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20分鐘沒有一輛車 不會用手機,老人打車有多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不會用手機,老人打車有多難?

  「哎,怎麼一輛都不停啊……」冬日的早晨冷風颼颼,趙奶奶站在路邊伸手打車打了二十分鐘,其間經過了四輛空車,但沒有一輛在她面前停下。因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趙奶奶好幾次的打車經歷最終都成了煎熬。

  揚召

  招手20分鐘 沒有一輛車

  早上七點半,趙奶奶邁著小步,走到了小區門口的梅市口路路邊。家住豐臺民嶽家園的趙奶奶每個月都要去幾趟西單,她以前的工作單位把退休人員活動站設在了那裡,不時會舉辦一些活動。趙奶奶很樂意和老同事們聚一聚,只不過活動站離自己家實在有點遠,而平日裡子女又不和自己一起住,沒法「車接車送」,趙奶奶每次的出行都有點困難。

  對於已經快八十歲、腿腳不算利落的她來說,首選的交通方式是打車。因為不會用叫車軟體,趙奶奶只能採用傳統的招手打車方式,在路邊伸手叫車。可伸了20分鐘的手,趙奶奶依然沒有打上車。

  這段時間當中,已經載了客路過的計程車佔了大多數,但也有明明掛著「空車」的標識卻依然不停的車。其中,有三輛空車是直接從趙奶奶的面前經過,似乎都沒有注意到她在路邊招手。還有一輛車司機看到了趙奶奶,但擺了擺手示意不拉。終於等到另一輛車,明明已經停在了趙奶奶的面前,老人剛想上車,司機卻問了一句:「您是手機尾號62××嗎?」原來,這輛車是另外的乘客用叫車軟體叫來的車。一聽不是自己的手機號,趙奶奶只能默默退回了路邊。

  因為天氣太冷,趙奶奶實在無法忍受在路邊繼續乾等。當她看到有一輛公交車駛向不遠處的站臺時,便決定改乘公交。雖然坐公交時間要慢不少,還得倒車,但至少不用站在路邊挨凍了。

  同樣遭遇過打車難的,還有家住朝陽農展館南裡的喬奶奶。幾個月前,她住在酒仙橋的妹妹患了病,需要有人去家裡陪護照顧。輪到自己去的那天,喬奶奶總是七點左右就站到了東三環北路輔路上準備打車,可經常打不到。「有的空車不停,還有的過來停一下,我一說去哪,他說要交班了不往那邊去,就不拉了。」

  實在沒有辦法的喬奶奶,只能拜託孩子用約車軟體給自己叫一輛車。「一次兩次還好,每次都這麼叫也挺不方便的。」為了不麻煩孩子,喬奶奶有幾次也會選擇改乘公交車,只不過下車還要走不少路,挺累人。

  「早尖峰時段,我一般接的都是約車軟體的單,就這還接不過來呢,很少會接路邊招手的。」一位多年駕齡的出租司機表示,如果老人不會用約車軟體,在路邊叫車確實會有困難,「大多數司機現在都願意接系統的單,因為能選擇。路邊的你不知道他去哪,萬一去個特別堵的地方就不值當了。」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也有老人表示,即使是在非尖峰時段,自己在路邊打車也會出現「空車不拉」的情況,這又是為什麼呢?司機表示,不排除有同行確實不愛拉老人。「大多數老人去的都是醫院,堵車還不好停車,再加上有的老人還容易表達不清楚,鬧矛盾。萬一上下車再磕了碰了,司機怕擔責任。」

  電召

  熱線無人應 軟體秒接單

  使用智能軟體有困難,但許多老人至少還可以用手機通話。在國務院的《通知》中,針對老年人打車還提到了「電召服務要提高接線率」。記者體驗發現,雖然北京的電話召車熱線接線率很高,但實際的叫車效果不盡如人意,很難通過這種方式滿足老年人的打車需要。

  2013年,北京推出了96106計程車召車熱線。時至今日,這條熱線依然在使用中。記者撥號後,首先傳來一段提示語:「北京出租汽車調度中心為您服務,轉接中,請稍候」,隨後等待不到10秒鐘就會有接線員應答,並詢問乘客的乘車需求。

  記者說明地點後,接線員表示如果有人接單,會有司機主動打來電話。如果沒有,10分鐘之後會發來簡訊。但在掛電話之後的等待時間,記者發現沒有任何辦法能了解到叫車的進程,只能被動地乾等。過了大約10分鐘,沒有司機打來電話,系統發來了一條寫著「暫無人接單」的簡訊。

  既然是「暫」無人接單,那是否意味著可以再等一等,或許還會有司機響應?記者再次撥打熱線詢問,接線員表示「暫無人接單」的意思就是沒人接單,記者的乘車需求已經在系統裡終止通知了。

  記者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地點嘗試了多次電話召車,沒有一次約車成功。而同位置使用約車軟體叫車,幾乎都是「秒接單」。

  除了應答的司機少,召車熱線還有一個弊端是額外收費。接線員表示,如果是實時叫車,需要加收5元的服務費。如果是距當前時間4小時之後的預約叫車,則要加收6元。

  除了96106,北京的電話召車熱線還有另外兩個號碼96103和96109。不同的號碼會把召車請求發給不同公司的出租司機。記者撥打96103發現,這條熱線的應答流程和96106類似,叫車結果也是一樣,記者等待10分鐘依然沒能叫到車。而96109則一直提示「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

  出租司機王師傅表示,自己的車上就有96103的應答器,但「很少會響」。如果來了活,乘車人的位置和目的地都會顯示在屏幕上,但因為屏幕太小,字都很難看清。「更大的問題是沒導航,只知道地點名字不知道在哪,有時跟乘客打電話都說不清楚。」王師傅表示,現在很少有通過召車熱線實時叫車的單子,偶爾會有幾單提前預約去機場、火車站的。

  《通知》中還提到,要「引導網約車平臺公司優化約車軟體,增設『一鍵叫車』功能,鼓勵提供電召服務,對老年人訂單優先派車。」記者嘗試使用了滴滴出行、陽光出行、首汽約車三款約車軟體,目前沒有一個軟體能夠實現一鍵叫車,也沒有辦法提供電話叫車服務。

  站點

  臨時停靠站 成了停車場

  和電話召車熱線同期出現在北京城的,還有計程車揚召站。這些設立在路邊的站點統一配有黃藍相間的牌子,上面寫著96106號碼。站牌前劃著藍色邊框的停車位,計程車可以在此即停即走,或是停車候客。

  《通知》裡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醫院、居民集中居住區、重要商業區等場所設置計程車候客點、臨時停靠點,依託信息化技術提供便捷叫車服務。」而北京的這些揚召站,恰恰就分布在醫院、居民區和商業區附近,和《通知》所提的要求十分相符。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揚召站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各種問題。

  「說是停靠站,但那根本就沒有計程車!」家住海澱八寶莊24號樓的邱爺爺今年已經80歲,說起樓前阜成路輔路的一個計程車揚召站,他氣得直擺手。邱爺爺有時會去304醫院看病,因為家門口沒有合適的公交車,他只能打車前往。但平時幾乎沒有空車從輔路經過,更別提在揚召站停靠了。沒有辦法的邱爺爺,只能走到主路的一個豁口去打車,十分危險。如果主路也打不到,他就只能步行一公裡前往醫院。

  有的揚召站無人問津,有的站點倒是有計程車停靠,只不過這些站點已經變成了計程車的「停車場」。在蘋果園路中段的一個揚召站,記者就看到兩輛計程車停在這裡,但車內空無一人。等候了20多分鐘,依然沒見有司機回來。住在旁邊小院的居民表示,這裡經常停著計程車,但沒見幾次有人在。

  除了居民區,記者在醫院附近也找到了揚召站。或許是因為停車資源緊張,這些揚召站往往會被私人車輛佔據。在友誼醫院西門旁邊、佑安醫院門診樓南側,記者都看到了揚召站的站牌,但前面的停車位全都停著私家車。

  在邱爺爺看來,老年人如今打車這麼困難,這些揚召站理應被更好地運用起來,「如果這牌子能裝一個按鈕,我一按司機就知道有人在這裡叫車,那該多好。」本報記者 莫凡 插圖 宋溪

相關焦點

  • 「揚招杆」一鍵叫車,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
    記者 邢千裡攝 製圖:李潔  讀者來信  老年人打車有點難  我是一名退休職工,打車對我來說是個難題。每次在路邊招手攔計程車都要等上很久,幾乎等同於碰運氣。  引導市民有序約車  12月7日上午10點半左右,吳女士在中山東一路的計程車候車點「揚招杆」按下一鍵叫車按鈕,沒過兩分鐘,就有一輛計程車停了過來。吳女士告訴記者,「一鍵叫車」很便捷,車來得也很快,「這個功能大大方便了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
  • 市民遊客齊喊打車難 司機:哥在挑肥揀瘦(圖)
    ,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三四撥人在路邊招手打車,而且大部分是遊客,有的遊客還提著行李,貌似是剛下火車。  在太平路上一處大型停車場前,已經站著好幾個要打車的人,然後遲遲沒有空車過來,等了半天終於來了一輛,前方3個人搭乘了一輛計程車走了。正在等車的市民王先生說:「在青島打車要看時候,上下班高峰時期不好打車,現在這個時候不是高峰段還好一些。」當一輛空車停下時,王先生得知記者與他順路,就決定載記者一程,不讓記者在此繼續苦苦等待了。
  • ...不到不得已一般不打車」,杭州65歲阿姨:網約車都是子女代叫
    對於沒有滴滴帳號的老人,親屬朋友可通過「滴滴代叫車」功能為老人叫車出行。親友下單時輸入老人手機號碼,司機將通過虛擬手機號碼與老人聯繫,確認其上車地點,將其送達目的地。老人有長期打車需求,可以和司機結對孫先生今年58歲,杭州人,家住筧橋街道。2015年孫先生生病了,經常要去醫院看病,需要打車。「我用的是老年機,不是智慧型手機,所以不能用手機叫車。
  • 一個公益項目背後的老年夢:「我,80歲,也想學會用手機」
    安貞街道社區配備有很好的醫院,但總有老人臨到要看病,站在醫院門口不知道怎麼在手機裡打開健康寶。路邊則能看到有老人打不到計程車,一直招手卻沒有司機停下來。好不容易停下一輛車,司機問是你叫的車嗎?老人一頭霧水,還沒弄明白司機已經往前開走了。
  • 小偷打車沒錢用手機抵 的哥找個藉口下車報警
    民警將600元獎金交給王師傅    9月20日一大早,計程車司機王師傅剛剛接過夜班車,開著車在城陽城區北側一些小區外溜活。這時從一胡同內拐出一名年輕人,一身公司工作服打扮,操著外地口音伸手打的上了車。上車後他低頭專注地玩手機,到了大北曲小區樓下,男青年稱上樓找朋友,讓王師傅等等。
  • 不會手機掃碼,老人會被「丟下」嗎?
    體驗2:老人乘車多用現金,計程車上都備有現金  11月25日上午,記者分別在中州大道國基路口、農業路經二路口和文化路北環路口體驗搭乘3輛計程車,在路邊等車時間都不超過10分鐘,在下車時,記者都以50元現金支付,雖然有計程車司機對記者使用現金略感奇怪,不過都接受現金支付並使用現金找零。
  • 成都花小豬司機冒雨為老人送回手機 老人寫感謝信表揚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網約車司機為乘客送回失物是常事,但乘客專門為此寫下感謝信的並不多見。本月,花小豬打車的客服收到了一封乘客寫的感謝信,一位80歲的老人特地表揚成都的一位花小豬打車司機。12月1日,家住成都武侯區的一對年長夫婦在菜市場採購食材之後,在花小豬打車上叫了一輛車回家。路程並不長,但老兩口到家後,丈夫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認為落在車上的可能性比較大,便用老伴的手機給自己的手機打了個電話,這時正在繼續出車的花小豬司機小魏發現了老人的手機,接起了電話。得知老人的情況後,小魏馬上停止了接單,在小雨中開車從雙流返回武侯區為老人送回手機。
  • 打車軟體火拼拼出怪圈 計程車公司說這會寵壞的哥
    浙江在線02月20日訊 何師傅在杭州開計程車好幾年了,本來馬路上的事,他見怪不怪了,但這兩天街頭的場景還讓他詫異。「好多人要打車,但都拿著手機,伸長脖子看著快開到面前的計程車。他們不是看空車燈有沒有亮著,而是看車牌,是不是自己剛用叫車軟體叫到的車。」  嘀嘀和快的在這兩天玩起了「你加一,我加一,我們一起燒錢玩」的遊戲。
  • 記者體驗|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出行仍有很多不便
    在年輕人看來,使用非常便利的共享單車,在多數老人眼中使用起來卻有一些難度。記者在和平西路和平安大街交叉口附近,見到一位老人正在擺弄一輛藍色共享單車。只見老人一直用手機掃碼,但十幾分鐘過去了,他似乎沒有租借成功。記者走近一看,原來老人用微信掃著自行車上的二維碼。「我女兒和我說,掃碼就可以騎車了,我等會要去一下菜市場,想騎著共享單車去,可不知為何開不了鎖。」
  • [東營]打車軟體叫車來的竟是私家車
    [東營]打車軟體叫車來的竟是私家車3月5日,市民郭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向記者反映稱,自己用「快的打車」軟體叫車後,發現來的不是計程車而是私家車,這讓他很疑惑,這和黑車有什麼區別?  3月5日,市民郭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向記者反映稱,自己用「快的打車」軟體叫車後,發現來的不是計程車而是私家車,這讓他很疑惑,「這和黑車有什麼區別?」
  • 用滴滴叫計程車,車開到跟前才知是哪種 「碰」到貴的車型,想取消還...
    nbsp&nbsp&nbsp&nbsp「最近這段時間,我用滴滴打計程車,經常會遇到不同的車型,有時候是普通計程車,有時候是掛著新能源車牌的車。」近日,市民曾女士因工作需要經常打車外出,相同行程下,不同類型的計程車費用差別比較大。&nbsp&nbsp&nbsp&nbsp其實,孟女士此前已關注到濟南街頭有了不同類型的計程車,有的車身也換了顏色。「我原先從路邊招手打車的時候就發現,新能源車起步價12元,比普通車高3元。其他更舒適車型價格也更高。」
  • 原創 | 晚上打車不要玩手機
    聽完駕駛員的述說之後,我不寒而慄——重慶計程車有3萬輛,按照這位駕駛員的說法,可能有30%跑夜班的駕駛員都是跑完連續跑白班夜班的疲勞駕駛員。這是多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我當時在車上玩手機,而沒有注意到車輛突然加速的異常,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 馬雲:打車軟體讓我母親打不到車
    2月27日晚間消息,馬雲晚間在其來往扎堆中提到打車軟體之爭,馬雲稱,市場競爭的原則是要讓市場受惠、讓用戶受益。不怕燒錢,更不怕競爭,但最怕傷害用戶的利益,特別是老人孩子的利益。  一段時間以來,快的嘀嘀的競爭愈演愈烈,補貼金額一路走高。
  • 交通運輸部:保障老人無健康碼能出行 沒有手機能打車
    中新網11月26日電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蔡團結26日表示,優化健康碼的查驗措施,要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保持電召、揚召服務,要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當然,一旦疫情升級以後,如有升級後的管控需求,確需查驗健康碼的時候應當保留人工服務,並且指導地方優化親友代辦、工作人員代查等服務。同時,推動在有對外方式的客運場站,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老年人沒有健康碼照樣可以保證出行。二是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
  • 男子「滴滴」打車9公裡收取1650元,司機:按時收費,就是這個價
    男子「滴滴」打車9公裡收取1650元,司機:按時收費,就是這個價!滴滴出行,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要是再在路邊去招手,空的車在你身邊路過,也不行停下來,因為已經被預約了。當然,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想像一下,你手機沒有電了,一輛輛空車從你身邊路過,任憑你揮手就是不停,那時的心情我想應該是狂躁的。以前經常聽到各種計程車司機繞路、拒載等的新聞,還有那種直接不打表的,事先沒說好,過路費要乘客自己掏的。而滴滴就不會出現這些情況,輸入路徑之後,會有價格出來,就不怕被繞路各種啦。但真的是這樣子嗎?
  • 看看國外打車軟體怎麼「活」
    Uber起源於美國舊金山,是美國最大的打車軟體,也是這一行業的鼻祖。去年底,Uber低調入華,目標覆蓋範圍僅有上海、深圳等個別一線城市。3月13日,記者用Uber叫了一輛車,司機接單後,Uber的電子地圖上顯示出司機所在的位置,並且隨著位置變化移動。三四分鐘後,記者等到了一輛奔馳車,車裡提供水、免費Wi-Fi和手機充電服務。
  • 養一輛車一年需要多少錢?如果打車一年不到三千,哪個合算?
    原創作者:屠龍有術(陳旭)01有人問:養一輛車一年需要多少錢?如果打車一年不到三千,哪個合算?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要想徹底搞明白……我們只需要學習小學一年級語文造句的精神,多造幾個類似的句子,就能徹底明白這個問題。
  • 老人叫車難怎樣應對?計程車都備現金,網約車有代叫功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在智慧型手機廣泛應用的時代,不會或者不擅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往往陷入「寸步難行」的窘境。除了「健康碼」、網絡購票、網絡掛號等等這些老年人遇到的「攔路虎」以外,老年人出門打車會遭遇哪些門檻?乘坐計程車付現金會不會被拒收?不會使用打車軟體,能不能用上網約車?
  • 大連街頭,一輛水泥罐車突然衝向路邊一對打車的男女
    一對男女在路邊打車 12月17日8時30分許,在大連市中山區老虎灘附近,一輛水泥罐車在轉彎時突然失控,衝向了一對疑在路邊打車的男女。