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各有各的「難念經:」國博缺座椅喝水難 軍博無紙質介紹遊客...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網友「講國保的老白」在微博發帖吐槽稱,免費的門票讓乘涼的人破壞了本該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配上了一張國家博物館中央大廳臺階上坐滿了人的照片。

軍事博物館,西南角的大片非展區空間,只挨著牆設置了十餘條座椅。

這張配圖讓網友「WatermelonJenny」非常不滿,她留言道:「博物館是否該收費不敢妄議,但對於配圖相當憤慨。國博中央大廳臺階上坐著休息的觀眾常常『躺著中槍』,他們來國博不是為了乘涼,而是因為國博太大,逛下來幾個小時非常需要休息。」這條評論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暑期是博物館的觀展高峰期,但是,要想舒適地觀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繁瑣的排隊換票、讓人迷路的導覽系統、不夠用的座椅、短缺的商業設施等,讓博物館的友好度打了折扣。

專家表示,觀眾是博物館的市場,博物館應該在公共服務上多下功夫,才能吸引更多觀眾,尤其是新一代的觀眾走進博物館。

國博

座椅稀缺 喝水困難

國家博物館裡,由於缺乏足夠的座椅,一些逛累的觀眾就坐在中央大廳臺階上休息。

「來來來,大家站起來,再堅持一會兒就結束了!」下午三點,國家博物館西大廳內,一名女導遊朝席地而坐的孩子們喊道,「人馬上就齊了,我們很快就出去了!」

孩子們站起來,活動著酸痛的腳踝——看看四周,緊挨著牆根有十幾條木質長凳,如果坐兩排人就得背貼著背,讓人十分尷尬。一些疲累的觀眾顧不上體面,在臺階上、牆壁邊、柱子旁坐得滿滿當當。

資料顯示,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日均接待觀眾2.6萬人次,但是,偌大的公共空間裡,留給公眾落座的地方卻很少:西大廳中央最西側數百平方米的空間空空蕩蕩,正對著的中央大廳臺階上卻坐滿了人;來到二層,問工作人員是否有休息區,工作人員指示在展廳外的走道邊上的一些座椅,但座椅已無空位。記者了解到,國博的休息區集中在地下一層和四層,其中四層休息區可以坐四五十人,地下一層休息區略大,可以滿足七八十人坐下歇腳,但這與觀眾的人數相比可謂杯水車薪。

除了座位,飲水設施也略顯不足:全館僅有三個直飲水處,兩個在地下一層,一個在三層;全館僅有兩個飲料自動販售機,分別在三層和四層,記者見到,口渴的人們在機器前排起了長隊。

國博的優點也很明顯,記者發現這裡的文創產品非常豐富且富有特色,每層均有售賣;衛生間設置十分充足。

軍博

導覽缺乏 難見槍械

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3周年紀念日,軍事博物館早上甫一開門便迎來了熱情的公眾。

但是,進到博物館後,不少帶著孩子的家長卻發現,位於二層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槍械展看不了。記者查閱軍博官網,未發現有相應告知,詢問工作人員,得到答覆:「什麼時候對外開放不知道,得等通知。」

意見簿上,很多孩子留下了遺憾:「看不了槍,很失望。」「二樓沒開,望告訴原因與開放時間,下次再來!」

另外一個感到不便的地方是,軍博從裡到外幾乎沒有導覽標識:幾層哪個展廳是什麼展,在館內找不到標識;在其他博物館隨手可得的紙質材料,軍博也不提供。

同國博一樣,軍博的座椅也非常少,一層大廳西南角、東南角、北門區域加起來超過五百平方米的空間,既非展廳,也非主要通道,除了靠牆的十餘條木凳之外,全部留空。剛過十點,已經有不少遊客坐在地上休息。

還有孩子對記者表示,飛機飛彈這些展示中國軍事技術的展品都很壯觀,但都不能體驗,有點兒遺憾。「建議開設一個體驗區,即使無法使用實物,用VR等技術手段讓觀眾體驗操作武器的感受也是不錯的。」

軍博的服務也有貼心之處,在門口設置了即時預約二維碼,遊客可以當場掃描後預約當日名額,直接進入人較少的預約隊列入館;自動販售機較多,基本可以滿足遊客的飲水需求。

首博

重複排隊 設施貼心

「明明預約了,還得跟沒預約的一塊兒排隊,預約的作用是什麼呢?」8月14日,是首都博物館特展「都市·生活——18世紀的東京與北京」的開展日,譚女士早早就預約了當天的門票,帶著放暑假的女兒來參觀。

在排隊時,她發現自己反映多次的排隊問題仍然如故:預約人群沒有單獨入口,需要與未預約人群在大門口一起排隊,進了大門,預約與非預約人群還得再分開排一次隊換取紙質票,最後再在同一個入口檢票入場。「人多的時候,相當於總共排了三次隊,預約節省時間的作用沒起到,而且換紙質票也挺浪費紙張的。」

不過進到展廳,譚女士對首博的設施都還比較滿意:「這裡設有母嬰室,而且每層都有飲水處和零食飲料自動販售機,比較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地下一層是餐廳,還有兒童活動中心,我們一般都是中午吃一頓,玩一會兒,下午再看看展。」

記者探訪發現,首博內的休息區設置較多,展廳外靠牆處、走廊盡頭都設置了輕便的木凳或者桌椅,地下一層和一層的非展廳空間中,也都單獨開闢了休息區,使得這裡觀眾席地而坐的現象很少見。

除此之外,首博的導覽系統清晰,無障礙設施齊全,相對來說友好度較高。

專家點評

「喜歡看」是評價的重要指標

座椅不夠用為何成為博物館的常態?記者在國博服務臺對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工作人員表示,西大廳曾經有過座椅區,但都被睡覺的人給佔據了,很影響館內的秩序,後來館方就把座椅區給撤掉了。

的確,記者在探訪中發現,霸佔座椅的行為很難管理:在軍博,一位男士側躺在座椅上小憩,工作人員上前制止,男子應要求坐起,但工作人員離開後,他又旁若無人地躺下了。

「撤掉座椅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觀眾行為不當是管理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去引導和教育觀眾遵守公共秩序;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比如進行適當收費或者門票捐贈,將乘涼織毛衣的人篩出去,或者使用單個的座椅代替長凳。」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建松告訴北京晚報記者,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的分區主要有展示區和公共服務區,公共服務區應當包括足量的生活服務設施和教育服務設施,如寄存處、休息區、咖啡吧、文創商店、餐廳、教室、影院、書店等。

「現在國際上的發展趨勢是公共服務區越來越大,以前博物館的作用更多的是收藏和研究,而如今,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公共服務就越來越重要。餐廳、咖啡吧、休息區很大,市民就願意來,像我們的很多博物館,公共服務區都有點小了。」陸建松說,觀眾就是博物館的市場、博物館工作的核心,目前國內博物館「為公眾服務」的意識還不夠,這就導致了很多地方考慮不周。

觀眾希望多些體驗式設施,陸建松也認為非常有必要:「好的博物館有三個標準,老百姓看得懂、喜歡看、能夠留下記憶和印象,現在很多博物館是見物不見人、不見精髓、不見故事、學術性強、枯燥乏味。我們現在要面對90後、00後的觀眾,他們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生活和學習都強調體驗、網感、視覺化,乾巴巴的知識傳授已經不適應他們了。技術在發展,博物館也應該開拓平臺、創新方式,去滿足新觀眾的需要,如用App進行虛擬導覽、動畫演繹展品等。」

來源:北京晚報 白歌

編輯:tf2046

相關焦點

  • 國家博物館正式告別紙質門票
    繼故宮之後,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也取消了紙質門票。北京商報記者3月11日獲悉,國家博物館已經正式取消紙質門票,今後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據國家博物館官方微博宣布,國博已正式告別紙質門票,今後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入館。
  • 遊客發現國博英文通知有誤 國博表示會儘快調查處理(圖)
    信報訊(實習記者李娜)杜先生和一位美國朋友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時發現,博物館閉館通知的中文意思為閉館4年,而按照英文翻譯閉館時間則少了兩年。昨天,博物館辦公室李主任表示已經和外事部門聯繫,會儘快調查處理。
  • 北京四中「牽手」國博 共建博物館實踐課程
    大家先觀看了視頻國博項目整體介紹,接著該項目主持者於鴻雁老師做了《構建中學博物館課程,踐行育人方式改革》的主題報告,從課程建設歷程與依據、課程目標與實施策略、課程評價與創新發展三個方面進行了闡釋。在博物館課程中,學生的興趣得到了發展,其情感得以豐富,思維得以訓練,人格得以健全,培養了具有濃厚興趣,積極情感,獨立思考,健全人格的人。張祥蘭博士充分肯定了四中的國博課程對深刻落實我們黨和國家的政策和西城科研月的價值共識的回應,讚揚了四中老師的擔當和勇於直面課改、堅持創新的實踐。
  • 廣東省博物館停車難 遊客還沒來車位已告急
    漫畫/陳春鳴  廣州停車難,特別是上班族每天長時間佔用公益機構停車位的「蹭車位」現象,近日又引起街坊們熱議。先有中山圖書館的停車場因為升級,前來捐書的街坊因為車子不能臨停,掃興而歸;又有廣州農民工博物館原本配套的免費停車場,因為不少非參觀者「蹭車位」,參觀者要憑博物館所開的參觀證明才能免費停車。  記者走訪珠江新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越秀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廣東省博物館等幾家公益事業單位,發現「蹭車位」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停車場、「蹭車位」一族、應享受公益服務的市民各有各的難處。
  • 軍博換9號線 10分鐘到西站
    新京報訊 軍事博物館站(簡稱「軍博站」)昨日開啟1號線與9號線換乘。面對著西站的巨大客流,預計軍事博物館站日均客流在18萬左右。如果9號線軍博站站臺超300人,將採取限流措施。  9號線與1號線共有9個出入口  據北京地鐵公司介紹,1號線軍博站建於上世紀70年代,車站偏路口南側布置,在規劃中未預留與9號線的換乘條件。
  • 國家博物館有母嬰室了,壁紙紋樣取材國博館藏
    國家博物館有母嬰室了。這處溫馨小屋位於國博一層,西大廳南側,面積30餘平方米,共設有3個獨立哺乳室,3個替換臺,兩個大人洗手池和一個兒童洗手池。在空間上,國博母嬰室分為三大互不幹擾的區域:哺乳室、尿布替換臺和盥洗區。合理恰當的空間布局,可容納多位媽媽和寶寶同時使用。另外,母嬰室在坡屋頂的隔柵上還嵌入了音響系統,循環播放舒緩輕柔的音樂。細節之處,也很是貼心。
  • 軍博地區擁堵報警量大降
    2015年9月份以來,軍博地區通過三招治堵,交通秩序有效改善,幾乎實現了擁堵零報警。12月16日,記者跟隨公主墳交通大隊一警區警長王繼興實地探訪了各項措施的效果。軍事博物館位於西長安街延長線上,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過去軍博周邊的擁堵讓群眾怨聲不止。究其原因,頭一個就是軍博門口的旅遊大巴車亂停亂放,影響了附近道路的通行能力。
  • 國際博物館日來臨 不文明參觀行為仍難禁絕(圖)
    正式開門迎客僅數周的上海自然博物館頗受觀眾熱捧,客流量屢迎新高。但據多家媒體報導,由於個別遊客的不文明參觀行為,館中出現了科莫多巨蜥標本爪子斷裂、海水觸摸池海星死亡的現象,其中海星的死亡更多的是因為被遊客抓出水池合影所致。  而就在「五一」小長假之際,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文物嶽飛書《前出師表》石刻,被人用硬物在方石的空白處劃上「路X國一遊」等字眼。
  • 北京地鐵軍博站遭15萬人流大軍「梗阻」
    昨天地鐵軍事博物館站迎來9號線與1號線開通換乘的第一個乘車早高峰,地鐵9號線軍事博物館站內人潮湧動,客流有顯著提升。鄭玉峰是地鐵9號線軍博站所屬站區的負責人,首個早高峰他一直在一線統計客流,「列車停靠時間大約是1分鐘,留有足夠的時間供乘客上下車。」  交通部門統計,隨著9號線軍博站開通,昨日該站客流已經猛增到15萬人次,其中換乘客流總量比雙休日翻番,由6萬人次每天增加到12萬人次。
  • 國博攻略丨最新最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攻略(截止到2018年底)
    自從《國家寶藏》這檔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將一批精美、優質的文物帶入了世人的眼帘,也讓各地的博物館成為了熱門景點。而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新·老九門」名單上卻沒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名字,在視頻中甚至頻頻出現「防火防盜防國博」的彈幕……所以,這座以「國家」為名的博物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 中國發布|國博消防站揭牌 國內首創專業消防隊伍成建制進駐博物館...
    8月22日,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揭牌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供圖8月22日,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揭牌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供圖中國網8月22日訊 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簡稱「國博消防站」)揭牌儀式今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古建東,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曹奇、司令部參謀長王仕國等嘉賓出席揭牌儀式並共同為國博消防站揭牌。
  • 杭州國博中心迎來會展熱
    原標題:杭州國博中心迎來會展熱   近日,從G20杭州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下稱國博中心)傳來消息,國博中心從2016年9月25日開放至今,已接待遊客40萬人次。未來,蕭山將構建起以國博中心為龍頭,各酒店、各景區共同參與的會展產業聯盟。
  • 2019年國慶國博開放時間:國家博物館幾點開門閉館
    10月3日至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正常開放。從10月12日起,國博每周六延時至晚9點閉館。  為滿足觀眾在國慶假期的觀展需求,國博將延長多個展覽的展期。「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延期至10月27日,「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延期至10月7日,「心靈的暢想——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延期至10月8日。
  • 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最新「國博攻略」請收好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池夢蕊)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歷經20天的等待,國家博物館經過改陳後重新開放。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
  • 國博開賣「瓷器棒棒糖」,網友:怎麼下口?
    故宮口紅後國家博物館開始賣棒棒糖了今天是博物館日國博一款棒棒糖正式上市售賣國博介紹,特別甄選最能代表美好寓意的瓷器紋樣,將平面圖案與食品結合,希望觀眾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棒棒糖是以食用色素將圖案印刷在糯米紙上,夾在棒棒糖中間。所以觀眾吃到最後,圖案仍清晰如初。
  • 國博英文標誌出錯 通道出口被翻譯成外貿出口
    昨日,國博副館長董琦在微博上說,新的中英文標誌正在趕製。國博官方微博稱,博物館剛剛試運行,肯定有錯漏之處,製作部門已緊急動員排查。通道出口翻譯成外貿出口4月12日,一名網友在微博說,去了裝修後重新開放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看見了「經典的翻譯牌子」。
  • 軍博清皇室背銜金龍刀搶先看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已經通過多篇文章,甚至開設冷研逛軍博欄目,介紹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以下簡稱軍博)重新加固裝修試運營後,其中的冷兵器與古代戰爭裝備館藏。而近日,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得到實信:軍博即將恢復展陳龍脊佩刀,時間是2019年「十一」以後,地點就設在軍博一樓《中國歷代軍事陳列》中清代部分,絕對值得大家一看。這件展品是軍博《中國歷代軍事陳列》中明確定為判定為清代皇家武備中的一件(其餘為御用金桃弓和御用各式箭矢)長期以來此刀定名就是刀劍收藏界的熱點話題,軍博最初的標牌簡單兩個字「寶刀」。
  • 國博咖啡廳再推新飲品
    用味蕾感受世界 夏日的奇妙 博物館裡的美妙 國博咖啡廳 國博咖啡廳 看展之餘的 美好發生地 歡迎大家來此休憩
  • 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入藏軍博
    郭海榮 範向輝 於理 王亞非 李玉旺 為了人民 工筆重彩 2.5×4.5米 2020年12月15日,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收藏儀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洪軍、政治委員劉銳向主創人員郭海榮、範向輝、於理、王亞非、李玉旺頒發文物收藏證書。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劉中剛主持儀式。內蒙古烏海市副市長武也文、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勇、文聯主席郭振蓮、美協主席張德育等嘉賓近百人出席了儀式,一同見證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正式入藏軍博。
  •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2016-05-24 15:57:56   國博蠟像館再現了朱自清名作《背影》中的場景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今天上午,國家博物館精心打造的「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蠟像藝術展」首次亮相,35位現代文化名人走出厚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