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大同」畝產超千斤 老山頭鄉弱鹼水稻喜獲豐收

2020-10-16 福地大同


金秋十月,稻田飄香,近日,老山頭鄉永龍村鹽鹼地種植的弱鹼性水稻開鐮收割,這也正式拉開了老山頭鄉水稻秋收的序幕。

在老山頭鄉永龍村的鹽鹼地改良水稻種植基地裡,大型收割機在金黃色的稻田間來回穿梭,將稻穗轉化為沉甸甸的稻穀,看著今年的好收成,村支部書記邢才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第一車稻子收割完畢,邢才迫不及待地帶著拖拉機上了地秤,總重6300公斤,再去掉車皮,記錄完數據,他又趕緊算起了經濟帳,當得知今年稻子畝產超過1000斤時,邢才高興得合不攏嘴。

據了解,從2017年開始,老山頭鄉不斷探索鹽鹼地改良種植水稻,目前已改良鹽鹼地面積1300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800畝。經過近兩年的系統治理,逐步改善了土壤PH值高、貧瘠、荒蕪的實際狀況,讓昔日的鹽鹼地飄出了稻花香,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相關焦點

  • 「大同教育」老山頭鄉中學小學部民間藝術社團
    「大同教育」老山頭鄉中學小學部民間藝術社團 2020-12-2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濱州高新區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
    ,隨著嗡嗡的機器聲響起,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這裡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其稻米色純味香、品質優良,從而遠近聞名。連日來,村民正利用當前天氣晴好時機,陸續下田收割水稻,加快搶收步伐,確保顆粒歸倉。在友稻生態農業示範園裡,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轟隆隆的收割機正忙著收割低垂的稻穗,盛滿穀粒的運輸車在田間地頭來往穿梭,田園裡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 畝產900斤!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海水稻再獲豐收
    11月23日,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今年第二期海水稻開始收割,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一片忙碌豐收的景象。 海水稻喜獲豐收。一大早,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便在稻田旁整裝待發。2019年,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茅嶺鎮崬軍村開始在閒置丟荒多年的草坡鹽鹼地試種海水稻,今年是該村第二年種植收穫。崬軍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臣一直守在收割現場,看著一包包稻穀越堆越高,他非常高興和自豪:「今年我們村種植海水稻150畝,完成集體經濟5萬元目標的同時,還增收了6萬元集體經濟!
  • 大慶市初中英語教師基本功大賽之書寫大賽---老山頭鄉中學英語團隊...
    大慶市初中英語教師基本功大賽之書寫大賽-----老山頭鄉中學英語團隊作品展示 2020-11-0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朝天椒喜獲豐收,家庭農場帶動貧困村民一起奔小康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孝昌縣花園鎮中心村位於花園鎮北部,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花園鎮政府積極與引進的辣椒加工企業萬年紅食品有限公司牽線搭橋,並與當地貧困戶共商,採取「政府+家庭農場+群眾」的發展模式發展朝天椒產業,群眾除了土地流轉收入外,由孝昌縣農辦免費提供朝天椒種苗,家庭農場統一提供肥料和技術,引導貧困戶和村裡的群眾發展特色小朝天椒種植。
  • 洋縣5萬餘畝黑米水稻喜獲豐收 鼓起農民錢袋子
    「我與村上的合作社籤了種植協議,今年種了5畝黑米水稻,我只管把黑米水稻種好,銷售有保底價,1900公斤稻穀賣了9300多元,省心又省事。」10月29日,洋縣紙坊街道辦事處草壩村村民王建紅對記者說。今年,洋縣5萬餘畝黑米水稻喜獲豐收,目前各大收購企業紛紛上門搶收。
  • 鳳凰竿子坪鄉500畝南豐蜜桔喜獲豐收
    —分享—   紅網鳳凰站11月29日訊(通訊員 滕毅 宋雨菂)11月28日,筆者在鳳凰縣竿子坪鄉看到
  • 央視關注高坪區蘿蔔喜獲豐收
    原標題:央視關注高坪區蘿蔔喜獲豐收   12月19日晚,CCTV-17農業農村頻道《中國三農報導》播出新聞《四川南充:蘿蔔喜豐收
  • 30人被北大清華錄取,大慶實驗中學2020年高考喜獲全面豐收
    大慶實驗中學在2020年高考中再創佳績,喜獲全面豐收。本屆高三備考遭遇新冠疫情,大慶實驗中學充分發揮「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優勢,承擔全省高三「公益課堂」任務,助力全省高三學子備考。學校科學規劃,精細管理,不斷創新線上教學方式,開展項目化學習,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學情,培養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取得高考的全面豐收。大慶實驗中學將一如既往,立足大慶,培養油城學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有情懷、有擔當的教育。
  • 豐收之歌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五臺縣東雷鄉嶺底村穀子喜獲豐收。金俊賢攝 9月18日,在永濟市蒲州鎮鴻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記者看到,稻浪翻滾,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場景。「目前水稻處於灌漿期,再過20多天就要收割了,今年產量比往年還要好。」
  • 稻漁生態養殖喜豐收啦
    稻漁生態養殖喜豐收啦2020-11-18 11: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衢州傳媒網        瀏覽量: 1139 次 我要評論 稻穗隨著秋風搖曳,「沙沙」作響,一眼望去黃澄澄的一片,滿眼「稻花香裡說豐年」的好景象。
  • 雜交稻雙季畝產超1500公斤 九旬袁隆平院士興奮飈英文
    央視網消息:昨天(11月2日),袁隆平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兩者相加,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實驗示範基地位於湖南衡南縣清竹村,測產的晚稻為第三代雜交水稻,具有抗病、抗寒、抗倒等特點。在經歷今年罕見低溫寡照天氣後,該品種表現仍然相對穩定。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被袁隆平視作突破水稻畝產「天花板」的關鍵,於2011年開始選育種子。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連說more than excited!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020年11月2日電 11月2日,在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範基地內,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晚稻測產結果出爐,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遠超此前881公斤的預測值。刷新紀錄!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曾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測產結果出爐,意味著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紀錄。此前,袁隆平團隊曾屢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紀錄。
  • 「脫貧攻堅新邵答卷」小廟頭村民喜收「黃金豆」
    紅網新邵站5月12日訊 (通訊員 吳飄柔)5月,新田鋪鎮小廟頭村800畝土豆喜獲豐收,走在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機器轟鳴和村民分揀土豆的忙碌景象,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戶的臉上,一個個色澤金黃,表皮光亮,個頭均勻的土豆成了農戶們脫貧致富的「黃金豆」。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還記得袁隆平90歲生日時許下的生日願望嗎——「(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11月2日中午,正在測產的湖南衡陽市衡南縣水稻基地,傳出好消息: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遠超此前881公斤的預測值。此前7月,該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它是畝產千斤的「黃金穀物」,大旱天不影響種植,價格是小麥10倍
    它是畝產千斤的「黃金穀物」,大旱天不影響種植,價格是小麥10倍我國是農耕國,種植水稻、小麥等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糧食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我們國家提出了節約糧食的提案,因為每年的糧食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
  • 畝產千斤,每天出菜約5噸!雙合這家蔬果企業不一般!
    畝產千斤,每天出菜約5噸!雙合這家蔬果企業不一般!「在種植荷蘭豆前,當地農戶建議我們要找一些肥沃的農田,做好病蟲害管理,才能獲得豐收。今年我們下了很大功夫,所以蔬菜長勢喜人。」鶴山市雙合鎮瑞農菜果公司場長陳漢光說。
  • 小品種 大收益——曹縣莊寨鎮500畝「香蜜薯」地瓜喜獲豐收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農民朋友喜獲豐收的季節,看著家家戶戶玉米棒子掛滿院子,一車一車的地瓜往家裡拉,農民們的臉上也掛滿了笑容。 今年,菏澤曹縣莊寨鎮的李信種植的幾百畝地瓜就迎來了大豐收。頭一年喜獲豐收,第二年,李信擴大種植規模,還帶領著鄉親們種植。 從去年開始,地瓜種植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裡一下子多了三百畝的地瓜種植。這面積增加了,管理也積累了經驗,這不,地瓜剛一成熟,李信就忍不住要扒開看看。今年的地瓜和去年一樣,個頭均勻,表面光滑,賣相色澤都不錯,並且產量挺高。
  • 5G技術助力海水稻畝產破千斤
    5G種植呵護水稻成長的每一天 中國聯通的展臺上放著三個電飯鍋,打開一聞,米香撲鼻。而故事都在這興安盟種植基地,用5G技術種出的耐鹽鹼水稻裡。 2018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團隊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開展耐鹽鹼水稻試驗。今年,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鹽鹼地水稻基地經測產評估,耐鹽鹼水稻(海水稻)平均畝產稻穀再破千斤。中國聯通則聯合院士的科研團隊,依託5G、物聯網、雲、區塊鏈、AI、自動化農機等技術,開發了海水稻5G智慧農業系統。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水稻豐收在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金秋時節,稻穀飄香,金燦燦的稻田裡呈現出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10月19日,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水稻正在收割。七村是傳統水稻種植專業村,以前一直是傳統人工種植模式,耗費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