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字」不酸「梅子」酸—讓孩子聰慧的密碼系列(30)

2020-12-18 平湖一柱

「望梅止渴」的故事源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時值盛夏,火辣辣的太陽掛在空中,熾熱無比,大地都快被烤焦了。將士們一路行軍,走了很多天了,是人困馬乏。一路上都是荒山禿嶺,荒無人煙,方圓數十裡尋不見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找不到一滴水。

烈日當頭,人們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漓。因為沒有水喝,士兵們個個口乾舌燥,感覺喉嚨裡好像著了火,許多人嘴唇都乾裂地流出了鮮血。每走幾裡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此景,心裡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哪裡看得見有水的地方?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沒有水,看上去怕是難以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裡盤算道:找不到水,再這麼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人馬要損失在這裡,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這無水之地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裡蹦出個好點子。他走向山崗最高處,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各們將士,前面不遠處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裡就可以吃梅子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口裡頓時湧出了不少口水,一下子精神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

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打了勝仗!

其實,曹操的計策之所能成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的將士一定吃過梅子,知道梅子是酸的,否則,對於一個從沒聽過梅子、見過梅子、吃過梅子、不知道梅子是何物的人來說,曹操的計策是不會起作用的。因為,「梅子」這兩個字本身並不酸,真正酸的是與「梅子」這兩個字對應的實物「梅子」。一個人要想知道「梅子」是否是酸的,只有親口嘗一嘗「梅子」這種實物,而「梅子」這兩個字是無法入口的。

這也就是說,語言或文字本身並無「意義」,也不是知識,真正的知識是客觀世界中的客觀物質(也包括人的意識和精神),語言和文字只有與實物相對應,才有了意義,才算是知識。因而,對於剛出生的嬰幼兒來說,你若想教給他知識,一定要實致名歸,實實在在,也就是說,你不能空口說白話,如果你不給孩子看梅子這個實物,縱使你把梅子兩字說一萬遍,孩子說得滾瓜爛熟,他還是不知道梅子是何物,也不知道梅子到底真得是酸還是甜。

因而,對嬰幼兒進行教育,讓他們學習知知,一定要實至名歸——讓孩子看著梅子,指著梅子,摸著梅子,吃著梅子,然後告訴孩子這是「梅子」,吃梅子的這種味道就是酸的,吃糖的這種味道就是甜的……

實至名歸——是對嬰幼兒進行教育的第一要則。

相關連結:人一生成就大小,4歲前教育很重要—讓孩子聰慧的密碼系列(29)

(更多教子精彩,且待下回)

相關焦點

  • 把世界「裝進」大腦裡—讓孩子聰慧的密碼系列(31)
    前面我們說過,人們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主宰世界,就是因為人有一顆聰慧的大腦。這顆小小的大腦裡裝著整個世界和宇宙?它是如何裝進去的呢?「名稱化」是它的法寶。螞蟻和大象,在大小上無任何可比之處,美國和灰塵不可同日而語,但到了大腦裡都不過是一個名詞,貯存用的腦電波單元大同小異。
  • 微甜的梅子酒,梅子酸的白茶,同樣是梅子,卻隔著一條變質的溝壑
    梅子的酸,中和白酒的清冽,可以得出口感飽滿、韻致綿長的梅子酒。不過,這梅子的酸出現在了白茶上,是不是好事情呢?這背後,得認真多考量。《3》白茶本身,不含任何的酸味物質。那麼,無緣無故,怎麼會有梅子酸白茶的出現呢?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白茶在儲存過程中,變了質,發生了酸敗。所以,才會生出類似不新鮮的,酸溜溜的梅子味,引發了誤會。
  • 又酸又澀?青梅在陸河的N種吃法了解一下
    南方日報、南方農村報、南方+客戶端聯合推出「脫貧奔康 汕尾優品」系列欄目,邀您一同品嘗蘊藏在山海湖城裡的人間美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南海季風雨肥青梅食之清脆酸爽提到青梅就不得不提汕尾陸河這座被稱為「中國青梅之鄉」的客家山城已有2900多年的青梅種植歷史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年產量達2萬多噸因地勢開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偏酸
  • 青青梅子及時摘,黃熟梅子無人要(上)
    梅子熟了會自然落下,採摘個梅子裝滿筐了。親愛個阿哥加把勁,選個吉日來定親。「梅」搭「妹」諧音,「梅子」常莊撥當作「妹子」用,現代民謠裡向,也有「青青梅子及時摘,黃熟梅子無人要」個講法,就是勸已到了婚嫁年齡個姑娘要及時出嫁,一旦人老珠黃,成了「聖女」,想嫁也嘸沒人要了。
  • 望梅止渴的「梅」到底是哪種梅?
    你們覺得曹操那個望梅止渴的「梅」到底是哪種梅?我總覺得是楊梅,一想起楊梅就泛口水。青梅煮酒的「梅」倒是差不多能確定是梅子了,但青梅不太有能泛口水的想像......楊梅和青梅,有人混淆嗎?都是「梅」,但對於果子風格的想像應該完全不一樣才對。
  • 這酸爽難以把持,潮汕味道中的各種「酸」,看完口水流了一屏幕
    除了佮配魚肉烹煮,酸鹹菜也可以單獨炒豬油,作為配菜,開胃下飯。甚至不炒,切片後生吃配糜,也是早年物質匱乏時潮汕人的早餐常客。潮汕民間還流傳著「陳世美討無酸鹹菜」的故事:舊時戲班地位低下,尤其是生活艱難時期,落鄉表演是半乞討狀態,有一童伶在潮劇《鍘美案》(即《秦香蓮》)中扮演忘恩負義的陳世美,形象逼真惹人憎惡,戲歇後隔日去討酸鹹菜配糜,誰知被老姆認出他是「陳世美」,非但不給酸鹹菜,反把他臭罵了一頓。 鹹梅
  • 酸是老白茶的基本味道?似有似無的酸,能刺激生津?胡扯!
    甜意中和了酸味,滋味不偏不倚,剛剛好。不少的水果中,蘋果、檸檬、梅子、百香果、柚子等等,酸屬於基本味道。恰到好處的果酸,能夠讓飽滿多汁的鮮果,呈現出更好的風味。說回正題,對於老白茶來說,酸味的出現究竟是不是好事?
  • 夏天嘴饞吃梅子,牙齒被酸得發軟,楊萬裡寫下一詩可愛到極致
    對於講究生活品味的古人們來說,夏天裡自然也是少不了吃水果的,普通人吃水果,吃完了就過去了,但詩人們就不一樣了,就算是吃個水果,也能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提起寫水果的詩歌,人們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解構中國人的酸食DNA
    以鹹喻情喻景的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鹹味太中性,但也不是沒有,比如一個人說話寡而無味,便是「不鹹不淡」,在方言中,還有更形象的例子,粵語喻人下流,謂之「鹹濕」,進而引申至騷擾女性者為「鹹豬手」。有意思的是,儘管各地方言不同,但在言及五味的時候,大多以「酸」為首,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的文化現象。喻情喻景最多最形象的,恰恰還是「酸」。
  • 青梅三部曲:釀梅酒,梅醋以及剩餘醜梅子的變化處理做梅子果醬
    如今就在我準備寫下釀梅漬醋的過程和事後處理挑剩的醜梅子等紀錄時,坦白說我這瘋子今天又去抱了一點青梅回來,因為好想再漬點啵脆的脆梅啊!光想都流口水了~最近在傳統菜市場應該都能尋獲青梅的蹤跡,因為我是第一次手釀所以只買5斤,阿婆本來還不肯賣我呢(一般至少都要買10斤)。買回家就可以直接進入前置作業了,接下來跟著我一起動手吧。
  • 五月的夏天,梅子酒的味道
    就像上官婉兒臉上被傷了一塊,不那麼靈秀了。這樣的梅子,泡酒不好看,凹陷處會有黑眼圈似的暗道,只能用一盞冰糖去拯救——入鍋微微熬煮,等梅子失去了筋骨,再拿勺子決絕地按下去,把酸與甜,世故與青澀,都一併按碎了,消失在冒著小泡的糖漿裡。用梅子醬抹麵包,比嬌嗔的草莓醬要更成熟,又比香橙醬要更妥帖。
  • 「酸甜梅子醋」究竟怎麼做?大廚:記住這五步!
    「酸甜梅子醋」究竟怎麼做?大廚:記住這五步!你愛吃『醋』嗎?我指的是食材或料理方面的『醋』而不是情感方面酸醋喔!以前到餐館用西餐,都會在餐前來杯水果醋或帶酸的雞尾酒來促進開胃。其實小編不大敢喜歡食用過酸的料理或飲料。
  • 酸到齜牙咧嘴,沒吃過這4種最酸的水果,你敢說你愛吃酸?
    酸這個字,讓人一看到就流口水,因為我們的腦袋中已經留下了酸的味道,只要看到酸字就會立即想到自己吃過的最酸的東西。酸又是那麼獨特的一個味道,這種味道有時候如同電擊一般,刺激自己的口腔和味蕾,一路從喉嚨到胃,吃到很酸的食物,我們全身蜷縮到一團,臉上猙獰,表情雖然顯得十分痛苦,但是實際卻是屬於比較「爽」的狀態。以下的4種酸到沒朋友的水果,你有膽子吃幾個?
  • 梅子熟了,來大理嘗一口夏天的味道!
    不過,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理的梅子也就成熟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配上各種梅子製品,倒也極富情調。說到大理的梅子,又不得不提一下大理的人了。來過大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見過幾樣當地的手工藝品,從精美的木雕到多彩的扎染,足見大理人雙手之靈巧,思維之開闊,就連極酸的青梅果子,他們也能研製出近百種不同的吃法。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酸食?
    貴州荔波縣有一種獨特的火鍋,鍋底又酸又臭,遊客很少有敢品嘗的,但當地人卻自得其樂,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美味。這個鍋底之所以酸臭,是因為用了當地特有的蝦酸。蝦酸是用小河蝦、小雜魚拌鹽密封發酵而成,氣味酸臭。貴州的農貿市場裡,還專門賣這種臭酸。在貴州南部地區,這種臭酸非常受歡迎。有點類似臭豆腐雖然味道不佳,但會受到普遍歡迎一樣。
  • 梅精是什麼?有哪些功效呢?
    同時梅子內所含的苦味酸能強化肝臟,卡特因酸也具有整腸,防止下痢和便秘的功效,枸櫞酸則具有消除疲勞,製造唾液,促進胃分泌的功效。梅子內所含的上述成份,對於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痢疾菌和傷寒菌,也具有強力的驅逐作用。瘟疫流行時,只要吞服梅肉精即可避免感染。即使是現代,人們仍使用此秘法。而梅精的效力是鹼梅的三十倍。
  • 央視新聞欽點梅子,溜溜梅零食再次火了
    而且最近溜溜梅又推出了新品無核青梅,梅子肉又大又厚還不用吐核,包裝更加衛生方便,口味也更加豐富。經典原味忠於青梅本身酸甜口感,蜂蜜味稍微偏甜且梅肉軟糯,檸檬味梅子結合了淡淡的檸檬香,每種味道都能激發味蕾的無限享受!所以,溜溜梅在微博上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就連女神楊冪也十分熱愛這款零食,帶貨主播薇婭也強烈推薦溜溜梅無核新品,大呼:「趕快下單,超級好吃呀!」還大肆讚賞檸檬口味。
  • 夏日梅子最解暑,酸梅湯,青梅酒,話梅,雕梅哪個是你所愛
    悶熱難當的炎夏,此時若是來上一碗冰鎮酸梅湯,冰涼酸爽中透出那麼一絲回甜,那滋味,怎就一個爽字能概括的。梅子是夏季最應季的一種水果,但這種果子極酸,還澀口,所以市場難見其鮮果,但以梅子為原料加工成的各種梅子製品,卻是很多人的消暑至愛,尤其是酸梅湯。
  • 酸了酸了 廣西酸嘢才不是什麼黑暗料理
    萬物皆可入酸雖然聽起來誇張,但是酸蘿蔔、酸沙梨、酸木瓜、酸芒果、酸菠蘿、酸蕎頭···品種多得根本數不過來。 不了解的人會說醃製的酸嘢看起來和韓國泡菜差不多,實際上區別還是很大的。酸嘢一般選用「生」的果蔬,太熟的不適合,還容易軟。酸嘢吃的是個「脆」字。
  • 盛夏梅子湯:用歲月凝結,人間真情,卻盛夏白瓷梅子湯
    轉眼間,有六月夏天,現在社區門口有賣青梅的攤位,於是小編好奇地發出一個朋友圈問:是時候喝梅子湯了嗎?馬上有人回應:夏天不吃酸,什麼時候等?是的,都說人間真情,不過是一碗盛夏白瓷梅子湯。著名的大食客蘇東坡有一首詩可以證明這一點當梅子結,當梅節點。如果你想回去,你不能回去。可以看出,蘇東坡先生對梅子有特別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