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老師尷尬的姓氏:名字叫樂樂樂該咋讀?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馬老師整理出的異讀姓氏,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製圖/鄭萌

  在人際交往中,讀錯別人的姓,無疑十分尷尬。在用作姓氏時,「查」不讀chá而讀zhā,「單」不讀dān而讀shàn,「種」不讀zhòng而讀chóng……這些你都能搞清楚嗎?有沒有出過糗?

  尷尬經歷

  讀錯姓氏,讓老師尷尬

  馬女士是鄭州一所中學的老師,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她都會先看看學生名單裡有沒有生僻字、多音字,拿不準的就查字典,做好準備。

  儘管如此,她還是遭遇過不少尷尬。「有個學生姓『員』,我直接喊成了yuán。沒想到這個字作姓時讀yùn,當時別提多尷尬了。」她說,這種尷尬,把她硬生生逼成了「姓氏專家」。她專門整理了不少異讀姓氏的讀法,還將這份資料分享給同事。

  「整理時才發現,異讀姓氏多著呢!」馬老師說,比如用作姓氏時,「句」不讀jù而讀gōu,「區」不讀qū而讀ōu,「繁」不讀fán而讀pó,等等。

  然而,最讓馬老師頭疼的,是某些字用作姓氏時,還有不同的讀音。

  「比如『蓋』既讀gě也讀gài,『郇』既讀xún也讀huán,『賁』既讀bēn也讀féi……」她說,整理了這些異讀姓氏之後,她才知道自己喜歡的歌手那英,不是「nà英」,而是「nā英」。

  異讀趣聞

  古時有個人叫樂樂樂,你會讀嗎

  姓氏異讀造成的尷尬,古已有之,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古時候,一位名叫樂樂樂的書生中了狀元,皇帝要接見他,就讓小太監傳旨。

  小太監傳旨:「宣lè-lè-lè上殿。」過了片刻,沒有動靜。太監想到「樂」還讀yuè,便又傳旨:「宣yuè-yuè-yuè上殿。」等了半天,還是沒人上來。

  旁邊一位老太監自恃學識淵博,小聲說:「『樂』還能念成yào。」小太監恍然大悟,忙改口喊道:「宣yào-yào-yào上殿。」但仍然不見人上來。

  皇帝龍顏不悅,問:「怎麼回事?」這時,主考官忍不住笑道:「新科狀元的名字應讀成yuè-lè-yào。」太監照此傳旨。果然,話音剛落,新科狀元就樂顛顛跑了過來。

  同姓異源

  異讀姓氏的五種類型

  河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授魏清源解釋,這種「姓氏異讀」產生的原因,一是漢字古音、今音本來不同,姓氏可能保留了這個字的古音;二是各地方言、聲調不同;三是民族習俗的遺存。

  魏清源說,異讀姓氏大致有5種類型。馬老師說,她總結的異讀姓氏,也都可以歸在這5個類型裡。

  1.一個字作單姓時和作複姓時,有不同的讀音。比如,「尉」作單姓時,讀wèi;用作複姓「尉遲」時,讀yù,如唐初名將尉遲敬德。

  2.一個字作一般的用法時和作姓時,有不同的讀音。這種情況最多,如蓋、仇、查、樸、單、種、員、解、繆、陸等,都屬於這種情況,且這類異讀姓氏一般較為常見。

  3.一個字作姓時可以有兩個讀音,兩個讀音都對。比如,「樂」作姓時可讀lè,也可讀yuè;「覃」作姓時可讀qín,也可讀tán。專家解釋,它們雖然用同一個漢字,但可能代表兩個源流不同的姓,不能認為這是同一姓氏在不同地區、不同族屬的不同讀法。

  4.兩個字都作姓時,讀音相同,寫法卻不同,也不能互用。如「歐」和「區」作姓時都讀ōu,「邵」和「召」作姓時都讀shào。

  5.一個字作一般用法時和作姓時讀音相近,聲母韻母相同,只有聲調不同。如「那」原本讀nà,但用作姓時讀nā。另外,這類異讀姓氏還有燕、任、寧、葛等。

  姓氏發音

  有些異讀姓氏的發音,字典上查不到

  「有些異讀姓氏,字典上根本查不到這個音。」對姓氏頗有研究的田先生說,在他江蘇鎮江老家,有一部分眭姓人自稱姓xǔ。眭氏世代相傳,保留了這一姓氏的古音,但在字典上查不到。

  同樣的情況還有佴姓。江蘇江都市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裡,佴姓人都自稱姓nǐ。他們稱自己的祖先是從蘇州遷來的,而在蘇州話裡,「耳朵」的發音為nǐ-duǒ。

  魏清源介紹,異讀姓氏與其他異讀漢字也有聯繫,都是為了「變音別義」。不過,他認為,上述字典上查不到的姓氏讀音,一般都是某地的方言音,應以普通話讀音為準。 河南商報記者姬中貴

相關焦點

  • 那些讓老師尷尬的姓氏 他叫樂樂樂你說該咋讀?
    原標題:那些讓老師尷尬的姓氏 他叫樂樂樂你說該咋讀? 馬老師整理出的異讀姓氏,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製圖/鄭萌   河南商報記者姬中貴   在人際交往中,讀錯別人的姓,無疑十分尷尬。  尷尬經歷   讀錯姓氏,讓老師尷尬   馬女士是鄭州一所中學的老師,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她都會先看看學生名單裡有沒有生僻字、多音字,拿不準的就查字典,做好準備。   儘管如此,她還是遭遇過不少尷尬。「有個學生姓『員』,我直接喊成了yuán。
  • 同學姓「樂」,班主任頭一回點名卻懵了:這名字咋念
    同學姓「樂」,班主任頭一回點名時卻懵了:這名字咋念開學季一到,孩子們上學了就會見到新的老師,而新的環境下新的學生,老師就會進行認識新學生,認識一個人從認識名字開始。大家也都經歷過被老師點名,有一個同學姓樂,但是班主任在看到後卻懵了,心想:這名字咋念?
  • 「樂」4種讀法,作姓氏怎麼讀?流沙河老師教你「樂」該怎麼讀?
    「樂」有幾種讀音?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多音字,但是你知道它具體有幾種讀法嗎?它的讀法之多或許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流沙河老師曾經關於「樂」字的解說。「樂」有4種讀法,沒有想到吧,是否你知道的是le(四聲)和yue(四聲)這兩種讀法,那麼那兩種讀法是什麼呢,作為姓氏時又該怎麼讀呢?
  • 爸爸姓「樂」,給女兒取名真「奇葩」,老師上課都不敢點名!
    前幾日,在和一位在小學當老師的同學聊天時,他便跟我講了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件事兒。原來開學後,班上來了一位姓「樂」的女學生,這個姓氏不僅在平日裡很罕見,而且很特別。因為它做姓氏的時候有兩種讀音,一種是樂lè,如曾經名噪一時的主持人樂嘉;另一種是yuè,如在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樂羊、樂毅。而這位同學的名字就比較奇葩了,因為他的名字叫「樂樂樂」!
  • 因同學名字才知道的生僻字上熱搜,這幾個最容易念錯!你會讀嗎?
    今天這個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卓小越就借這個機會來盤點一下姓名中最容易讀錯、最生僻的那些字!快來看看你會不會讀吧!1 爨很多人看到這個字可能都懵了,還以為它是繁體字。其實,它的確是一個姓氏,讀 [cuàn]。評論中有一位網友說他的高中班主任叫 爨彧[cuàn yù],兩個都不認識的話,很容易完全讀錯他的名字。
  • 華夏姓氏文化:想取好名字,就要知道其禁忌
    (2)起名不選多音字  我國的姓氏多半屬於單音字。也有個別姓氏屬於多音字,如:樂字。這種姓氏顯然在交際時會造成麻煩。如果說姓氏的多音是無可奈何的事實,那麼名字的擬定是完全可以避免這種麻煩的。山東某地有一個學生名叫樂樂樂,老師上課時卻不知該怎麼叫他,老師居然讓這個名字給難住了。
  • 叫錯名字的尷尬 你遇到過沒?
    說起被叫錯名字的尷尬,她自稱是朋友圈最有發言權的人:「快遞員打電話來,經常叫錯我的名字,『是李好麼,你的快遞到了』。」 妤,漢語拼音讀作yú,表示漂亮、聰慧、美麗,寓意優美。 可在李妤看來,妤這個字帶給她帶來美好意義的同時,也來不少尷尬苦惱。「到現在我還記得小學那會,新同學拿過我的本子,看著上面的名字,隨口說道:李好?你是叫李好麼?臉上還露出不解的傻笑。」
  • 什麼叫稀有姓氏?看看這5個尷尬的故事,別笑!
    但是,讓我覺得有些驚訝的是,虎作為姓氏的時候,居然念作māo!知道讀這個讀音後,反而覺得虎姓這個姓氏有些可愛了!朋友叫相裡東還有一個朋友名字叫相裡東,大家每次看到他的名字都以為他姓相,但其實他是複姓,姓的是相裡,確實有些尷尬,每次都要給那些不知道的朋友解釋道:不不,我是複姓,兩個字的,相裡!
  • 中學生叫「禤靐龘」,考試常寫錯,同學喊他「餵」,網友:咋讀啊?
    電話剛打通,朋友就表示已接到多個這樣的電話,都以為那個在公園邊上隨地小便的男青年就是他,滿滿的尷尬。重複比較多的姓名比如「王濤」「張麗」「李明」等等。同一單位、同一班級有幾個同名同姓的,那也甚是好玩。單位發通知,老師點名抽問,涉及到重名者時都要刻意地多說上幾個字,以示區分,避免重名者會錯意。
  • 我姓樂,正確的讀法是音樂的「樂」
    點擊進入:《湘潭稀有姓氏擷趣》專題湘潭在線12月17日訊(湘潭晚報見習記者 傅曉茹)「《非誠勿擾》裡有個樂嘉,也姓樂。」提到樂姓,許多人都覺得陌生。做自我介紹時,樂芳妤少不了要拉上名人,提高自己的姓氏知名度。
  • 叫女兒5年的「名字」叫錯了?幼兒園老師點名,讓父母惱火又尷尬
    前言給孩子取名字是一件非常有學問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驗了父母和家人的學識,現在給孩子取名字,也越來越受到很多父母的重視,給孩子取一個好聽又寓意好的名字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給孩子取名字也很不容易,經常要注意很多問題,以免出現什麼錯誤
  • 扎堆叫「梓涵」的時代已過去,新的爛大街名字又來了,老師太為難
    當孩子們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家長通常都會抓緊時間讓他認識外界的東西,也可能會急著讓他叫一聲爸爸或者是媽媽。但是在這個時候,家長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應該讓孩子認識一下自己的名字。正因如此,名字才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家長們為了挑選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說是絞盡腦汁。點名成了幼兒園老師的一場考試?有個幼兒園老師發文吐槽,說自己班裡孩子的名字都太難認了,為了認全那些字,她還要特意翻一翻字典。生僻字這一點還好說,老師只要習慣了就好,但是還有很多孩子是同名,只是姓氏不同,這就讓老師很為難了。
  • 日本的三個姓氏,用中文讀又尷尬又奇葩,你見過嗎?
    日本的姓氏名字和中國的不太一樣,在明治天皇的統治時期很多人都沒有擁有姓氏的資格。現在他們國家也是三個字的姓氏比較多,大概超過了10萬人。不過雖然現在社會他們的姓氏都已近開始完善,但是有些姓氏還是讓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用中文讀的時候更加的尷尬,感覺就像在說髒話。
  • 動畫中那些難讀的名字有哪些?日媒投票那些稀有姓氏和名字的角色
    日本的「姓名之日」,這個紀念日來源於1870年9月19日,頒布的「平民姓氏許可令」,不僅是貴族和武士,平民也可以使用姓氏。而動畫中擁有稀有姓氏和名字的角色很多,不知道各位最印象深刻的是誰呢?首先是女性部門:1、蛇喰夢子——《狂賭之淵》蛇喰夢子是近年來「難讀姓氏」角色的代表之一,不過也有其用意,主要是配合劇情中的「百食一族」的登場,除了蛇喰夢子之外還有「等等喰定樂乃」、「和樂喰淑光」等奇葩名字,不過還是蛇喰夢子最讓人印象深刻吧。
  • 「關」姓爸爸,給女兒起的名字,上學後很尷尬,老師上課不敢叫
    導讀:「關」姓爸爸,給女兒起的名字,上學後很尷尬,老師上課不敢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關」姓爸爸,給女兒起的名字,上學後很尷尬,老師上課不敢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它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一個人的姓氏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我們的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跟著父輩一個姓,有時會有一些少數人因為種種原因跟著自己的母親姓。當一個人確定了固定的姓氏之後,就不會輕易的改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 在英國,你有沒有遇到被叫錯名字的尷尬事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一種尷尬,叫做明知道老師念錯了自己名字,還是連蒙帶猜硬著頭皮上臺,和教授尷尬又不失禮貌地握手合照……想像一下,你的父母漂洋過海來到英國參加你的畢業典禮,擺好了手機準備記錄下你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可遇到叫錯自己名字的車禍現場,也是有點心塞了。
  • 馬姓爸爸給兒子取名字,讓人看了想捂臉,老師害羞又尷尬:不敢叫
    讓老師沒想到的是,當她看到一位姓「馬」的小男孩的名字時,頓時感覺有些尷尬。按說「馬」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姓氏,取名也應該比較正常才是。這個名字讀著非常像「馬賽克」的諧音,看著讓人忍不住想捂臉。幼兒園老師害羞又尷尬地表示:這名字不敢叫,叫不出口!類似於這種令人哭笑不得又顯得非常搞笑的名字還有哪些呢?
  • 有一個最尷尬的姓氏讀自己名字都會臉紅而且兩姓至今不能通婚
    他們把名字放在前面,把姓氏放在後面。從這裡反映出,西方人追求個性,嚮往自由,強調個體的價值觀念。而我們把姓氏放在前面,恰恰表現了我們尊重傳統,重視傳承,強調集體力量的思想觀念。中國的姓氏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都有。
  • 全國僅有5千人的這個姓氏,老師你會讀嗎?這些史上最難認的生僻姓氏...
    今日,話題#全國僅有5千人的姓氏#衝上微博熱搜!「啜」字對於老師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形容小聲哭泣,就會用到「啜泣」這個詞。然而,「啜」字作為姓氏,你知道該怎麼讀嗎?chuài「啜」作為姓氏並不多見,在中國的百家姓中,「啜」排在2000位之外。目前,全國的「啜」姓人僅有5000人左右,分散在全國各地。相信每位老師都曾遇到一種尷尬,那就是我認識學生,卻叫不對學生的姓名——「這是pu同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