保險(非銀)、寧德時代(電新)、皇馬科技(化工)、盈趣科技(輕工)、華域汽車(汽車)、普洛藥業(醫藥)、中聯重科(機械)、浪潮信息(計算機)、伊利股份(食品飲料)。

四、5月行業觀點及關注個股

1. 非銀行業:新華保險

行業觀點:

保險:疫情阻礙上市險企線下推廣,但隨著疫情好轉各地復工展業逐步恢復。疫情期間累計的需求加速釋放,疊加各家險企在共計上推行產品升級,加大增員力度投入及經濟下行代理人申請增多,五月保費預計將迎來改善。上市險企一季報均已發布,750天曲線下行及權益市場波動影響資產端投資收益已得到平復。上市險企投資能力在一季度權益市場動蕩時期已經歷考驗,利空出盡。看好保險板塊估值修復。

證券:1)短期來看, A股行情持續震蕩,券商板塊高beta屬性下同樣波動劇烈。但交投活躍度較高和行業逆周期調節利好政策加速出臺會對券商帶來一定利好影響。2)長期來看,行業享有明顯領先於其他金融子行業的政策面利好,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融資端深化改革不斷深入、擴大開放舉措不斷推進,後續投資端政策也有望大幅放開,在證監會推動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龍頭券商將重點受益,頭部集中化趨勢顯現。我們堅持長期龍頭邏輯不變,且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較低(1.48倍市淨率),建議重點關注業績穩定性強、綜合實力強勁的龍頭券商。

推薦:新華保險

銀保年金險銷售助推新單激增,預計個險人力產能有效釋放。1Q2020公司保費收入實現 582.5億元,同比增長 34.9%;其中,長期險首年保費同比增長174.3%,實現 196.5億元。長期險中躉交保費激增128,044.4%,期交保費同比增長 13.4%。考慮與公司開門紅主打躉交年金險產品相關。其中,銀保渠道為新單主營渠道,同比增長693.9%(實現 130.6億元),個險渠道同比增長 19.4%(實現 65.9 億元)。個險渠道相較於銀保渠道新單業務有所擠壓,預計新業務價值增速有所下降。個險新單增長考慮與 2019年(年末代理人達50.7萬人),快速增長的代理人產能得到釋放有關。

總投資收益率逆勢提升 0.9 百分比,貢獻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 37.7%。1Q2020公司投資資產實現 897.9億元,同比增長 7.0%。公司年化總投資收益逆勢增長,同比增長 0.9百分比至 5.1%。主要得益於公司實現了買賣價差收入,預計為 AFS浮盈兌現。投資收益增長,正向貢獻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 37.7%。

規模與價值並舉,養老健康戰略協同納入新布局。公司戰略自 2019年定調「二次騰飛」後重視規模與價值並舉,體現在人力規模擴容及保費規模提升上。二季度在原有人力及保費規模基礎上,強調提升健康人力佔比及新業務價值率成為核心。公司將養老健康戰略協同納入新布局,以先後成立健康子公司及產業布局,未來將促進健康險產品優勢與養老產業結合。

2. 電新行業:寧德時代

行業觀點:

新型疫情已對光伏(外需佔比70%)、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外需佔比50%)造成衝擊,但海外部分國家地區的疫情拐點已經確立,已經或計劃適當放鬆人流、物流的限制,5月行業需求可能出現邊際改善;電力設備可能受益於國內經濟復甦和基建投資發力;三大板塊相對均衡配置,適當降低電力設備配置權重。

新能源汽車:國內補貼政策落地、退坡節奏放緩,其他刺激政策可期,國內需求有望率先復甦。

光伏:海外部分國家地區的疫情拐點已經確立,已經或計劃適當放鬆人流、物流的限制,國內需求因630搶裝有望快速回暖,我們判斷4月光伏需求底部確立,5月有望環比回暖,產業鏈供需有望改善,價格有望企穩,盈利有望修復。從盈利修復彈性來看,電池片環節彈性最大;從短期業績的確定性來看,組件環節因前期鎖定海外訂單價格較高,對於短期業績形成有力支撐。

電力設備:電網投資是國內基建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有望實現10%左右的增速。

推薦:寧德時代

公司一季度盈利 7.42億元,同比下滑 29%符合預期:公司發布 2020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 90.31億元,同比下滑 9.53%,盈利 7.42億元,同比下滑 29.14%,扣非盈利 4.28億元,同比下滑 53.24%;其中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3.25億元。此前公司預告一季度盈利下滑20%-30%;公司一季報業績與其一致,符合預期。

毛利率有所下滑,期間費用率穩中有降:2020年一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5.09%,同比下滑 3.62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為13.99%,同比下滑1.68個百分點;資產減值損失 9,690萬元,同比增加 167.63%,主要是存貨跌價損失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31.47億元,同比下滑 36.77%。

一季度行業需求下滑,預計公司市佔率持續提升:由於 2019年一季度搶裝帶來的高基數,疊加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需求與動力電池需求下滑明顯。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 1-3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 11.4 萬輛,同比下降 56.4%。相比而言,公司一季度收入僅下滑 9.53%,預計市佔率持續提升,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補貼退坡節奏放緩,國內需求有望復甦:2020年 4月 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補貼延續至 2022年,退坡幅度放緩,有望對衝疫情影響、提振國內市場需求,預計二季度銷量環比好轉,三四季度銷量反彈,全年銷量有望重返增長,帶動產業鏈需求增長。公司作為動力電池龍頭,有望直接受益。

3. 化工行業:皇馬科技

行業觀點:

4月份,國際油價繼續大幅下跌。除聚丙烯(口罩產業鏈)、維生素等產品外,大部分產品價格低迷。從上市公司一季報來看,疫情對行業總體負面影響較大。

短期來說,原油價格下跌將繼續傳導至下遊石化產品,受到海外疫情影響,二季度外需佔比較高的產品需求不容樂觀。中期來看,尤其需要關注部分中小企業,受此前環保安全嚴監管,再加上此輪停工及需求走弱,行業集中度提升或將加速。

投資建議:關注的子行業包括農藥、維生素、基建相關化學品、新材料等,挑選各子行業優勢龍頭企業。

推薦:皇馬科技

受益海外訂單轉移,特種表面活性劑行業迎來快速成長期。根據 PCSD2017 報告數據,2016 年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規模超過 425 億美元,2020 年將達到540億美元,CAGR為 5.5%。從人均消費量來看,中國人均消費約合 3.0kg/年,遠低於北美約為 9.5kg/年。亞洲地區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 6.5%,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伴隨國內企業技術提升、產品質量逐步受到下遊客戶認可,同時基於市場拓展及生產成本角度考慮,海外綜合性化工企業逐步將生產訂單轉移至國內。公司作為表面活性劑龍頭,品種齊全,在海外訂單轉移過程中將優先受益。

大品種調結構,行業受益基建提振。公司秉承「大品種調結構、功能性小品種創盈利」的經營策略,維持大品種的正常運營,保持環氧乙烷的穩定性,保障小品種生產。當前,基建補短板成為經濟增速託底的有效手段,相關領域投資進度有望提速。聚羧酸減水劑以其高減水率、綠色環保等高性能優勢,迅速搶佔減水劑市場,對應其上遊聚醚單體需求快速增長。公司大品種產品受益減水劑需求增長。

以研發促銷售模式,客戶結構優異。公司研發能力突出,目前已開發研製出了千餘種產品,產品差異化程度較高。截至 2019年,公司累計持有授權發明專利 91項。公司主要客戶包括邁圖、贏創、道康寧、科之傑系、西卡系、亞士蘭、歐萊雅等精細化工巨頭,客戶結構穩定。

產能擴張打開小品種業績增長瓶頸。公司現有表面活性劑產能 16.88 萬噸。「年產 7.7 萬噸高端功能性表面活性劑(特種聚醚、高端合成酯)技改項目」、「年產 0.8 萬噸高端功能性表面活性劑(聚醚胺)項目」已經技改投產,2020年有望貢獻銷量。「10萬噸新材料樹脂及特種工業表面活性劑項目」基地搬遷項目預計 2020 年 12 月投產。項目建成後將打開此前小品種產品產能瓶頸,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

4. 輕工行業:盈趣科技

行業觀點:

海外疫情進入平臺期,國內復工復學5月有望提速,關注需求改善確定性高的地產產業鏈家居板塊。

造紙: 疫情壓制工業品需求,行業格局改善角度看好白卡紙行業,以及有海外原材料優勢的龍頭紙企,建議逢低布局。

家居行業:3月住宅竣工回正,4月或延續,51有望開啟線下消費回暖,開年後促銷價格未明顯下降,竣工後需求偏剛性,預計下半年回升趨勢不變,繼續看好優質龍頭和工裝佔比較高標的。

包裝行業:疫情影響全球消費需求,繼續等待消費電子全球供應鏈優質企業的超跌機會。

文具、化妝品:行業上升趨勢不變,內需有望隨復工逐步恢復,關注5月份布局機會。

生活用紙:疫情防控下衛生清潔訴求提升,居家隔離短期有囤貨需求,原材料成本下跌。

推薦:盈趣科技

國際化進程推進,中長期增長空間廣闊。公司穩步推進研發、生產、營銷端的國際化進程,提升馬來西亞、匈牙利智造基地生產能力,完善中國、東南亞、歐洲組織架構,以期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及抗國際宏觀風險能力。雖然因全球新冠疫情,Q1銷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但公司主營的家用雕刻機、家用圖標圖案熨燙機、滑鼠、電子菸零部件等產品受疫情影響較小,後續消費有望追趕恢復。與此同時,公司堅持「內生式增長+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戰略,今年 1月增資主營真空鍍膜等表面處理業務的江蘇特麗亮,後續雙方有望在業務、技術等方面協同發展。

IQOS 出貨持續高增長。據菲莫國際數據顯示,2020Q1 IQOS 普及率持續提升,全球用戶數同比增長 40.4%至 1,460萬人,轉化率較 2019年末提升2%至 73%,其中,在日本、韓國、歐洲、俄羅斯的市佔率同比分別提升2.1pct、-0.7pct、1.8pct、3.5pct 至 19.1%、6.6%、3.9%、6.5%,助加熱不燃燒煙彈出貨量同比增長 45.5%至 167億支,環比 19Q4(YoY=40.7%)或同比 19Q1(YoY=20.2%)皆有所提升,減害產品營收同比增長 25.1%至 15.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YoY=10.3%),其中 IQOS設備營收 1.6億美元,整體呈向好態勢,公司作為 IQOS精密塑膠零部件二級供應商,將直接受益。

盈利水平較為穩定。報告期內,產品結構調整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2%,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規模效應下降,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分別同比+0.3%、+0.5%、+0.8%,匯兌收益增加助財務費用率同比-4.4%,期間費用率同比-2.8%,淨利率同比+0.4%。

5. 汽車行業:華域汽車

行業觀點:

目前國內新冠疫情已得到控制,Q2產銷量及業績有望改善,但復甦持續性有待觀察。海外疫情逐步擴散,或將影響相關企業海外收入、零部件供應鏈及國內消費能力。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經濟承壓,刺激內需是可能方向,汽車行業有望受益,建議關注乘用車、重卡、新能源、智能網聯等產業鏈受益標的。

推薦:華域汽車

車市下行業績承壓,五大板塊業務收入與淨利潤均現下滑。上汽集團是公司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56.8%,2019年行業與上汽集團產量同比分別下滑7.5%、11.8%,受益於公司推行中性化、國際化戰略,公司收入同比下滑 8.4%,基本與行業降幅相符。2019年主要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與產品、客戶結構調整,公司毛利率 14.5%,同比+0.7pct。銷售費用同比-12.4%主要是物流費用及三包損失減少所致;管理費用同比-1.6%主要是辦公及運營費用減少所致;公司持續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投入研發,研發費用同比+2.6%;匯兌損失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同比+50.0%;四項費用率共10.6%,同比+0.8pct。公司 2018年完成小糸車燈收購併表,確認股權一次性溢價 9.26億元為投資收益,導致 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19.5%,扣非後同比-11.8%。分業務板塊看,2019年公司內外飾件、金屬件、功能件、電子電器件、熱加工件收入同比分別下滑 8.6%、13.7%、9.9%、2.0%、20.0%,淨利潤分別下滑 19.3%、25.8%、8.3%、53.8%、57.6%。

2019Q4公司收入基本持平,扣非後利潤環比改善。2019Q4行業產量增長3.5%、上汽集團微降 0.5%;公司收入+0.1%,毛利率 14.3%,同比+0.8pct;銷售、管理、研發費用同比分別-4.4%、+19.3%、-16.1%,四項費用率 10.6%,同比+0.1 pct;資產與信用減值損失 3.1億,同比+1.5億,投資收益與政府補助同比有所減少,導致 Q4歸母淨利潤下滑 7.6%;Q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下滑 5.0%,降幅環比收窄 4.5 pct。

智能電動產業化持續推進,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智能化領域公司 24GHz後向毫米波雷達實現穩定供貨,應用於大巴 77GHz前向毫米波雷達實現對金龍客車批產供貨,77GHz 前向毫米波雷達和角雷達應用於上汽紅巖智能重卡 5G 自動駕駛項目示範運行,並積極拓展乘用車客戶;以座艙域控制器為核心,包括顯示屏、智能開關、HMI 交互、座艙聲學在內的智能座艙整體解決方案已完成第一代概念產品樣件開發。在新能源領域 2019年公司收穫頗豐,共銷售驅動電機 8萬臺,電動壓縮機 20.8萬臺,電池管理系統 10.48萬臺,電池託盤 2.28萬件, 48V 啟動發電一體機 5.3萬臺套;華域麥格納電驅動與華域電動順利推進大眾 MEB平臺項目,預計 2020下半年陸續投產供貨,並獲得通用汽車 BEV3平臺全球電驅動與驅動電機項目定點,公司下屬企業多項業務獲得上汽大眾 MEB及MQB、上汽通用 BEV3等多個平臺的新能源汽車定點。公司積極拓展新興客戶,內飾、座椅、保險槓、電池盒及車身結構件等多業務實現對特斯拉國產車型的配套供貨。公司掌握智能電動核心技術,處於自主汽車零部件行業領先地位,並已開啟產業化進程,未來空間廣闊。

6. 醫藥行業:普洛藥業

行業觀點:

疫情短期受益的板塊正在退潮,如口罩生產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假設疫情結束之後,我們更應該關注長期受益的板塊。疫情對行業的長期影響來看,預防類的產品將長期受益,比如說連花清瘟膠囊、核酸檢測試劑等,即便是疫情被控制甚至消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巨大長期的需求。醫療領域的固定資產和設備類投入將明顯提升,相關的上市公司值得重點關注。從大周期來看,醫藥行業的投資邏輯不變:仿製藥領域裡面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大勢所趨;創新藥領域高強度的投資將持續、CRMO(CRO/CDMO)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其中CRO行業受到疫情短期衝擊之後將會逐步恢復;優質醫療服務需求將持續提升;疫苗、血液製品等生物製品競爭格局較好的局面將持續。我們持續推薦相關領域的標的。

疫苗方面,最快速度大約在3季度上市,但是疫苗能否研發成功目前還無法判斷,因為關於疫苗還有一個需要達到持續保護時間的問題,所以疫苗上市到大規模應用於廣泛人群還很難。

醫藥新基建方面主要可能的方向。(1) 傳染病醫院:未來會增加建設或者擴建,縣級等醫院也會配置至少60張病床,大城市傳染病醫院應達到2000張以上,預估單個傳染病醫院的投入在5000萬-5億。(2) 原有醫院的升級改造:醫院的隔離病房、隔離消毒系統、ICU、院控管理系統等會有較大市場容量。系統改造包括負壓設備、新風系統、淨化系統等,一個醫院約300-2000萬人民幣。ICU病房標準會更高,淨化程度的要求不同。(3) 疾控中心的升級改造:目前實驗室老化設備落後,在流動人口多的地方,疾控中心在縣級至少要配P2負壓的實驗室,地級市以上要配P3負壓實驗室,同時相應檢測設備的提升。(4) 疫情跟蹤系統:醫療信息化投入。

推薦:普洛藥業

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2.11 億元(同比+13.09%)、歸母淨利潤 5.53億元(同比+49.34%)、扣非歸母淨利潤 5.30 億元(同比+54.91%),經營淨現金流達到 13.60億元(同比+63.61%),公司業績符合預期。

公司CDMO業務厚積薄發有望進入收穫期。此前公司公告與碩騰、Bracco等的框架合作協議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公司與全球排名前列的幾家動保公司以及大藥企的合作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不僅訂單數量和金額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出現了從原來的起始原料藥加註冊中間體為主的產業模式向:以註冊中間體加原料藥為主並附加服務的柔性化產業模式轉型升級,進而將實現價值鏈的提升。這樣的發展路徑完全符合中國 CDMO行業的發展路徑:隨著服務水平的提升,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隨著整個供應鏈的逐步強大,中國的 CDMO企業在全球產業的價值鏈逐步提升。這也是我們看好 CDMO行業的大邏輯。

公司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優勢逐步顯現。集採將極大的彌補原料藥企業國內銷售短板,未來的仿製藥的主要價值將集中在原料藥。公司第一個ANDA項目-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通過美國 FDA批准上市;左乙拉西坦片以新四類獲批並在國內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並成功入圍國家「4+7」集採擴圍,實現快速放量銷售。截至 2019年年底,公司已向 NMPA提交註冊申請的項目共 9個,多個項目已進入審評審批階段。目前正在進行一致性評價研究的項目有 16個,其中已申報品種 3個。

7. 機械行業:中聯重科

行業觀點:

4月細分行業中,機械行業整體上漲2.6%,其中上漲板塊包括工程機械跌上漲11%,而半導體設備上漲17%、光伏設備漲幅12%,下跌板塊包括軌道交通設備下跌5%,鋰電池設備下跌6%、油服下跌6%。展望5月份,我們首推進攻性品種工程機械、半導體設備的觀點,其次是防禦性板塊軌交設備:

工程機械:下遊基建項目受益政策刺激及工程搶工,挖掘機、塔機、混凝土機械、液壓件等需求向好,二季度及全年業績確定性強,估值優勢明顯;

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還會受到來自大基金二期投資測量的行業邊際變化,半導體設備板塊有望持續走強,估值經過一段時間消化後有望繼續走強;

軌交設備:逆周期、估值低;

油服:油價跌至20-30美金的冰點,短期規避;

鋰電池設備:全球疫情爆發影響到美國、歐洲訂單延期,但悲觀預期已經反應充分,維持重點推薦;

光伏設備:海外需求受疫情影響較大,短期規避。

推薦:中聯重科

混凝土機械「小綠軍團」一季度一枝獨秀,極致的產品與最優的服務保障全年市場份額大幅提升。據協會統計,1-2月泵車全行業銷量同比下降約 25%,攪拌車更是同比下滑近 65%。3月隨著復工率的攀升,泵車和攪拌車銷量有明顯的復甦,泵車預計銷量同比微增,攪拌車預計仍有兩位數以上的下滑,一季度泵車行業銷量同比下滑預計近 10%,攪拌車行業銷量同比下滑 40%左右。

在混凝土機械行業低迷期公司一季度取得優異的成績,3月泵車銷量預計同比增長超 30%,一季度泵車產品銷量同比增長 25%,是混凝土機械錶現最佳的主機廠,一季度公司泵車市場份額預計提升至 45%左右,同比提升近 15pct,充分彰顯公司混凝土產品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月初公司對進口奔馳底盤的 3橋和4橋泵車上調了 5%和 10%不等的價格,三一也於 4月 9日也全面上調混凝土泵車5%-10%價格不等,行業兩大寡頭先後漲價反映下遊行業需求旺盛,有助於改善行業的無序競爭和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預計二季度泵車行業銷量超 3,500臺,同比增長約 30%-40%,公司泵車銷量超 1,500臺,同比增長超 60%,全年泵車行業銷量有望接近 10,000臺,公司銷量有望達到 4,500臺。攪拌車受疫情衝擊大,開工率較低,一季度行業銷量大幅下滑,公司銷量下滑幅度預計明顯低於行業水平,市場份額也有顯著提升,攪拌車補償性需求恢復節奏會相對平緩,經濟下行壓力下也較難執行嚴格的治超政策,全年攪拌車銷量預計將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公司攪拌車增長主要依靠市場份額的提升。公司混凝土機械產品市場份額大幅提升的背後是極致的產品、最優的服務、管理與營銷機制變革的合力影響,3月11日網絡發布行業最輕最長的泵車新品,明顯產品全新升級,代表了行業最領先的技術,多個億元大單批量交付,一季度「小綠軍團」的火爆只是開始,全年有望複製 19年汽車起重機市場份額大幅提升的局面。

塔機從全球最大邁向全球最強,20 年將繼續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隨著公司塔機智能工廠一期的投產運營,19 年塔機業務含稅銷售額突破 100億元,銷售額連續 4年翻番增長,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 40%左右,市場份額已連續 11年位居國內榜首,在塔機領域有很強的技術底蘊和創新基因,19年年底在塔機新品訂貨會現場,2小時訂單近 50億元,彰顯公司產品及品牌在行業的領軍地位與話語權。一季度塔機行業復工率相對較低,行業整體預計實現兩位數以上的下滑,我們預計公司塔機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明顯好於行業水平,疫情衝擊下中小塔機廠商復工復產阻力較大,部分甚至被擠出市場,公司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據產業鏈了解,公司塔機意向訂單火爆,市場上可謂一機難求,我們預計二季度公司月均銷量超過 1,500臺,同比增長超 30%,行業在補償性需求、新增項目落地增加等驅動下銷量增速二季度也將轉正,全年預計塔機行業將實現 10%以上的增長,而公司塔機營收有望提升至 130億左右,同比提升超 30%。

工程起重機將繼續穩步增長,高機和挖掘機蓄勢待發。根據主機廠調研了解,預計 3 月汽車起重機行業銷量同比下滑近20%,一季度行業銷量也同比下滑 20%左右,而一季度公司銷量預計同比下滑約 10%,明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雖然主機廠開工率已恢復至旺季水平,但由於增值稅改革、廠商促銷等導致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導致行業銷量下滑,二季度開始行業銷量增速將逐步轉正,目前行業保有量較充足、部分地區臺班費有一定的下行、新機降價速度過快,這些都會抑制 2020年吊裝公司的購機意願,因此在促基建背景下汽車吊需求也很難被放大,預計全年汽車吊將保持 0-5%的增長,而公司有望保持 10%左右的增長。挖掘機公司實現 0到1 的突破,3月份銷量近 1,400臺,單月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 9,與小松接近,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超200%,預計全年有望實現 5,000 臺以上的銷量;高空作業平臺受疫情影響導致一季度銷售明顯減少,但 3 月隨著復工復產訂單明顯增加,預計二季度將迎來大幅增長,19年公司以黑馬姿態在高機領域實現重大突破,20年在臂式產能和海外市場發力背景下有望更上一個臺階,實現翻番以上的高增長。

8. 計算機行業:浪潮信息

行業觀點:

5月觀點:心無旁騖,鞏固主線

截至4月28日,計算機(申萬)指數漲幅1.2%(算術平均),表現好於上證(0.5%)、創業板(0.4%),弱於滬深300(2.2%)。

全月行業區間震蕩,受央行數字貨幣落地臨近影響金融IT板塊有階段性機會。

已發布Q1業績的行業公司淨利潤增速中位數為-38%,整體法是-82%。疫情整體上對行業公司有一定影響,初步判斷影響收入在10-20%,但仍需觀察Q2恢復情況做進一步分析。

行業市盈率為58X(PE-TTM),處於歷史中上位置。

由於疫情進展不明朗,復工過程被拉長,因此行業震蕩局勢仍是5月主要形式。在創業板註冊制政策推進過程中,預計行情分化將繼續:基本面紮實的行業龍頭無懼波動投資價值進一步提升;中小市值企業估值確定性與流動性折價或更為明顯。後續主線安全、醫療IT、雲計算的籌碼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龍頭溢價可能再推高。

推薦:浪潮信息

量變到質變的龍頭。規模增長最快:據 IDC和 Gartner數據顯示,浪潮 x86伺服器市佔率居國內第一和全球第三,且增速在頭部廠商中最高。受益於雲和 AI需求爆發,公司以 JDM響應大客戶,並新建蘇州基地補足產能提升效率。內部管理降本增效成功:毛利率提升 0.95pct至11.97%,實現兩年續增,銷售費用增速下滑 37pct至17%。在規模效應和降本增效雙擊下,帶動淨利率升提升 0.46pct至1.85%,量變演化為質變效果顯著。

配股加授信充足,20Q1夯實基礎。行業中需求和供應兩端議價及匹配能力極為重要,阿里騰訊等雲廠商規模化需求導致其議價能力強,CPU 和GPU供應依賴英特爾及英偉達,資金充足成為行業競爭關鍵,公司成功配股融資 19.6億,且銀行授信總額充足。公司 2月提前開工滿足疫情帶來的雲資源爆發需求,預期 Q2需求有望延續帶動H1整體業績表現亮眼。

新基建加碼,2020需求恢復。20Q1GDP分類中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達 13.2%,是唯二正增長且增速最快的行業。IDC圈預測 2020年IDC產業進入新的增長爆發期,5G及 IDC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伺服器行業率先受益,新基建政策為行業及公司增長的邏輯加碼。

9. 食品飲料行業:伊利股份

行業觀點:

白酒,上市公司去庫存的決心不清晰,可能導致上半年股價平淡,優質個股可以布局業績的負面影響延續至2季度,受此拖累白酒上半年股價可能表現相對平淡。隨著商務活動和餐飲消費的恢復,我們判斷4月份終端需求恢復至正常水平的30-60%,部分酒企開始發貨。

疫情對食品的影響較小,由於缺乏白酒的渠道容納能力,疫情對業績負面影響較多體現在了1季報中。由於疫情影響延後,3月中下旬高端乳製品促銷大增,導致伊利業績低於預期,但我們認為疫情影響是一次性的,我們判斷2020年乳業龍頭競爭格局改善趨勢不變。

推薦:伊利股份

2019年常溫奶市佔率提升,全品類結構升級效果顯著,渠道滲透能力增強。伊利 2019年主營業務實現 895.1億元,同增 13.7%(量+8.4%,結構升級+4.3%,價+1.0%)。(1)分業務來看, 2019年液體乳收入+12.3%(量+7.8%、結構升級+3.8%、價+0.7%);奶粉及奶製品+25.0%(量+15.4%、結構升級 6.9%、價+2.7%);冷飲+12.4%(量+4.8%、結構升級 5.9%、價+2.0%)。(2)常溫奶市佔率提升較大。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常溫奶 19年市佔率達到 37.7%,同比提升 1.4pct;低溫奶19年市佔率 15.0%,同比下降 0.8pct;嬰幼兒奶粉市場率 6.0%,同比上升 0.4pct。(3)渠道滲透能力增強,線下液奶終端網點+9.1%,鄉鎮村網點+8.0%。電商業務+49%,母嬰渠道零售額+27.1%,便利店渠道常溫液態奶份額+4.2pct。(4)2019年,國內奶源供給趨緊,原料奶收購價格呈上漲趨勢,毛利率為 37.4%,整體下降 0.47pct。2019年控費得當,四項費用率整體下降1.1pct,主要原因是廣告營銷費控制良好,銷售費用率下降 1.6pct。全年歸母淨利潤+7.7%,淨利潤率 7.7%,下降0.41pct。

1Q20受疫情影響顯著,2020年業績目標較低,我們認為未來幾個季度不必悲觀。(1)收入為206.5億,下降10.7%。主營業務銷量-9%,單價-3%(跟買贈促銷相關),結構調整+1%。其中液體乳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大幅下滑 19%,原因為春節送禮需求減少和下線市場門店關店、物流不順暢。液態奶 3月份銷售已經開始恢復,預計 5月份會恢復正常水平。整體來看全年保持高個位數增長。奶粉及奶製品維持 25%增速,一方面由於品類良性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是紐西蘭西部乳業並表導致。冷飲產品系列增長12.7%。(2)營業利潤-39.2%,歸母淨利潤-49.8%。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營業外支出 3.4 億,主要為對外捐贈所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17 億,子公司持有的商品期貨合約和權益工具公允價值下降所致;1Q 毛利率為 37.4%,下降2.6pct,原因為促銷增加、原奶價格上漲和固定分攤拉低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增長1.2pct,預計全年銷售費用率維持此水平。同時,今年股權激勵費用將會影響管理費用率。(3)公司公布2020年計劃,預計20年全年收入970億(+7.8%),利潤總額 61億元(-25.6%),我們認為未來幾個季度不必悲觀。從收入端考慮,5月份銷售有望恢復正常,在市佔率提升和渠道滲透力增強雙護航下,我們預計未來 3個季度營收可恢復 10-15%的增長,全年順利完成970億目標。利潤總額目標為64.9億(-21%),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的利潤目標設置偏保守,我們認為實際增速有望超指引。

風險提示

大盤系統性風險;個股層面暴雷。

相關焦點

  • 天風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9.13% 3月薦股名單出爐
    【券商金股報告】粵開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25.11% 3月薦股名單出爐平安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15.23% 3月薦股名單出爐東方財富:2月金股組合收益14.86% 3月薦股名單出爐>中原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14.3% 3月薦股名單出爐國信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13.49% 3月薦股名單出爐興業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10.97% 3月薦股名單出爐財通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9.59% 3月薦股名單出爐天風證券:2月金股組合收益
  • 浙商證券:11月金股組合盈利7.54% 12月薦股名單出爐
    來源:新浪財經12月,浙商證券推薦的金股為:興業銀行、煌上煌、上機數控、航發動力、東方電纜、中國中免、青島港、利爾化學、深信服、鵬鼎控股、波司登、思摩爾國際、宇華教育。【金股復盤】今年11月,浙商證券推薦的金股組合收益率7.54%,在29家券商中排第5名,收益率最高的3隻股票分別為上海機場、山東高速、興業銀行,月漲幅分別為22.21%、21.04%、17.36%。報告詳見《券商11月金股組合"戰績":華安收益11.84%奪冠 國金最差》。
  • 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 : 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
    2017年8月30日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轉型的議案》,內容包括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變更為發起式基金及修訂基金合同等,並同意將「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更名為「中銀悅享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
  • 中銀穩匯短債債券A : 中銀穩匯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
    2012年11月至今擔任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李建(LI Jian)先生,投資總監(權益),國籍:中國。曾在深圳市有色金屬財務有限公司研究部、聯合證券有限公司上海總部、恆泰證券有限公司、上海遠東證券有限公司工作。
  • [發行]中銀證券保本1號:更新招募說明書摘要(2018年第1號)
    現任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總監兼合規總監、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合規負責人。蓋文國先生:稽核總監。碩士,高級會計師。2006年 7月至 2008年 7月任職於中國農業銀行資金運營部,擔任交易員;2008年 8月至 2016年 6月任職於中國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擔任交易員、高級交易員;2016年 6月加入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現任基金管理部副總經理、中銀國際證券中國紅債券寶投資主辦人
  • 江蘇銀行: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銀行: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江蘇銀行配股公開發行證券上市保薦書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8:21:13&nbsp中財網 原標題:江蘇銀行: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江蘇銀行配股公開發行證券上市保薦書
  • 中銀金行股東質押4000萬股 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2月11日消息,近日中銀金行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銀金行證券代碼:871846)股東上海天美珠寶有限公司向深圳市業山實業有限公司質押4000萬股,用於上海天美珠寶有限公司補充流動資金。
  • 【中銀證券:銀行下半年預計整體風險可控 看好板塊絕對收益】中銀...
    【中銀證券:銀行下半年預計整體風險可控 看好板塊絕對收益】中銀證券指出,A股3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9.4%,主要受撥備計提大幅增加以及息差收窄的影響。從主營業務表現來看,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速較1季度下行1個百分點至6.3%,營收增長穩健。
  • 券商12月金股搶先看!這隻股票最受關注 超過貴州茅臺、中國平安
    2020年只剩下一個月時間。面對持續震蕩的行情,歲末A股還有哪些板塊蘊含掘金機會?截至中證君11月30日發稿,已有10家券商披露了12月月度投資組合,中國太保成為券商最看好的金股,此外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三一重工、金地集團等個股也受到多家券商聯合推薦,其投資價值備受看好。
  • 6月力推標的漲超30% 7月買什麼?券商十大金股奉上
    回顧6月券商金股,寧德時代,鴻路鋼構漲幅大幅跑贏滬指,整個6月,鴻路鋼構大漲近32%,寧德時代亦錄得近20%漲幅。財聯社總結7月十大券商發布的十大金股顯示,這次各大機構推薦的個股較為分散,只有比亞迪,牧原股份、通威股份、長春高新、伊利股份等5隻個股分別被2家券商同時推薦。
  •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
  • 國元策略:12月金股組合及投資邏輯
    原標題:12月金股組合及投資邏輯 摘要 【國元策略:12月金股組合及投資邏輯】A股策略:順周期策略在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前大概率有效。
  • 天風證券:5月以防禦思維為主 6月備戰成長+券商(附5月金股)
    摘要 【天風證券:5月以防禦思維為主 6月備戰成長+券商(附5月金股)】)天風證券表示,5月以防禦思維為主,交易「通脹預期」,推薦銀行、醫藥、黃金等類滯脹下相對佔優的金融和消費。6月開始備戰成長+券商,逐漸嘗試增加進攻品種。
  • 香港證監會向法院申請封殺Tiger Asia 曾大舉賣空中銀
    和訊消息 據香港證監會消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申請法院頒令禁止Tiger Asia Management LLC(Tiger Asia)在香港進行任何上市證券及衍生工具的交易。
  • 德林海:申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意,於2020年7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後,總股本為59,470,000股,其中有限售條件流通股45,833,473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3,636,527股。
  • 興業證券:沒有「水牛」但有「長牛」(附3月金股組合)
    另一頭,隨著一系列短期科技股可能因為交易過度擁擠、獲利盤過重而出現一定調整,但全年來看,大創新科技成長機會仍值得重視。以產業視角去理解由5G帶來「To B」產業網際網路,由特斯拉帶來新能源車的汽車產業鏈變革,類似10年前Iphone給「To C」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變革和市場空間。
  • 皖儀科技: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
    2020年7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完成後總股本為13,334萬股,其中有限售條件流通股102,996,789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0,343,211股。5,468 0 198 安徽省壹號職業年金計劃易方達組合 5,468 0.0041% 5,468 0 199 易方達中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5,468 0.0041%
  • 中銀全球策略證券投資基金(FOF)基金份額發售公告
    重要提示  1.中銀全球策略證券投資基金(FOF)(以下簡稱「本基金」)的發售已獲中國證監會2010年8月19日證監許可[2010]1134號文批准。  4.本基金募集對象包括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其他投資者。  5.本基金募集期限自2011年1月6日起至2011年2月28日,投資者可通過基金管理人的直銷網點及基金代銷機構的代銷網點認購本基金。
  • 中信證券:2018年這類股要「紅」(附個股名單)
    中信證券信投顧在最新一期周度策略中提出:影響12月市場的擾動因素已基本消散,「資管新規衝擊已緩和」、「年底不會鬧錢荒」、「落袋為安式減倉告一段落」。由此判斷,市場階段性底部已經探明,有望爬出谷底。關於2018年的投資策略,中信證券分享了一種相對「小眾」的選股策略,下面就來說說明年他們認定的「紅」股。
  • 大地熊: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大地熊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
    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熊」或「公司」)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2,000萬股,並於2020年7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四、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情況 (一)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數量為798,084股。(二)本次上市流通日期為2021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