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為做好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省教育廳會同省人社廳推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20條措施」,動員全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用於招聘畢業生、國有企業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增加中小學教師隊伍補充畢業生計劃,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到企業就業創業,動員更多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適度擴大研究生和專升本招生規模等舉措,重視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
省教育聯合省人社廳舉辦「春季百日網絡招聘活動」,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絡進行供需對接,開展人崗信息智能匹配、精準推送,實現網上面試、網上簽約。截至目前,共舉辦網絡招聘會155場,提供招聘崗位20萬多個,10萬多畢業生報名應聘,做到「日日有招聘,時時有服務」。
對家庭經濟困難和湖北籍畢業生這兩類特殊群體重點關注,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和精準幫扶。聯合中國海峽人才市場開展「助力圓夢」活動,舉辦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專項網絡招聘會。截至4月23日,報名參會單位280家,需求崗位7729個,高校畢業生註冊5429人,投遞簡歷數4202份,達成就業意向近1000人。同時,開展向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發放受疫情影響困難補助和上網流量補助等活動,共發放流量補助資金295萬元,惠及2.1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採取適當延長錄用接收和辦理就業手續時間措施,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體檢和籤約錄取時間,辦理就業手續時提交畢業證書時間本專科畢業生延遲至8月底,研究生延遲至今年底。離校時未就業畢業生可按本人意願,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後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
就業是學校校長、書記的一把手工程。省教育廳要求高校院長、書記加強對各院系、各級組織對就業工作的領導。強化一對一的輔導,畢業班的輔導員、班主任一對一做好學生的就業輔導工作,做好就業引導,幫助畢業生就業。 其次實行全員促就業,發動專業教師,其他的老師包括退休的老師以及發動了全社會、校友等各種資源幫助學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